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大纲适应于中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课程代码06E00713学时分配本课程54个学时,每周3学时,第3学期开设赋予学分3学分后续课程文学概论是中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其后续课程为西方文论和美学概论等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文学概论是国家教育部确立的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抽象思辨能力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论观来分析,解决实际文学问题的能力,更新学生的文学观念,为学生学习中外文学史课程及其他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全面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文学的性质、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文学批评、文学的历史演变以及文学的当代发展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文论观来对中外文学作品特别是当前我国的文学创作进行欣赏和批评
四、课程的重点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文学的性质、文学作品与文学接受文学的性质是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性质的观点和古今中外非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性质的观点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性质理论的发展和各宗各派对文学性质的理解是本课程的难点之一文学理论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文学实践的发展和文学现象的存在而发展变化的文学实践的发展带来文学观念的变革,文学观念的变革带来文学理论的创新对新的文学观念的了解和接受是该课程的难点运用文学理论和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读解文学作品是本课程的又一难点
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导言(6学时)
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性质和方法
二、本书的指导思想和逻辑结构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8学时)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第二节马克思恩格斯对创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划时代贡献
一、关于文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
二、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三、关于文学艺术的特点与艺术生产
四、关于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
五、关于美的规律与文学的创作原则与批评标准第三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一、文学发展的方向
二、党对文学事业的领导与创作自由
三、接近工农群众与创造新生活建设者的典型形象
四、批判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五、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典范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6学时)第一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
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发展的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第三节关于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第三章文学的性质(12学时)第一节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一、认识性
二、倾向性
三、实践性第二节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一、情感性
二、形象性
三、超越性第三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间接性
二、精神性
三、韵律性第四章文学的价值与功能(8学时)第一节文学的价值
一、文学的价值与价值观
二、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与主导价值
三、文学的真、善、美价值第二节文学的功能
一、文学功能的整体性
二、文学的认识与教育功能
三、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第五章文学创作(14学时)第一节文学创作过程
一、创作动因
二、艺术构思
三、语言呈现第二节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一、艺术直觉
二、艺术情感
三、艺术想象
四、艺术理解第三节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
一、作家与生活体验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
三、创作个性与独创性
四、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六、附录参考书目a)童庆炳学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b)董学文、张永刚著《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C)陈传才、周文柏著《文学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d)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出版e)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