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5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兰州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类别全日制本科生课程名称城市设计代码:1965432《城市界面更新改造调研》任课教师:王立新姓名王膜璋学号学2207116院系建造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城市规划课程论文提交时间年月日202267兰州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兰州旧城因地形条件限制,在解放后的城市建设中逐步拆毁,但旧城街道格局基本保持原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兰州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历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辟和环境改造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特色哺育方面、兰州市和我国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走过了同一条弯路导致相当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造成为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兰州市的古代建造和民居大量消失,传统格局与风貌被破坏,历史街区风貌荡然无存为了保护和利用兰州历史文化资源,以尊重历史,宏扬地域文化兰州市城乡规划局按照兰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了兰州传统建造文化在新区建设中的延续和发展研究课题研究组进行专项课题研究课题组以创建一个延续和发展兰州传统建造文化的理论框架体系和技术合用而可行的操作平台,使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一一兰州传统建造文化得到宏扬和保护,并在地域空间上向城市新区有效延伸
一、“城市天际线塑造与管理控制方法研究一一兰州城市特色天际线的延续与整体发展”课题内容概述天际线往往是城市拜访者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也是地方城市居民对城市意象记忆中的重要部分每一个城市往往有自己著名的遥望点,在此,整体城市所形成的天际线效果个二维化的景观断面,却可以形成震撼性的景观效果兰州城市的天际线,已经决定性地影响了城市对外形象但长久以来,天际线的塑造与管理控制手段却乏善可陈,缺乏对天际线要素、文化特征造成的空间要素特征、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近年来,兰州城市依据数学因子模型分析天际线塑造的影响因素与均衡范围,在可视化分析城市模型体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具体手段主要集中在对建造高度的控制,而忽视了影响天际线空间塑造的一系列复杂因素,包括非物质化的审美、文化、客体因素对城市天际线所造成的一系列非量化影响
四、城市建设要素
1.潜在影响要素1)城市布局城市布局影响着城市天际线的个性化特征2)城市道路、交通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是高层建造选址建设的依据之一;重要的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景观廊道;自然山水、地形地貌能够描绘出具有环境特色的城市天际线,但要取决于城市建设对自然山水地形的处理方式
2.直接影响要素1)多层建造群是塑造现代城市肌理形态的“母体”细胞,它们大多为居住建筑,在城市中大量存在,是城市生活的载体和源泉,在城市天际线立面分层中,它属于“基座”部份,是构筑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基本元素2)高层建造分布高层建造构成为了新的城市景观和视觉导向区域,成为城市天际轮廓中的主导者因此,高层建造在城市中的分布状况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天际线形态和特征同时,它也为城市创造了新的观景场所处于现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不管是穿行于马路,还是驻足于江河之畔,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远景——构筑物、自然景观(山体)联合构成的线性剪影一一城市天际线其对城市特征的表现起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反映出城市的总体形象,给人以完美的形象概念,也能显示出城市建造的个性,是研究城市空间体系中极重要的方面由此可知,城市的天际线是否优美,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甚至可以说,天际线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文明综合水准的衡量标准之一20世纪下半叶特殊是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都堪称空前,这对中国城市面貌的改观本来是一次极好的事情然而这种规模和速度是在人们对建造艺术的要求和审美意识普遍尚未觉醒的情况下发生的,往往忽视城市设计以及忽视视觉环境调控的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在美学上的厄运兰州的城市建设也经历了这个过程
五、调研对象天际线研究
1、城市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0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媚兰州,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位置,是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建国以来,襄樊市城市空间扩张速度虽在个别年份有一些变化,但从兰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增长情况分析图可以看出,近年来兰州中心城区建成区用地规模年平均增长
6.1%根据新一轮总体规划,市区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城市内部增长的高层建造也将不断刷新改变城市的天际线若缺乏宏观层面统一的规划指导,就会导致城市天际线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原有的连绵的自然山体背景被遮挡,人们熟悉的传统景观风貌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2.兰州城市天际线现状兰州作为山水城市,其以滨水天际线为最优驻足汉江两岸,可品味兰州不一样的天际轮廓线由南岸向北看去,兰州建造密布兰州承担的是经济与金融中心职能,商业比较发达,近年新兴的长虹路商圈与传统的广场商圈和火车站商圈形成三个高层建造集群,建造高度呈不断上长趋势从铁路桥头展示兰州夸姣未来的招贴画中可以窥见政聿府决策者对于兰州未来城市景观的畅想这种畅想是和中国城市主流意识形态所崇尚的现代化模版如出一辙摩天楼成为了现代化的偶像和昭昭于世人的最大政绩然而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压力之下,人们普遍忽视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即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活质量的现代化,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于是必然导致建成物间缺乏对话,平庸单调,视野压抑这也是汉江北岸天际线的现状缩影由于是兰州古城风貌控制区,执行严格的建造风格与高度控制,所以在滨河北岸没有高层建造浮现惟独在滨河以南的有高层建造所以站在汉江北岸极目南望,除了近景人工天际线之外还能看到远景由山脊组成的第二条天际线在汉江北岸的视点上去观看,山、城、水和谐交融单就南岸而言,兰州的天际线也有着明显的对照近景天际线的焦点在兰州白塔山的大屋顶上,附以左翼的大北门瓮城及右翼的夫人城城台亭阁,由城墙东西相连建造风格及色采协调统一,是古朴之美;滨河北岸近年来发展较快,几许高楼点缀,城市的空间效果具有节奏感、整体性和延续性,景观与北岸迥然相异,有现代之美连绵群山贯通其后,将新区与老区有机相连从感官上给人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视野
3.兰州城市天际线存在的一些问题兰州北岸近年来沿着滨河大道所建的板式高层公寓,原本作为滨河景观的一部份,却并没有能够创造富有特色的滨水景观,反而阻断了城市的山水视廊,对兰州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造成致命打击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一次性的,买断性的;而惟独基于城市特色的滨水城市梯级开辟,才会最大限度的利用黄河的景观资源,是多次开辟,循环经营曾经几何时“天际轮廓线”在某些当政者和规划师的辞典里变成为了高楼大厦和高低错落的代名词宛然一提到天机轮廓线,就要多么丰富多变,做到高低错落宛然多那末几栋高层建造就可以丰富“天极轮廓线”然而缺乏相互沟通的高层建造,仅仅靠简单机械的罗列,视觉体量上差距甚微,浮现的节奏也相近,导致杂乱的同时,也会呈现出枯燥的感觉楼盘一味追求高密度发展,高层建造在空间视线上连成一线后将后面的背景天际线彻底挡住如此密集的高层住宅小区在天际线上是个体量巨大的怪物,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汉江黄河岸就是这样兰州的高层板式住宅与旧区构成为了怪异的空间关系,宛如是黄河上一堵巨大的混凝土墙,而非所谓“壮丽的对景”0视觉效果如何,民众自有公论山水城市的重要内涵就是山-城-水所构成的宜人尺度关系在追求建造高度或者说高层建造所组成的轮廓线的同时,也忽视了对一些传统建造的保护兰州历史街区和会馆建造大都集中在中山前街和中山后街之间的狭长地段以内,这一地段紧邻汉江北岸兰州城墙、白塔山公园以及一些会馆建筑的拆除,说明了沿江大道及其沿街建造的建设必然与传统建造和街区的保护有直接的冲突这是对城市文化底蕴的背弃城市景观与城市形态植根于历史之中,离不开对于历史文化和传统城市特色的解读与继承,任何超越历史文脉的城市蓝图都只能是高谈阔论和幻想回观北岸这边,整个天际线的构图还是相当优美的惟有的瑕疵就是以西、雁滩桥引桥两边的一片多层住宅,建造过度密集,景观上无法通视;形式过于呆板,色采上过于璀璨,与古城风格不相协调视觉上显得突兀,甚至破坏了联贯的背景山际线
4.兰州城市天际线保护与塑造的建议
4.1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的布局沿江两岸相关片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应该经过严谨的论证与反复的推敲,对于各地块的建造密度、建造高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控制性指标的制定,必须严格控制建造应当有合适的相对宽度与间距,建造之间相对宽度变化不要太跳跃,沿岸要避免蓦地浮现大体量建造,也不能过小天际线的组成元素之间也应避免等高、等距的机械罗列而造成城市天际轮廓的单调、呆板,缺乏特色建造物高度、间距以及体量上的韵律变化和方位上的特殊组合,都可以塑造独特的天际轮廓线形象
4.2合理确定建造的风格与色采天际线的变化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建造物的屋顶部份屋顶对整个天际线的影响最为显著建造可以通过富有特色的、丰富的、美观的屋顶形式,来提升城市天际线的可识别性对于黄河城岸的建造屋顶,从外部造型设计风格上要手法独特,不可千篇一律缺乏创意楼体间色采需相得益彰,要有美感和情趣性在选择建造群主题色调时要考虑城市的地域文化、人文特色以及民族传统等因素,让建造色采体现城市传统特色,与传统文化建造色采相协调必须加强对各类历史建造的保护,在保持街区主体风貌与建造特色不变的前提下,可对沿街质量较差的历史建造立面进行修缮和局部改造严格控制历史街区内新建建造的高度、体量、尺度、建造类型、材料、色采等,使其与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兰州的建造屋顶形式宜采用坡屋顶,建造色采则需要与古城的色采协调统一对于现有与古城风貌不相协调的建造,须进行外观改造,以获得完整联贯统一的特色天际线
4.3合理确定建造高度与密度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应该具有丰富的层次,建造物的高度由前景向背景逐渐增加,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阶梯效应”高的建造物处于视觉尽端,较为矮小的处于前景,以免产生视线屏蔽效应造成对后面层次的遮挡,同时也会营造出前景和背景两条生动活跃的天际线在建造实体之间应当有适当的间隔,营造出虚实相间的韵律感“虚”与“实”之间应有生动灵便的变化,二者的组合赋予城市天际线强烈的艺术效果建造物之间留出“虚”的部份,也即适当的空隙,将形成视线走廊和通风走廊,从而保证各层次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做到“显山露水”
5.总结高楼只是一种形态,它本身无法代表现代化的本质兰州城楼活泼多样富于变化的特殊建造形式与襄阳古城固若金汤的威严气势形成鲜明对照,才构成为了兰州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景观的固有特色虽然历史已经远去,城楼也消失殆尽,但是历史传承的城市特色和精神仍然为我们创造新的城市景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丰富经验城市的建设是融现代与历史传统于一体,兼经济与文化双赢,创造一个经济健康、环境宜人、尺度和谐、山水城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其中的文章大有可作当政者和规划师需要基于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结合地域特色及人文优势,使新建建造与其所在城市空间和谐统一,最终形成特色各异的理想城市空间城市规划应该持有长远的眼光创造一个经济健康、环境宜人、尺度和谐、山水城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六、中山路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兰州中山路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有人把城市街道景观比喻成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街道景观每一个城镇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及形成年代的不同,其街道格局也不同,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四周发展,或者脱离老城在附近另辟新城,或者新旧城结合但是,不论哪种形式的城市,其街道景观格局都反映着历史的发展过程,记载着重要历史事件和故事,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这些特殊的地点就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想的是这个城镇曾经发生的一切,可以说中山路街道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城市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兰州空间布局的特色,兰州街道景观格局反映了中山路的特色
七、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构成要素兰州城镇街道景观的空间环境在构成上属于带型空间,是相对狭长的地形利用相关景观因素组织而成的空间景观;主要构成要素有街道平面、纵横断面、垂直绿化透绿生态围墙、节点小品、环卫设施、广告、街灯、人流、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千姿百态的景观树与彩色花叶行道树成为兰州中山路一道靓丽风景1)中山路道景观道路,是交通线,又是流动风景线;街道本身是中山路街道景片的景界,又是联系中山路各个区域的“纽带”,是街道景观构成的第一要素,具有组织交通、分划空间界面、构成街道流动空间的框架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是中山路街道景观的各种地景设施,是具有艺术性、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如雕塑、路标、座椅、花坛等应布置合理、精致美观,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水景是自然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山路街道景观的水景常有喷泉、叠水泉、水池、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沟溪等水景观设计时应以节水为原则,充分利用水,或者借水成景,或者依水组景,作为景观生态设计的重要元素4)绿化或者种植设计是组织景观空间的重要手段,在中山路街道景观设计中,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规划和植物造景往往是很重要的理念,并能产生很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特性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隶属的带形景观空间,具有空间上的延展性、时间上的流动性、整体景观的协调统一与连续性5)空间上的延展性指由于形态的狭长而产生的空间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和展开的特性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应充分运用带型空间的延展性和连续性,运用韵律、节奏、复合以及色块、光影等手法来进行创作,进行空间景观的组织,注重整体的把握,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如带状空间布置若干节点,并用绿色走廊加以串联,形成绿色的“项链”6)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即指人们在不同的位置、视角或者时间上有不同的景观感受,也就是步移景异的效果根据视觉原理,通过空间串联在停留空间中,有一定的间隔规律在中山路街道大约25m摆布距离形成一个较为有序的节点,能使中山路街道景观有序地浮现在视觉范围内,以利于空间景观的塑造7)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街道景观是动态的景观,随着街道线型、坡度、走向的改变,人们对街道空间的印象亦会步移景异好的中山路街道景观固然需要统一的风貌格调,一个和谐空间,人们在其偶尔快速而过,或者漫步而行;同时也需要在25m摆布的视距设置若干节点形成游憩空间以满足人们习惯和情感的需要,就像一曲完美的乐章需要了几处变调和高潮,变化丰富、趣味盎然是中山路街道景观的人性化特征,也是景观设计的魅力所在
八、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浮现的误区
1.建设指导思想模式盲目克隆大城市,中山路建设过程中片面求大、求宽、求洋,热中开大马路,往往造成街道尺度比例失调;同时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使得居民和外来者失去对中山路关键性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
2.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一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为了各具特色的中山路地方风格;我们在中山路的街道景观建设中应该设法使这些人文一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暴露在城市人群面前,特别让外来者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历史素材
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被忽略,中山路景观建设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辟不当而破坏,失去了作为永久生物栖息地和城市中残遗的自然保护地的功能和价值
4.忽视节点设计,盲目照搬照抄节点是中山路街道景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包括游憩广场、标志性建造或者构筑物和街道楔形绿地等,这些节点通常是城镇不同空间的结合点或者控制点,是人们对中山路形象记忆的关键魅力所在近年来中山路的景观节点设计已经受到公众的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遗憾的是节点设计手法大都照搬大中城市的一些做法不锈钢雕塑、大型喷泉、大理石或者花岗石铺地、几何形规则图案,欧式游园……,与中山路文化底蕴和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中山路的地域特色和魅力
5.街道绿地实施“一哄而上”,违反科学规律,绿地景观中“绿楔”、“绿廊”与道路廊道带状空间结合不够密切,未能消除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噪声集中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中山路外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入和内部生物基因正常流出,影响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循环;植物配置未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群落,盲目选用外来植物品种,只一味追求眼前效果,不考虑长远利益,未经引种驯化的外来植物品种因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逐渐死亡,非但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绿化的整体效果
九、兰州中山路发展改造原则兰州中山路及其周边地区是最能体现兰州市传统文化风貌及山水城市特色的区域也是城市的重要的景观中心、形象中心之一与白塔山古建造群、金城关旅游文化区仿古建造群、碑林仿古建造群及龙源、白马浪等景点遥遥相对由于近20年的大规模建设,城市界面包含了城市各个发展时期的痕迹,承载着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功能为了规范沿街建造景观和户外广告设施的设置和管理,发挥城市户外广告景观在营造现代城市景观中的作用,使城市户外广告与城市整体环境二者和谐统一,有效配置公共景观资源,展现城市特色,结合兰州中山路街道特点,设计方案实施沿街建造立面规划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必须按照协调、突出文化,展示特色的原则进行控制引导户外广告设施的设计风格、造型、色调、体量、形式应当与单体建造及周围景观相协调,并符合城市景观、消防、防火、环保、交通、园林绿化等方面法律法规和专业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城市的风貌、格局和区域功能,道路特点等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分区控制,合理布局
1、沿街建造立面城市景观设计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沿街新建建造或者立面改建必须在规划设计、建造设计中明确街景和立面方案建造立面设计应整洁美观,以展示城市特有风貌在建造立面设计户外广告、店招店牌、室外空调位置、阳台的设计形式等,形成和谐整体,并要求进行夜间泛光照明设计沿街建造采用技防措施对于公共建造,在重点地段要求对建造立面、造型、色采设计实行多方案比较在沿街、沿山、滨水地带要求建造屋顶按照坡屋顶及其变形体进行屋面设计,从而美化建造屋顶轮廓线及作为“第五立面”的建造屋面,并应考虑与周边建造的协调建造屋顶设置热水箱、冷却塔、电梯间等设备用房,宜进行建造处理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建造形式美观处理沿主、次干道的建造物其阳台封闭形式统一格式、色采,统一建造立面,应按统一式样,使用统一材料进行封闭新建建造物外墙空调外机统一按规划设计指定的位置进行安装,建造物外墙无设计指定位置已经安装的空调外机按街景要求统一设置挡板或者统一安装空调外罩予以遮挡,空调冷凝水应接入统一安装的排水管道空调托架应隐蔽装饰或者采用防锈材料的装饰网罩,其外观与建造物主体相协调城市主次干路两旁的建造物其锅炉房、配电房、泵房、冷却塔、烟囱、垃圾道、污水处理系统等附属设施避免临路布置沿街主、次干道建造的管道避免沿街外露,所有附墙的管、线、柜、箱设置整齐、清洁,结合建造形式美观处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区对沿黄河地段,除了需满足上述要求,还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要求考虑建造天际轮廓线设计;对于在传统商业街进行建设的项目,在建造高度、色采、立面造型等方面,要求保持古城风貌与传统建造特色沿主、次干道两侧建造物立面应定期清洗更新采用花岗石
2、街景容貌设计建(构)筑物容貌标准
(一)临街建造物外墙上所安装的排气扇应高于地面
2.2米;排油烟管道避免外露;
(二)主、次干道两侧临街建造物前需要设置隔离设施的,采用透景或者半透景的围墙或者绿篱、花坛(池)、栅栏、草坪等作为分界,高度不得超过
1.6米,其造型、色调应与周围环境协调;并按技术规定要求与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边界保持一定距离设置;
(三)临街单位、商店的遮阳篷帐,按统一要求设置,统一定制,色采应与主体协调遮阳罩伸出部份其材料高档新颖,式样一致,外型要美观慷慨,色采要与建造主体协调在人行道上设置的画廊、报栏、交通标志、IC卡电话亭、果壳箱、供电配电箱、交通信箱、邮政箱(筒)、等专用设施,设置合理、标志明显,整洁、美观、安全坚固,不妨碍市容观瞻和行人通行新建的大、中型商场根据建造规范设置相应的购物休闲集散广场,广场设置小品、绿化、休闲座椅、广场灯及夜景照明系统等配套设施,沿街的公共绿化带、广场、公共停车场,与主体建造同步改造建造物楼前广场、人行道及商场入口踏步铺设材质及形式要协调一致,并与绿化、小品等统一考虑硬地铺设宜采用花岗石石材、广场砖、环保型透水砖等材料规划主干道两侧建造物商场部份景观的设计及改造,注意建造物整体比例协调a、商场首层采用大面积通透玻璃或者大面积橱窗,入口为玻璃地弹门或者感应门,安装防盗门、窗的,采用镂空横杆钢质卷帘门、窗式一致,其色采与周围建筑相协调,防盗门、窗采用嵌入式的,不凸出墙面;b、商场入口进行无障碍设计,人行道设盲道和标志物;c、底部外墙实体部份与广场、人行道及建造立面的协调,采用石材、金属材料、高级面砖等进行装饰处理
3、户外广告设置控制在道路两侧和道路路口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不妨碍安全视距、影响通行不利用交通标志、护栏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与交通设施保持距离,不设置与交通标志的形状、图形、尺寸相类似的广告
一、兰州概况3
二、兰州的城市特色城市与城市的特色3
三、兰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5
四、城市建设要素
91、潜在影响要素91)城市布局92)城市道路92)高层建造分布
92、直接影响要素91)多层建造群92)高层建造分布9
五、调研对象天际线研究
101、城市
102、兰州城市天际线现状
113、兰州城市天际线存在的一些问题
114.兰州城市天际线保护与塑造的建议
124.1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的布局
124.2合理确定建造的风格与色采
135.3合理确定建造高度与密度错误!未定义书签
5、总结13
六、中山路街道景观的历史沿革14
七、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和特性141)中山路道景观道路142)节点中的环境艺术小品143)水景144)绿化或者种植设计155)空间上的延展性156)视觉与时间上的流动性15不遮挡市政公共设施、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妨碍交通参预者安全视距和车辆、行人通行、妨碍无障碍设施使用;不占用道路或者跨越、延伸至道路(指机非车道)垂直上方空间;不附着于路灯杆、电力杆、电讯杆、电车动力杆、交通设施杆等道路附属设施;不附着于立交桥、人行过街桥、铁路桥等各种桥梁;道路交叉口五十米范围内设置在10米以下的附着式广告、店招、店牌,不对交通标志和交通管制灯造成影响、干扰
4、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的设置管理
(一)原则上按该楼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定的建造单体已设计的广告位置设置
(一)繁华商业街24米以下建造、高层建造的裙房部份允许设置墙身广告,但广告应与整体建造相协调;高层建造墙身不得设置广告(除规划建设中已经预留广告位置外);不得在建造物主体层与层之间的窗间墙上设置
(二)广告牌其尺度面积应与建造单体相协调、应与建造设计风格相协调
(三)设置在建造物屋顶和设置平行于建造物外墙的广告牌,牌面摆布不得突出建造物墙面外轮廓线,必须平行于建造物外立面设置;在坡屋顶或者屋顶造型独特的建造物顶部不得设置户外广告;
(四)设置垂直于建造物外墙的广告牌;牌面的上端不得超出建造物构筑物顶部
(六)设置贴附建造物、构筑物实体墙面设置的广告、店招、店牌其厚度不得大于
0.3米
(七)广告牌、店招、店牌其底边离室外地面不得低于3米,如位于车行道上方,不得低于
5.5米落地式广告按下列要求设置
(一)可于新区统一规划设置,二环以内的老城区原则上再也不设置在自有地块内发布自身广告,不应作落地立柱式的
(二)道路两侧设置的大型单立柱式广告、广告牌下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2米广告牌可设置两面或者三面,单面面积不大于120平方米,广告牌间距不小于200米,快速路两侧广告牌间距不小于500米,道路交叉口附近的广告牌不得超过两面
(三)当落地式广告与行道树、步道灯、电话亭、电杆等的位置发生冲突时,广告位置应避让、调整
(四)一些新建、拟建的城市道路在设计、施工时可预先考虑落地式广告的基础位置,以免道路建成后再二次开挖
(五)应注意对市政设施及地下管网的保护,与桥梁等公用设施应按相关规范留足安全距离,如遇城市建设需要应无条件服从调整
(六)落地式广告牌日常不得采用斜拉式的加固形式(除台风等特殊气候);电源线不得架空设置,应埋地式接入
5、店招、店牌设置橱窗广告保证室内采光,通风及安全;窗口及开口处不设置广告牌;户外广告设置与电力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与有线电视、通讯等导线的净距离不小于
0.5米;同时符合有关法规及规范要求;严格保护园林绿地并避免光污染、噪声污染和遮挡日照等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指路牌、地名牌(三环以内)可作医院、学校、派出所等公益设施及其他大型公建的指示,不设置商业广告;公交站台按现有位置设置,如遇站台位置变更,参照原审定的设计设置;电子显示牌(屏)不在道路交叉口或者交通繁忙地段设置户外广告、店招、店牌防止支撑破坏视觉效果,对支撑架应进行隐蔽处理,并核实其风载与荷载等指标设置户外广告、店招、店牌设施符合户外设施的安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规范,保证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安全和坚固,且不超过建造物设计荷载,有泄风压措施建设和维护户外广告设施,遵守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设置坚固安全,充分考虑风、火、水、电、台风、雷暴、地震等自然、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6、城市灯光夜景建设城市灯光夜景的建设要与城市环境空间相一致,做到美观、整洁、使照明与自然夜空相和谐下列区域设置灯光夜景设施
(一)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公共建(构)筑物
(二)车站、商业街(区)、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广场、绿地、公园、旅游景点及其他大型公共场所
(三)城市标志性建(构)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主要景观河道、湖泊及沿岸地带
(五)主、次干道两侧临街建造物立面的招牌、橱窗、壁画、户外广告及其他装饰物应设置夜景灯光
(六)大型桥梁、高架路等市政设施灯光夜景的规划、设计、设置及亮化效果
(一)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的照明装置不对周边环境产生视觉污染,照明应采用散射光或者漫射光,不采用直射光,影响居民生活和身心健康;
(二)不影响天文观测、交通及航行安全;
(三)不破坏建(构)筑物、文物、绿化(遵循绿色照明和生态原则,不损伤绿化树木)、公共设施;
(四)不影响城市公用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建(构)筑物的安全;
(五)不有碍市容观瞻和城市整体形象;
(六)灯光的强度、颜色不与特殊用途的灯光相似;
(七)体现区域功能、建(构)筑物造型特点和文化内涵,并与整体景观相协调;(A)高层住宅应当在顶部设置夜景灯光;高层非住宅建(构)筑物进行外立面整体夜景灯光设置,设置霓虹灯或者彩灯框线并配置射灯勾明建造轮廓;采用“内光外透”等特殊技术手段,因楼、因材设置灯光,达到亮化效果;
(九)户外广告、标志、店招、单位门头、橱窗应采用霓虹灯、泛光灯、电子显示屏、灯箱等形式;采用霓虹灯、吸塑灯、衬托光源LED管等新型材料光源,做到白日美化,夜晚亮化
(十)建造物顶部设置的户外广告、标志、店招采用霓虹灯等通透、动感灯光设施,店堂迎街部份采用射灯照明;
(十一)公园、景区、景点、山体、河道、湖泊沿岸及桥梁的夜景灯光设置,充分体现名胜古迹风貌、山水环境特色,对其中的亭、台、楼、榭、阁、塔等建(构)物进行重点亮化处理设计、安装景观灯光设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光源、实行节能、绿色照明等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光污染,提高景观灯光设施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夜景灯光设施所有原材料及工程安装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同时配备防水、防火、防风、防漏电、防爆等保护设施,保证设置坚固和使用安全,确保设施无好和功能良好城市道路照明设施规划、建设和改造计划纳入城市道路建设、改造规划,并与其同步改造高架路、立交桥、人行天桥应设置灯光装饰,并不影响交通安全城市主要出入口的路灯设计应体现特色,成为标志性城市设施不影响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设置于交通管制灯附近的广告不设有闪光、间歇、红色、绿色或者黄色的照明,不成为交通管制灯的背景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普通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节点和标志,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环境构成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于是,街道在城市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观光游客沿着街道观察了城市、认识了城市,当地的居民习惯性地在街道上活动并感受着街道及其周围环境,商业设施也大都布置于街道两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城镇城市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城镇街道景观,街道是最能体现兰州中山路活力的窗口但过快的城市化为城镇带来了许多非人性化问题过境车辆的增多、交通废气和噪音、排水系统的改变和硬质路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引起本文对以上问题针对性措施的讨论
十、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人是人类文明创造的主体,也是人类一切活动和发展环绕的核心,因此,尊重并满足人类生理的、心理的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一是“人性化设计”的焦点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是1)在中山路街道景观的建设实施过程中,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都要从中山路特有的以人为本、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出发,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2)运用系统、环境、园艺等科学手段,对中山路街道景观内部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等景观元素进行改善和调整,达到保护人类健康,与自然系统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最终促进中山路带状空间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协调发展现代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应该是既协调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浸透着融合地理环境与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又结合地形,节约用地;顺应气候条件,节约能源,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运用手工技艺、当地材料及地域独到的建造方式,形成自然朴实的建造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具有多义的空间功能,各种服务性设施的配置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具有尺度宜人的空间结构、形式丰富的景观序列和融合自然的景观空间,使人能够“乐在其中”,又能“过目不忘”,从而形成高品位、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山路景观形象
十一、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中山路街道除了承担重要的交通任务外,还从一个侧面代表着城市精神与形象中山路街道景观根据道路的景观特性分为生态景观型、建造景观型、非物质型传统中山路大多具有以人为本的、亲切宜人的尺度,其空间应具有序列性、含糊性、领域性,着意塑造街道两侧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或者打造‘边缘效应”,可以缓和人流与车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所谓“路从景出,景从路生”,街道空间及各个细部空间(接近人的尺度的区域和范围)尽可能的变化和丰富而目前的中山路建设,热中于开大马路,设计人员不去研究道路两侧的建造与道路断面的比例关系,凡事以“大”、“宽”为先,往往造成城镇街道尺度失调大中城市有大中城市的尺度,中山路有中山路的尺度,中山路如果盲目照搬大中城市的尺度,按照大中城市的“体量”建设,显然是不合适的即使要在中山路产生“大”的效果,也应小中见大才为上策在当代中山路街道设计中,我们应树立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注重突出中山路的空间环境特色和宜人的比例尺度,要与“城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综合处理来进行设计创造街道路面材料主要分为沥青类、混凝土类及合成高份子材料、混凝土砌块、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砖材、陶瓷类人工烧制材料沥青类、混凝土类适合于车流量和人流量均较大的交通性街道,目前较为先进的是在改性沥青的基础上,人工脱色的彩色沥青其主要作用、性能、施工工艺都与沥青相当,具有抗高低温、耐磨擦、使用寿命长等特性,不易产生剥离、开裂等路面破坏现象色采明艳、持久,同时具有很好的透水性,提高了雨水循环利用率,符合环保、人性化设计的要求而生活性道路(步行街、风景园林道路、遨游步道等)则多采用色采鲜明、造型自由、性能多样,易营造欢快、华丽气氛的人工烧制砖材、陶瓷材料或者观感自然亲切、质感舒适宜人的木材、石材、砂土类天然材料按路面材料及其做法还分为透水性和非透水性中山路街道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如有条件采用地表水“循环”设计理念,充分利用天然降水,使其作为水景创作的主要资源对硬质路面,如主要道路为水泥铺面,利用地面坡度和设置雨水渗透口使雨水均匀地渗入地下;对半硬质路面要尽量采用可渗透性的材料,以形成渗透性路面,最大限度地让雨水自然均匀地渗入地下,形成良好的地表水系统循环,以保护当地的地下水资源
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传统街道绿化的种植横断面普通沿街道侧石至街道红线挨次遵循缀花草坪、灌木丛、中层林、背景林的从低、中到高次序,林冠线也挨次从低至高过渡这几个层面的绿化往往较密,视线阻塞,且整条街道种植采用一种模式,缺乏节奏与变化,景观单调又乏味新型街道景观横断面拟将人行道融入街道绿化之中,在绿化中穿插蜿蜒、舒展前进,直至街道交叉口处才从绿化丛中穿出,与过街斑马线相接通过同时在街道之纵断面绿化配合路段起伏变化,形成丰富的多层次空间
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小品是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缺的部份,人性化设计理念更应显示出小品时尚魅力的风格,让人赏心悦目,情景雕塑化能体现城镇文化底蕴与亘古历史积淀它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精神功能中山路的魅力系其自身区别于其他中山路的个性特征,是中山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在,中山路街道景观节点小品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立足点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中山路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应善于从区域大背景中去挖掘中山路街道景观节点小品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辟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欧美各国,从历史上就对市镇广场和街道的节点环境小品十分重视,各色街道景观小品“街具”与街道景观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形成为了丰富的城市空间和多彩的人文环境,这也与其人文思想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
①注重艺术造型街道两旁散立的历史名人、神圣动物等艺术雕塑极尽精美华贵,呈现着欧洲文艺复兴后浓厚的人文精神遗风;城市街道两旁的物件设施,如护栏、树围别具一格的不同艺术特色,各臻奇妙
②造景色采、造型宜人城市大多泛现出灰白、淡黄、赭红、青绿等主色调,杂以其它各类奇花异卉,在艳阳、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赏心悦目;点缀此间的各类小景和留植的各种古木花卉,修剪成型,极富图形化的艺术表现力和人性化的亲和力,别有佳致
③国外的许多小品设施,独具人体工学和人类聚居学特性,如花坛、台阶、水池等,大多与坐凳、靠椅相结合,既清洁美观,又方便大众,是多功能座椅,在一些社区里,有的摆些石碳、石板也有设计“断壁残垣”,孩子们在其中可以尽兴顽耍;同时细部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尺度的要求,且布置的位置、方式、数量更加考虑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特点,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特别应充分考虑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生理特点和要求,符合人性化的需求
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由于人类有亲水的心理要求,在众多的景观设计中,“水”都作为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加以设计,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说法但是,纵观大多数的街道景观水景,多是利用水的流动直接设计水景,诸如喷泉、叠水、瀑布、水池等,缺乏中山路典型性,多是强调改造自然,即以人工环境取代自然环境,由此带来了对自然生态的破坏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中自然要素的珍贵,于是寻求城市与自然、人工与自然山水生态环境的融合与呼应,在人与社会关系更加密切,人类空间活动尺度更为亲切,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山路街道景观水景设计中更加注重利用自然的因素,运用水景旱做、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生态溪沟等“半自然化”景观进行人性化水景设计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是根据植物在不同水环境下的生长特征与水动静、深浅的不同要求,进行科学配置而形成的景观水生态景观由于水位的涨落,处于常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区域,形成湿地景观生态湿地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具有良好的作用首先,生态湿地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其次,生态湿地可产生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从而净化空气;此外,生态湿地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净化水体;最后,生态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实现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多类型的环境中山路街道景观水景中的景观水生态园(生态湿地)就是利用自然湿地或者人工湿地,运用湿地生态学原理和湿地恢复技术,借鉴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景观、生态过程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水景空间;是将保护和利用相统一的,融合自然、园林景观、历史文化等要素,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绿色人性化生态空间它是人类亲水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是对传统园林水景的继承和拓展生态溪沟就是在景观规划中运用新型材料,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中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营造人性化、可持续发展的水循环环境目前比较流行的为常年充水性地面渗透溪(沟),溪(沟)中常年有水流动,水声潺潺,可种植水生、半水生植物,构成人造天然湿地植物群落;既减少了人工和外来资源(例如水、能量、等)的投入,符合环保要求,又成为吸引野生生物,特殊是鸟类、昆虫(胡蝶、蜻蜓、萤火虫等)和两栖动物(青蛙、龟、蟹等)的绿色源头,造就人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中山路街道水景景观
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景观生态学要求景观要素如斑块、基质、廊道等合理规划,在数量和空间分布上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以符合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使人类聚居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符合人性化的需求中山路街道绿地景观包括斑块、基质、廊道和边界由于街道绿地景观是带状空间,其主要表现为廊道(绿色走廊)结合斑块(楔形绿地),表现形式为绿色走廊与街道廊道链接起来,在街道两边规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块体连接起来,形成绿色联网,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动物穿越边界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挪移;同时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引入城镇内部,改善空气质量中山路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涵盖植物群落学、环境园艺学、修复生态学等多学科,是经典植物造景(用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各种生态因子作用来创造景观,发挥植物本生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自然美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一定意境和功能的艺术空间)与景观生态学的融合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中山路地域人文特色,加强合理植物群落设计,提高生态效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性发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应该尽量保护中山路街道两侧原有的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重建绿色廊道和生物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网络,配置要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包括富于季相变化的人工植物群落和人工诱引的复合植物群落,做到搭配合理,共生共荣2)景观特色上要注意利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枝、果等,配合中山路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充分考虑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通过里外错落的种植,及对蜿蜒起伏的地形的合理应用,使林缘线、林冠线有高低起伏的变化韵律,形成景观的韵律美3)植物品种选用上,最大限度地选用地方植物造景,这有利于乡土特色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更是中山路地区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体现;为丰富本地造景植物与植物景观,可有计划适当引进外来驯化树种或者植被,但必须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4)引入绿量概念,目前城市绿化中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往往不能真正体现出绿地的生态效益,提高立体三维绿量能大规模提高植物群落与外界物质流、能量流的交换效率,提高生态效益中山路街道绿地景观人性化植物造景,应尽量选用叶面积大、叶片宽厚、光合效率高、三维绿量高的植物,增加绿地的叶面积指数,促进群落的光合效率,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提高中山路居民与自然环境的连接感,改善生活质量5)加强植物群落自身更新、恢复的能力,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人类应该用尽量少的自然能而足以对自然界产生巨大作用的模式和过程”,中山路街道绿地人性化配置,要努力把握中山路所在区域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改变植物配置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运用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来调整和构建改善种植结构,提高植物群落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如尽量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在植物群落中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利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能参预自然界的演替,达到自然力平衡,稳定而优美的中山路自然景观等
十二、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评价原则和评价体系在当代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中,我们要注重突出中山路特有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与民俗风情,尊重并满足当地居民生理、心理及精神上的各种需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天人合
一、可持续性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评价原则如下1)充分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原则城市的景观环境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也为城市建立独特的个性奠定了基础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要尊重历史、继承和保护历史遗产,认真研究中山路的发展史,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中山路的历史演变、自然地理风貌、文化传统、居民心理、市民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并融入当代城市生活的新功能,形成新的中山路街道景观文化和城市风貌2)以整体观念有序组织创造景观序列的原则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设计要以城市设计的理念来做指导,从城市总体出发,从规划一开始,就对道路、节点小品、水景、灯光、人、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中山路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把街道景观空间道路与环境作为一个景观整体加以考虑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并利用当地材料、传统建筑符号,并融合社会、文化、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风俗世情,来达到景观空间设计的实用性、欣赏性、地方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充分展示中山路的整体形象与个性,体现人性化3)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随着城市的发展,环境也随之恶化,环境的恶化要求我们尽量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本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满足人的需要,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另一方面要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尽量减少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节水、节能,提高物质的循环使用率,维护生物本土性和多样性,保持能量流、人流、物质流、信息流、价值流的畅通,维护自然界本生的缓冲和调节功能,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三者统一的可持续发展4)强调可适应性的原则可适应性主要是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在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设计、建设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过程中,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适应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根据人们的习惯、行为、性格、爱好进行空间选择,提供最佳的服务如午间歇息、等公共汽车座椅、电话亭、小卖点、夜间照明、香氛植物等7)整体景观的和谐性和连续性15
八、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设计中浮现的误区
151、建设指导思想
152、当地重要的人文一自然历史景观
153、自然山水城的理念
164、节点设计
165、街道绿地16
九、兰州中山路发展改造原则
161、沿街建造立面城市景观设计
172、街景容貌设计
173、户外广告设置控制
184、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的设置管理
195、店招、店牌设置
206、城市灯光夜景建设20
十、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理念22
十一、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要素的人性化设计思路
231、路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32、生态横断面的人性化设计
243、节点环境小品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44、水景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255、绿地植物造景的人性化设计26
十二、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评价原则和评价体系271)充分尊重、继承和保护历史的原则282)以整体观念有序组织创造景观序列的原则283)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284)强调可适应性的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在分析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思路和原则基础上,提出初步调研体系指标,探讨中山路街道景观空间人性化设计的标准化和街景改造模式0城市界面更新改造调研
一、兰州概况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四连”的独特位置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既体现了大西北的浑壮雄阔,又展现了江南的清奇秀媚兰州,在西北地区处于“座中四联”位置,是黄河上游经济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也是西部地区通信枢纽和信息网络中心兰州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寒冷、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市区海拔平均高度1520米,年均气温
11.2℃,年均降水量327mm,全年日照时数平均2446小时,无霜期180天以上,是比较理想的居住和投资创业之地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浮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殊是西部大开辟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兰州的定位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二、兰州的城市特色城市与城市的特色一个城市在这一地区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产业甚至军事在内的中心作用是主要的,包括了人口数量、产业结构及行政三方面的意义城市的特色可能难以用一句话来表述,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仅从城市的空间形体方面审视城市,并往往以建造风格特点代替城市的特色实际上,除空间形体之外,特色还应包括其他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社会以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城市的特色是与城市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有着必然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的形成发展与特色一个城市的形成发展与消失,固然有不少原因,但有两个条件是不能缺少的这就是客观自然与人为因素也就是大自然与人力两种力量的协调作用法国巴黎,如果没有适宜的气候和塞纳河取之不尽的水源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怎么也不会有今天的壮丽与繁荣,但是如果当年罗马兵营扎在塞纳河别的什么地方,巴黎也就不一定是今天的样子深圳的城市发展速度堪称世纪之最,一个小镇10年发展为特大城市,且其科技、经济位居全国前列,可以说这是客观自然与伟人作用结合的最好产物一个城市的特色,除了自身的特性外,也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不同之处,是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与城市性质、社会结构、经济特点、民俗民风等特色文化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的深刻内涵与外象形体融合结晶的升华而给人以感受与视觉反映,是城市的灵魂与精粹因此,城市的特色也就难以由人想象的去创造了,而是应由人去充分深刻的认识、揭示、发现这个城市存在的根本原因,挖掘其历史文化沉淀底蕴,找浮现存的菁华亮点,继承、发扬,并充实以新的内涵,塑造一种全新的形象但这种塑造只能是以上述诸多因素的恰当融合,而不是平空想象,就像我们不能平空塑造什么东西一样兰州是什么样的城市,目前有多种说法兰州地处西北高原,群山环抱“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之水天上来”,冲出夹谷穿城而过,可谓“山水城市”;兰州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坪上干旱,河滩地下水位较高,以盛产瓜果梨桃枣而闻名天下,有“瓜果之城”说法;兰州多民族居住,风俗各异,民族建造比比皆是,多民族文化共存,也称“民族城市”此外还有多种说法,但不管如何,兰州并非因为仅仅有了高山河谷或者瓜果梨桃,也不仅是民族较多才有了城市兰州的城市主要是建在黄河盆地上,而这些盆地则彻底是因为黄河对黄土高原的冲刷、切割、沉积而自然形成的,如没有黄河则不可能形成目前市区内的五块盆地没有黄河,山水何来,桃李何处,更谈不到各民族的生存繁衍,和睦相处兰州地处西北高原,大漠风沙,长河烈日,磨炼了兰州人豁达大度,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黄河奔腾咆哮,所向披靡,培养造就了兰州人勇敢顽强,朴实朴重的品德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黄河走出雪山,横跨高原,经过千百万年的冲刷、筛选、沉淀、积累、提炼,创造了生命,产生了文明,从黄河古象的足迹、丝绸之路的铃声到中西各民族的交往共存,生息繁衍,居家习俗,风俗世情,这一切构成为了今天的兰州文化但是,不管兰州的历史多么辉煌悠久,文化多么丰富深厚,黄河始终贯通其中,为其渊源,是孕育文明,启迪智慧的摇篮可以说,黄河是兰州的根基,是兰州的血脉,是兰州的灵魂,没有黄河就没有兰州所以,不仅兰州的特色根本在于黄河,就连兰州的存在发展也依赖于黄河了事实上,黄河在兰州蜿蜒蜿蜒,贯通全市长达百里,南北两山对峙,时近时远,川谷滩地大小形状变化多样,景观极其丰富,鸟瞰兰州,如同两根轿杆抬起了城市,像似一根银线串起了明珠这里我们虽然强调了黄河,但不能缺少南北两山两山形成为了川地也衬托了黄河,两山围合了城市,对兰州的生态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与黄河共同构成为了城市的特征在对四十公里黄河规划时,笔者认为,规划应突出兰州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因为这三种文化反映了兰州的产生与形成,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体现了兰州的存在与发展,基本函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是兰州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份努力突出兰州的城市特色从政府到学术界对此都赋予了很高的重视,特殊是以任震英大师为代表的老一辈规划专家和他们主持修编的第
一、二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都体现了这种思想,他们的远见卓识为兰州城市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三、兰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市政府又决定对黄河及两岸进行规划,找到了城市特色的关键所在,引导了城市的建设,形成为了今天人们交口称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然而找到了城市发展的关键和城市特色的根本只是良好的开端城市特色函盖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到精神,从空间表现到数据分析,从人的切身体味到视觉感受,是一个城市包括城市美学在内的综合反映而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包括建造设计则很难实现这一切因此要进行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不同的不是主要对城市用地和各项建设活动作出统一的安排部署和制定各项指标,而是注重城市的空间景观和环境品质的设计,从文化内涵到视觉感受,突出城市美的表现是对一个城市整体精神的反映目前,兰州市已对黄河沿岸进行了城市设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还不完整惟独对整个城市进行城市设计才干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地反映城市的空间景观与环境品质,表现美的概念,把山、水、绿融入城市,在城市布局、建造、道路广场、园林小品中反映城市文化,体现时代性、地方性、民族性,突出城市的特色使当今城市诸多不尽人意和非健康发展的趋势得到遏制和扭转,使兰州的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兰州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上看,兰州城址最早在东岗,后西固,再兰山下,再北移至目前的旧城区为止城市向来以肃王府(即后来的陕甘总督府,民国及解放后的省政府)为中心,以酒泉路为南北向中轴,东西对称布置,张掖路连通东西关与酒泉路形成T形主干道交汇于中央广场这种布局持续很久直至几百年后的今天,这里依然是兰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城市的核心区从城市的选址看,当时是考虑了军事谨防,又考虑了生活交通便利,以及城市规模要求,从宋元明清直至民国1954年,兰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首次城市规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对旧城进行了扩展和作了重大的结构布局调整将城市的中心东移至中心广场(东方红广场),这种做法既利用了老城区原有的设施易于启动建设,也牵就了人们环绕老城区生活习惯的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兰州市区内最大一块盆地而又是南北最宽处,而且有皋兰山这一象征兰州的山景可利用把皋兰山上的三台阁,这一兰州历史文化遗存景点通过南北大道皋兰路、中心广场达黄河作为城市的中轴线东西则以东岗路、庆阳路、临夏路、西津路通过几个广场的连接一线贯通,构成带状城市的路网骨架而中心广场两侧又对称布置了放射道路南北平凉路、金昌路,构成为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又使交通变得非常快捷对称性、放射状、方格网的统一应用,体现了中西结合的规划手法和兰州地理特征这次规划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而又较为实际的布局调整,正确引导了城市的建设,为今天的兰州奠定了基础直至1979年国家批准的第二版总体规划,依然坚持了这一布局,并明确城市“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的原则环绕这个中心,兰州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建设,至上个世纪90年代初,距中心广场东西几乎等距离的大洪沟至雷滩河一带,建造林立,人烟密集,商业繁华,机关单位密布,继而向东发展直至大青山麓而向西过沟仅一桥之隔的七里河区,则发展缓慢至于西固、安宁区则变化甚微各区虽保持了原功能划分,但东西差距加大,并未实现“平衡发展”显然,城市发展中“一个中心”的向心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特殊是带状城市五十年代东移中心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进入二十一世纪,老城区由原来的十多万人,发展到近百万人,使得中心区密度异常加大,继续发展的结果是,基础设施短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运转呆滞,综合功能下降,必须寻觅一条新的出路新城第二中心的提出“带状组团分布,分区平衡发展”的原则是正确的,但选择何种途径来实现则是关键依临黄河就不能继续坚持一个中心,若坚持一个中心其向心力作用必然使周围一切向中心靠拢,城市不可避免的浮现摊大饼的形式过分会萃使中心区随压力不断加大而降低功能两个中心则可使处于二者之间游离状态的因子向条件更加优越的另一中心靠拢,实现逐步平衡集中力量在西北方位合适的地区形成城市的第二中心,这是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城的规划是实现上述目标最为重要的一步,可与黄河兰州段的规划同为兰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二重奏以马滩、大滩、迎门滩、安宁大部份地区作为新城区的选址,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一个高标准、高起点,具有二十一世纪现代化水平的新城区势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不堪重负的老城区起到缓解疏散的作用,可降低城关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改善日照通风,提高住房条件,流畅交通,减轻各种基础设施的压力,增加绿化水面,降低污染,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综合功能二是弥补老城区的不足,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伴有经济体制改革,多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建设新型的流通业、物流业、城市中心商务区CBD都需要更好的环境和空间此外,还需要建设大型的生活服务、生产、市政基础等配套设施及大型体育文化、会议中心等,提高城市的品位与功能第三,也许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新老城区分布于黄河两岸,一在东南,一在西北,形成为了以黄河为轴线的“一河两城”结构布局,奠定沿河发展的基础,利用两个中心辐射作用,带动七里河、安宁、西固及其彭家坪、沙井驿、柳沟坪、小坪等坪地,实现东西南北的平衡发展新世纪兰州城市的跨跃兰州城址在历史上虽多次变迁,但向来环绕黄河并逐步挨近黄河新城区的规划形成为了“一河两城”沿河发展的结构布局“一河两山”是兰州城市最主要的特征;“以河为轴”是兰州城市的发展方向;东西不尽黄河,南北百万绿地,中镶二珠这是兰州城市布局的特点,也是城市发展的远景和构建“大兰州”的基础“一河两城”、“一带双珠”这是三版城市总体规划最大特点,也可说是“点睛之笔”,一大亮点它将使我们的城市空间景观环境品质做到全面提升,使兰州在它的发展史上产生一个飞跃,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一个健康持续、辉煌壮丽的发展阶段不难看出,新城的规划对我们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是兰州市委市政府对兰州城市建设与发展所做出划时代的决策,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目前,百里黄河风情线的整治美化初见成效随着南北滨河路东西延伸,新城区的启动,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一个更加繁荣亮丽的兰州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城市正以一个空前的速度在发展第二中心以及它所能够辐射的西固、七里河及沙井驿等地区用地还是有限的市委市政府已看到了这一点,责成有关部门正在沿着东进西展,南升北拓的思路,从更高更远视角考虑兰州未来的发展,并已着手榆中和平镇、夏官营一带的规划研究,对市区坪地、河口、中川及以市区为中心的城市群的发展进行思量,为兰州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更加长远的打算兰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兰州传统建造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其独特的地方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建造技术,鲜明的地域文化和建造文化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建造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兰州传统建造文化在新区建设中的延续和发展研究”系列研究课题中的专项研究成果之一该系列研究课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为指导,对兰州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造设计、公共环境艺术等方面进行前瞻性与战略性的探索,对兰州市未来城市建设远景的逐步实现提供了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依据这是一项对兰州市的未来有着重大战略意义的研究工作,对于兰州城市特色的营造和城市魅力的提升、城市传统建造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大都市圈内文化差异性的维护与整合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兰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使得兰州文化的保护、研究拥有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不仅有利于对兰州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