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大纲A课程编号10524013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A/Human ResourceManagement A学分3学时实验上机课外实践480160适用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建议修读学期第学期5开课单位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先修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为后续多门课程的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实践方法与技术等知识,并通过综合实验与运用等来固化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积累相关的基本经验教学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是讲授人力资源规划、招聘、绩效、薪酬、员工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的课程,通过理论与实务学习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积淀、实践运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从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体系和相关的基础知识点,能够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基本方法和技术,有效实现企业人事相宜、人事和谐发展的目的本课程目标分为课程教学和综合实务实验两部分课程教学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安排
1.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的理论知识认识,并能够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种基本方法和技术.综合实务实验活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安排2通过综合实验、实务模拟等环节,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各种基本方法和技术,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实务问题,培养学生理论分析能力、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具体要求如下要求学生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1要求学生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2要求学生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3要求学生熟悉薪酬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方法4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学时,其中理论教学为学时,实验教学为学时;课程教学483216共有章,具体内容及学时安排等如下表所示:9教学要难点重点学时实验上机课程内容求△备注☆安排学时学时第一章总论5第一节概述A☆A1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理论渊源B2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B☆A2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4第一节人力资源战略C1第二节人力资源规划B☆1第三节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与平衡A☆A2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54第一节组织设计B1笫二节工作分析A☆A2第三节岗位评价B☆1第四节工作设计B☆1第四章人力资源获取54第一节招聘涵义与流程B1第二节人力资源选拔涵义、原理A☆1第三节人力资源选拔的方法A☆A2第四节员工录用与招聘效益评估B1第五章绩效管理44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C1第二节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B A1第三节绩效管理方法体系B☆A2第六早薪资管理34第一节人力资源激励与薪酬概述B☆1第二节人力资源薪酬体系设计与管理A☆A2第七章培训与开发3第一节员工培训涵义、需求分析C☆1第二节员工培训方案设计、方法A☆A1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B1第八章员工关系管理2第一节劳动关系管理B☆1第一节劳动合同管理B☆1第九章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C1(教学基本要求A・掌握;B・熟悉;C・了解)
三、建议实验(上机)项目及学时分配实验或上机项目主要包括四部分,学时分配为学时,具体如下16()项目名称工作分析;项目内容工作分析访谈法收集信息、工作分析模块设计、工1作分析报告输出;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必做()项目名称员工招聘;项目内容员工招聘广告设计、员工招聘流程设计、员工招2聘报告输出;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必做()项目名称绩效管理;项目内容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绩效管理过程考核、绩效考3核报告输出;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必做()项目名称薪酬管理;项目内容薪酬管理体系设计、薪酬市场调查分析、薪酬管4理报告输出;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要求必做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及专题报告等共同实施可以结合采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采用百分制课程考核成绩采用平时成绩+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平时成绩考核采用考勤、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期终成绩30%,考核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期终考试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人力资源管理,,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年
1.2010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第三版),张德,清华大学出版社,年月
2.
20074.人力资源管理,廖泉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320074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大纲编写主要依据以下几点.我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历史沿革,这里包含了各个时1A期课程组成员的课程建设的成果;我校相应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出知识面宽,基
2.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学生;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体系的发展和现实实践环境的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