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1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
1.
32501210.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21英文名称
3.Chinese ClassicalLiterature I.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中4国古代文学》是其中的第一个板块,教学时数为学时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具有核心性质164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对于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修养、培育学生的审美修养并强化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程主要内容为先秦文学的发展史和先秦文学创作成就,包括上古文学、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先秦叙事散文、先秦说理散文、寓言文学、屈原与楚辞等六章的内容
二、课程说明教学目的和要求
1.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其内容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先秦文学部分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和源头,也是学生古代文学学习的基础和难点本课程旨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先秦文学,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中先秦文学的发展史的知识,培养其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先秦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语言文学修养,强化学生的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从事教育、文化宣传等工作,打下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并储备基本的社会文化素养先行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导论》、《古代汉语》同时开设、《文学概论》同时开设111后续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文论》、《文学批评2222与方法》、《文献解读与古籍整理》、《现代训诂学》、《古代汉语词汇》、《中国文化概论》.学时总学时周学时3644开课学期第学期
4.3教学方法讲析法
5.1精讲、泛讲、自学相结合的方法2比较方法3研讨性质的课堂讨论与课堂提问兼顾的方法4多媒体教学法5考核方式期末笔试闭卷期末卷面成绩占平时成绩占包括考勤、平时小论文作业、
6.60%,40%课堂讨论成绩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需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出版11999《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卷本郁贤皓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出版22010教学参考资料
8.游国恩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出版《中国文学史》四卷本20041郭预衡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年出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卷本19982于非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出版北200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下册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册于非主编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4《中国古代文学学习指导•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孙鸿编著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5年出版2006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编先秦文学教学目标.了解先秦文学形态的特点
1.了解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2.理解先秦文学的审美特征
3.掌握鉴赏先秦文学作品的能力训练4教学重点.先秦文学的审美特征
1.实践教学环节分析理解先秦文学现象能力培养和训练、鉴赏先秦诗文能力训练、写作古体诗2文能力训练(课堂与课外训练结合)教学难点.先秦文学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
1.先秦文学的审美特征
2.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关系
3.如何鉴赏先秦诗文4授课时数64教学内容第一章原始文学教学目标了解文学艺术的起源及古代神话的内容及成就
1..理解古代神话如何反映社会生活
2.理解古代神话如何反映原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情感
3.了解原始文学的特征
4.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和训练5教学重点.神话的内容
1.古代神话如何反映原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情感
2.分析理解能力培养和训练3教学难点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以物质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L.神话的流传、演变与发展
2.古代神话如何反映原始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情感3授课时数6教学内容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了解歌舞乐三者的结合是原始人艺术活动的一般形式L理解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以物质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
4.了解原始文学的特征
5.第二节古代神话.了解神话的产生、流传与保存及其价值1理解神话与历史、神话与迷信、神话与传说、神话与仙话的区别
2.掌握赏析神话《鲸禹治水》、《后弈射日》、《精卫填海》、《女娟补天》等作品的方法
3.第二章古代诗歌总集《诗经》教学目标.了解《诗经》的成书结集、称谓、流传
1.理解《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掌握鉴赏《诗经》作品的方法
3.作品鉴赏能力培养和训练4教学重点《诗经》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成就
1..掌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2.《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实践教学环节:鉴赏《诗经》作品方法的训练(课堂与课外训练结合、写作一首诗经体诗)教学4难点《诗经》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成就
5..掌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6授课时数15教学内容第一节关于《诗经》.了解《诗经》的成书结集、称谓、流传1理解《诗经》的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2.掌握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
3.第二节《诗经》的内容.了解《诗经》音乐划分法风、雅、颂的内容;了解《诗经》内容的划分法1理解国风是如何反映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
2.掌握鉴赏《关睢》、《谷风》、《紫葭》、《氓》、《七月》、《东山》、《黍离》等作品的方
3.法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及影响.了解《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丰富的语汇与和谐的韵律1理解《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掌握“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第
3.三章先秦叙事散文教学目标.了解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的线索1解先秦叙事散文的体例特点
2.7《左传》、《国语》、《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3..鉴赏叙事散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4教学重点.先秦叙事(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1.史家不隐恶的原则
2.先秦叙事散文叙事、写人的特点
3.先秦叙事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4教学难点
1.先秦叙事(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2鉴赏与写作叙事散文的方法训练.
3.先秦先秦叙事散文叙事、写人的特点4课时数15教学内容第一节《尚书》与《春秋》.了解散文的概念、散文的产生1理解先秦叙事散文繁荣的原因
2.掌握《尚书》、《春秋》的体例特点及语言特点第二节《左传》
3..了解关于《左传》的文学史知识作者、成书、年代,体例等1理解《左传》的内容及所体现的思想,尤其是它体现的史家不隐恶的原则
2.掌握赏析《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秦晋靖之战》等作品的方法;《左传》的艺
3.术特色第三节《国语》和《战国策》.了解《国语》、《战国策》两部国别史的体例特点、内容特点1理解《战国策》塑造人物的特点
2.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冯谖客孟尝君》、《苏秦始将连横》、《邹
3.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赵威后问齐使》等作品的鉴赏方法第四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了解对史传散文的影响1理解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2.掌握先秦叙事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第四章先秦说理散文教学目标.了解先秦说理散文成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基本情况
1.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及教育思想;理解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
2.理解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的产生及其特点
3.掌握赏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的方法
4.说理散文写作与赏析训练5教学重点.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1.老庄道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2,《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的论辩风格的异同
3.先秦说理散文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教学难点
1.孔孟儒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2.老庄道家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3,《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的论辩风格的异同4课时数14教学内容第一节《论语》、《墨子》与《孟子》.了解先秦说理散文成熟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基本情况1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文学思想及教育思想;理解孟子、墨子的思想
2.掌握《论语》十则、《侍坐章》、《齐桓晋文之事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等作品的鉴赏
3.方法第二节《庄子》.了解庄子的思想;《庄子》的内容
1.理解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的产生及其特点2掌握《庄子》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它的浪漫主义特色;掌握鉴赏《庄子》作品的方法第三节
3.《荀子》和《韩非子》.了解《荀子》、《韩非子》的思想4理解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思想的特点及其散文的特点
5.掌握《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散文的论辩风格的异同
6.第四节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体制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1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论说特点
2.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艺术特点
3.第五章先秦寓言教学目标.了解寓言的发展兴盛的社会和文学方面的原因;了解先秦寓言文学的发展线索及特点1,了解寓言来源于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等
2.先秦寓言的艺术特色;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寓言的赏析和创作训练4教学重点.寓言的发展兴盛的原因
5.寓言与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神话的关系6,《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寓言的特色
3.实践教学环节寓言的赏析和创作训练(课堂与课外鉴赏结合、创作寓言一篇)4教学难点《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授课时数4教学内容第一节寓言.理解寓言的概念1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分期
2.掌握寓言的发展线索
3.第二节先秦寓言.理解先秦寓言的来源
4.了解先秦诸子寓言的特色
5.掌握赏析先秦寓言的方法6第六章屈原与《楚辞》教学目标.了解屈原创作的基础(楚辞产生的基础)楚辞的含义
1.比较“诗经体”与“楚辞体”的特点2,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3.了解屈原的人格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4.分析鉴赏《楚辞》作品的方法训练
5.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6教学重点“诗经体”与“楚辞体”的特点L.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7.实践教学环节分析屈原的人格(课堂讨论与课外作业结合)教学难点
81.“诗经体”与“楚辞体’的特点
2.分析鉴赏《离骚》
3.屈原作品的浪漫主义精神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课时数10教学内容第一节《楚辞》及来源了解屈原创作的基础(楚辞产生的基础)楚辞的含义
1.理解“诗经体”与“楚辞体”的特点
2.掌握先秦文学的地域性特征
3.第二节《楚辞》及作品了解屈原生活的时代特征,及其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1.理解屈原的生平及思想对屈原创作的影响
2.掌握鉴赏《离骚》、《湘夫人》、《橘颂》等作品的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