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海岛农村小学语文〃低—中〃衔接课内文本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与实践初探G
623.2一堂课要上的好,学生接受度高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设计的目标是有效的并且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预期学生达成的学习结果因此,在对于“低一中”衔接的过渡阶段,对于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内文本阅读教学首先得设计适合这个阶段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但对于海岛农村的教师来说,阅读教学是十分不易的,尤其是低段过渡到中段这个过程,教师要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下简称为“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时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从“新课标”的要求中可以发现阅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阅读中既要学生独立思维开拓眼界,又要让他们能具有审美情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梦想是美好的,但是执行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对于海岛农村的孩子们这些阅读要求是十分艰巨的
二、阅读条件“差”但对于海岛农村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孩子们无法获取大量的、高质量的阅读资源,加之家长的经济收入低家庭负担重,无法为孩子提供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同时由于海岛农村信息较为闭塞家长观念相对落后,他们对于孩子的阅读不重视,认为孩子读书学校里读读就够了,课外书看不看无所谓同时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涌入,外地生的比重日益增加,这些孩子大多从安徽、贵州等经济十分落后的地方来的,语文素养非常低,不会拼音,不会说或者普通话不标准的比比皆,家长也多数不识字,普通话也说不好因此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基本上就来自学校语文课的那40分钟的课内文本阅读教学
三、学习兴趣“低”小学低段课文内容简单阅读要求单一,孩子们学起来比较轻松但是中段的课内文本阅读难度就一下子增大许多,不仅仅是像低段那样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就可以的,中段的课内文本篇幅变长,内容加深加难,阅读要求复杂,因而所对应的教学目标也花样百出,令人眼花缭乱总之,对于海岛农村的孩子们来说阅读训练是必须的,但是对于刚从低段迈入中段的阅读素养较低的孩子们来说不能按照常规的中段阅读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者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将教学目标进行精简整合,一课就抓一点进行层层递进那么如何根据实际学情,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又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抓文本“个性”缩减目标拿到一篇课内文本教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文本与编者“对话”每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章能被入选一定具有符合本学段需要学生掌握的语言训练点和情感体悟点,因此要制定目标首先得把文本的与其他文本不同的“个性”找出来,用文本“个性”制定教学目标例如《香港,璀璨的明珠》这课文本的“个性”就是课文中用来描述香港的12个“四字词语”;《花钟》这课文本的“个性”就是第一自然段拟人手法;《荷花》这课就是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对所观察的景物进行描述让课堂围绕一个“个性”点进行各种阅读训练,目标专一,一课一得
二、整合三维目标“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代表了课内文本阅读的三类要求即积累、理解和体悟虽然一课就抓一点,但是这个点根据“新课标”所要求的进行“一点多面”的教学设计
三、量身定做,分层推进一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好有坏,参差不齐,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设计教学目标时候要设计适合阅读困难的学生基础性目标,也要制定为阅读能力好的学生的提高性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到中等学生的综合能力目标按照以上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我发现孩子们阅读欲望和兴趣明显增加,课堂参与度也明显增高,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也能看到他们举起的小手此外教学目标的“减负”学生的学习也轻松,课堂参与度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大大增加,课后复习的时间和难度也为之减少,因此孩子对于作业本中的课内阅读完成质量也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