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重难点如何把握诗歌阅读题12如何鉴赏诗歌五个入手点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诗歌鉴赏试题,全国甲乙高考卷,设置两道试题(一道四选一的选择题,3分;一道简答题,6分;),总分9分,在整个试卷的
15、16小题的位置上,考试内容就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情感价值观、对比阅读等,一般情况下,不是单纯地只考查其中的一个方面,比方说,考查怎样表达出诗人的情感,既要答出抒情手法是哪一种,也要回答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哪句诗句中判断出来的近几年,主观试题考查情感价值观和比较阅读的题型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观月时的节日和天气,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登楼赏月时的良好氛围B.颔联诗人着重描绘了眼前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美景,并赋予其独特的意蕴C.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紧凑,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轻松愉悦的心情D.尾联诗人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是不是还有人会想到自己
15.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写明月,其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
14.A
15.
①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从正面描写十月十五日月圆之夜的佳景,表达了诗人登楼赏月的畅然愉悦之情,也为下文表达感叹张本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伴随着你到夜郎以西,想象丰富,将“明月”拟人化,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与同情【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F首联点明观月时的节日“错误,首联虽然提到中秋,但并非诗人观月的节日应该是十月十五日,也称“下元节”故选Ao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意思是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水中明月卧浮图”一句中将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十月十五日下元节的佳景,表达了诗人登楼赏月的畅然愉悦之情,同时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伴随着你到夜郎以西作者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情景交融,将“明月》拟人化,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抒发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与同情
九、【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3届高三上第二次验收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注】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己故去十年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主要表现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B.颈联虚写梦回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实写身老桑村麦野的处境,虚实结合,拓展了诗歌意境,深化了情感C.尾联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诗人塑造的典型形象相关,也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系
15.诗中的主人公有怎样的形象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14.A
15.
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手法的能力A.“儒雅谦恭”错误,“谈舌如云气吐虹”意思是“谈吐间壮志凌云、气势如虹”,应是豪迈洒脱的形象故选Ao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诗歌首联和颔联是回顾诗人当初的情形,由首联“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可知,诗人年轻时候文武双全、壮志凌云、慷慨激昂,由颔联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可知,诗人当年面对战鼓雷鸣、烟尘遮天的情形也不畏惧但现实中的诗人却是“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心怀壮志却“身老桑村”,可见壮志难酬颔联后一句“一簪华发醉秋风”中“华发”即白发,白发丛生,这是感叹时光流逝,自己也渐渐年迈,可见迟暮悲伤尾联“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意思是“我的好友独孤策已经埋骨在远方,我也想与他一样,可是谁能和我一同前往”,可见孤独寂寞
十、【河南省长垣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舟过大通镇
①杨万里淮上云垂岸
②,江中浪拍天顺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
③芦荻偏留缆
④,渔曹
⑤最碍船何曾怨川后
⑥,鱼蟹不论钱【注释】
①大通镇;今铜陵市大通镇,地处贵池、青阳、根阳、铜陵四县及交界处,自古就是沿江重镇,明代在此设“巡检司河泊所、递运所”、驿运站”
②淮上云垂岸指水天相接的地方,压着厚厚的云层
③牵通“纤、纤夫拉船用的纤绳
④缆拴船的缆绳
⑤渔膏用竹竿支架的渔网
⑥川后船行驶的慢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说大通镇风急浪高,江中浪海翻涌,险象环生,后说并不曾有丝毫抱怨船行的慢B.诗人以浓郁、凝练的文笔,撇开闹市的繁华,单从大通镇的自然美景中截取画面,从一个侧面描绘出鱼米之乡C.“芦荻偏留缆”,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醉手法,丛生密集的芦荻,偏偏好客地欲牵留着船上的缆绳,显得有情有义D.“渔譬最碍船、诗人特地选取最富地方特色的渔臂来写,最是那些捕鱼虾的渔瞥十分繁忙,阻碍着船只的前行
15.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
14.B
15.这首诗描绘了水拍江滩图、渔臂碍船图和鱼蟹价廉图,表达了对大通段长江风光的惊奇之情,对当时大通的繁华、富庶的境况的赞美之情【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浓郁”错,应该是淡雅的文笔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江中浪拍天”概括出水拍江滩图”,结合“渔皆最碍船”概括出“渔譬碍船图力结合“鱼蟹不论钱”概括出“鱼蟹价廉图”诗歌描绘了大通风急浪高、江中浪海翻涌的长江自然美景,也描写了丛生密集的芦荻好客牵留缆绳、捕鱼虾的渔譬不让船只前行的有情有义的长江风俗画面,还有“鱼蟹不论钱”所表现出来的繁华、富庶的境况表现了诗人对大通段长江风光的惊奇之情,对当时大通的繁华、富庶的境况的赞美之情y限时检测★★★
一、【河南省长垣市十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十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舟过大通镇
①杨万里淮上云垂岸
②,江中浪拍天顺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
③芦荻偏留缆
④,渔曹
⑤最碍船何曾怨川后
⑥,鱼蟹不论钱【注释】
①大通镇;今铜陵市大通镇,地处贵池、青阳、根阳、铜陵四县及交界处,自古就是沿江重镇,明代在此设“巡检司”河泊所,递运所”、“驿运站”
②淮上云垂岸指水天相接的地方,压着厚厚的云层
③牵通“纤”,纤夫拉船用的纤绳
④缆拴船的缆绳
⑤渔譬用竹竿支架的渔网
⑥川后船行驶的慢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先说大通镇风急浪高,江中浪海翻涌,险象环生,后说并不曾有丝毫抱怨船行的慢B.诗人以浓郁、凝练的文笔,撇开闹市的繁华,单从大通镇的自然美景中截取画面,从一个侧面描绘出鱼米之乡C“芦荻偏留缆、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的修醉手法,丛生密集的芦荻,偏偏好客地欲牵留着船上的缆绳,显得有情有义D.“渔瞽最碍船诗人特地选取最富地方特色的渔詈来写,最是那些捕鱼虾的渔曹十分繁忙,阻碍着船只的前行
15.这首诗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
14.B
15.这首诗描绘了水拍江滩图、渔圈碍船图和鱼蟹价廉图,表达了对大通段长江风光的惊奇之情,对当时大通的繁华、富庶的境况的赞美之情【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浓郁”错,应该是淡雅的文笔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结合“江中浪拍天”概括出“水拍江滩图”,结合“渔皆最碍船”概括出“渔譬碍船图结合“鱼蟹不论钱”概括出“鱼蟹价廉图工诗歌描绘了大通风急浪高、江中浪海翻涌的长江自然美景,也描写了丛生密集的芦荻好客牵留缆绳、捕鱼虾的渔瞥不让船只前行的有情有义的长江风俗画面,还有“鱼蟹不论钱”所表现出来的繁华、富庶的境况表现了诗人对大通段长江风光的惊奇之情,对当时大通的繁华、富庶的境况的赞美之情
二、【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3届高三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一剪梅宋・刘克庄小序余赴广东,实之
①夜饯于风亭束缰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
②是王郎,来送刘郎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③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
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元通原”
③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束编啡用乱麻搓成火把“束编宵行十里强写出连夜行路之景,紧扣小序中“饯”字B.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处借此称谓暗指个人身世C.全词语极夸张,情极大胆,豪爽、超迈,淋漓酣畅,充分体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D.“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者鼓掌大笑,与作者和王迈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15.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诗句分析【答案】
14.A
15.始而愁苦,继而欣喜,最后慷慨奔放
①词人屡次遭贬,今又夜赴广东,天寒地冻夜路难行,自然心生愁苦;
②继而遇友人相送,更能把酒畅谈,词人深感欣喜;
③最后,词人的欣喜之情在狂放不羁的情态之中,发展到顶峰,即使旁人不解议论,词人也睥睨世俗、纵情任性【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A.”紧扣小序中,饯,字”错误应是紧扣小序中的“夜”字故选Ao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诗歌中的词语“天寒路滑”分析“心生愁苦、结合“送刘郎”“酒酣”分析“欣喜”之情;结合“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分析睥睨世俗、纵情任性”的情感这是一首抒写与友饯别的令词全篇表达了词人傲视世俗的耿介个性,是他主动向社会发动“攻击”的狂放表现上片先写自己将在天亮之前拿着火把,走十多里的路,不可背负过重,便把衣囊抛弃,只挑着诗囊上路“宵行”已露旅途之苦,起句”束编宵行十里强二开门见山地描写连夜而行的情状“天寒路滑马蹄僵”中“寒”“滑”“僵”三字极言自然条件的恶劣、旅途之艰苦词人屡次遭贬,今又夜赴广东,天寒地冻夜路难行,自然心生愁苦“元是王郎,来送刘郎“写友人相送之谊二人分手在即,却并不伤别感慨,而是痛饮酒酣,豪情满怀,谈文论诗,词人深感欣喜二人高谈阔论,以致惊动了东邻西舍最后三句写道当别人笑他疏狂时,他满不在乎地回答他们,并不以疏狂为意这正是对当时束缚思想的、严酷的礼法制度的挑战和抗议”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态度明确坚定,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动人
三、【广西柳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I®)台王融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还看云栋影,含月共徘徊临高台谢眺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
①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谁知倦游者,嗟此故乡忆【注】
①绮翼,这里指窗帘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和谢诗都属于登高诗,开头均紧扣题目,直截了当交代登台原因B.王诗登台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谢诗登台映入眼帘的是归巢的孤鸟C.王诗中的“含月”和谢诗中的“朝夜”都表明诗人登高望远直至深夜D.王诗和谢诗虽然所写之景不同,但都能够体现出“诗以言志”的特点
15.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答案】
14.B
15.
①王诗生动描摹登高所见之景,又融入虚写想象,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
②谢诗描写了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内容的能力B.“见到了莲桂花开的盛景”错“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是说那高洁雅丽的莲花只有盛夏时节才吐蕊,那清香疏淡的桂花却要随着秋天的来临才能开花可见,诗人并未见到盛开的莲花和桂花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王诗写登高所见,采用了地域上由远及近、空间上由上而下、时间上由先及后的写法,写得很有层次和条理诗的开篇紧扣题面,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游人”之所以要“临高台”的原因接下来就开始写登高所见了,纵然夏未至秋未到,莲花桂葩的神采风韵眼下“游人”确实无从领略,可是此时他心中却想象到了当“游人”从夏莲秋桂的遐想中回到现实中时,他的目光已向稍远的地方投去园外,那杨花柳絮在低空轻飘飘地飞扬而清晨早已散去的鸟儿,此刻已然到归巢时候,它们正陆陆续续地动远方回来诗人在摹写登高所见的同时,又将未见景象融入其中的写法,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新,流露出了诗人纵目游览的惬意与自在谢诗首两句写游子登高而思乡,首句点明一篇主旨——“思归”才见孤鸟还,未辨连山极写登台所见接着“四面动清风,朝夜起寒色”二句写身所感受“谁知倦游者”句,与首句照应,揭示“思归”之意全诗八句,从“思归”起,到故乡忆嘴明写“思归”之情,实写“倦游”之意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登高所见的肃杀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苦闷,表达了诗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和思归不得的愁苦如走珠流玉,读来意味深沉,凄楚动人
四、【2022届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①孟浩然一丘
②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
③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注】
①秦中此指长安远上人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远是法号事迹未详
②一丘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龌传》
③北土指秦中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为寄赠远方友人之作,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含蓄的抒情诗B.首联中“一丘”和“三径”都是作者借典故以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贴切C.颈联进而书写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表现了诗人旅况的穷困和心意的灰懒D.“凉风”“蝉鸣”等既表现出秋天一派萧瑟的景象,又回扣诗题“感秋”,“益悲”之情油然而生
15.《毛诗序》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说诗人不仅要内心有诗情,还要把情感传达出来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感传达出来的呢?请简耍分析【答案】
14.A
15.
①直抒胸臆,诗人用“苦无资”直说自己想隐居而无力隐居的困苦;用“非吾愿”直说自己不愿意做官
②借景抒情,作者借“凉风”“蝉鸣”等意象表现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
③用典“一丘”“三径”的典故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④对比颔联用“北土”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正反相对,更能突出作者厌恶仕途、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解析】
14.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A.”是一首含蓄的抒情诗”错,通过“苦”“怀”“悲”等词可知,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所以这应是一首直率的抒情诗故选Ao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表达技巧概括诗歌情感的能力
①这首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直抒胸臆诗人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七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
②七句写“凉风”,八句写“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在营造悲凉意境的同时,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之情这是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
③“一丘二即一丘一壑,意指隐居山林,语出《晋书・谢鲸传》“三径”,《三辅决录》卷一谓“蒋翊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一丘”和“三径”都是借用典故,形象地表明了诗人的隐逸思想
④颔联用“北土”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对偶相当工稳同时正反相对,相得益彰,更能突出作者厌恶仕途、向往隐逸的思想感情
五、【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
①刘禹锡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
②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镒吟【注】
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为朗州司马之时元九即诗人元稹,行九,是作者好友,曾任侍御之职,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江陵(今湖北荆州,古称野)壁竹鞭唐代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
②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同处贬谪的境地,友人从千里外给诗人寄来壁州竹鞭,饱含牵挂、慰藉、鞭策、互勉之意B.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友人的酬赞、对竹鞭的珍重C.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竹鞭的名贵D.颈联借物喻人,借竹的品性来赞美好友元稹不惧权宦、不畏逆境的傲然不屈的心志气节
17.本诗尾联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共同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
14.C
15.
①本诗尾联诗人联想何时能和好友元九一同策马归去,望着扶疏的关树,敲镜高吟;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答谢友人的关怀,借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③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结束贬谪生活的心愿,展现了诗人的乐观豪健之风,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是了壁州竹鞭的名贵”说法错误“适宜的产地环境”错,壁州竹生长于幽深的山林,巴山的冰雪中;且这条壁州竹鞭之所以名贵更因为它是“美人相赠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诗尾联”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镶吟”,诗人愿望和好友元九一同策马扬鞭,望着扶疏的关树,敲镜高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答谢友人的关怀,借一杯美酒与友人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振奋了精神两首诗歌在结尾都表达了希望尽早结束被贬的生涯,与友策马和诗酒人生两者相同之处都提振精神,表现了坚定的意志,处事乐观的精神和与朋友相互鼓励与劝慰的用心
六、【江西省丰城市丰城中学2023届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各题读史陆游夜对遗编叹复惊,古来成败浩纵横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万里关河归梦想,千年王霸等棋杼人间只有躬耕是,路过桑村最眼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夜读史书,惊叹于古往今来成败之事浩如烟海B.颔联写功名往往在困境之中取得,祸患常在机巧之时发生C.颈联诗人申明心志,表达出终将实现收复祖国山河的梦想D.诗人借读历史典籍来抒发其人生感想,读来让人不胜嘘唏
15.这首诗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
14.C
15.
①对历史往事的感伤之情,诗人因阅读历史典籍而感叹成败之事浩如烟海,穷达祸福相伴相生,王霸事业如棋不定;
②对自身及国家命运悲慨之情,诗人由史及今,认为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而无法在现实中实现,从而流露出对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路,以及祖国没能统一的悲慨;
③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因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认为只有躬耕田园,才是正确明智之举,因而路过桑村眼睛才最为明亮【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表达出终将实现收复祖国山河的梦想”错误作者感叹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王霸事业如棋局一样难以预料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夜对遗编叹复惊,古来成败浩纵横”意思是“我在深夜研读史书,古往今来成败之事浩如烟海,真是令人吃惊啊令人感叹的是“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功名往往在困境之中取得,祸患往往相伴相生;“千年王霸等棋秤”,王霸事业亦如棋局一样难以预料,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伤之情“万里关河归梦想”,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作者心系天下,可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路,以及祖国没能统一的悲慨“人间只有躬耕是,路过桑村最眼明意思是,人世间恐怕只有躬耕田园才是明智的选择吧,路过桑村时眼睛才最明亮表达了诗人因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七、【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次韵昌叔咏尘
①王安石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一世竞驰甘眯目,几家清坐得轩眉
②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注
①昌叔王安石妹夫朱明之的字
②轩眉扬眉,得意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巧用《逍遥游》中的典故,以“生物更相吹”来揭示尘土难以自我掌控的原因B.作者在第二联进一步展现“翻扬”尘土不仅多如烟雾,更是散布在各种重要的地方C.面对漫天尘土,安闲静坐在屋内的人扬眉自喜,嘲笑那些仍眯着眼睛在路上行走的人D.全诗以尘土起笔,并逐渐深入到对世人、人生及现实社会的思考,言语之中不乏理趣
15.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思想情感【答案】
14.C
15.
①对现实社会无奈之情现实社会尘土满天、难得清明,自己却无力改变的无奈;
②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之情对社会环境不满又无奈,认为只有处于“江湖”才能解脱;
③对进退两难的迷茫之情社会现实是“尘土漫天”,江湖可能有“大风大浪”,发现无论处于何处都难以真正的超然【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嘲笑那些仍眯着眼睛在路上行走的人”错在这尘世间,世人都竞相奔驰并甘之如饴,又有儿家能够清清静静的坐着高高兴兴?这两句从世人在尘世奔波,写出了现实的无奈,颇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没有嘲笑之意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最后两句“超然只有江湖上,还见波涛恐我时”意思是,要超然尘外只有远离庙堂,身处江湖,但是真到了江湖,却见江湖波涛汹涌,令我时时恐惧这里得到“江湖”“波涛”具有隐喻和象征义,“江湖”象征了远离尘世的清明之境,“波涛”即风浪,隐喻仕途的阻碍与不顺这两句既写出对尘世的无奈,对江湖超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江湖也不太平,江湖波涛汹涌时时刻刻令世人恐惧的进退两难的迷茫
八、【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质量监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苏轼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①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
②无注
①浮图,同“浮屠”,对佛或佛教徒的称呼
②使君,指诗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