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5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归纳北魏孝文❶从农业化、封建化、汉化的角度,综合分析归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纳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作用❷理解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一、北魏统一北方
1.改革的前提1北魏建立386年,鲜卑族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魏国,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2统一北方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的社会状况1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比较落后2各民族在一起生活,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3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激化了社会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为了缓和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深度点拨]孝文帝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必要性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人民起义不断2可能性推动北魏学习汉文化的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受到汉文化的教育,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二、均田制与三长制、整顿吏治
1.均田制485年开始实施1主要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影响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2.三长制1原因宗主督护制存在很多弊端,并且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2内容废除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3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3.整顿吏治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2内容制定了俸禄制度;地方官吏的任期,按照政绩的好坏来决定3影响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课中思考]阅读教材P28,思考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提示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不可能完全地、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
三、迁都洛阳、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1.迁都洛阳1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2过程493年,由平城迁至洛阳;秉公执法,打击以拓跋恂为首的保守派3意义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发展中华文明
2.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1根本原因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2措施改穿汉服、改用汉姓、提倡与汉族通婚、改说汉语、改行汉制[深度点拨]评价孝文帝移风易俗政策孝文帝崇尚汉族文化,实行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提高了鲜卑族的文化水准,是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经济方面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2.民族关系方面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3.政治方面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1.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打击了保守势力,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3.移风易俗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融合,推动了鲜卑政权的封建化,为结束南北分裂奠定了基础
4.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可,有力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重点知识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史料一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
①路有行馍……——《魏书•食货志》史料二北魏贵族集团在
②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自北魏建国后的一个世纪以来,以汉族为主的各族民众暴动就达七八十次之多史料三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
③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纪》
①“僮”指荒年本意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
②“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是民族矛盾激化的原因;“对各民族人民的经济剥削”则表明所激化的矛盾侧重于阶级矛盾
③用来形容一个人富有才华文采,一般多指书生,是一个褒义词1从史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提示北魏建立之初,农业生产凋敝,人民生活困苦2史料二反映了北魏怎样的社会状况?提示拓跋贵族采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政策,从而导致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3结合史料三,说明孝文帝改革与孝文帝个人素质的关系提示孝文帝从小受到汉文化的熏陶,这对他的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论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③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社会矛盾
①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②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
①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②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重点知识2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史料一北魏孝文帝
①没有丕顾二切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去强制推釜改去,而是大玩技巧,迂回取直,在摆脱反对派的围追堵截上……非常巧妙地让反对派就范、别无选择地朝着预定的目的地前进史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论,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什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
②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①双重否定,其实是肯定了孝文帝改革照顾到了当时社会条件和人事条件
②意为“没有想到”1史料一说明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改革的哪项措施最能证明这一观点?提示注重改革策略或运用迂回的策略排除改革阻力措施如迁都洛阳2请从史料二中任选一位史学家的观点加以评述提示观点一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同时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观点二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翳帽固施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评价1积极作用
①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
②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③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
④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2消极作用
①全盘吸收汉文化孝文帝采取全盘汉化的措施,丢掉了北方民族勇猛质朴的特点
②忽略了边镇地区孝文帝以黄河流域为改革的重点地区,忽视了边镇的政治地位以及边镇的社会进步,致使边镇地区鲜卑化倾向强烈,国家发展不协调
③忽略了军事改革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缺乏军事方面的内容,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④后继乏人a.改革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奋斗的事业,但是孝文帝没有抓好培养接班人的工作b.孝文帝死后,守旧势力抬头,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最终过早地葬送了北魏政权
一、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成功的原因及其认识
1.特点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当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3.认识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4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二、正确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北方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要稳固北魏的统治,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如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采用封建社会的俸禄制;迁都洛阳,改革社会习俗,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将北方民族的融合推向高潮教材答疑-名师指津[阅读与思考]教材P32仔细观察下列插图,看一看左图中孝文帝及其侍从的服饰与哪个俑的服饰较为相似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提示孝文帝及其侍从的服饰与汉服俑的服饰较为相似原因是经过孝文帝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的改革之后,汉族服装已经被广大的鲜卑族民众所接受,孝文帝及其身边的人更是以身作则,在这场改革中起到表率作用[解析与探究]教材P33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材料一说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材料二反映当时南方人对于地处长江以北的洛阳有一定的偏见,认为它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必然破败萧条,尽显荒芜但是,经过孝文帝的经营,洛阳城繁荣兴旺,礼仪犹在,人民殷富,景象完全超乎南朝人的想象,两段材料说明孝文帝高瞻远瞩,为鲜卑民族的未来发展而勇于改革他不但具备迁都的智谋,还具备发展的眼光,更具有建设、繁荣洛阳的能力[自我测评](教材)P
33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提示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开始了对广大汉族人民和农耕文明十分发达的黄河流域的统治当时北方的柔然各部经常在冬天进入大漠以南进行劫掠,北魏都城平城常年处于柔然强敌的侵扰之中柔然的威胁使北魏政权不能全力在中原地区谋求发展,严重制约了鲜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阻碍了鲜卑族汉化的进程拓跋部在进入中原初期,遇到汉族世家大族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抵抗或消极逃亡,为了缓和与中原地区汉族的矛盾并适应新的政治形势,鲜卑族开始学习效仿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如招募汉族地主参议政事,或在统治,思想中引入儒家思想观念,不断用汉族文化影响鲜卑族民众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然有所缓和,但由于鲜卑贵族对各族百姓的巧取豪夺、统治阶级的过度压迫和剥削,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发生为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快鲜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进行了社会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广泛,内容丰富,总体概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问题主要内容是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2)废除旧的基层统治机构一一宗主督护制,改行直属州郡的三长制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亩、户口和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以及维持地方治安
(3)整顿吏治,推行俸禄制和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官吏的俸禄由政府统一筹集发放,严惩私自在民间征收和贪赃枉法现象
(4)迁都洛阳保障北魏政权对广大北方地区的有效统治
(5)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禁止鲜卑族同姓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改鲜卑姓为汉姓,并“定姓族”;宣布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卑语;政府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3.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提示
(1)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其势力的恶性发展,有助于招募农民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加强了政府对地方的管理
(2)整顿吏治,推行俸禄制,严惩贪赃枉法,有助于清除历来官府鱼肉百姓之积弊,对于加强封建政权建设有积极作用
(3)迁都洛阳和汉化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加快了鲜卑族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