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出师表》学问点归纳
一、【学问要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积累《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遂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争辩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二)、为加点字注音
(1)中道崩殂(Cli)
(2)裨补阙漏(bique)
(3)行阵和谐(hang)
(4)以彰其咎(jiti)•••••
(5)陟罚臧否(zhipi)
(6)以遗陛下(w6i)
(7)庶竭弩钝(shS)
(8)猥自枉屈(w6i)•••••
(9)咨i取善道(z6u)
(10)夙夜忧叹(sti)
(11)费祎(yi)
(12)斟酌损益(sti道••••(三”说明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
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紧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
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看法)
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
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10>自暴自弃(毫无依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失,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3、陟罚臧否(陟,嘉奖臧,善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赐予,交付)(罚)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允明,明察)(治)
17、不宜偏私(偏爱)
18、此皆良实(和善恳切的人)
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
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赐予)
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3、悉以咨之(询问)
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
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谐,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缘由)(轻浮、衰败)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缺憾)
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牢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
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出名望)
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谢(感动奋勉)
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跑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
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
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
43、深化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驾钝(希望)(比方才能平凡鸳,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解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
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诚善道(询问)
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意义颍川徐庶元直及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及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11.说明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⑴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2)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⑶由是先主遂诣亮诣
(4)此人可就见就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访⑵将军宜枉驾顾之翻译
13.依据甲乙两选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诸葛亮其人作出评价(2分)答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忠君报国,深思熟虑
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三.字词说明
(一).重点词语
1.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秋时
3.殊遇:优待.厚遇
4.光:发扬光大
5.恢弘发扬扩大.
6.引喻称引譬喻
7.义:适宜.恰当8,臧否善恶
9.陟:奖
10.昭:表明,彰显
11.理:治
12.简拔:选拔
13.遗:赐予
14.咨:询问
15.裨:弥补
16.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17.驱驰:奔跑效劳
18.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19.攘除:解除,铲除
20.损除去
21.益:兴办.增加
22.慢:怠慢.疏忽
23.彰:表明.显扬
24.咎过失
25.诚询问
26.效实现
27.诚的确
(二)通假字
1.简通拣选择
2.阙通缺欠缺,不足.缺点
(三)古今异义词
1.卑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低劣.下流鄙古义痛心缺憾;今义特别憎恨
2.痛古义感动今义激烈感谢恨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起先营业
3.感
(四)成语归纳
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看法
2.自暴自弃:过分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
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
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7.感谢涕零:形容感谢得留下了眼泪
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
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意诚意一再邀请
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
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立即就要实现
12.紧急存亡情势紧急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四.条件句13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14.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15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16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缘由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17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1)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18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9“自暴自弃,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20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其次段)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2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及本文中意思一样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2.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3.其次段中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24.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缘由是(本段的中心句)”每及臣论此事中“止匕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25.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缘由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阅历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6.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7.
(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志向,品德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静默为蜀汉效力)
(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
(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宁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出师表>>中的一句话
(4)及”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
(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8.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谢”的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9.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出师表〉》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0.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跑效劳的句子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
31.
(1)写作者及先帝患难及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
(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境况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
(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
(4)本文形容在紧急关头自告奋勇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2.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3.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4.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化不毛
35.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6.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7.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8.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诚意,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
39.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是: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诚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五、问答题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支配得以实现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主旨是:亲贤远佞这样才能让后主相识到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使命(只有以广开言路为基础,用赏罚分明的手段,方可达到亲贤远佞的目的)
3.全文的抒情线索是什么?希望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成实兴复汉室的大业4•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方法识到形势的紧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念
5.诸葛亮为什么要自叙本志和白帝城托孤?表现刘备的知遇之恩和对他的极度信任,说明白创业维艰,表达了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心情希望后主支持北伐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自叙本志和出身的?对先主刘备的怀念,感谢之情,以及对刘氏父子的效忠之情7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为全篇争辩作铺垫8“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其中“报先帝”一语呼应上文哪两件事?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9“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说明白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概括了及先帝患难及共的历史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10如何理解第六段是以陈情的方式为下文作铺垫?作者自叙本志,为了突出先帝的三顾之恩,而“出师北伐,”“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报答先帝的深恩,由此自然引出下文.1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体会今日,我们仍要坚持以德服人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敬重1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这条建议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刘禅是一个怎样的人?亲贤臣,远小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宠信宦官,昏庸无能,不辨忠奸1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自臣以当世之事”点出刘备具有怎样的品质?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4、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受恩感谢”,“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15.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开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白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6.古之贤者擅长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的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通“缺”,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直”通“捡”,选择)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直哂区、用来连接整数及零数)
(五)、一词多义
(1)、道而中道崩殂(路,途,名词)以咨诚善道(道理,名词)
(2)、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3)、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以遗陛下(赐予,动词)
(4)、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每及臣论此事(谈论,争辩,动词)
(5)、所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6)、效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7)益有所广益(好处)斟酌损益(增加)
(8)、以(D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⑵
(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
(5)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⑺先帝不以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臣卑鄙(介词因为)⑼遂许先帝以驱⑹悉以咨之(拿)驰(替、为)
(11)以伤先帝之明(以
(8)咨臣以当世之事(拿)致)(⑶以先帝之灵(来)⑩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介词⑮以咨潮善道(来)受命以来⑫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9)于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⑷以彰其咎(来)⑶试用于从前(在)(连词表时间以)⑸躬耕于南阳(在)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⑼还于旧都(到)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在)
(10)之⑴紧急存亡之秋也(的)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4)以塞忠谏之路也(的)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祎允等)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⑺愿陛下亲之信之
(1)、诚宜开张圣听古今指店铺开业••(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六)、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2)、晓畅军事古精通,娴熟今语言表达通顺明白••古低微而鄙俗今・.言语、行为恶劣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由是感谢古感动今义是指激烈感谢••
(5)、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古“时”的意思今: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痛心缺憾今是指特别憎恨•♦
(7)、晓畅军事古精通、娴熟今(语言)流畅、明白•♦
(8)、临表涕零古眼泪今:鼻涕*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古平民百姓;今义棉布做的衣服••
(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名词用作动词亲自;亲身)
(2)愿陛下亲之信之(形容词用作动词信任,信任)・
(3)庶竭弩钝(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完)
(4)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5)恐托付不效(名词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
(6)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疏远)••
(7)恐托付不效(动词用作名词托付的事)••
(8)此皆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和善、恳切的人)*♦
(9)优劣得所(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八”翻译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翻译:陛下的确应当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激扬鼓舞志士的志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当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缘由;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缘由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翻译:这些都是坚贞牢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翻译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因此有所感而心情激烈,就答应为先帝奔跑效劳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假如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9)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翻译:不应当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九)、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意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以塞思谏之路也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行不平,罚不行不均〃这及《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样
(4)表明作者志趣(或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③“亲贤臣,远小人7(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建议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7)武侯祠前悬挂着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你能在《出》一文中找出及之相应的内容吗?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缘由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十)、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答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支配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答
(1)广开言路
(2)严明赏罚
(3)亲贤远佞;主旨是亲贤远佞
(3)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答: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方法识到形势的紧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念
(4)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看法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开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白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5、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谢之情
6、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7、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争辩、记叙和抒情
8、《出师表》中的成语开张圣听、自暴自弃、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0、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支配得以实现本文以争辩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相识到必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阅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谢,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1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一一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一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小一一亲贤臣,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便利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12.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支配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
13.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思路剖析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其次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表达“受恩感谢”之情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14、作者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答
①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15、古代贤者擅长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涤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二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J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陆游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行删”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缘由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答
①主动献言,提出三项建议;
②主动荐贤,支配内政、军事人才;
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
④主动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8、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随意识的今日,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答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尽力而为做好”回答即可
19、结合课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缘由答
①报先帝,忠陛下
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1.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22、理解性默写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表明作者志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3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4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5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6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北定中原,庶竟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缘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珞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8作者“夙夜忧叹”的缘由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9“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10、写出文中及“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12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状况下,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②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3、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自暴自弃”、“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化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虚心听取别人看法,不自私,要自信、独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24、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允是关键,而亲贤远佞则是核心就我们今日所处的时代而言,小至一个集体,大至一个国家,其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把局面稳定,这三点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假如你是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在毕业班的最终一个学期来到之前思索,并向班主任老师谈谈如何在最终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帮助同学们有效学习提高成果答放在班集体里,广开言路可以理解为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的相互沟通,不要闭塞;法公允、赏罚严明,则是就老师的管理或教学而言,这会为同学营造一个更加主动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亲贤远佞,可以就同学而言,就是要及有高尚道德情操、有明确学习目标、有主动生活看法
25、古之贤才擅长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驱者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答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远佞”回答即可围绕“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
2、课文第一自然段分析了当时蜀汉所处的形势,既指出了不利的客观条件,又指出了有利的主观条件,并提出开张圣听的建议作者认为假如不这样做的后果是以塞忠谏之路
26、“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大事”具体指什么?从作者回忆的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大事三件往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其怎样的情感?答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或白帝城托孤,兴得汉室)对先帝的感谢之情和效忠刘备父子之情
27、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主要表达了她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谢”)“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
28、从文中看,作者为什么要效忠刘氏王朝?答感谢先帝的知遇之恩29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个志向?答出师北伐,复兴汉室30《三国演义》中反映诸葛亮聪慧和才智的典型事例有空城计、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摆八封阵、三气周瑜练习
2.下面加点的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D)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恐/托付不效B.深追先帝/遗诏C.臣/不胜受恩感谢D,进尽/忠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及现代汉话相同的一项是(C)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诚宜开张圣听C、不宜自暴自弃D、叹息痛恨于桓、灵
4.下列及“咨臣以当世之事”句子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o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世也C.遂率子孙荷担着三夫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乌兰察布市
5、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D、先帝不以臣卑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6.下面加点的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D)(2分)A.夙夜优叹(早晚)B.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7、.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A.C)A.以光先帝遗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皆刑其长吏C.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D.使内外异法也;渔人甚异之E.恢弘志士之气;苦其心志(《〈孟子〉二章》)・•.
8、对这两段文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紧急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
8.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允严明的治理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严明的建议
9、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2分)A.从“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的“秋”字可看出,诸葛亮写这封信是在秋天
9.文中“先帝”“陛下”是指同一个人C.“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是个倒装句,即“于内不懈”,“于外忘身二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及“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及此同类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1、下列对文章(节选)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2分)A、表、记,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B、两段文字五次提到先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和“忧叹”之情C、作者把“北定中原”看作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D、这两段文字,寓情于议,感人之深
12、诸葛亮指挥的两个战例赤壁之战、火烧新野13,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此皆良实用心良苦B.晓畅军事家喻户晓C死节之臣节衣缩食D计日而待想方设法
14、选出诵读季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C)(1分)A、苟全/性命于乱世B、先帝不/以臣卑鄙C、受任/于败军之际D、至于斟酌/损益
15、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C)(2分)A、
(1)元方入门不顾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C、
(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D、
(1)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16.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之”及“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B)A.咨臣以当世之事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跑焉・・・17下列加点词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C)A.夙夜忧叹(早晚)B攘除奸凶(解除、铲除)C.以告先帝之灵(劝告)D以彰其咎(表明)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兴复汉室,还于旧都B.以奉先帝之遗愿顾王业不行偏安于蜀都辍耕之垄上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而议者谓为非计D.以大事也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5.DA、诸葛亮分析蜀汉不利的条件是后主刘禅说话不恰当,堵塞了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B、诸葛亮建议刘禅对军营中的事,无论大小,都可以征询郭攸之、费祎和董允.C、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严明赏罚、亲近贤臣,疏远小人D、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主要是希望后主刘禅能继承刘备的遗志,给自己出师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能早日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6、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6.DA、第
1、
2、5段都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B、上面的文段可分为三层,第1段为第一层,第2段为第2层,第
3、
4、5段为第三层C、文段内容详略得当,其中对“严明赏罚”这条建议进行了详写D、第5段用“前汉兴隆后汉倾颓”的例子说明白“亲贤臣,远小人”的重要性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说明不正确的一项()LB(应为“治理”的意思)A、开张圣听(开张扩大)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理论)B、以彰其咎(彰表明、显扬)D、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A.不利条件应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日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紧急存亡之秋也”B.军营中的事应询问将军向宠,朝廷的事应询问郭攸之、费祎和董允C.三条建议是
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
③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1、的词的解下列句中加点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陟罚臧否(善恶)B.性行淑均(平)C.此皆良实(和善、尘世)D.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讨贼兴复之效恐托付不效B.有所广益先汉所以兴隆也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悉以资之D.性行淑均行阵和谐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诸葛亮分析蜀汉的危机形势,意在引起后主刘禅的高度重视B.诸葛亮指出蜀汉的有利条件是有一些忠臣志士因感念先帝之恩而愿报效后主C.诸葛亮指出后主刘禅应和有司一起处理赏罚之事,以显示公允严明的法理D.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和赏罚分明的建议
1、C“良实”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名词,应译为“和善、恳切的人二
2、C“以”都译为“把、拿”
3、C”应付有司论其刑赏”而不是“和有司一起”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组是()A.中道崩殂(死亡)B.紧急存亡之秋(时)C.以彰其咎(表明、显扬)D.不以臣卑鄙(品德恶劣)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问君何能尔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C.进尽忠言言简意赅D.悉以资之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B.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紧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D.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支配得以实现
1、D“卑鄙”在这里应译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D“悉”都译为“全,者仁
3、D其它三项均错误
二、【中考真题体验】【文段一】(2023桂林卷)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4〜18题(共12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化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诚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谢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4.写出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臣本布衣(平民,百姓)
②由是感谢(感动,激烈,感慨)
③深化不毛(草木)
④夙夜忧叹(早晚)
15.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含义(2分)
①躬耕于南阳(在)
②还于旧都(到)
③以告先帝之灵(来)
④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16.翻译句子(4分)
①遂许先帝以驱驰翻译就答应为先帝奔跑效劳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翻译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面对这篇文章,我涕泪沟通,不知说了些什么
17.“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①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②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18.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宝贵的精神是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对你的启示(2分)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来回答即可【文段二】(09黄石市)[甲]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诸葛亮,言家事初,亮自表后主日“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一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9、说明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
(2)悉
10、下列例句中及“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不别治生,以长尺寸C.咨臣以当世之事D.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访
12.由(乙)文中诸葛亮的一番肺腑之言可以看出他的什么品质?你知道后人对诸葛亮有何评价吗?举出一例即可(4分)答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文段三】(09锦州市)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谢,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