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带来一些诗句,自由读一读
1.课件出示与知音相关的句子知音共饮醉当歌知音世所稀千金易得,知音难寻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诗句的共同点(都有“知音”一^词)
3.教师过渡,板书课题过渡从刚才我们读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珍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它讲述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一《伯牙鼓琴》(在黑板上板书课题)
4.学生齐读课题,弄清题意“鼓”是什么意思?(弹)这里的“琴”指的是七弦古琴(教师可出示古琴图片)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1)学生大声读课文,读两至三遍,争取读通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2.教师示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试着用记(课件出示正确的朗读停顿)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全班根据朗读停顿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学生再读课文,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1)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再读课文,读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2)学生尝试自己复述故事
3.教师适当补充人物背景知识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品读课文,感悟“知音”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你能围绕“知音”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尝试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前三句话)伯牙遇知音,欣喜万分第二层(最后一句话)伯牙失知音,悲痛欲绝
2.品味知音相遇之“喜
(1)默读课文前三句话,思考伯牙为何视锤子期为知音?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3)想象拓展,说话训练
①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杨柳依依清风徐徐白雪皑皑明月皎皎
②师生合作,完成句式训练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伯牙鼓琴而志在白雪,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皑皑乎若白雪J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J小结只要是伯牙心里想的,锤子期全都知道,他真是伯牙的一一(学生补充“知音啊”)“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伯牙当时的心境,那就是一一(学生补充“喜”)是啊,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那就是一一(学生补充“欣喜万分”)
(4)学生齐读前三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的喜悦心情
3.品味失去知音之“悲:
(1)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处甚欢,并约好明年中秋老地方再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等来的却是子期病逝的消息面对子期冰冷的坟墓,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能再听到他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句
(2)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出示补充资料过渡相传伯牙在破琴绝弦之前,在子期坟前吟诵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4教师配乐范读诗歌,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5学生配乐朗读诗歌,思考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用一个字来形容悲,痛用一个词来形容伤心欲绝,肝肠寸断,撕心裂肺
4.质疑探讨,升华情感1伯牙破琴绝弦,“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破琴绝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2讨论你怎么看待伯牙破琴绝弦这一举动?你是赞成还是反对?
五、朗读悟情,背诵积累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结合板书试背全文
2.播放音乐《高山流水》,齐读课文,结束全文教师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也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虽然当年伯牙所做的《高山流水》已经失传,但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个动人的故事,也创作了一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首曲子,再齐读课文,能够背诵的同学可以背下来小结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一一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一一生知音!)
3.延伸拓展,作业设计
(1)读一读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一书中记载的有关“伯牙绝弦”的故事
(2)试着将课文改写成一个400字左右的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