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绵阳南山中学高级高一上期末考试模拟题
(二)2022语文试卷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
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司,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统管财政,由重臣任职B.禄养,“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给,古人认为官俸为养育亲人之资,“禄养”是指用官俸养亲C.闾巷,“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闾,“巷”,里弄,后来用“闾巷”泛指乡里民间D.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古代帝王诸侯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曾经带着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B.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C.王安石性格果敢,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向宋仁宗呈言事书,要求对国家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D.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只不过他的见解在宋仁宗时候没有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2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14.为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王安石在“万言书”中向皇帝提出了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答案】
10.A
11.D
12.B
13.1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就职2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世俗之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
14.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重视理财、重用人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故事”,是说“按照宋初旧制”,做句子的状语,其后要断开,可以排除C和D项;“求试馆职”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B项此句的完整翻译是“按照宋初旧制,地方官员任期满后,允许向朝廷呈现文章申请考取阁职,唯独王安石放弃了这个机会,被调任郸县到任后,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故选Ao【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误,应是“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故选Do【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错误原文是说“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即并没有提到王安石以祖母年老为由拒绝文彦博举荐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唯”,总是;“患”,担心;“就”,就职就第二句中,“称”,议论;“流俗”,世俗的人;“迂阔”,不切实际;“熟烂”,老生常谈【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可知,要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从“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可知,要重视理财;从“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可知,要重用人才参考译文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之职王安石,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喜欢读书,擅长写文章曾巩曾经带王安石写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王安石传播声名;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职按照宋初旧制,地方官员任期满后,允许向朝廷呈现文章申请考取阁职,唯独王安石放弃了这个机会,被调任郭县到任后,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秋后百姓加些利息偿还,使官仓中的陈谷能够换新粮,郛县的百姓也感到方便不久,他调任为舒州通判当时文彦博向朝廷推荐王安石,说他淡泊名利,请求越级提拔,以此来遏制为名利而奔走竞争的风气不久他通过朝廷考试而被选任为馆职,王安石没有去上任欧阳修推荐他为谏官,他以祖母年事已高为理由而推辞欧阳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禄养家的情况向朝廷说明了,于是朝廷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他又推辞不上任他向朝廷恳求外调为地方官员,担任常州知州,调任提点江西刑狱王安石与周敦颐相遇,接连交谈几个日夜,王安石回去后深入地思考,至于废寝忘食先前,馆阁的命令多次下发王安石总是推辞不接受,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仕途,遗憾无缘结识王安石;朝廷每次想要任命他一个官职,总是担心他不愿接受等到他就任度支判官,听闻的人没有不高兴的王安石敢于坚持按自己的意见办事,于是向宋仁宗上“万言书”,大意为“当今天下的财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风俗一天比一天败坏,毛病在于不知法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们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惊扰天下的人的视听,也不至于使天下舆论哗然,并且本来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靠天下的人力物力来创造天下的财富,征收天下的财富来供天下人消费,自古以来的太平盛世,不曾因为财富不足而造成国家的祸患,祸患是由于治理天下财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职的人的才能已经不足,而平民百姓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国家的托付,疆域的保护,陛下难道能够长久地依靠上天赐予的幸运,而不考虑万一出现祸患该怎么办吗?希望陛下能够明察朝政中苟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诏令大臣,逐渐采取措施,革除这些弊端以适应当前的世事变化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沉溺在颓靡习俗中的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这迂腐而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宋仁宗读过之后放置在一旁吕祖谦评价说“安石变法的事理深奥之处,在这封言事书中大致有所显现”只不过他的见解没有在宋仁宗时候被采纳,而到宋神宗的时候才被完全采纳,人世间的兴衰变迁沉浮的关键,大概还是存在的
(二)古诗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满江红•赤壁怀古戴复古
①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貌虎
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③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注]
①戴复古,南宋词人
②辑(xiu)虎,魏和虎泛指猛兽
③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开篇点题,一个“想”字领起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与“怀”字相照应B.“貌虎噪”“鱼龙怒”,比喻、拟人手法,表现周瑜火攻曹军时排山倒海之势C.词人将满腔的伤感融入到向道旁杨柳的发问之中,含蓄蕴藉,意味深长D.“今如许”三字反问将思绪由历史转入现实,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
16.同样写赤壁之战,本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作简要分析【答案】
15.D
16.
①苏词通过细节描写“谈笑间”,就让曹军快速崩溃,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越、年少立功,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
②戴词则用对偶、比喻、夸张等手法艺术地再现周瑜火烧曹营时惊心动魂的赤壁战场,意在表现战争场面宏大激烈,反衬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怀古是为讽今【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写出词人对功名事业的淡漠”错误主要表现词人对时事的伤感词写到这里,陡然转折,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南渡之后,国势一日不如一日,复古将大半生目击心伤的国事,全含在这一问句中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出长江中赤壁之战的战场,缅怀赤壁之战的英雄周瑜,意在表现青年周瑜才能卓著、年少建功“谈笑间”为细节描写,写周瑜的卓越功绩再联系”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分析,写赤壁之战和周瑜是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功业无成,怀古是为伤己《满江红•赤壁怀古》,“万骑临江魏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传神地描绘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戴词写赤壁之战意在表现战争场面宏大激烈用“今如许”三字提出问题现在又怎样呢?这转折一问,问得很好,感慨苍茫,意味深厚千古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而流逝了,现在又有谁能收拾祖国残破的山河啊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问道旁杨柳在为谁生春,为谁摇动金色的柳条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以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怀古是为讽今
(三)古诗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现了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精神的句子是“,,,O
(2)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却余音绕梁,令人沉醉、沉浸其中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答案】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②.使我不得开心颜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
④.唯见江心秋月白
⑤.人生如梦
⑥.一尊还酹江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摧”“事”舫”尊”“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突然而至,这在草原上是常有的事在、天空的一个角落在厚重的乌云下面,形成奇特的一个重生仿佛天空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汪洋大海倾泻而下?砸向在草原上牛羊马匹顺遂她接纳着
①的草原,不去逃避,也无处逃避,在空旷的大地上,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俯首是它们在大地上永恒的姿态草原上的风雨如同良机一样,总是
②O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雨后的草原,仿若从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刚刚诞生的婴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每••一处纹理,每一丝褶皱,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所有的喧哗忽然
③,不知去向,只剩这片温柔起伏的草原,用
④的美瞬间击中途经此地的人们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婴儿”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
18.
①瞬息万变
②稍纵即逝
③无影无踪
④无与伦比
19.示例在天空的一个角落,在厚重的乌云下面,形成一个奇特的雨柱,仿佛天空被(谁)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汪洋大海倾泻而下,砸在草原上(或砸向草原)
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根据前文“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雨却突然而至”可见,草原天气变化很快,此处应该填写变化快的词语,如“瞬息万变”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
②根据“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可见,时间很短,很快就会消失;再结合前文“如同良机一样”,如果不抓住就很容易失去,故可填“稍纵即逝”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③根据后文“不知去向,只剩这片温柔起伏的草原”可知,喧哗都消失了,故可填“无影无踪”无影无踪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
④根据语段描写的草原特点,“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每一处纹理,每一丝褶皱,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可见它的“美”是无与伦比的无与伦比没有能和它相比的,形容特别突出【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处语病
①语序不当,“奇特的一个雨柱”中,数量短语“一个”应放到形容词定语“奇特”前面
②成分残缺,“天空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缺少介词,在“天空”后面添加“被(谁)”
③结构混乱,“砸向在草原上”为“砸向草原”和“落在草原上”的杂糅,改为“砸在草原上”或“砸向草原”【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婴儿”是比喻手法,把雨洗后的草原比作刚诞生的婴儿,写出它的新鲜可爱A.“管弦”运用了借代手法,代指音乐B.把“人生”比作“梦”,运用比喻手法C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比喻手法D.把愁绪比作“春水”,运用了比喻手法故选Ao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国年轻人口数量减少、
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时,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有关统计,中国在2000年就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18%,
②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会继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只会继续加剧,所以
③特别应全面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对上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答案】
21.
①年长人口数量增加
②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③研究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极为必要
22.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亟待研究老龄化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
①处,此处填写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原因,前文中有“年轻人口数量减少”,此处对应年轻人口减少,应从年长人口增加角度分析,据此应填“年长人口数量增加”之类的内容;第
②处,前文说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处于老龄化社会,而2021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这一占比超18%,且根据后文中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只会继续加剧”,此处应填写“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之类的内容;第
③处,从横线前的“所以”来看,横线处应该填结果,后文中的“特别应全面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强调对老龄化研究的必要性,此处应填写“研究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极为必要”之类的内容【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概括的能力作为新闻报道性材料,在压缩文段时需要注意该报道的侧重点,即关键信息在本题的材料中,开头对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2000年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介绍都属于报道背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以及对其的论述才是重点内容因此本题的关键信息要从语段后半部分筛选,“2021年5月11日”是时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是主要新闻事件,“研究老龄化带来的影响极为必要”“特别应全面探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新闻事件的意义根据以上信息,在字数范围内概括表述即可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常常需要与外在和解,与自己和解在一次次的和解中,达到心智的坚韧与成熟请以“和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答案】例文和解江南的细雨如丝线,细细密密不断下着,如人的愁绪我看着师父坐在板凳上,一遍遍抚磨着那把油纸伞,桐油的香氤氯在空气中我们是这座小镇上唯一一家伞铺,师傅是油纸伞手艺的传承人,一辈子努力做伞,只是现在他已老了不少,鬓边的白发越来越多,制伞骨时,手也会不住颤抖,年年岁岁,他最常说的话已从“今天的伞做了几把”变为“我老了,快干不动了”师傅似乎已不像几年前那样,每日都有无限的精力做伞那日,又逢秋雨,门前依旧无人来,只有雨点打在石板路上,激起极小的水花师傅忽然翻出一把伞“你看”,这是几十年前我做的伞,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好的伞了他苍老的手缓缓撑开伞,一股桐油混着木头的暗香弥漫开来,精致的纹理,工整无比的伞骨,那一朵花缀在油纸伞上,蝴蝶都会忍不住飞来我跟师傅学了几年伞,他总说好的油纸伞要有匠人气看着这把伞,我终于体会到了这把伞如一位亭亭少女,只在我眼前伫立了一会,却让我不住回想我想,师傅对这把伞一定倍加珍惜吧有一天,店铺门口忽然多了人,他们称是省博物馆的代表,想拜访师父谈话过程中,他们表达想要那把油纸伞,说深知老师傅手艺精湛,那把油纸伞更是独一无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过几年它就要变成文物了师傅没说话,把代表打发走了,我以为他会像以前一样,十分果决地说不,可没想到这次,他在门前坐了一晚,望着皎洁的月色,竟犹豫了良久过了几天,我见师傅心情郁闷,便带他出去走走江南小镇不大,却也有小桥流水细雨将小镇笼上薄纱,船舫在秦淮河上摇晃着前进我们转着伞伫立,路过的孩子问“妈妈,这是什么”“这是油纸伞,不中用的,又贵又不好用”一句话刺痛着我们的心,想想伞铺门前冷落,以及终日不见客人的一日日,师傅似乎想到了什么,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又一日,博物馆代表来,师傅没有像从前一样拒绝,而是把伞交给了代表“这伞经历无数江南的雨,在几条巷间流转,如今应有个好归宿了,我努力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让人记住伞吗?”师傅笑了,仿佛伞是自己的孩子天晴了,小镇难得日出那一刻世间万物仿佛握手言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材料话题为“和解”,论述的核心是“和解”的内涵论述又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考生要明确“和解”的内涵“和解”是双方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其次,“和解”分为与外在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外在和解,就是需要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与误会,化干戈为玉帛;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最后,和解的意义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思想得到淬炼而变得成熟,心智得到磨砺而变得坚韧但是考生也需辩证地思考“和解”不是妥协,只是学会了用理性去面对周边的人和事;“和解”不是放弃,我们依然会努力争取,只不过能接受好结果,也能接受不好的结果;“和解”不是颓废,只是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带着感恩的心,我们一直在路上本题要求以“和解”为题目,写作时要紧扣“和解”的含义来立意,根据材料给出的写作提示可以明确写作方向“与外在和解”,提示我们可以写自己与他人之间化解矛盾的过程,和化解矛盾前后的心情,以此表达自己对与他人和解的深刻理解“与自己和解”,可以写出自己解决烦恼事情的前后过程,表达自己为难自己的苦闷和困扰,再写出与自己和解后的轻松和愉悦,以开启一段新的生活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记叙文应以叙述事件为主,开头和结尾处可加入少量而含蓄的抒情,或简短的议论本次文章的标题“和解”本身就包含了“和解”的过程,因此写作时应注意事件的曲折性、可读性,把事件写出波澜,如写“与同桌的和解”,文章开头可先描写一下因为与同桌的误会使自己很苦闷,期间加入生动的动作、神态或心理的描写,以突出自己的苦恼;接着运用倒叙手法,交代同桌和“我”矛盾产生的过程,之后写自己主动和解的过程,文章结尾写出矛盾化解之后自己的愉悦心情,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立意
1.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与误会
2.与他人“和解”,化干戈为玉帛
3.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
4.与自己“和解”,战胜挫折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材料二: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险、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注]
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入轨,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并将3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B.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进驻天和舱,通过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C.星空浩瀚,引人遐思,“嫦娥”“祝融”“北斗”等航天器不断升空,展现着中国式浪漫,体现了我们对宇宙永无止境的探索D,太空行走存在舱外环境恶劣、失重、缺少参照物等多种困难,航天员必须借助航天服、安全带等设备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舟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不是孤立的现在时,它镌刻着国家的前行脚步,从神舟一号开始,不断进发,令人振奋B.材料一引用航天员杨洪波的话,证明了神舟十二号航天任务困难大、风险高,体现了他不惧风险、勇于挑战的自信C.材料二第二段列举美国、苏俄曾进行舱外活动修理空间站的事例,论证了太空行走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D.相比2008年翟志刚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意义也大得多
3.下列哪句诗最能体现古人对天空的浪漫想象?()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请判断文中划横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手法,并简要赏析
5.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位航天员顺利着陆,成功返航你认为这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
1.A
2.D
3.C
4.
①比喻论证以我们熟悉的生活来比喻陌生的星际探索,亲切易懂;
②对比论证鲜明体现了本次探索任务重、困难大和时间久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星际探索领域的进步
5.
①国家统筹规划,逐步实践推进,技能点已集齐
②航天人自信自强,不怕压力困难,奋勇拼搏
③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
④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一段“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可知,应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而不是“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故选Ao【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D.“意义也大得多”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可知,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神舟十二号的出舱活动类型为组装类出舱活动,意义都很大,没有大小之分故选Do【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生动刻画了那些贤士希望得到重用的犹豫彷徨的处境与心情;B.是秋天特有雄伟壮阔的自然景物;C.天空的奇幻浪漫之景;D.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1比喻论证把“以前的星际探索”比作“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把“这次星际探索”比作要在家里住下来走一走,以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日常生活来比喻神秘陌生的星际世界,把复杂的情况简单化,生动形象,亲切易懂2对比论证把两次星际探索作对比“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和“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进行对比,不仅体现了神舟十二号探索任务重、困难大和时间久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星际探索领域的又一个伟大的进步,说理简单明了,突出重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1)依据材料一第四段“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可知,技术上已经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
(2)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和第五段“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可知,航天人自身特有的一种品质,那就是“变压力为动力,心怀梦想、奋勇拼搏”
(3)依据材料二第二段“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可知,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
(4)依据材料二第一段“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可知,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离不开团队的支持
(二)现代文阅读11(共3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芭蕉花郭沫若这是我五六岁时的事情了我现在想起了我的母亲,突然记起了这段故事母亲在幼年时分是遭受过这样不幸的人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了我们家里来,我们现存的兄弟姊妹共有八人,听说还死了一兄三姐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一切炊洗酒扫要和姑嫂分担,母亲又多子息,更受了不少的累赘白日里家务奔忙,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在小时还亲眼见过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身子是异常衰弱的,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但在现在想来,这怕是在产褥中,因为摄养不良的关系所生出的病吧“晕病”发了的时候,母亲倒睡在床上,终日只是呻吟呕吐,饭不消说是不能吃的,有时候连茶也几乎不能进口像这样要经过两个礼拜的光景,又才渐渐恢复起来,完全是害了一场大病一样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联着的在家乡,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芭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好容易买得了一朵芭蕉花了,在我们小的时候,要管两只肥鸡的价钱呢芭蕉花买来了,但是花瓣是没有用的,可用的只是瓣里的蕉子蕉子在已经形成了果实的时候也是没有用的,中用的只是蕉子几乎还是雌蕊的阶段,一朵花上实在是采不出许多的这样的蕉子来这样的蕉子是一点也不好吃的,我们吃过香蕉的人,如以为吃那蕉子怕会和吃香蕉一样,那是大错而特错了有一回母亲吃蕉子的时候,在床边上挟过一箸给我,简直是涩得不能入口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联着的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外省籍的四川人各有各的会馆,便是极小的乡镇也都是有的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在汀州府的宁化县,听说还有我们的同族住在那里我们的祖宗正是在清初时分入了四川的,卜居在峨眉山下一个小小的村里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做“天后圣母”这天后宫在我们村里也有一座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他比我要大四岁,同到天后宫去那天后宫离我们家里不过半里路光景,里面有一座散馆,是福建人子弟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散馆已经放了假,大概是中秋前后了我们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就像尖瓣的莲花一样我们是欢喜极了那时候我们家里正在找芭蕉花,但在四处都找不出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窗子也不过三四尺高的光景,“但我那时还不能翻过,是我二哥擎我过去的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二哥怕人看见,把来藏在衣袂下同路回去回到家里了,二哥叫我把花苞拿去献给母亲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我们都哭了,但我也不知为甚么事情要哭不一会父亲晓得了,他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我挨掌心是这一回才开始的,我至今也还记得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甚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客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啊,母亲,我慈爱的母亲哟!你儿子已经到了中年,在海外已自娶妻生子了幼年时摘取芭蕉花的故事,为甚么使我父亲、母亲那样的伤心,我现在是早已知道了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日夜,写于福冈,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寄情于芭蕉花,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也突显了一生劳苦的母亲恪守传统道德的精神品质B.摘芭蕉花为母亲治病,在“我”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但在母亲看来,攀摘了圣地中的芭蕉花,等于拿走了供奉给神灵的祭品,这是对祖先神灵极大的冒犯和亵渎,所以母亲又气又急C.芭蕉花的故事是和母亲的“晕病”关联着的,作者虽说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但也隐喻了当时社会医术不够高明D.作者把对苦难母亲的怀念与当时漂泊海外的处境联系在一起,装满了酸楚的思念,诚挚而动人
7.对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托物言志,借芭蕉花抒发情怀作者在怀想母亲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信念执着坚定的追求
8.作者以散点聚焦的方式组织生活事件,拉家常似的讲述自己的故事,回忆中对母亲的绵绵情思如抽丝一般细细地扯出C.“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散文所有看似东鳞西爪的叙述,最终都指向文章这最后一问,这是散文的文眼所在D.写出具有药用功能的芭蕉花的稀有和难以寻觅之后,作者没有直接写芭蕉花的故事本身,而是宕开笔墨,叙述父亲的家世,即天后宫与郭沫若祖辈关系,从全文看是偏离了题意
8.联系全文,说说“我”和二哥只不过摘了一朵芭蕉花,父亲、母亲为什么会那么生气
9.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这句话的【答案】
6.C
7.D
8.
①父母亲怕自己的孩子染上坏毛病,希望他们做诚实、正直的人
②天后宫是代表宗族信仰的地方,偷摘了天后宫的世蕉花,是对宗族列祖的大不敬
9.示例一儿时,为了能治好母亲的“晕病,看到芭蕉花没有多想摘得摘不得,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长大后,明白了更多的道理,做一件事情反而变得顾虑重重,难以付诸行动想得更周全固然是成熟的表现,然而因此失去了自信和勇气,不能算是进步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的困惑吧示例二天后宫代表着宗族利益,代表着祖先神灵而自己的母亲宁可不治病也不愿摘取宗祠里的芭蕉花,这种道德是合乎人性的吗?中年的郭沫若,把童年时摘取神灵面前的供物这一举动,看成具有一种象征意义的事件,那就是对陈规陋习的挑战,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抗所以用这样的反问来表达自己的困惑(从所得与所失两个方面谈感想,言之成理即可)【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隐喻了当时社会医术不够高明”错误作者通过芭蕉花的故事和母亲的“晕病”的叙述,意在表达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自己的教诲故选C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从全文看是偏离了题意”错叙述父亲的家世,以及天后宫与郭沫若祖辈关系,是为后文表现母亲父亲的生气做铺垫故选D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我”和二哥因为母亲的“晕病”摘了一朵芭蕉花,但是母亲却“大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只是连连叹气地说啊,娘生下了你们这样不争气的孩子,为娘的倒不如病死的好了”父亲“又把我们拉去跪在大堂上的祖宗面前打了我们一阵”即使在母亲生病需要“吃芭蕉花”,且花已经摘下的情况下,也没有用这朵芭蕉花,而是“奉还了天后圣母”,天后宫是代表宗族信仰的地方,偷摘了天后宫的芭蕉花,是对宗族列祖的大不敬作者父母的用意在于告诉孩子,即使在很困难、很紧急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做出一些违背做人原则的事情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做人,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这句话出现在文末,和前文的“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该讨我父亲、母亲的气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什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相互照应,儿时为了治好母亲的病义无反顾摘花的勇气,长大后却事事顾虑重重了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进行延伸,谈一谈理解和感受,如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长大以后,懂得了更多的道理,但是做事情反而变得有顾虑,难以付诸行动想得周全能表现出成熟,然而因此失去了自信和勇气,就不能算是进步了“芭蕉花没有用,抱去奉还了天后圣母,大约是在圣母的神座前干掉了吧”“但是,我正因为知道了,竟失掉了我摘取芭蕉花的自信和勇气这难道是进步吗”,自己的母亲宁可不治病也不愿摘取宗祠里的芭蕉花,这种道德是合乎人性的吗?中年的郭沫若用这样的反问来表达自己的困惑,体现了他对陈规陋习的挑战,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反抗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郭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盗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日“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拜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邺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C.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D.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郭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