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把戍边英雄故事讲到孩子们心里——读纪实文学《雪线上的边关》卢一萍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长篇军旅题材纪实文学《雪线上的边关》(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年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20233会发布的年月“中国好书”月度榜单),讲述我国西部万里边20233关上守边将士卫国戍边过程中平常而不平凡的英雄故事,展现喜马拉雅边关查果拉哨所、喀喇昆仑边关神仙湾哨卡、帕米尔边关前哨5042班,以及天山脚下的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国门哨、阿尔泰山深处的红山嘴边防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戍边军人的集体形象,告诉孩子们今天和平美好生活的背后,是他们在负重前行,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边关对孩子们来说是遥远而陌生的秘境,是无法想象又心往神驰的圣地《雪线上的边关》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讲述了一个真实的边关世界作者前后历时二十年,行程十万多公里,采访了多个80边防连、多个前哨班和季节性执勤点,用镜头般的语言展现出西部30边关的真实面貌边关就是军人的战场,在每一座界碑的后面都有边关军人青春与生命的付出作品中出场的边关军人,他们的每一条巡逻线路都是很难抵达又必须抵达的生命禁区战士们说,他们最日常的事就是巡逻到点到位,最重要的事就是不失寸土,最骄傲的事就是把冰雪掩埋的界碑找到、擦拭干净,让“中国”二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守关人的责任和使命,能为祖国守护国门,能给人民带来和平,他们感到无比光荣为了完成这项使命,他们的艰辛付出令人难以想象书中写到,岗巴边防营官兵中传诵着一首诗,“把风沙嚼碎了,咽下;把寒冷嚼碎了,咽下;把海拔嚼碎了,咽下,把一切艰难嚼碎了,咽下……”简单的词句,彰显出边关军人的英雄气概,让人肃然起敬边关军人也有血肉之躯,有人之常情,有父母兄妹,有爱人儿女,他们内心深处都有深深的愧疚之情顶嘎边防连指导员吴亚峰说出了心里话“结婚前,愧对父母;结婚后,既愧对父母,也愧对妻子;有了孩子后,愧对父母,也愧对妻子和孩子”如果说这是军人的奉献,更让人动容的是亲人们的理解、支持和牺牲岗巴边防连指导员肖顺海的妻子带着岁孩子来看他,妻儿剧烈的高山反应让肖顺海非常心6疼孩子却说“爸爸在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地方,能跟爸爸在一起的地方就是好地方”肖顺海禁不住热泪长流书中记录下的这些朴素语言,让人感到一种悲壮、纯洁、爱的力量边关的很多东西可能永远改变不了,比如缺氧、高寒、干燥、荒凉、风雪、蚊虫、野兽、寂寞、诱惑……但边关军人的精神品质永远不会改变,比如忠诚、担当、勇敢、智慧、无私、廉洁、奉献、牺牲他们的灵魂已融入边关的土地,他们的血液已与边关的河流一起流动,他们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人,他们用青春、热血、汗水,铸就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把英雄的故事讲到孩子们心里,让“最可爱的人”引领孩子们前行,作者善于发挥纪实文学真人真事的震撼力和文艺作品以情动人的感染力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的现场感、真实性和亲切感,把孩子们引入神秘的西部雪线边关,让他们与边关军人一同经历、承担、感受、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同时,作者注意讲故事的艺术,精心设计叙事结构,克服没有贯通的人物和情节对故事性的影响,从环境与人的关系中设置冲突主线,以地域空间转换来结构故事,在恶劣环境中突出边关军人的精神力量,让孩子们在一次完整的边关之旅中完成一次精神壮游作者将自己亲历的西部边关全程分为六个行程,分别以标志性的山川为名,由西往北分别为喜马拉雅、阿里、喀喇昆仑、帕米尔、西天山、北疆等,即作品的六章每章前选用一首在这一行程中边防军人间传唱的诗歌,仿佛每一次行程的宣言和每一幕故事的导语,又高度提炼了作品的主题六首诗歌就是六首主题曲,将整部作品汇成一部恢宏磅礴的边关交响曲,全景式展现边关高原之美、英雄人性之美、民族和谐之美和边关和平之美这是一部爱国主义、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的赞歌,具有浓郁的抒情风和震撼的感染力阅读《雪线上的边关》是一次灵魂洗礼,可以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明白何为牺牲、奉献,明白为何要努力学习、要爱国爱家、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有形的边防界碑,到无形的精神边关,边防军人用青春和生命展现着人生的意义此刻掩卷眺望,西部夜空,星光闪烁,仿佛是边关战士踏夜巡逻的灯火,也是照亮孩子勇敢前行的灯塔(作者韩进,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