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一、默写与文常
1.按要求填空
(1)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
(3)《屈原列传》中,称赞《离骚》“言浅意深”的两句是“,
二、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诗句引用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顺利推进,“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美好生活为时不远了B.乘江轮游于长江之上,皓月当空,江水悠悠,自然会生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感慨C.离家远赴外地求学,看着伫立在村口的父母身影越来越小,“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D.“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看这草长莺飞、垂柳拂面、湖水潺潺,此情此景怎不令人陶醉?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我们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这话表面看来,不通已极但是实含有至理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一一比好一点,是神仙的生活;比坏一点,就是猪的生活一一便呆板单调已极,O OOO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
①世界既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
②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③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象的田地
④人生最可乐的就是活动所生的感觉,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A.
②④①③B.
①③④②C.
②③①④D.
④①②③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审美忠实林少华
①尽管翻译有那么多种类,但从语言角度来说,文学翻译是最难的这是因为,文学语言,尤其是诗歌语言是语言的最高层次最高层次是什么层次?审美层次、艺术层次
②我以为,文学概论中说的文学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之中,唯独审美功能,通过语言艺术给人以审美愉悦这一功能是其他学科门类和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遗憾的是,很长时间里我们忽略了文学作品的这一功能包括文学翻译在内,人们只顾说说说,而忘了怎么说其实怎么说才是艺术,才是美,才是文学翻译的文学性或者审美信息老一辈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了“翻译美学”这个术语,认为“翻译绕不开美学”
③说到美,最日常性的联想往往和女性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句流行语就曾把翻译比喻成女性“翻译如女人,漂亮的不忠实,忠实的不漂亮”这个比喻并不恰当,有歧视女性的意味,但作为引用者的我的意思是,翻译、文学翻译必须美,必须漂亮却又不能仅仅漂亮,必须漂亮与忠实兼而得之换言之,理想的翻译就是要既忠实又漂亮那么这样的翻译,这样的译者有没有呢?不多,但有还是有的
④王佐良译的培根读书名言是为其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你看,英汉之间,妙而化之,天衣无缝可谓美而不妖,贞而不俗汉译法国文学,翻译家罗新璋最服傅雷他举傅译《约翰•克里斯朵夫》开头一句为例直译为“大江的轰隆轰隆声,从屋子后而升上来”而傅雷译为“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化人为己,水乳交融,斐然而成名译日本文学翻译这方面做得最好的,窃以为是丰子恺译的《源氏物语》鬼斧神工,出神入化,信手拈来,绝尘而去个别理解或有不足,原意传达或有不逮,但在整体审美意韵的捕捉和重构上,无人可出其右读之可知译事之难,可叹译笔之工,可生敬畏之情
⑤忠实与漂亮如何兼而得之的问题,其实也是学翻译搞翻译的人尽人皆知的“信达雅”如何认识和实践的问题“译事三难,信达雅信达雅三个字,解释起来也够难的“雅”尤其众说纷纭,质疑也最多听起来最为理直气壮的质疑是原文是俗的难道也非要译成雅的不可?
⑥“信这里当然是真实、诚实,忠实于原文之意不偏不倚,不即不离,不增不减一言以蔽之,不伪“达”,达意孔子说“辞,达意而已”,词不达意是不成的一般理解为通达、畅达、顺达“雅”,古人说“辞令就得谓之雅”,大意是,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得得体就是雅也不仅是说话,穿戴也好,礼节也好,房子装修也好,得体都是最不容易的稍有疏忽就弄巧成拙,走向反面庸俗、粗俗、恶俗或者显摆、浅薄、浅陋
⑦在这个意义上,雅乃是一种层次极高的审美追求、审美理想表现在文学翻译上,即是译文的艺术性、文学性,即是原作的文学审美功能的重构和忠实再现是的,我认为达、雅,其实也是个信的问题,也是信的表现就侧重而来说,信,侧重于语义忠实或内容忠实,属于文学翻译的形式层达,侧重于行文忠实或文体忠实,属其风格层;雅,侧重于艺术忠实或美感忠实,属于审美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审美层法语有句话说“翻译即背叛”,即使“背叛”,也要形式层的背叛服从风格层,风格层的背叛服从审美层,而审美层是不可背叛的文学翻译之重在这个意义上,我的所谓翻译观以概括为四个字审美忠实(节选自《读书》2022年第5期,有删改)
4.第
②段的“怎么说”在文中的含义是o
5.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A.审美视角缺失是目前文学翻译实践与批评的盲点所在
8.忠实与漂亮兼而得之,主要看译者对原意的理解传达C.“信、达”需要知性判断,“雅”则更需要审美判断D.在难以完全体现作者原意时,美感再现是必须保证的
6.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A.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当然力求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丰姿B.翻译是一种艺术,译文应当有“五美”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C.翻译不是词句的形式对应,而是语言信息与美感信息的整体吸纳与再造D.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7.用本文“审美忠实”的观念,对第
④段“傅译《约翰•克里斯朵夫》”这一事例加以分析
8.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四、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走,去看看那湾长江汤世杰
①清明回老家,去父母青草荫荫的老坟前敬杯水酒,点把香烛,插几串清明吊站在半山放眼一望,春日阳光下,那湾波光粼粼的江水,如一枚亮亮的眸子,骤然就叫我有些动情心里便起一念既已回来,怎能不专程去看看那湾长江呢?
②我说的故乡长江,是刚出了三峡,那湾变得有些悠缓的江流紧邻的上游,乃东晋袁山松《宜都记》里描述过的“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的长江,也是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中描摹过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奔御风,不以疾也”的三峡一俟出了西陵峡口,过了南津关,便自改了性情一一大自然极性情也极懂韵律节奏,一泻千里后便稍稍松了一口气,只是款款而行了
③先人当初选择这里住下来,显见是因长江在此留下了那片江湾但后来又发现,江流到了这里并没真改了脾气,水灾是常有的于是追究到“风水”,以为那座立于右岸金字塔形的磨基山,终究还是有些突兀了而江流左岸作为主山的东山则低矮许多,便在江边建了座“天然塔以为那样的高度,庶几可抵消一些“客山”的挤压另说,磨基山又名孤山,建塔以对,可略慰其孤寂管不管用我说不好,但古人的思索倒满满都是诗意无论“主”“客”之谓,还是为山寻侣,对人与山川的那种安顿,现代人都未必能想得出来
④如今,站在幼时春游仿佛要走很远才能到的宝塔河,感受到的正是视觉上的平衡没了天然塔,或许天便倾了地便偏了,有了,江水便再不乱闯,径直往下游行去于是小城便有了生生不息的人众,南来北往的舟船,有了人生公开或隐秘的悲欢离合进而作为一个进出巴蜀的军家必争之地,也就有了史称为夷陵之战的那场大战,有了抗战时的“中国敦刻尔克大撤退”
⑤生活自然并非总那样撼人心魄缓缓而行的江流,也曾像母亲那样,抚慰过无数人细微却深切的生命之痛即便一度官场得意、却因追随范仲淹革新失败而被贬为夷陵县令的欧阳修,也曾受益
⑥景祐三年,未满三十岁的欧阳修初到夷陵,想必也见过我正面对的江天,领略过那番情致其时的永叔先生尚未自称“醉翁”,初到夷陵也曾郁郁寡欢其《望州坡》诗曾云:“闻说夷陵人为愁,共言迁客不堪游”足见当时心情当黑夜过去,一篇《至喜亭记》,正是他献给世人的欢喜如今,横跨长江的至喜大桥,恰是据此命名的几年后他早已离开夷陵,所作《和对雪忆梅花》却有句云“昔官西陵江峡间,野花红紫多斓斑惟有寒梅旧所识,异乡每见心依然”野芳斑斓,寒梅旧识,皆是与一方山水暗通款曲的知性知心,诗人始终铭记着的,正是那湾江流与小城给予他的深情抚慰
⑦诗中的“野花斓斑,,一语,常让我想起他那首《戏答元珍》中的“野芳”“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初到峡州,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久闻欧阳修诗名,有诗相赠,欧阳修乃作诗以答一首看似俗常的应酬诗,透露的却是决不气馁的追求与志向,极富哲理的人生思考挫折虽叫他心潮难平,甚或有些许迷惘,但“野芳虽晚不须嗟”,来日仍可期待
⑧一晃,千百年如江水流去,上自屈子、昭君,下至唐宋之际白居易与元稹及其弟白行简,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前后“三游”,以及李白、杜甫等一应诗人大家,无论行经一瞥,轻舟已还,还是午夜借宿,驻留为官,皆已从那个小城悄然走过,历史的纷繁足音,悄然回荡于一线峡江的江天之间城虽已非当年之城,倒是诗在、情在
⑨临江而行,从穿过三峡大坝变得清澄的江水里,我竟看见了自己江边,有人正以一根钓竿“甩钓”着一条大江小小人影与一条大江相比,何足论也?而那副情景,正可吟宋人诗句“多少侯门天样阔,算来何似钓船宽”长江自不会拒绝一叶蚱嫡小舟一张轻盈白帆,就连江边的土岸,也有情有意从生长于斯到十八九岁离家求学,与那湾江流亲近毕竟短暂,当记忆的山林白云拂动时,生命已然迟暮而此时,心中就像那天早晨我吃过的一个家乡糯米油饼一样,还是儿时味道,轻尝一口,整个生命,刹那间就芬芳四溢了⑩欧阳修早已走远心里有一条大江的人,或跟大江一样,年年岁岁都是浩浩荡荡的吧
9.分析第
②段引用的作用
10.第
⑨段画线句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1.有人认为第
⑦段的内容太突兀,显得多余,说说你的看法
12.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意义
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使东川•南秦雪
①唐元稹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骁御史上南秦[注]
①此诗是元稹被贬四川通州之时,途径骆口驿所作
13.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A.一联B.两联C.三联D.四联
14.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寒食”“春深”突出节令变换、路程逼远B.颔联“才”“已”两个副词,写出蜀道天气突变C.颈联的比喻运用与“千树万树梨花开”异曲同工D.全诗的语言浅显质朴,多以口语入诗,辞浅意哀
15.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后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六、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因涿郡卢植,事扶风马融
②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及党事起,乃与同郡孙嵩等四十余人俱被禁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日“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初,中兴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之徒争论古今学,后马融答北地太守刘续及玄答何休,义据通深,由是古学遂明
③灵帝末,党禁解,大将军何进闻而辟之州郡以进权戚,不敢违意,遂迫胁玄,不得己而诣之进为设几杖,礼待甚优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一宿逃去
④时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要玄,大会宾客,玄最后至,乃延升上坐绍客多豪俊,并有才说,见玄儒者,未以通人许之,竞设异端,百家互起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绍乃举玄茂才,表为左中郎将,皆不就公车征为大司农,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送迎玄乃以病自乞还家
⑤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渡,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经赴会千余人(节选自《后汉书•郑玄传》)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杜门不出()
(2)表为左中郎将()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玄乃发《墨守》,针《膏肓》()A.打开B.揭发C.批驳D.表达
18.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乃延升上坐()A.迎接B.邀请C.延续D.引见
19.选择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A.以山东无足问者玄乃以病自乞还家B.因涿郡卢植穰还,以闻,因劾奏吉C.陈元、李育、贾逵之徒清居市不为市之道D.绍乃举玄茂才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20,把第
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玄依方辩对,咸出问表,皆得所未闻,莫不嗟服
21.分析第
②段画线句何休之叹对于塑造人物的作用
22.结合全文,推测郑玄屡拒征辟的原因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送刘函三序方苞
①道之不明久矣,士欲言中庸之言,行中庸之行,而不牵于俗,亦难矣哉A苏子瞻日“古之所谓中庸者,尽万物之理而不过;今之所谓中庸者,循循焉为众人之所为”B自吾有知识,见世之苟贱不廉,奸欺而病于物者,皆自谓中庸,世亦以中庸目之C其不然者,果自桎
①焉,而众皆持中庸之论以议D
②其后燕人刘君函三令池阳,困长官诛求
②,弃而授徒江淮间,尝语余曰“吾始不知吏之不可一日以居也吾百有四十日而去官,食知甘而寝成寐,若昏夜涉江浮海而见其涯,若沈痛之霍然去吾体也”夫古之君子不以道徇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刘君所行,口非甚庸无奇之道口?而其乡人往往谓君迂怪不合于中庸,与亲呢者则太息深颦,若哀其行之迷惑不可振救者虽然,吾愿君之力行而不惑也
③无耳无目之人,贸贸然适于郁栖
③坑阱之中,有耳目者当其前,援之不克,而从以俱入焉,则其可骇诧也加甚矣凡务为挠君之言者,自以为智,天下之极愚也,奈何乎不畏古之圣人贤人,而畏今之愚人哉?刘君幸藏吾言于心,而勿以示乡之人,彼且以为诗张颇僻
④,背于中庸之言也[注]
①自桎自己束缚自己,指坚守节操
②诛求敲诈勒索
③郁栖粪池,污秒停积的地方
④诗张颇僻狂妄偏邪
23.将“夫能为众人之所为,虽谓之中庸可也”填入第
①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A.A处B.B处C.C处D.D处
24.可填入第
②段方框处的一项是()A.岂……哉B.如……何C.无乃……乎D.何……为
25.从论证方法运用的角度赏析第
③段画线句
26.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七、材料作文
27.作文生活中,人们往往乐意读读得懂的书,做做得来的事也总有人的做法刚好相反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
1.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女娟炼石补天处李凭箜篌引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2.D
3.A
4.通过语言艺术给人以审美愉悦这一功能,即文学语言
5.A
6.A
7.本文的审美忠实是从语言角度来说,属于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一一审美层次、艺术层次借助语言艺术给人的审美愉悦这一功能实现“雅”,即译文的艺术性、文学性,就是原作的文学审美功能的重构和忠实再现,侧重于艺术忠实或美感忠实第
④段“傅译《约翰•克里斯朵夫》”用“江声浩荡”来表现“大江的轰隆轰隆声”可谓言简意赅的同时,能让人身临其境,产生一种震撼感,画面更开阔,富有气势,壮观磅礴;能让人思索大自然的伟力,生命不息,奔腾不止,可见译者与作者达成了情感共鸣,最大程度的理解了原文内涵,化人为己,水乳交融,既达意,又惟妙惟肖,意在传神,形神兼似,做到了审美忠实
8.首先通过题目“审美忠实”亮出话题,暗示中心观点为文学翻译提倡审美忠实,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其次,第
①段照应题目,提出翻译最难能可贵处为“审美层”,引题并总领下文然后,
②-
④段分析问题,作者通过举例分析,阐明文学概论中说的文学三大功能中,通过语言艺术给人以审美愉悦的审美功能具有无法替代的地位作用理想的翻译就是要既忠实又具有美感最后,第
⑤・
⑦段解决问题,结合“信达雅”说明如何实现审美忠实,强调“雅”即为文学翻译的最高层次,即审美忠实
9.结构上点明题目,照应上文“心里便起一念既已回来,怎能不专程去看看那湾长江呢?”并引出下文对与长江相关的先人、建筑、诗文、故事等内容,明确长江所在,以及与“我”的关系,并通过引用介绍这段长江的水文特点,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大量诗句的引用不仅丰富了文本内容,还增添了文化底蕴和可读性,为抒发对长江的热爱之情做铺垫
10.使用了夸张修辞和比拟手法小小“钓竿‘甩钓着一条“大江”,体现出夸张修辞,不合实际但合乎情感感受,突出了人和江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其说人在“钓”江,毋宁说大江吸引了人把大江比拟人鱼类,生动形象亲切可感,突出了大江对人类的魅惑力,不仅从物质上喂养着人类,更从精神上俘获了人心,表现了长江的浩瀚无私、默默奉献、只知给予不求回报大爱精神句式富有变化,长短结合,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一”的间隔反复,具有小和大、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比映照效果,表意鲜明突出
11.我认为第
⑦段的内容既不突兀,也不显得多余结构上看首先照应了上文“野花斓斑”的内容,也引出下文“一晃,千百年如江水流去,上自……悄然回荡于一线峡江的江天之间……倒是诗在、情在”,这一内容恰好表现了“但‘野芳虽晚不须嗟,来日仍可期待”,可见该段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看,引出有关的诗句和两位诗人,除了表现友情深厚,更突出了欧阳修的决不气馁的追求与志向,极富哲理的人生思考,挫折难免,乐观豁达面对,不失希望和信念表达效果上看,引用大量诗句,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文学底蕴深厚,增强哲理启迪性,文采斐然,诗意盎然,吸引读者
12.本文意蕴深沉含蓄,表达的情感丰富多元,有对长江以及与长江有关的人文的热爱之情,亦有对故乡的殷殷厚意,通过对古代建筑讲求诗意的赞扬、对保持生态平衡的肯定,委婉传递出对现代人破坏生态不懂得尊重爱护大自然的批评和不满,借助对欧阳修等文学大家诗文的推崇、精神节操人格等的颂扬,也间接传达出自己对融于大自然的恬淡、安宁、静谧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更希望每一个人都葆有一颗热爱自然、激情永在、豁达宽广、乐观昂扬、活力四射的心
13.C
14.A
15.借景抒情即使是仲春时节,却寒雪未去,周围都笼罩在严寒中,写出了前途艰险、诗人内心的悲苦、孤独
16.关闭上表
17.C
18.B
19.D
20.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21写何休对郑玄的慨叹佩服,从侧面表现郑玄对经学研究的深入透彻,辩驳有说服力
22.
(1)郑玄爱好学习,执着求学;
(2)郑玄不喜做官,勤于研究;
(3)郑玄不慕权贵,淡泊名利参考译文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郑玄年轻时,在乡里做掌管诉讼和收赋税的小吏,每逢休假回家,常常到学校里读书,不喜欢做官吏父亲为此多次发火,也不能制止他郑玄于是到京城太学去学习,拜京兆人第五元先为师,后又跟从东郡人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因为在山东没有值得求教的人,于是他往西入关,通过涿郡的卢植,拜扶风人马融为师郑玄独自出外游学,十多年才回到家乡因为家境贫困,郑玄在东莱为人佣耕,跟随他的学生已经有成百上千了党锢之祸发生了,他和同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禁止做官从政,于是郑玄就埋头研习经学,闭门不出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著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批驳《墨守》,针硬《膏肓》,驳斥《废疾》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续,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释义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汉灵帝末年,党禁解除,大将军何进听说郑玄很有才能便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当权的外戚,不敢违背他的意旨,于是逼迫威胁郑玄,郑玄不得已前去应召何进为他准备了几案和手杖,礼遇十分优厚郑玄没有接受朝服,只穿戴普通人服饰来拜见何进住了一夜就逃走了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大军,派使者邀请郑玄,袁绍大会宾客,郑玄最后才到,就被请到上座袁绍的客人大多是俊秀豪杰,各有才气而善辩,他们看见郑玄是个儒生,不认为郑玄是个学识渊博的人,大家竞相设置一些怪异的问题,各种学派的观点交替提出郑玄依照儒家学说答辩应对,内容都超出了问题本身,大家都得到了闻所未闻的知识,没有人不慨叹佩服袁绍就举荐郑玄为茂才,上表推荐出任左中郎将,郑玄都不去就任后来朝廷征召他为大司农,送给他一辆安车,(规定)郑玄经过的地方,主管官吏都要亲自迎送郑玄却借口有病请求回家这时袁绍正和曹操两军在官渡僵持不下,袁绍让他的儿子袁谭派遣使者逼迫郑玄随从军队郑玄迫于无奈,带病来到元城县,病情危重而无法继续行进,这一年六月病逝,享年七十四岁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从郡守以下曾经跟随他学习的人中,披麻戴孝参加丧会的有一千多人
23.B
24.A
25.运用类比论证,以“有耳目者”类比刘函三,希望他能够坚守节操,行中庸之行,不为世俗所拘泥
26.
(1)肯定了一个廉直之士对官场的厌弃态度;
(2)表达了方苞对时弊的态度,含蓄地批评吏治参考译文儒家思想不明晰已经很久了,士人想要说中庸的话,做中庸的事,而不拘泥于世俗之鄙见,也就很难了苏轼说“古代所说的中庸,涵盖万物的道理却不过分;当今人们之所谓中庸,只不过是顺从世俗的行为”能够做众人做的事,即使称之为中庸也是可以的自从我明白了学识道理,见识到世上苟且卑贱不讲廉耻,奸诈欺骗陷于贪求物欲而不能自拔的人,都自认为是中庸,世人也用中庸看待他那些不同于上述“苟贱不廉”的人,最终自己约束自己,而众人都拿中庸的言论来议论他这以后燕人刘君函三次做池阳县令,苦于长官敲诈勒索,弃官在江淮间教授学徒,曾经对我说“我开始不知道不可一日作官的道理我当了一百四十天的官就辞掉了,这才吃得香睡得着,如同在黑夜渡过江水而看见了岸边,如同久治不愈的重病忽然痊愈”古代品格高尚的人不丧失原则以曲从于人,不让不仁之心施加到身上刘涵三的作为,难道不是很平常吗?然而他的同乡大多认为他迂腐怪涎不符合中庸之道,与他亲近的人就叹息皱眉,如同哀叹他行为糊涂不能够拯救了即使这样,我也希望他能够身体力行不受迷惑没有耳朵和眼睛的人,蒙昧不明的掉进粪池污井之中,有耳朵眼睛的人在他的前面,救助他却没能成功,却跟从他一起掉入坑池,那么就更加让人惊骇了大凡说阻挠你的话的人,自认为是明智的,其实是天下最愚蠢的人,为什么不惧怕古代的圣人贤人,却惧怕现在的愚人呢?希望刘君把我的话藏在心里,不要给同乡之人看,他们将会认为我的话是欺诳,歪门邪道,违背中庸之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