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对于国内的大型制造企业尤其是民营和私营企、也,在十几年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中,都在供应链管理上有所推进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对整体供应链的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整合,具体体现在以卜.几方面•更多侧重于营销系统和内部制造计划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供应链后端,即供应管理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从供应链全局角度和业务合作伙伴的联盟建设;•较少借助先进的信息系统来整合供应链信息流;•内部供应链的管理和价值流(财务、资金及成本管理)松弛结合,导致无法从企业整体运作指标对供应链进行准确监控和改进决策对于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仅仅局限于基本的产、供、销管理,未能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由于相关的业务合作伙伴(供应商、代理分销商)较少,业务较为单纯,很少考虑进一步改进供应链管理,使自身更具竞争力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达到和主要客户建立更加密切业务合作从而进一步扩大生产、销售规模的意识普遍较弱随着WTO的到来,国内大型制造企业将面临国外大企业严峻的竞争这种竞争中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国的企业在没有大规模建立海外供应链网络的时期,必须最大程度地联合国内的相关业务合作伙伴,形成有效的扩展供应链体系,通过群体竞争优势和跨国企业竞争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需要尽快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加入到相关的扩展供应链体系中,提高竞争力,更快地成长,避免由于强大的市场压力而遭遇淘汰基于扩展供应链的协同商务运作将是未来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模式借助于协同商务模式,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参与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物流管理到供应链整合调查我们发现,我国企业中有些已经将仓储和运输业务进行外包,但仍占少数从另一方也能看出,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已经有所发展,但仍然很不成熟调查结果见表
52、库存周转天数(略)
4、品类管理所谓品类管理是指分销商和(或)供应商把所经营的商品分成不同类别,并把每类商品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活动单位进行管理的一系列相关的活动它通过强调向消费者提供超值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运营效果我国企业的品类管理现状调查如表九我们发现,我国企业在品类管理的实施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普及的,30%以上的制造业和批发业都实行了品类管理相对来说,零售业在品类管理的实施上要更加积极,
53.7%的零售商都实施了品类管理而且,调查发现,目前,大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有些正在进行联合品类管理的试点他们的试点表明,对■于有些品类的产品,经品类管理可使得该产品的销售量增加20%以上,品类管理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5、市场缺货调查结果见表8从表8看出,
56.0%的制造企业和
73.1%的零售企业都反映其产品有缺货现象缺货现象的出现说明,供应链上物流不畅因为调查发现,产品出现缺货的原因不是由于制造业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由于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信息不畅造成产品在各节点上库存积压的同时,处于供应链末端的顾客却从零佻商那里找不到货物虽然制造商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顾客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但由于供应链各级批发商库存过大,供货不畅,致使产品出现市场缺货
6、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连续补货的方式之一所谓“连续补货”是供应商与零售商建立伙伴关系,两者共享零售商的库存数据和销售信息,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和信息来对零售商进行补货的过程在连续补货的环境下,供应商不再是被动地执行供应商的订单,而是主动地为零售商补货或提出建议性的订单这样可以降低补货成本;提高供货速度和准确性;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产品的可获得性,从而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而供应商管理库存就是零售商的补货系统由供应商执行,零售商商品数据的任何变化随时传递给供应商,供应商根据这些数据决定未来的货物需求数量并向零售商补货vmi实施情况调查结果见表9,从表9看出,有些大的知名的制造业已经开始和零售企业试点vmi系统,以降低供应链上的库存总结根据以上调查分析,我们对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的情况归纳如下
1、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时间比较长,贸易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说明供应链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供应链上企业间实施ecr、qr等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2、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曾采取过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管理的现状,企业内部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
3、条码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应用pos的商店在我国也相当普及但条码技术和pos扫描仅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结算速度上,条码技术在提高物流整体运作效率上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
4、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没有解决,从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应川已相当普遍,但这种应用相当肤浅,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5、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在企业间远没有普及,vmi等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并未被企业采用,仍需要在企业间推广普及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总之,在我国,企业推广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才是刚刚起步,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角逐,(供应链管理)系SCM统也正在企业用户中形成广阔的市场目前国内建设情况SCM企、业之间的竞争正日趋演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角逐,SCM(供应链管理)系统也正在企业用户中形成广阔的市场目前国内SCM建设情况如何?哪些企业正在实践SCM国内用户在建设SCM系统中存在什么问题?他们如何看待SCM厂商?本期采访了宛西制药、新华制药、长空机械、安徽叉车机械厂、广东美的、江苏春兰、上海烟草集团、雅戈尔集团、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王府百货集团、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涉及制造、制药、烟草、商业等SCM重点应用行业的30家企业单位的信息主管实践者不多,但市场正在启动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建设了完整的SCM系统的企业并不多,只有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雅戈尔集团等少数企业已经建设或正在尝试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选择了上海博科的SCM产品,雅戈尔集团则与中科院合作开发但近60%的被采访企业如宛西制药、新华制药、长空机械、安徽叉车机械厂、广东美的、江苏春兰、上海烟草集团等都表示对SCM比较感兴趣或正在建设FI程上新华制药信息主管宾深竣的看法颇有代表性,他表示“SCM系统是加强企业的市场反应速度、提升竞争力的支持平台随着企业ERP的实施,SCU将是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重要考虑”除此之外,其他被采访企业则表示,由于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目前还没有SCM需求总之,SCM市场在国内仍处于启动期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市场竞争趋势已由原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竞争,国内制造和流通企业迫切需要运用IT技术实现其生产、库存、日常交易的管理规范化、精确化,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所以,对成本控制和价值创造进行的研究已经推动企业,特别是制造商、运输公司,转向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以便取得盈利的结果并在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中巩固商业关系SCM系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其中大中型企业成为市场需求主体尤其是,随着不少企业尝试实施并应用了ERP系统,业务系统必将继续向上、下游扩展,因此SCM必将是企业信息化的下一个重点方向注重整体解决方案用户在建设SCU系统中会遇到什么难题?40串的被采访者表示,如何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长空机械信息主管王军的解释是,由「企业内部一般没有足够专业的技术人员,因此,难以自行评断个别解决方案的利弊与适用性他们选择SCM厂商的标准是什么?调查显示,目前被采访企业在选择SCM软件时更加务实,他们希望通过供应链管理适应复杂、变动的竞争环境,从而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决策信息,进而提升流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能否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正是选择的首要标准其中,SCM软件中所包含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模式的可延伸性(随企业业务或规模扩展,是否可以继续支持)又是重中之重对此,江苏春兰集团网络中心主任邵伯余表示“事实上,信息技术应用的好坏,最大的难点在于管理和业务流程两方面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大的障碍有时并不是来自于IT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于对自身管理问题的理解和对先进管理思想的消化,来自「对业务流程规范化和数据标准化的认识因此,建设SCM必须意识到这更是企业管理改革的一种手段”其次,被采访者表示厂商的专业技术能力、在相关行业的实施经验、队伍的规模(对项目支持的稳定性)等也是考察的重要标准另外,随着用户对SCM认识的不断成熟,对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多样除了传统的支持、维护和实施之外,咨询服务也成为一个新的需求因此,用户将会更加重视咨询服务在系统实施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信息化方案,帮助自己进行硬件、软件和网络方案的选型,信息化建议和项目实施计划以及项目实施和监理等,进而提高项目实施成功率,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期待成熟的SCU产品目前国内SCM市场大概分成两大阵营,高端大型企业被国外I、SAP等厂商所占据;中低端企业则是国内SCU厂商的客户群像联想、华为等大企业采用的都是I的产品,海尔采用的是SAP的APOSCM产品而四川华西德顿塑料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引入的是招商迪辰SCM管理系统,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则选择了上海博科的SCM产品被采访者如何评价市场上的SCM产品?他们有什么看法和建议?调查显示,大多数被采访者一致表示,国外厂商SCM软件产品成熟、性能优越,但价格昂贵、实施难度大国内SCM软件产品相对不太完善、功能不太齐全,但却小巧灵活、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便宜另据赛迪顾问统计,我国SCM软件企业通过CMM认证的并不多,因而厂商的解决方案真正能使客户的管理流程得到优化的成功案例并不多SCM软件产品及市场的发展需要继续完善随着用户认识的深入,用户对SCM系统提出了新的需求首先是其涵盖的功能将日益丰富,包括管理供应商、原材料、库存、渠道、价格体系、市场渗透、品牌宣传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次,要充分考虑与企业已有系统的集成整合也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将SCM与企业已经有的1T系统结合起来,不仅要发挥已有系统的作用,还要使SCM系统顺利运转003年国内SCM供应链管理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003年SCM市场概况赛迪顾问统计显示,003年一季度中国SCU软件市场的销售总量为075亿元,同比00年一季度增长3%,增幅一般003年二季度中国SCM软件市场的销售总量为08亿元,相对00年二季度,同比跌幅达06%其中,高端SCM软件受到“非典”因素影响,二季度跌幅在%以上;而低端的物流软件市场日趋成熟、饱和总体说来,国内SCM软件的应用环境还不成熟目前SCM软件的市场集中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在政府及教育等行业没有市场其行业用户主要集中在制造、流通、能源三个行业SCM软件市场的主要拉动力是企业针对物流方面所采用的管理模块和一些三方物流企业所采用的管理软件
二、未来5年国内SCM软件市场趋势分析赛迪顾问预测,今后5年里,中国SCM软件市场将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模逐年递增,到007年将由现在的409亿元翻•番,增加到954亿元但增长速度并不均匀,其中003年增长最快,达到45%,从004年起,市场发展逐渐成熟,增长速度也逐年放缓,005年开始,增长下降到不足0机大型企业仍将是市场的主体,但大企业市场份额将是先升后降相反,中小型企业的市场在今后五年中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制造、流通、能源在未来几年里仍将是市场的主要部分,占据80%以上的份额随着供应链从供应推动模式(面向库存)发展到需求拉动模式(面向需求),SCM产品今后将具备4大特点实时的可视性(横跨整个供应链)、灵活性(供应和来源的选择)、响应性(针对客户需求多变和订交货周期缩短)以及快速的新产品上市(根据市场潮流和新型设计)下一代的SCM系统将包括供应链流程管理和事件管理能力这可以使基于事件的实时信息,在企业内逐步提交到适当的人,进行有效的决策产品具有更高的可视性和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执行决策的预见性也将大大提高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能力,这已羟成为制约中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调研表明,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一些阶段性的缺陷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识薄弱供应链不协同问题突出财务供应链管理被忽视;信息技术滞后针对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耍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作用构建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借助银行完善供应链管理为研究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优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和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和深圳发展银行成立了专门课题组,共同设计了调研问卷,并于2008年卜半•年对93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报告
一、调查过程与样本企业基本情况课题组主要采用了问卷调行的方法,辅以深度访谈,以便对研究对象行更深入的了解调存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高校EMBA班学员
(2)课题组成员实地调研
(3)银行的客户对调查对象的选择,为了减少误差,课题组尽量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本文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仅限F样本数据,如果需要通过样本数据估计总体数据还需针对抽样误差等问题进行调整课题组共回收有效问卷93份,样本企业涉及北京、广东、天津、海南、山东、浙江、辽宁、湖北、重庆等省市所调查的企业大部分成立于改革开放以后,占被调查企业的
94.62%其中又以90年代以后成立的企业为多,占总样本的
74.19%详细情况见表1就组织形式而言,被调查企业的组织形式多样,93家被访企业涵盖了企业组织的各种形式在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中,有效占比最大的为私有非上市企业,比例为
29.35%;其次为踏国公司子公司,占比为14%在企业的主导业务分布上出现了近似的均匀分布,在89份有效样本中,生产主导型企业与贸易主导型企业的比例约为11样本企业以大中型企业为主(见图1),76%的受访企业总资产规模都在5000万以上其中介于5000万至3亿之间的占比最大,达32%3亿至10亿之间的占比为23%10亿以上的占比也高达21%此外,受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从有效百分比来看,资产负债率高于50%的企业将近三分之二,其中资产负债率高于60%的企业占比高于30%表1被调查企业成立时间合计缺失值1978年之前1979-19891990-19992000年以后数贵9313553336(个)所占比重
100.00%
13.98%
5.38%
5.38%
35.48%38%£■1少于5000万■2500万至3亿■33亿至1汉口410亿以上图企业总资产规模分布情况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特点(-)资产负债率是供应商准入管理中的首选指标调研数据表明,
76.09%的企业都实行了供应商准入管理制度和定期考核在准入管理中,资产负债率成为企业考察供应商的首选财务指标,有效百分比为30%26%的企业着重考虑供应商的流动资金状况;24%的企业重点分析供应商的资产情况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
(二)资产是经销商准入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
71.11%的受访企业对其经销商进行准入管理与定期考核,其中资产是企业对经销商进行准人管理中用得最多的指标36%的企业将资产作为其经销商准入管理中的财务指标,22%的企业采用资产负债率设置准入标准,20%的企业倾向于使用流动资金状况来决定经销商准入与否以上三大指标占总有效样本的比重达78%
(三)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未能有效实施,供应商货款受挤压在本次调查中,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的企业共56个有效百分比为
62.92%其中,15家供应商在参与该计划的过程中得到了公司的价格补贴,8家供应商获得了优先的长期供应合约,2家供应商兼得了这两项实惠,尚有多家参与该项计划的供应商既未得到价格补贴也未得到优先的长期供应合约从所获得的27个有效样本可以看出,需求商普遍与供应商之间存在赊购关系11家需求商与1至10个供应商存在赊购,与10至20家企业存在赊购的需求商共有7家,H20个以上以上供应商之间存在赊购关系的需求商为6家,与供应商之间不存在赊购关系的需求商仅为3家其中,
46.67%的需求商与50%以上的供应商之间存在赊购关系,2007年赊购总额占采购总额50%以上的企业占有效样本的
36.67%在需求商与供应商之间存在的赊购关系中,
87.01%是不存在利息或价格上浮的,仅有
12.99%的赊购存在这种利息或价格上浮
(四)提前付款激励计划缺乏,赊销现象普遍存在对经销商提前付款实行激励计划的企业还不到有效样本的一半在实行经销商提前付款激励计划的39个企业中,有13家企业获得价格优惠,49企业得到长期销售合约的优先权,没有任何企业兼得了价格优惠与长期销售合约优先权的激励,同时还有一部分参与该项计划的企业未获得任何激励样本企业基本上都与其经销商之间存在赊销关系调查显示,
88.89%的企业与经销商之间有赊销存在,其中
40.74%的企业与1至10家经销商之间有赊销,
22.22%的企业与11至25家经销商进行赊销交易,另有
25.93%的企业与25家以上经销商之间存在赊销关系企业与经销商之间的赊销交易中,仅有
20.55%的赊销存在利息或价格上浮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促进销售等,不得不进行赊销交易在赊销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尽快收回应收账款、回笼资金,无疑能够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却是当前企业的一个难题
(五)缩短账期为多数企业帮助供应商的主要措施调查中发现,当供应商出现资金紧张时,
45.45%的企业为其供应商提供缩短账期,
28.28%的企业提供预付款帮助供应商渡过难关,
5.05%的企业帮助其进行担保融资,
16.16%的企业不提供任何帮助
(六)七成经销商在流动资金困难时会向其上游寻求帮助根据本次调研中企业所反馈的信息,
73.03%的企业遇到过经销商流动资金困难向其寻求智助的情况;其中
7.87%的企业遇到此类情况的频率较高,
65.17%的企业遇到此类情况的频率相对较低,从未遇到过该类情况的企业有效占比不到三成
(七)七成企业设有专门的上下游信用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在83个有效样本中,
69.88%的企业有臼己专门的上下游信用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这从侧面反映了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A)企业对下游的管理缺乏制度化机制虽然企业大多数都有自己专门的上下游信用管理团队和管理制度,但根据本题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企业对上游的管理并不积极,仅有
14.44%的企业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或非财务状况实行定期考察,其余八成多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极为松散实行对经销商定期考察制度的企业仅占有效样本的
13.19%,八成多企业尚未形成定期对经销商进行考察的制度其中,
7.69%的企业从不主动了解经销商的财务或非财务状况
28.57%的企业在经销商进入该企业的经销商名单后就不再考察
34.07%的企业与经销商实行不定期交流根据付款方式来决定是否对经销商的财务或非财务状况进行定期考察的企业占总有效样本的
16.48%
(九)供应链管理行动中的信息化技术被忽视在公司未来1年内可能采取的供应链管理行动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与上下游企业达成提前支付、降低价格的协议,有效占比为
51.16%;与商业银行等合作,采用既优化交易条件也增加融资渠道的方案,有效占比为
46.51%延长支付期限或实施预付款销售,占有效样本的三成;准备在未来1年采用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完善交易自动化和可视性行动的企业,其比重仅为有效样本的
24.42%,位列第四
(十)多数企业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专业管理机构如下表所示,在92个有效样本中,52个企业将客户信用风险转移给专业机构,40个企业没有选择第三方来分担风险这反映企业的风险控制理念开始提升表2有否将信用风险转移给专业管理机构合计缺失值总有效样本有没有数量931925240百分比
100.00%
1.08%
98.92%
55.91%
43.01%有效百分比
100.00%
56.52%概转%,
(十一)大部分企业愿意配合供应商进行供应链融资以保理业务为例,占有效样本
60.92%的企业表示愿意配合供应商实行供应链融资,即接受供应商应收账款转让的通知并配合付款到银行的指定账户在不愿意配合供应商供应链融资的企业中,44%是出于供应链融资可能增加其贲任和风险的考虑,23%的企业担心供应链融资会降低其延长付款期的自由度,19%的企业担忧供应链融资nJ■能增加其工作量而不愿意采用供应链融资
三、当前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调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位、降低成本、控制供应链风险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毕竟处于起步阶段,可以说目前我国企业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通过对本次调研中93家企业数据的分析,可对当前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有一些实际的了解具体而言当前企业供应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识薄弱有些企业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设有专门的上下游信用管理团队与管理制度,但是供应链管理没有被看作一种战略性的管理体系,忽略了与供应链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由于国内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普遍表现出松散的特征,核心企I以寸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制度化手段,且对供应商的评价缺乏综合性的措施企业对上下游的管理并不积极,仅有
14.44%的企业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或非财务状况实行定期考察,实行对经销商定期考察制度的企业仅占有•效样本的
13.19%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表面上看是其产品及综合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其供应链网络的竞争,核心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和经销商的销售能力核心企业缺乏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识,将制约自身乃至整条供应链竞争力的提高
(二)供应链不协同问题突出由于供应链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又因为供应链是•个动态系统,所以实践中供应链不协同的问题突出供应商一般希望制造商进行稳定数量的大量采购而交货期可以灵活变动与供应商愿望相反,尽管大多数制造商愿意实施长期生产运转,但他们必须顾及顾客的需求及其变化并做出积极响应,这就要求制造商灵活地选择采购策略中小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信息透明度低、缺乏抵押与担保等内在属性,限制了其从银行融资可能性的同时也增加了其通过商业信用获得融资的需求出于长期合作关系与供应链稳定性的考虑,核心企业为其配套企业提供了缩短应付账款账期、提供担保、延长应收账款账期等帮助,这无疑会使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面临更多的资金瓶颈约束另一方面,部分核心企业基于单独成本和现金流优化的一些反映个体理性的财务策略往往以损害上下游的财务,利益为代价,并导致整个供应链的集体非理性为了达到增加动产、提高现金流预测和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供求双方却没有采取一致的行为优化他们的供应链融资行动这些方法把需求商的风险降至了最低,但却使供应商的风险增至最高,这往往限制了短期融资途径,导致更高的资金成本现金流不畅,无法得到足够的低成本资金,供货商不得不延迟订购原材料,缩减产能,节省设备维护和质量检测费用,这又导致下游延迟交货及无法对其客户提供质量保证为了能继续生存下去,供应商最终不得不将增加的成本计入出售的产品中长此以往,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将造成最终产品成本的上升,使得产品成本高于那些使用先进供应链融资模式的竞争对手
(三)财务供应链管理被忽视所谓财务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实施供应链上卜游诸多企业资金筹措和现金流的统筹安排,合理分配各个节点的流动性,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财务供应链是决定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全球采购与生产外包的兴起,财务供应链的重要性也被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调研中发现,尽管大部分企业表现出配合供应商进行供应链融资的意愿,但企业财务供应链管理被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供应商的货款经常受挤压,赊销现象普遍存在这说明被访企业对供应链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物流层面,财务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意识非常薄弱财务供应琏管理的忽视与缺失,致使供应链上的资金管理效率难以充分发挥,也影响了供应链制造模式的整体运营绩效
(四)企业信息技术的滞后制约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国内企业信息技术和电广商务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含量偏低作为一项高操作成本的业笼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与操作成本节约高度相关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未来1年采取的供应链管理行动中,采用网络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完善交易自动化和可视性的企业,其比重仅为有效样本的
24.42%o供应链上各节点的信息流贯穿于供应链商务活动的始终,引导着商务的发展但由于国内企业、物流、银行技术应用水平的不一致,造成目前并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要求的信息流共享,以及物流、资金流与商流的对接,表现为不同性质企业各自独立发展的技术孤岛现象
四、改进和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几点建议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获得并保持稳定持久的竞争优势进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针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提出改善供应链管理的若干建议
(一)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作用简单地把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可能会有短期收支平衡的优势,但却会反弹成融资更不稳定的状况并因此造成供应链的高风险由于掌握了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核心价值,核心企业在与上下游交易中处于谈判的优势地位作为供应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终极受惠者,核心企业应当着手优化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同时也要担负起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的责任供应链管理不协同,核心企业难辞其咎供应链不协同多因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的目标不一致,核心企业往往因短期利益做出不利于整条供应链的行为,个体的非理性导致整体的非理性,最终导致配套企业财务困难和和整条供应链竞争力的低下己在此背景下,核心企业必须做出改变
(二)构建制度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国内企业普遍存在供应链管理效率低下、管理非制度化等问题,制约了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本次调研中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供应商管理库存计划与经销商提前付款计划普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供应链普遍表现出松散的特征,核心企业对供应链成员的管理缺乏制度化手段,且对供应商的评价缺乏综合性的措施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将供应链管理制度化,对企业组织做出相应改变,引进和培养供应链管理人尢选择适合的伙伴,形成真正的战略联盟关系作者刘建发表时间:2000-12-01中国十大管理实践2010由你决定!电子商务(-Business)正在改变工业化时代企业客户管理、采购、定价及衡量内部运作的模式消费者开始要求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以最低价格和最快速度获得产品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企业不得不调整客户服务驱动的物流运作流程,实施与业务合作伙伴(供应商、客户等)协同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进行电子商务的基础,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为企业实现现代供应链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平台物流管理的目标在企业运作中,物流被看成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和客户相联系的能力一个企业的物流,其目的在于帮助按最低的总成本创造客户价值物流作业可分成三个领域配送、制造和采购这三个领域的结合使在特定位置和地点、供应源和客户之间进行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运输的综合管理成为可能企业通过存货的移动(存货流)使物流过程增值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三)提高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流越来越成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利用好信息流,不仅可以缩短订货周期,降低库存水平,提高搬运和运输效率,减少递送时间,提高订货和发货精度以及回答顾客的各种信息咨询,增强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顾客满意度信息时代的来临,有效地推动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创新信息流的有效利用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面对竞争激烈、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国内供应链管理有强烈的企业、物流、金融间多节点数据互联、交易及融资操作流程化、线上化的技术需求,但不同性质企业各自独立发展,信息标准化程度低因此,为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企业需要使用高水平的供应链管理软件,提高供应处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先进的信息系统
(四)借助银行完善供应链管理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上有许多方法可以加强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效率,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开展供应链金融之后,这种局面就会得到很好改善因为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针对它的上、下游企业而开展的一种金融服务通过供应链金融将上、下游企业和银行紧密联系起来,供应链金融使得整根链条形成了一个闭环模式,银行能够准确地掌握各个环节上企业的信息银行通过核心企业的优质信誉,为它的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风险企业通过银行的帮助,也能够做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在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之后,企业就可以及时地对物流进行跟进,这样就实现了资金收付的高效率,加速了整条供应链的物流和资金流的高速运转提升了整体价值快速反应关系到企业能否及时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的能力信息技术提高了在尽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完成物流作业,并尽快交付所需存货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把物流作业的重点从根据预测和对存货储备的预期,转移到从装运到装运方式对客户需求作出迅速反应上来最<
1、变异就是尽可能控制任何会破坏物流系统表现的、意想不到的事件这些事件包括客户收到订货的时间被延迟、制造中发生意想不到的损坏、货物交付到不正确的地点等传统解决变异的方法是建立安全储备存货或使用高成本的溢价运输信息技术的使用使积极的物流控制成为可能最彳氐库存的目标是减少资产负担和提高相关的周转速度存货可用性的高周转率意味着分布在存货上的资金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因此,保持最低库存就是要把存货减少到与客户服务目标相一致的最低水平最重要的物流成本之一是运输一般来说,运输规模越大及需要运输的距离越长,每单位的的整合运输成本就越低这就需要有创新的规划,把小批量的装运聚集成集中的、具有较大批量运输.由于物流作业必须在任何时间、跨越广阔的地域来进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被强化,因为绝大多数物流作业是在监督者的视野之外进行的由于不正确的装运或运输中的损坏导致重做客户订货所花的费用,远比第一次就正确地履行所花费的费用多因此,物流是发展和维持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善的主要组成部分某吟对产品生命周期有严格需求的行业,回收已流向客户的超值存货将构成物流作业成本的产品生命周重要部分如果不仔细审视逆向的物流需求,就无法制订良好的物流策略因而,期支持也是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供应链的概念企业物流活动的核心是要向内外顾客提供及时且精确的产品递送因此,客户服务质量是发展物流战略的关键要素决定客户服务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企业业务领域,是被称为“配送或营销的渠道”的结构渠道是企业的竞技场,其间是一个自由市场体系,承担着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权的交换它是一个企业最终成败的业务战场优越的渠道结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企业把各种能力综合起来进行渠道安排企业只有通过渠道范围内和其业务伙伴的合作,市场营销和物流的成功配送才能得到充分满足所以,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对供应链安排是十分重要的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合作信念之上的,即它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供应链管理使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地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供应链管理的背后动机是增加渠道的竞争力传统渠道中配置的大展存货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可以排除或减少与存货投机相关的风险扩展的ERP系统企业的资源贯穿于企业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中,包括人、财、物及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资源从现代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看,和企业相关的供应商及客户也是ERP的组成部分传统的ERP系统,侧重于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将各业务环节贯穿起来实现内部效率的最大化例如,以往财务和销售部门间通过手工单据传递业务信息,到月底财务再将单据录入系统结帐使用了ERP系统,所有信息可以实时地在业务部门间传递,保证了企业在任何时间点都是一个整合的实体在运作,为采购、库存、生产、成本及变异的监控提供了坚实高效的基础现代的ERP系统,又可理解为eERP系统(extendedERP,扩展E即系统),它在强调提高企业内部效率的同时,也注重对企业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客户和营运商的协调管理它更加符合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即更强调合作和提高渠道的效率传统的ERP系统主要包含财务及成本管理、人事管理、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计划及管理、销售分销管理、服务管理等eERP系统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出客户管理、营销管理、跨企业物流网络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企业在选择eERP系统时,需要考虑以卜.几方面因素:系统的集成性包括对企业内部业务(产、供、销、财务、人事)的完整整合能力以及对供应链外部资源的整合能力,如物流网络规划、运输管理、客户及营销管理•技术的先进性,具有开放、与流行电子商务平台集成的能力这对帮助企业实现真正意义的供应链管理至关重要•理念的先进性和前弹性如应用的个性化、全方位协同商务等•系统的可延伸性即系统所涵盖的丰富的业务情景以便企业可以在未来随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业务流程,而不需重复大量的IT投入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在这样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与工业化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手段一一电子商务平台如果企业能在很好地规划运作内部资源的同时,整合其所具有的外部资源,如供应商、代理、承运商等,将提高其生产、采购及交货计划的准确性,从而能在快速应对市场的同时,提高对客户销售及服务承诺的准确性,使企业在强大的竞争环境中,由于客户满意度高而保证市场优势如果说高速和低成本与客户和供应商进行交流和协作是有效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那么完全电子化的供应链(e-chain)就是对未来的展望支持未来供应链管理的信息系统将是eERP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完美结合当然,对于要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的企业来说,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使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技术尚在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还需要几年趋于成熟的时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也要经过渐进和不断改进的过程来利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各种机会这里,最大风险就是保持不变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否认供应链管理是跨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途径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甚至还没有被重视目前国内的状况更是停留在供应链理念的宣传上,很多企业并不确切知道供应链是什么,几乎还没有操作层面上的成功案例一些学校开设的供应链课程也只是停留在理念的推广上面中国企业遇到的问题还有企业文化方面的障碍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和ERP有些类似,但是比ERP要难得多,中国企业在内部操作ERP都困难重重,而供应链里可能有上百家的企业,在公司外部怎么与每家合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供应商、制造商与经销商是完全独立的,在互为供需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闭环结构而供应链管理打破了原有的结构,要求价值链上的各环节必须做到信息共享国内企业应理智的考虑供应商某些方面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某些方面可以成为自己的合作盟友从客户的需求开始,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驱动力还是客户的需求,整个供应链不是从生产开始,而是从客户需求开始它要突出的是供应商以客户为中心,形成供应的关系,比如戴尔计算机公司完全以客户为中心来合理地管理整个供应链加入世贸以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对中国企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合理的供应链管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从原材料的供应一直到交付客户完整的产品的各个环节,都能寻找出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中国入关以后,将来的方向是产品大量外销,不光是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要往外出口的话,也必须借助供应链和国外作对接因而供应链管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说都是很必要的和国际接口的方式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经营理念的转变将导致经营模式和作业流程的改变;所以说一个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企业经营理念转变和流程再造的问题供应链管理现状,世界权威的《财富》FORTUNE杂志早在2001年已将供应链管理列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四大战略资源之一;供应链管理是世界500强企业保持强势竞争不可或缺的手段;无论是制造行业,商品分销或流通行业;无论你是从业还是创业,掌握供应链管理都将助你或你的企业掌控所在领域的制高点发达国家企业已经把供应链管理看作是跨入21世纪后,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有效管理手段尽管目前国内的状况还只是停留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宣传上,但已有不少与跨国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开始寻求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求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增加本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我国供应链管理人才的供需却处于不平衡状态,一方面,很多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由于找不到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得不动用国外本部人员从而加大了资源成本,外资、合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经理需求量连年增加,另一方面,市场可供选择的供应链管理经理却“极其罕见”供应链管理经理人已成为猎头市场争相追逐的对象我国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逾百万未来两三年,我国制造和分销企业将进入供应链基础建设的高峰期,社会普遍关注中国企业如何与跨国企业建立供应链对接,交互等问题昨天,国内一家知名的供应链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相关研究报告称,估计国内供应链人才缺口将达到100万以上在供应链管理人才建设方面,首先是国内的培训体系覆盖面小我国供应链的研究和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才数量极少目前社会上只有上海紧缺办、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少数机构有比较权威的供应链管理认证另外,现有的供应链人才在区域、企业的分布上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目前大量的供应链人才集中在少数企业其中外企厂商网罗供应链管理人才的绝大部分,为90%以上供应链管理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据业内专家统计与估算,2004年上海市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在10万名左右,而且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据中国最大的协会团体,唯一一家加入国际雇主组织的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的研究表明,预计到2006年,全中国供应链管理人才缺口将达100万以上为招揽合适的供应链经理,许多企业愿意为其支付20万至60万元的年薪,但即使高薪重酬,也难解人才之饥调查还显示,企业最为迫切想得到的是复合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除了要具备现代供应链的理念,还需要有很强的管理和执行能力,包括在销售预测、采购计划、生产计划、物料计划、物流输送、进出口方面的全面的知识和经验但业内笑称这样的人才目前在国内市场上还属”稀有动物,研究人员认为,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培训体系,进行社会认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为了了解全国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作为“全国供应链过程管理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即scm/ecrchina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前段时间进行了全国供应链管理现状调查本调查分制造、零售、批发三种不同的行业类型今后这类调查拟每两年进行一次就内容而言,包括供应链管理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支持技术的应用;运作水平等本调查共涉及到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安徽、陕西、四川等11个省市回收到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34份,占回收问卷的
79.1%就企业类型而言,制造企业141家,占被调查企业的
60.3%;零售企业67家,占被调查企业的
28.6%;批发企业16家,占被调杳企业的
6.8%;物流或进出口企业10家,占被调杳企业的43%我们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论述并分析调查结果对供应链管理概念及原理的理解为研究我国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程度,我们就企业是否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企业是否了解国外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就我们调查的企业而言,绝大多数企业不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这说明我国企业整体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水平极低企业要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立足,亟待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并了解国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就制造、零售和批发三个类型的企业而言,从理解供应链管理的程度来讲,零售业高于制造业,制造业高于批发业这说明目前我国零售企业相对来说,比制造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而且就企业是否了解国外供应链管理现状来讲,零售业也好于制造业和批发业零售企业比制造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过程的构筑以及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与贸易伙伴的合作关系经调查发现,大于四分之三的我国企业都已经与贸易伙伴建立了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己经从过去你死我活的输赢关系转换为目前的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双赢关系,这为在我国供应链企业之间推行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对供应商的供货准时情况反映良好,只有极少数企.业认为供应商供货不准时这反映了目前我国商业买方市场己经形成,供应链的节点企业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准时交货等优质服务,才能增加客户忠诚度,并最终与客户建立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只有10%左右的企业与供应商保持一年以内的合作关系,50%以上的制造业和批发业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时间较长,在三年以上而零售业企业中,有近一半(
44.8%)企业与供应商的合作时间在一年至两年供应链结构比较稳定在是否邀请贸易伙伴参与新产品开发方面,我们调查国内制造业发现,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中,
55.2%的企业不邀请客户参与,而
44.8%的企业邀请客户参与即有近一半的制造业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并未征求客户的意见这必然会造成企业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或不能吸引客户购买的兴趣,进而影响到企业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最终影响企业的嬴利但可喜的是,在我国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转换的同时,许多企业也在经营理念上开始转变,逐步适应市场的需求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是否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企业是否建立供应链管理好坏的评价机制;企业部门设置的原则以及企业的产、供、销关系等
1、是否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经调查,制造企业中没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占该行业的比例为
72.3%,零售业为
80.6%,而批发业为
75.0%就我们调查的企业而言,有70%以上的企业没有供应链管理部门而就不到30%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并且多数企业的物流部门只是承担单一职能,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
2、是否具有供应链管理好坏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由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绩效测量与评价是一个关系到企业全局的大问题,所以,应该从战略的高度去制定相关的绩效测最与评价指标,制定相关的程序和方法当前国外企业采用的abc(activity-based costing)法把成本计算与各种形式的经营活动相关联,是企业管理中较好的一种核算方法调查发现,国内没有一家企业使用abc成本核算方法,虽然个别外资企业曾试图实施abc成本核算法,但这也仅仅是在初步的试点或试验阶段,我国企业需要寻求新的供应链管理好坏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
3、部门设置的原则(略)
4、企业产、供、销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就企业产、供、销关系而言,制造业和零售业均有一半左右的企业(制造业
50.4%;零售业
50.7%;批发业
43.7%)的产供销部门,已经实现了信息共享,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决策但有少数企业仍存在着部门各自为政、相G不联系,即企业内部的供应链脱节的情况(制造业有
3.5%,零售业有
13.5%)这种管理体制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无疑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各部门急需加强相互沟通和理解支撑技术的应用情况每天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数以百万计的交易,每一笔交易的背后都伴随着产品的运动(物流)以及信息的运动(信息流)供应链上的贸易伙伴都需要这些信息,以便对产品进行发送、跟踪、分拣、接收、提货、存储等随着信息数量的增加,供应链上贸易伙伴的组织费用、数据处理费用以及管理费用都在大幅度增加因此,对信息进行精确、可靠及快速的采集和传送,变得日益重要供应链管理的支持技术就是为了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和费用而产生的这些技术包括条码、位置码、edi、射频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
1、采用条码标识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国企业的条码应用情况如表3所示从表3看出,我们调查的企业中有60%以上企业的产品都采用了条码标识由于我们调查的企业多为国内的大中型企业,所以就全国水平来讲,商品都采用条码标识的企业比例肯定要低于上述调杳结果但上述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目前条码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已经相当普及,这为我国企业实现高效库存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但还可以看出,国内仍有
38.8%的零售企业并不是所有商品都有条码标识,这就很难实现高效的pos销售,更难以实现商店自动订货,连续补货等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如
2、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是否进行条码标识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对由销售单元组成的储运单元、货运单元等物流单元进行条码标识(电子版以下略)现急需将这些标准在我国企业内进行宣传、贯彻目前我国制造企业仍有
90.8%的企业点货方式是手工点货
81.2%的批发企业和
74.6%的零售企也仍是手工点货,极大地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出现差错的概率相应地,装载物流单元的运输设备也多没有id标识,对货物的跟踪和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
3、位置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需要对贸易参与方以及交易的相关位置进行标识位置码可实现该功能,它是13位的全数字型代码,可对法律实体、功能实体以及物理实体进行标识它是企业实施edi的关键从调查我国企业位置码的应用情况,我们发现制造企业
93.6%没有采用位置码批发企业100%没有采用位置码零售企业
97.0%没有采用位置码可以看出,在我国位置码还远远没有普及,仍需加大我国位置码国家标准(gbl6828《位置码》)的宣传力度
4、edi(电子数据交换)edi是管理商业信息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以统一的报文标准和最少的人力介入,将结构数据用电子手段从一个计算机传输到另一个计算机用户其目的就是要实现贸易循环,尤其是重复交换中的文件的自动处理,从而消除公司内部缓慢、复杂、昂贵的管理开支调查我国企业发现,我国还没有企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edi分析原因主要有企业经济条件不具备;企业信息化水平低,技术力量不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观念上没有达成一致,有些企业没有意识到edi的作用;操作上认为edi的报文结构过于庞杂,语法规则过于严格,不便于实施这都是制约edi实施的主要因素,为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如研究部门需要向企业普及、推广edi的理念并帮助企业实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要简化报文结构和语法规则,开发新的edi规范,如lite-edi、xml-edi等
5、rfid(无线射频标识)射频标以也是高效供应链管理的一项技术手段在企、业的分销和仓库管理中,可运用射频数据通信技术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使仓库管理者在任何时间都了解仓库里货物的储存地点和去向,从而极大地提高库存控制和分销管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其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广为使用而调查发现,射频技术在我国还远没有普及,制造业中有
97.9%的企业没有采用;零售和批发企业根本就没有采用这主要是因为技术投资太大,限制了其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6、网络技术internet在供应链企业中的应用以及与internet的集成,是不避免的趋势这方面,对国内企业的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看出,网络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还远远没有普及,就局域网而言
44.7%的制造企业有公司内部的局域网;
31.3%的批发企业有局域网;
62.7%的零售企业有局域网相对而言,网络技术在零售业的普及比例较高,这说明我国零售业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方面超过了制造业和批发业但从使用internet上来说,制造业的使用率则高于批发业和零售业制造业有一半以上的企业开始在网上公布产品信息,这主要是企业内的销售部门希望通过网络为产品做广告相对来讲,批发业、零售业在网上公布产品信息的比例较低对零售业而言,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零售的主要方式还是顾客到店内去选购真实的货物,多数顾客的购物习惯仍是传统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零售业网上公布产品信息,提供网上购物的积极性就提供网上购物方式来说,提供该方式的企业均不到各类企业的20%,在我国远没有普及运作水平
1、外包程度就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言,主要有两种“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我国企业特别是过去的国有企业,一贯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可以被认为是“纵向一体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势必会增加企业投资负担;迫使企业从事不擅长的业务活动;使企业的每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增大企业的待业风险因此,从80年代后期,国际上许多企业开始实施“横向一体化”的思想,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企业只抓本企业最核心的东西,使企业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把企业不擅长的业务“外包”这种优势不言而喻,而且这种思想在我国一些企业管理中已有所借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