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公众安全感是社会大众基于特定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本文将介绍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
(1)为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切实提升我区在全省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排位,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新北建设,区委于2012年4月17日至律设年5月17日,在常州市、新北区政府网民意调研一栏中同时开展新北区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线调研的基本情况
1、调研测评的对象全区9个乡镇(街道)的不特定居民群众20人辖区分布为其中春江镇
25.0%5人,孟河镇
0.0%人,新桥镇
10.0%2人,薛家镇
10.0%2人,罗溪镇
0.0%0人,西夏墅镇
0.0%0人,河海街道
20.0%4人,三井街道
25.0%5人,龙虎塘街道
10.0%2人年龄结构为18周岁以下
0.0%0人,19-35周岁
40.0%8人,36-50周岁
55.0%11人,51-70周岁
5.0%1人,71周岁及以上
0.0%0人学历结构为研究生
5.0%1人,本科、大专及职业高校
45.0%9人,高中(中专)
40.0%8人,初中及以下
10.0%2人年上升
0.29个百分点,认为有所恶化的仅占
1.21%
1、发生在全市市民身边的违法犯罪案件大幅度减少在对公众安全侵害行为的调研中发现,本人、家人受到过侵害、同事、朋友受到过侵害和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过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的行为大幅降低,比上年减少
30.19%其中本人、家人受到过侵害比上年减少
5.19个百分点,同事、朋友受到过侵害比上年减少
13.11个百分点,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到过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比上年减少
7.89个百分点
2、未成年人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等突出治安问题治理效果明显根据调研访问公众对2017年度本地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选项回答结果表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设备、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等突出治安问题的案发和影响,与上年比较大幅下降(见表三)被访群众在回答本地最突出的治安问题答案时,选择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重下降
2.35个百分点,选择机动车被盗的比重下降
9.81个百分点,选择吸毒贩毒比重下降
2.23个百分点,选择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比重下降
4.71个百分点,选择当地称雄的黑恶势力比重下降
1.22个百分点,选择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比重下降
0.7个百分点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进一步好转通过各级政府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各级政法机构着力落实综合治理各项政策措施,新一轮创建平安德阳建设活动已深入社区、村组居民,社会公众法律意识和参治意识增强,基层社区警务室、校园警务室、板房警务室和义务治安巡逻队、义务消防队、义务交通秩序维护队等基层治安机构、队伍已落实到社区、街道、校园,综合治理基础工作得到充实,社会治安环境进一步好转根据调研访问
90.89%的被访群众看见违法犯罪行为发生选择报警,并有近10%的被访群众表示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同时,有
69.5%的被访群众表示参加过基层单位组织的治安巡逻、轮流守护行动有
84.5%的被访群众知道平安德阳(平安安置区)建设活动的主要内容,其中通过村组干部宣传占
24.19%,通过广电报刊宣传的占45%,通过标语板报宣传的占
18.6%,其他途径宣传占12%有近50%的被访群众熟悉居住区(安置区)的责任民警;有
63.3%的被访者经常看到居住地(安置区)的民警、治安巡逻队和基层干部在开展治安巡逻
(三)对政法部门和政法干警的满意度评价较高调研结果显示被访群众对政法部门执法公正和基本公正的认同率分别为公安局
91.21%、法院
91.13%、司法局
89.60%、检察院
89.52%被访群众对政法部门和执法干警是否满意的认同率分别为公安局
90.40%、法院
90.32%、检察院
89.11%、司法局
88.95%2017年度,公众对公安部门执法公正和公安干警执法的满意度认同率上升到政法部门中第一位,一方面是公安部门和公安干警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社会公众对公安部门和干警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的英勇表现,满意度认同率很高地震灾害及其影响成为今年全市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对司法工作和诉讼案件的关注度下降,同时今年发生的诉讼案件影响力相对较小,对司法局和检察院执法的满意度认同率排位下降有一定影响
三、当前影响社会治安和危害群众安全的突出问题
(一)盗窃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影响社会治安和危害群众安全最突出的治安问题尽管全市2017年全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等犯罪现象比例比上年呈下降趋势,但在本年度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构成比重仍然占较大份额根据被访群众对当地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吸毒贩毒、破坏盗窃国家电力电信设备、当地称霸的黑恶势力、入室盗窃、公共场所扒窃、自行车被盗、街面抢夺、寻衅滋事和打架斗殴等14项违法犯罪现象选择回答时,自行车被盗、公共场所扒窃、入室盗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机动车被盗等五项被受访群众选择为最突出的治安问题,选择比重分别为自行车被盗占45%、公共场所扒窃占
39.03%、入室盗窃占
31.94%、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占
30.16%、机动车被盗占
26.29%(见表三)
(二)部分区域治安秩序存在薄弱环节治安秩序按城镇和农村比较,城镇为薄弱环节城镇居民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比重高出乡村L47个百分点,城镇治安状况与前三年相比,认为有所恶化占
1.59%,比农村高出
1.23个百分点治安秩序按XX区和旧城区比较,旧城区为薄弱环节XX市区XX区主要分布在环绕旌湖和市开发区辖区内,市开发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研者的比重达95%,比主要分布在旧城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高
3.33个百分点治安秩序按管辖区域比较,二重工矿区为薄弱环节二重工矿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研者的比重为8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9.36个百分点;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10%和5%,比全市高出
4.6和
4.76个百分点;治安状况与前三年相比,认为有所恶化占10%,比全市高出
8.79个百分点;受访群众对2017年本地发生的突出治安问题选择中,自行车被盗比全市高出20个百分点、公共场所扒窃比全市高出16个百分点、入室盗窃比全市高出3个百分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全市高出
8.2个百分点、机动车被盗比全市高出
13.7个百分点
(三)地震灾害给社会治安环境治理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逐渐增大根据调研了解地震灾害使我市一部份城乡居民失去了家园,许多家庭遭到毁灭性打击,出现了大量的孤儿孤老孤残三孤人员,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降低,城乡居民生活困难户和特困户增多尽管国家对灾区的住房坍塌住户无偿提供了居住条件,灾区政府及时落实了永久性住户补助和灾后重建措施,并对困难群众实施了临时生活救助和后续救助,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解决了群众基本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但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随着灾区救助政策的兑现完毕后,一部份在未能纳入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贴的低收入户居民依然面临生活困境,一些因地震形成的各种问题可能引发新的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逐渐成为主要的危害社会治安环境的不稳定因素
四、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和增强群众安全感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法制宣传,进一步加大对盗窃财物等突出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1、加强法制宣传,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2017年度,各级政法机构和教育部门继续进一步把学校警务活动推进,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变,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感评价大幅提升,但由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频繁发生,对社会治安环境和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影响仍然十分明显,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落实好对有效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各项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多方渠道加强法制宣传,包括认真落实警校共育的具体内容,扩大对各级政法部门的职能宣传的影响,鼓励媒体部门加强对有关见义勇为青少年的维护法律尊严的先进事迹的报道,同时强化对未成年人出入网吧的管理,对传媒相关新闻报道加强审核、把关
2、加大力度,打击侵害公众财产等突出违法犯罪行为从近年调研资料来看表明(见表三),自行车被盗、公共场所扒窃、入室盗窃、机动车被盗等侵害公众财产的违法犯罪行为连续两年都被群众评为最突出的违法犯罪的治安问题,同时还有
32.9%受访群众,认为政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打击过轻针对近年来发生的最突出的侵害公众财产等违法犯罪行为应加大打击力度,在不同范围和区域内进行专项整治活动,特别是对违法犯罪行为频繁发生和相对集中的车站、市场、景区、街道、居民小区进行重点防控、综合治理
(二)改善治安环境,落实综合治理措施
1、完善考核机智,畅通管理渠道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城市的发展,部份工矿区已经被城市融为一体,形成了本企业职工、外来人口、本地居民和商业市场混杂一起的格局,城市管理、社会治安等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存在着交叉错位和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为社会治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滋生条件因此,我市各级政府应下决心解决管理体制问题,促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管理到位,责任明确
2、加大基层治安的保障投入我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要实现城市经济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升级,必须加大的城市管理和综合治理的投入,尤其是对担负着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的基层治安的投入,要求各级政府根据社会和城市发展规划,充实和完善基层治安的力量和经费,为满足防控技术进步要求,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措施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组织,也要增加相应的社会治安投入对于灾区群众集中居住的活动板房区,由于居住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强,治安问题隐患压力较大,社会矛盾相对集中,建议各级政府必须考虑落实社会治安专项建设资金,保证社会治安的投入,从源头上解决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
3、落实基层平安创建治理的措施2017年我市开展了继续开展了平安创建活动,通过创建新一轮平安小区和平安安置区将社会治安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调研资料显示受访群众对增加公众安全感首先要落实和解决的问题是加强巡逻,调研群众认同率达
62.74%;其次是加强青少年教育,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50.08%;第三是加强外来人口管理,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29.19%;第四是公正执法,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25.97%;第五是提高警察素质,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24.68%;第六是鼓励见义勇为,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23.79%;第七是加强街面警力,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18.23%;第八是加强单位、小区保安值守制度,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11.93;第九是迅速破案,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11.77%;第十是对犯罪多处重刑,调研群众认同率为
10.56%o通过以上调研结果表明,我们基层治安需要重点落实治安巡逻、青少年教育和外来人口管理的措施,同时加强群防群治、提高执法者素质、提升办案质量以及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等方面的基础
(三)关注灾区群众关心热点问题和特殊情况关注和帮助解决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困难,有利于消化社会不稳定因素、排除安全隐患2017年超过半数受访群众关注物价上涨、子女教育、社会治安、居民收入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六大社会问题,群众关注度分别为
81.13%、
73.47%、
64.92%、
54.44%、
51.85%、
51.13%其他受0群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度分别为医保问题
49.44%、灾后重建
44.52%、腐败问题
22.66%、人口问题
4.84%及其他
0.48%相比2017年,前三位排序没有变化,但由于地震给群众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居民收入问题、就业问题受关注程度上升,排位提前各级政府和政法部门要根据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灾区面临的特殊情况,在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方面做到管理和服务相结合、预防和治理相结合职业状况为工人
40.0%8人,农民
0.0%0人,教师
5.0%1人,医生
0.0%0人,企业负责人
0.0%0人,企业管理人员
15.0%3人,村居委干部
5.0%1人,物业公司工作人员
0.0%0人,公务员
0.0%0人,现役军人
0.0%0人,个体经商
5.0%1人,在校学生
0.0%0人,无业失业人员
0.0%0人,离退休
5.0%1人,其他
25.0%5人
2、调研测评的主要内容调研问卷主要涉及7个群众容易判断的有关对当地治安状况客观评价的问题1您认为在本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么?2请问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3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排查调处?4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突出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5请问在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6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⑺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二、在线调研的主要结果
1、您认为在本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感觉安全么?很安全
15.79%3人,安全
15.79%3人,基本安全
26.32%5人,不太安全
31.58%6人,不安全
10.53%2人
2、请问您认为今年您所在地的社会治安状况与去年相比怎么样?有明显好转
5.26%1人,有好转
31.58%6人,和以前一样
47.37%9人,比以前差
10.53%2人,比以前差很多
5.26%1人
3、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矛盾纠纷能否得到排查调处能及时得到调处
11.76%2人,虽反映了,但得不到有效调处
52.94%9人,无人处理
11.76%2人,不了解
23.53%4人
4、请问您周边或住地所在小区出现突出治安问题能否及时得到有效整治?能及时得到有效整治
17.65%3人,虽反映了,但得不到有效整治
29.41%5人,虽然得到整治,但反复性强
29.41%5人,无人处理
0.0%0人,不了解
23.53%4人
5、请问在您的居住地是否经常见到民警、保安或其他人员巡逻?经常见到
35.29%6人,偶尔见到
58.82%10人,从未见到(含说不清)
5.88%1人
6、请问您或您的家人是否具体参与了平安小区、平安村(社区)及其他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是
17.65%3人,无
35.29%6人,不了解
47.06%8人
11、您认为当前本地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效率不高
29.41%5人,态度生硬
5.88%1人,执法不严
11.76%2人,以权谋私
5.88%1人,耍弄特权
5.88%1人,刑讯逼供
0.0%0人,推诿扯皮
5.88%1人,其他
0.0%0人,没有什么突出问题
11.76%2人,不清楚
23.53%4人
三、测评所反映的主要情况
1、主要公众安全感指标较省定指标有明显差距比照省综治委下达的今年的公众安全感测评指标93%的要求,差距仍较为明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切实抓好入户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知晓率;要进一步加大打防控力度,提升巡防效能和见警率要进一步提升矛盾化解的载体平台建设,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2、平安创建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宣传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工作,从这次测评可以发现群众对于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和认可度都有待提升,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延伸度需要进一步扩大,需要借助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发动群众参与到各类平安创建活动中去,切实使创建活动实实在在的取得应有的成效
3、打防控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群众对于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提升治安状况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为此,迫切需要公安机关在做实原有工作举措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工作办法,努力通过科学布建技防设施,配齐配强巡防队伍,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等方式在努力提升打防控效能的同时,切实提升见警率
4、政法机关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从测评结果来看,存在于政法机关中的某些执法问题群众在测评中有所反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队伍建设中,更多的关注执法过程中的规范性、细节度和为民惠民的主动性,努力在执法办案中切实与群众的和谐关系公众安全感调研报告2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市20**年社会公众安全感调研由市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组织、XX市社情民意调研中心具体负责调研实施,20**年9月至10月在全市六县市、区全面开展通过对全市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的调研了解及真实评价,客观地反映了我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和变化,进一步揭示在经历大地震之后我市社会公众安全亟待解决的问题、隐患以及全市社会综合治理面临的困难和突出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一、调研内容和样本分布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城乡调研居民对全市社会公众安全的总体评价;客观反映影响社会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和当前社会治安状况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真实了解群众对创建平安德阳和综合治理宣传工作的知晓度以及对政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满意程度等方面;收集整理调研群众对增加社会公众安全感的建议措施全市共抽取调研样本1240户,比2017年增加调研样本数量240户,调研样本扩大24%调研样本的结构和分布客观地反映了我市城乡居民总体构成和分布的基本特点从调研对象的性别看男性占
49.7%、女性占
50.3%;从受教育程度看小学及以下的占
11.4%,初中的占
35.1%,高中的占
28.9%,大专及以上的占
24.6%;从被调研人的职业或身份看干部、职员占
12.8%,企业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占
10.2%,个体、私营业主占
8.7%,工人、司售人员、服务业人员占
12.6%,务工农民占3%,离退休人员占
6.6%,无业或失业人员占
15.7%,在校学生占
1.4%,务农农民占
22.3%,其他占
6.7%;从样本分布的区域分布看城市690户,农村550户其中XX县280户,XX县100户,XX市、XX市、XX市、XX区各200户(XX区包括旌湖开发区80户),二重、东电、东汽三大厂各20户;从调研对象居住状况看居住在活动板房或帐篷占
21.5%,居住在自有房或出租房占
78.5%o本次调研严格按照抽样调研的原理,以城乡住户为单位、确定年龄在18至60岁之间的城乡居民为调研对象,采取随机抽样、入户调研的方式进行为真实反映在大地震后城乡居民对全市社会治安状况和公众安全感受和评价,市综合治理办公室和市社情民意调研中心严格按调研方案进行了入户调研、实地复查和问卷电话抽查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保证了本次调研结果客观、可靠
二、群众对当前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今年我市遭遇了
5.12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组织全国各方力量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家园,一方面抽调大量部队、警察以及其他救援力量进行施救和重建,国家对灾区人民在经济上、精神上和生活信心各方面落实政策、措施进行帮助,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亲临我市重灾县(市)指挥、慰问,对于灾区广大民众凝聚人心、恢复信心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市广大干部群众在灾难面前表现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勇气和精神,自发组织了共产党员服务队、群众救援队、民间慰问队、治安巡逻队等各种救援和治安组织;我市各级政府在震后及时落实兑现灾区各项补助政策和重建措施,积极向重灾乡镇(街道)、村(居委)、各救助点派驻大量干部,帮助解决灾区群众困难、统一思想、维护社会稳定;各级政府继续实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充实加强基层治安的力量,加强对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巡逻、严打、专项治理等方面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公众安全感稳步提升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研者的比重为
94.36%,比去年上升了
3.05个百分点,安全感评价满意率继续保持在九成以上其中评价很好的占
27.26%;评价较好的占
46.05%,评价一般的占
21.05%全市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1.从城乡看乡村居民的安全感高于城镇在城镇的居民中安全感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占
93.62%,比上年提高
3.22个百分点;在乡村的居民中感觉很好较好和一般的占
95.09%,比上年提高
2.89个百分点城镇和乡村被调研者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分别占
6.38%和
4.91%,城镇居民安全感评价较差和很差的比重高出乡村
1.47个百分点尽管我市城镇和农村居民公众安全感评价总体水平逐年提升,但由于近年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外来人口急剧上升,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引发和沉淀一些矛盾和问题,从而影响了城镇居民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低于乡村
2.从性别看男性安全感高于女性性别不同对安全感评价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往往女性的安全意识更强、更关注在本次的被调研者中,男性安全感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
95.94%,女性安全感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
92.47%,男性比女性的安全感高
3.47个百分点
3.从年龄看老年组的安全感低于其他年龄组在各年龄组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中,5065岁年龄组安全感评价为最低,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仅为
88.24%,比全市居民安全感低
6.12个百分点;其余18-29岁、30-39岁、40-49岁各年龄组安全感评价分别为
97.24%、
98.55%、
94.39%,50岁以下年龄组对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都在94%以上,表明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50-65岁年龄组安全感偏低,要求社会更加重视中老年群体公众安全,减轻其心理压力
4.从教育程度看受教育程度越高安全感越低小学及以下安全感比重最高,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达
99.29%;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群体安全感觉最低,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仅
92.46祝受高中教育的群体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
93.02%;受初中教育的群体评价很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为
94.72%o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社会治安环境的关注和对公众安全的要求也越高
5.从被调研者的职业看务农农民安全感最高调研结果显示:安全感评价超过94%以上的职业为学生、务农农民、工人、务工农民、无业人员,其中务农农民安全感最高为
97.11祝安全感评价92%至94%之间的职业有职员、机关人员、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安全感评价91%至92%之间的职业为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安全感评价91%以下的职业为服务人员和司售人员安全感评价职业分布总体上反映了低收入职业的安全感高于中、高等收入职业同时司售人员的安全感评价较低反映了司售人员对交通肇事行为增长而对公共交通安全的担心
6.从县(市、区)看重灾县(市、区)社会治安稳定,安全感评价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调研结果显示2017年度分县(市、区)的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比上年均大幅度提高(见附表一),按安全感评价高低排序依次为XX市、XX市、XX县、XX县、XX市、XX区,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和安全感评价很好、好和一般的占全部被调研者的比重为XX市96%、XX市
95.5%、XX县95%、XX县
93.57%、XX市
93.5%、XX区
93.46%;XX市、XX市、XX县分别比全市平均数高出
1.
64、
1.
14、
0.64个百分点重灾市、县社会公众安全感评价较高,除了当地加强了对基层综合治理工作宣传、巡逻、严打等各项常态综合治理工作外,国家抽调了大量部队、警力、救援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下派大量驻村干部对维护灾区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二)2017年度全市社会治安现状明显好转大灾之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震灾害给维护社会稳定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造成的影响和难度,及时制定了《受灾群众集中安置区治安管理办法》,各级政法机关在加强综合治理常态工作的同时,重点开展了地震灾害安置区平安创建专项活动、惩治入室盗窃专项措施活动、专项打击传销活动以及民爆物品专项整治活动;在奥运会期间还进一步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清理、登记,对进京人员和去往火炬接力举办地城市进行登记管理;开创新一轮平安德阳创建专项活动,进一步稳定了灾区治安环境全市社会治安秩序总体良好,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公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根据调研当地治安状况与前三年对比,被访群众认为有明显好转的占
71.21%,认为和以前差不多的占
27.58%,合计占
98.79%,比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