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古代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综述作者杨道云一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提出及理论依据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文化传播中出现的符号模态趋于多样性,现代网络媒体技术为语言文化传播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模式人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模态来实现话语达意的最大化多模态话语分析主要以功能语法和社会符号学为理论基础,认为图像、颜色、声音与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一样具有三大元功能,并同语言文字一起形成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话语意义建构因此,通过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符号资源进行交流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国内很多学者在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如顾曰国2007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多模体、多模态学习模型朱永生2007提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种交际模态,指出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与话语分析联系最紧密张德禄2009依据系统功能语法构建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提出了多模态媒体系统,尝试探讨各个模态之间、模态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张德禄、王璐2010;韦琴红2009这些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多模态语篇分析理论担供了具体的实例分析“跨文化传播”是在“传播”这个概念的基础之上增添了“文化”作为其发生的脉络或情境context“跨文化传播”就是指发生于来自两个文化之间人们互动的过程作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对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也只有30多年最初传入中国之时,跨文化传播学研究者主要围绕外语教学而展开“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后来,文化研究学者们的参与,拓展了跨文化传播学研究的主题和领域目前,国内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专著数量有限,关于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介绍也不太系统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是笔者结合英语语言学话语多模态性和跨文化传播的有关理论自己提出来的,提出这个理念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跨文化传播与英语语言学习一样具有规律性,人们是可以习得、可以对之研究分析的;
2.使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可以从宏观分析的角度转移到语言运用微观分析方面;
3.把身体语言学kinesics、语声学paralanguage等非语言传播的因素与跨文化传播结合起来;
4.强调跨文化传播训练cross—culturaltraining的重要性,把跨文化传播的训练与旅游宣传促销结合起来;
5.把叙述语言学descriptivelinguistics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模式笔者认为,多模态是跨文化传播模式中的一种,是把语言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跨文化传播中对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要侧重于实际训练和语言习得方面,要研究语言文化传播源采取何种媒介,如何有效运用去最大化地影响受众的接受二多模态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传播学国外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外的学者们对多模态话语分析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马丁#8226;奥图尔OpToole,1994及克瑞斯和凡利文Kress vanLeeuwen,1996/2006开创了多模态话语研究领域,目前学者们在这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以凡利文和杰维特vanLeeuwenJewitt,2000克瑞斯和凡利文KressvanLeeuwen,2001诺瑞斯Norris,
2004、凡利文vanLeeuwen,1999/2005鲍德里和蒂博Balcky和Thibault,2006,以及戴维和凡利文David vanLeeuwen,2006等最为显著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出发点是韩礼德Halliday的语言是社会符号的观点Halliday,1978,主要的理论基础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所创立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78,1985/1994;Halli-dayMatthiessen,2004,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也是意义的源泉,把语言作为社会符号所具有的三大元功能延伸到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并把包括语言在内的其他社会符号系统看作是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符号资源,在分析语言特征的时候同时强调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视觉、听觉和行为方面符号在话语中的作用跨文化传播学在西方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跨文化传播学研究进展显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身为传教士与学者的KalervoOberg在1951年提出了cultureshock文化冲击术语,成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先声跨文化传播学的主要贡献者,人类学者EdwardT.Hall在1950年提出了与跨文化传播关系密切的“跨文化紧张”interculturaltensions与“跨文化问题interculturalprobTems等术语他在1959出版的《无声的语言SilentLan-guage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这个术语因此,他被誉为跨文化传播学之父EdwardT.Hall对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观点与实用取向的做法,至今仍然主导着这个领域的研究方向除了Oberg和Hall这两个学者之外,由EugeneBurdick与WilliamJ.Lederer二人合著,于1958出版了《丑陋的美国人》TheUglyAmerican一书该书详细描述了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跨文化沟通的复杂与多样性,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出现高度动态性许多学者也认为,该书对跨文化传播学的奠基与发展的影响不可忽视虽然多模态话语分析和跨文化传播学,国内外研究学者们均已有丰硕研究成果,但对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研究,目前国内外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在本文中,笔者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以河南开封《大宋#8226;东京梦华》大型水上实景演播为例,就如何运用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提升演播效果,实现宋代繁荣的社会历史文化样态方面的效果进行分析三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分析作为当今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的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的成功样本,《大宋#8226;东京梦华》是本文要分析的当下宋代社会历史文化实现样态的现实样本《大宋#8226;东京梦华》是河南自2008年5月起,推出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极具中国历史文化审美和中原文化特色自2008年至2010年,经过了两次改版演出时长70分钟,共包括六幕四场,即《序#8226;虞美人》、《第一场#8226;醉东风》、《第二场#8226;蝶恋花》、《第三场#8226;齐天乐》、《第四场#8226;满江红》、《尾声#8226;水调歌头》演出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宋代学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的相关记载为基准,围绕北宋文化的主题而展开,让广大受众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宋#8226;东京梦华》满足了广大受众内在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使受众在宋文化与现代多媒体技术完美结合中切实感受到宋文化的魅力所在《大宋#8226;东京梦华》演出的传播理念以引领、带动广大受众为目的,力争使传播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无论是演出内容,传播形式还是演出的场景设计,《大宋#8226;东京梦华》都能唤起受众对开封这座千年古城的缅怀与喜爱
(一)《大宋#8226;东京梦华》--------实现复原宋代社会历史文化与现代传播技术的完美结合文化贯穿于物质和精神之中,它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历史进展历史总处于变化之中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8226;东京梦华》就是宋朝历史文化与现代多媒体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大宋#8226;东京梦华》演出诠释了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在演出序场的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中水雾升腾弥漫的湖面上出现一朵巨型的黄色菊花,花蕊上站着12名载歌载舞的美丽的歌女,菊花随流水漂浮,彰显了大宋王朝的辉煌与壮丽在第一场《醉东风》里,忙碌吆喝,挥汗如雨的纤夫表现出了汴河中繁忙的漕运接下来,从苏轼的《蝶恋花》、柳永的《雨霖铃》,到周邦彦的《少年游》,展现了上元夜的宝马雕车,帝王的缠绵怫恻的爱情,北宋鼎盛时期的繁华帝都和万国朝拜的盛况而辛弃疾的《破阵子》、岳飞的《满江红》则重现了金戈铁马,豪情满怀的战场厮杀尾声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代表着一代王朝的败落《大宋#8226;东京梦华》以八阙经典宋词作为文化表现形式,把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史诗般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通过明艳的恢宏画面和宋词佳句,让观众耳染目睹了大宋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了观众对北宋王朝兴衰变化的感悟
(二)成功运用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演出理念《大宋#8226;东京梦华》演出所创设的辉煌宏大的视觉场面,满足了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构思巧妙,匠心独具的演出设计,复活了八首宋词,将宋时的东京再现在观众眼前作为河南省向外推出的高端文化品牌之一,演出不仅向观众传播了宋文化,再现了古代历史中的大宋王朝,更是借助于现代的灯光电、音乐、现代高科技的舞美设计等多模态先进传播手段,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领略到了中原文化的魅力《大宋#8226;东京梦华》以浓厚的宋词作为文化主体和文化场景,使演出提升到了品味宋文化佳肴的文化境界《大宋#8226;东京梦华》通过天空、水面、地面三维立体的实景舞台,发挥了实景演出带给受众强烈的视觉与听觉的冲击力效果,验证了多模态传播模式的成功运用此外,也有助于重塑开封形象,使它成为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中的一张名片,进一步呼应了河南打造文化强省、促进中原经济区崛起的时代主题
(三)多模态跨文化传播模式在实现宋代社会历史文化样态方面所取得的成效
1.大宋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大宋#8226;东京梦华》的创编紧紧围绕着宋文化的主题展开,通过对北宋历史文化的挖掘,用八首经典宋词及其意境勾勒出与东京历史相关联的画面,形成了受众对古城开封辉煌历史的追溯它通过对北宋东京辉煌历史的艺术再现,唤起了人们对一个民族兴衰的思考,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大宋#8226;东京梦华》精心选择的都是受众熟悉的宋词大作,给受众带来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与艺术享受,使《大宋#8226;东京梦华》实景演出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震撼冲击了观众的灵魂,从而完成了对宋文化的传承,让他们在现场感受到北宋时期的繁华景象《大宋#8226;东京梦华》实景演出源于历史而又高于历史,它把中国观众对于大宋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挚爱,通过实景演出的艺术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同时它也把外籍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体悟提到了一个高度《大宋#8226;东京梦华》是在深度挖掘古都开封浓重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精心打造的兼具中国文化审美和中原文化特色的实景演出它浓缩了宋文化的精髓,弘扬传承了中华文化和宋文化
2.宋代社会历史文化的复现在当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代表,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显得弥足珍贵但令人惋惜的是,许多蕴涵宝贵历史文化资源的古城由于历史上的战乱,遭受人为破坏或年久失修而湮灭了《大宋#8226;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了宋代社会历史文化这一目的它用新颖独特的创意和唯美艺术的表达方式,再加上综合运用现代音乐、灯光电技术、烟雾火焰等多模态传播技术,重现了宋代市井生活的喧闹繁华,男女爱恋的缠绵与离别的忧伤、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等,实现了历史场景的再现杨门女将、岳飞身着战衣骑着战马勇猛厮杀在硝烟四起的战场上满怀激情的宋词朗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飞奔的战马的嘶叫声,保家卫国勇猛激昂的战士们的吆喝声,在闪烁变换梦幻彩色灯光的映射下,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幻觉《大宋#8226;东京梦华》的实景演出在叙述历史、传承文化的同时,把生动的历史场面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给了国内外的受众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历史文化现象,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更加活跃和频繁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众媒介如何构筑一个丰富性、多样性和有序性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时代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成功构建《大宋#8226;东京梦华》多模态跨文化传播体系,需要综合考虑传播信息接收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不同的感知通道和信息需求,采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模态等不同的模态分析系统,真正实现多模态跨文化传播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会为演出带来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利用多模态传播更是必不可少的最佳选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