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向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神奇的小说:它通过描述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展现了畸形社会中人性的变异人性因扭皿而萌发的强烈复仇它以狂飙般猛烈的情感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希斯克利夫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他的疯狂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普通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下造成的特殊性格,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命运
一、特殊环境造成特殊性格环境先于性格而存在,性格也就在改变环境的努力过程中形成,因此,人们说环境塑造性格进一步而言,特殊的环境必然造成特殊的性格《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过分残忍的性格,彻底是他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无庸置疑,金钱主宰一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希斯克利夫所处的正是一个金钱的社会,在那里,贫穷是可耻的无论是否因你的过错而导致的贫穷,无论是否你有努力的过程,只要你现在仍是衣衫褴褛,你就注定遭受耻辱贫穷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耻辱生活就像一把刻刀,不断雕刻、改变着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希斯克利夫是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他是贫穷的他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肖收养,改变了他贫穷的生活老恩肖和他女儿凯瑟琳的善意接纳和关心使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他用最好的方式回报恩人——打开心,接受别人,并渐渐与凯瑟琳相爱了虽然凯瑟琳的哥哥辛德雷异常讨厌他,但是甜蜜的爱情让他打算为了凯瑟琳去奉献一辈子,“永远生活在凯瑟琳的阴影下”,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他也亳不介意可没过多久,生活又和希斯克利夫开了个玩笑老恩肖死了,辛德雷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这一变化使希斯克利夫降为了仆人,他再次贫穷所不同的是,他此时拥有了凯瑟琳的爱,他把自己的爱全给了凯瑟琳,除了这个,他什么都没有了,甚至是尊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的人,凯瑟琳几乎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生活的全部希翼然而,这份爱并没有持续多久,凯瑟琳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受制于金钱的诱惑,最后决定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一一埃德加虽然她说“我对埃德加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成叶子;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像树下面永恒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永久的”相信当希斯克利夫听到凯瑟琳说“嫁给希斯克利夫就会降低我的身份”时,用肝肠寸断这几个字来形容他当时的心情也并不以为过凯瑟琳的变心使希斯克利夫生命中最后一点爱消失了,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强烈的恨化成为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表面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
二、特殊性格决定特殊命运拿破仑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有人讥笑我个子矮,我就砍去他的头,这样他就和我一样高了:相信希斯克利夫和拿破伦的想法一样与其没有尊严,任人欺凌地度过一辈子,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较量一番既然弱者不得好活,强者也不得好死正是爱与恨的鲜明反差,正是特殊环境下的爱恨情仇造成为了希斯克利夫那份独特的个性,而那份独特的个性,又如火山的迸发,成为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印度有句谚语•“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希斯克利夫既然播种下了仇恨、残忍的性格,就将收获惨剧的命运希斯克利夫的复仇需要建立在金钱的平台之上他的复仇并非简单的杀死仇人,而是要占有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对他而言,惟独占领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才有了的财富,才有了凌驾一切的权利,才有了欺辱仇人的资本和复仇的最大可能他屈服于了周围的环境,他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变得固执、残忍,他的恨难以抹去……的确,希斯克利夫的复仇是可以理解的,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会有复仇的想法,毕竟没有什么比因贫穷而丧失尊严,丧失爱情更让人悲忿的了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如果没有那个畸形社会所带来的不平等,所带来的对贫穷的鄙视,又怎会形成他倔强而残忍的个性?如果没有他倔犁而残忍的个性,又怎会导致他疯狂的复仇?只是,希斯克利夫的复仇过于猛烈罢了,燃烧了别人,也燃烧了自己只要人性的物质导向还继续着,痛苦的心灵还挣扎着,反抗就会不断高涨着……这是一种现实妥协中的残忍个性!可是,希斯克利夫除了残忍,天性中仍具有善良的因子,他在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善的可能临死前,他能够抛却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就表明了这点,甚至于他自己最后也承认“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这使人们不得不深思在罪恶、仇恨、怨毒的土壤里,能否开出漂亮的人性之花?任何富有魅力的个性,都应包含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在环境的突变里,性格中隐蔽的因素就会爆发,与环境一起构成合力,扭转命运当弃儿希斯克利夫获得老庄主的关心和凯瑟琳的爱情时,他是善的,满怀感激的,但老庄主的去世,特殊是凯瑟琳对爱情的背叛改变了他生存的环境,他的性格为之突变,导致了疯狂的复仇可当他不断报复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时候,他所处的环境又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已经成为了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主人,他的仇人也相继死去身份的转变加之仇人们的死亡,使他复仇的动因一点点的瓦解,残存的爱再次萌发,他走向了“善”这种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转变,使希斯克利夫这个人物具有了丰富性如果没有希斯克利夫向善的过程,这个人物也无非是个“扁形人物”1罢了希斯克利夫由善到恶,由恶向善的命运揭示了环境的巨大作用,体现了人物真正的行动轨迹爱米莉•勃朗特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真正遵从了他本人的生活法则,亳无自己的主观臆造对于这一点,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曾经谈到“你将不是要求诗人矢忠于他所强加于诗人的倾向,而是要求他矢忠于他自己的倾向,不要违背他自己的天性,不要逃避他的天职,2可以说,爱米莉•勃朗特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是真实、可感的,他是千千万万个贫穷小人物的缩影与象征,他的惨剧也是千千万万个富有社会中贫穷小人物的惨剧希斯克利夫的惨剧不断向人们警示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当环境与人相对立的时候,人的个性就会发生变化,随之,命运也将为之改变这是希斯克利夫惨剧产生的真正原因,也是这部小说所显示出的广泛的现实意义《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惨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与共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虚荣、无知和愚昧,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为了画眉山庄的女主人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待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凯蒂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斩新的变化一一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采的爱情惨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翼之光因此,希斯克利夫的爱一恨一复仇一人性的夏苏,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通始终的一条红线作者依此脉络,谋篇布局,把场景安排得变幻莫测,有时在阴云密布、鬼哭狼嗥的旷野,有时又是风狂雨骤、阴森惨暗的庭院,故事始终笼罩在一种神奇和恐怖的气氛之中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结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划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怒、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爱与憎,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火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她不了解、也根本不爱的埃德加•林顿造成这个爱情惨剧的直接原因是她的虚荣、无知和愚蠢,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也毁了对她始终一往情深的希斯克利夫,还差一点坑害了下一代艾米莉•勃朗特刻划这个人物时,有同情,也有愤怒;有可惜,也有鞭笞;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心情是极其复杂的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凯瑟琳一死,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为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普通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惨剧是社会的惨剧,也是时代的惨剧《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自杀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抛却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呼啸山庄》出版后向来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神奇的小说”,是一部“神奇莫测”的“怪书”原因在于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神奇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作为一部英国古典文学名著,我理所固然的认为它和其它十九世纪初女作家的作品一样,充满温文尔雅的贵族气派,弥漫着浪漫温馨的庄园气息,带着典雅和小资品位,展示着俊男靓女的谈清说爱这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情趣,传递着绅士和淑女理应准循的爱情原则象奥斯丁,象熨洛蒂.勃郎特的作品,都是夸姣而幽雅,但或者多或者少,我觉得有那末一点乏味可是,《呼啸山庄》却彻底超出了我的想象,或者说,它不仅超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观念和欣赏水平,即使在今天,评论家也将它作为蕴藏着无数谜团,出自天才之手的世纪经典它彻底不同于十九世纪初的大众文学,在《呼啸山庄》中,你看不到浪漫的品味和高尚的生活,看不到阳光、草坪、洋伞和咖啡,看不到值得效仿的得体举止,也无法领略英国贵族特有的典雅气质相反,你只看到狂风肆虐下的荒芜原野,只看到因压迫和虐待导致的刻骨仇恨,只看到跨越生死、超越乾坤的激情,只看到人性的撕裂、堕落和冰冻……这就是《呼啸山庄》,爱和恨极端对立,又统一和谐;这就是《呼啸山庄》,象一把利剑,直接刺穿人性的本质关于这样一部作品,可以领悟地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正如一位翻译家所言,许多人在看过第一遍后,就再也没有勇气看第二遍我也是如此,每次阅读,都会胆怯深陷激情而无法自拔,胆怯被那源于生命、连死亡都无法宽恕的爱燃烧殆尽这就是小说最神奇、最神奇、最激动人心的内核一爱与恨的纠缠反复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爱到彼此的灵魂合二为一,感受彼此的痛苦和欢欣,承担彼此的灵魂和生命;克厉夫和凯瑟琳的恨,恨到宁愿死后也不得安宁,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中期待团聚很难想象一个十九世纪终身未婚,保守、内向、沉默寡言的女性会写下如此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难怪自小说问世一来就倍受争议在女作家活着的时候,恶评如潮、骂声不绝;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却被评论界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十部作品之一小说之所以被不断争论的关键,就在于男主人公克厉夫的角色定位这是一个内心阴暗狂野,耍尽手段报复世界的魔鬼他从出场就是个被欧肖家收养的,没有来历的街边叫化子,在老主人去世后受到凯瑟琳兄长亨得利的长期虐待和压迫,性格扭曲变态,仇视人类,甚至仇视世界在他得知深爱的凯瑟琳嫌弃他而选择嫁给富有贵族林顿后,愤然离家出走,三年后重返呼啸山庄,开始了邪恶的复仇计划最终,他用龌龊卑鄙的手段毁灭了两个家族,用上一代的恩怨惩罚下一代的生活,在这片野风肆虐的平原上,把所有人的心冰封用原著中一句话来形容克厉夫的人格最为贴切“克厉夫先生他可是个人?如果是人,他可是疯了?如果不是,他可是个魔鬼?”为什么,为什么女作家要选择这样一个魔鬼作为第一男主角?又或者,她更多的是想挖掘一个人是如何从人变成魔鬼的过程?我更倾向于后者克厉夫也曾经被鸥肖家的老主人疼爱过,也曾经和凯瑟琳一起平等的读书、学习,生活得很快乐可自从老主人去世后,他的生活权利就被彻底剥夺,他过着被亨德利仇视,被任意打骂、处罚,猪狗不如的生活,惟一关心他的是凯瑟琳,惟一爱他的是凯瑟琳,惟一能安慰他狂燥、仇恨之心的也是凯瑟琳她是他的朋友、爱人和偶像,是他为之生存的一切可是,凯瑟琳却在选择婚姻时,选择了自己不爱的林顿,理由很简单林顿年轻、英俊、善良而且富有在那个灾难性的夜晚,克厉夫偷听到了凯瑟琳的自白她喜欢林顿,但并不真心爱他;她全心全意爱着克厉夫,但却无法降低身份忍受贫穷在那个夜晚,克厉夫没有听完凯瑟琳的所有表白,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这个无可留恋的伤心之地,他不知道凯瑟琳其后那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但是,即使他知道了又能如何?他一无所有,除了被一场激情折磨的痛彻心肺,被一场绝望的爱撕裂得身心俱碎……我们无法想象,克厉夫是带着怎样的心情离开呼啸山庄,我们只知道凯瑟琳在得知克厉夫出走后,精神崩溃、濒临死亡于是,高尚、温和、体贴、可亲的林顿日夜陪伴,帮她渡过了生命的难关我们无法想象克厉夫在那出走的三年中经历过怎样的蜿蜒和魔难,我们只知道当他衣着体面、气度不凡的回到呼啸山庄时,那个粗野悲惨、绝望心碎的克厉夫已经消失,现在的克厉夫带着刻骨的仇恨、带着处心积虑的复仇计划、带着血腥屠戮的罪恶快感回到了旧日的故居,他要把曾经的仇人、情敌一一逼上绝路,把对手的财产一步步占为己有这绝不是基督山伯爵似的快意恩仇,这是来自地域幽冥的邪恶诅咒克厉夫终于完成为了从人到魔的蜕变,完成为了人性的彻底扭曲和堕落而这在这惨重的变态过程中,是仇恨还是狂爱起了更大的作用呢?是爱,是对凯瑟琳发自灵魂的爱,是对凯瑟琳背叛爱、逃避爱的恨,把克厉夫从人折磨成为了鬼至今无法忘怀凯瑟琳大声宣称“克厉夫是我快乐的源泉,是维系生命的灵魂,我就是克厉夫!”的迷乱和痴狂;至今无法忘记,在凯瑟琳死后,克厉夫用头猛撞大树,绝望的自语“没有了生命,我如何活下去?失去了灵魂,我如何活下去啊?!”这是怎样的爱与恨?彼此纠缠、彼此折磨、彼此谋杀凯瑟琳至死还对克厉夫当年的不辞而别耿耿于怀,对克厉夫为了复仇娶她人为妻怀恨在心她折磨他,用明知残酷却伤透了心的冷言冷语刺激他、伤害他;克厉夫对凯瑟琳当年的背叛深恨不己,对凯瑟琳至今还怀疑他的深情而伤心绝望他咒骂她,带着绝望、痛苦的火焰和泪水不肯宽恕她,甚至在她死后,诅咒她灵魂永无安宁,永远追随他、纠缠他、折磨他,直到他生命终结……紧紧相拥无法分离的恋人,用彼此的泪水洗刷彼此的爱和恨,用刻薄绝情的话语刺伤彼此的心灵,用无法遏制的激情燃烧彼此的生命这是怎样没有终结的爱和恨?在凯瑟琳死后十八年,克厉夫逼死了老情敌,占有了他所有的财产后,掘开凯瑟琳的坟墓去查看她的脸,当看到她肃静地躺在坟墓中时,克厉夫深深感到一种安慰在这十八年中,他无时无刻不被凯瑟琳的幽灵缠绕,他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她的气息,感觉到她近在咫尺,可是却无法触碰他的神智被无时无刻地幻觉折磨,无法吃饭、安睡、劳作、生活,他怀疑她没有离开,她只是在故意和他捉秘藏……直到他去打开她的坟墓,亲眼验证她躺在坟墓里为止如果说克厉夫是魔鬼,那末凯瑟琳就是创造魔鬼的魔鬼他不肯宽恕,她也无法原谅,用彼此的恨延续彼此的爱,用彼此的怨念维持彼此的思念,在这份异乎寻常的爱和激情中共同选择万劫不复……这就是让所有读者陷入迷惘、激情和绝望的核心,这就是《呼啸山庄》在经过岁月洗礼后越来越灿烂的秘密艾米莉.勃郎特彻底不象是一个古典的英国淑女,她头脑中的狂热和野性,她笔下为爱疯颠、为爱游荡于人间的怨灵,更象是二十世纪现代作家笔下对人性的探讨即使在今天,也很少会有一个作家选择克厉夫这样极端的角色作为男主人公最神奇地是,艾米莉并没有让这个看上去十恶不赦的魔鬼受到末日惩罚克厉夫终于在一个大雨滂沱、狂风肆虐的晚上死了,死在当年他和凯瑟琳一同被关禁闭的小屋中,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眼中保留着欣喜、兴奋的光采……所有的评论都对这样的结尾不可思义这个不惜毁灭所有人的狂魔竟可以在死后获得安宁?竟可以在死时得与爱人永远团聚?!可是,我却非常感谢艾米莉,兴许,她真得抓住了爱的精髓由爱开始的恨应该以爱来终结,无法被宽恕的爱,只能永远延续下去,不管以何种方式,直至相爱的人获得解脱克厉夫兴许是该死的,是应该被惩罚的罪人,然而,他终其一辈子未能与凯瑟琳长相厮守,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天人永隔,难道不正是为他的爱与恨付出应有的代价,接受最残酷的惩罚吗?那种在孤傲、恐怖和绝望中等待与幽灵会面的焦虑和期待就象一把钝刀,一刀刀削割他的灵魂、一点点侵蚀他的肉体,最终把他推向死亡今天的读者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认知和开明观点,抛开虚假的道义教条和做作的品位情调,我们已经可以理解女作家为什么被称为超越时代的天才她笔下的克厉夫在被所有人唾弃的同时,却从人性角度展现出神奇耀眼的光采,永恒的爱和至深的恨赋予他独特的魅力,一种散发着狂野欲望、不受约束的个性魅力正如小说开头所描写的荒野之树,它是扭曲变态的,却是最不加修饰、自然生成的克厉夫的一切都是环境造成的,他就是那荒野之树,努力地生存,抗拒着狂风暴雨,在变成了这样的丑态之后,用丑恶对抗、报复这创造丑恶的严酷环境一个遵循传统、保守道德规范的英国淑女,以如此独特、敏锐的视角揭示了人性,探讨了人性,理解了人性在她的笔下,爱与恨以一种最本质、最自由的状态得到释放、延伸,她给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也是最丑的一面,让我们探寻到任何人内心都无法逃避的善与恶暴风雪过后终将是万里晴空的清爽和平静,震撼过后留下深深的思索和无限的遐想合上《呼啸山庄》,我只希翼克利夫和凯瑟琳在结束一代人的爱恨情仇后,在荒野间获得真正永恒的宁静……当蝶蛹破茧而出翩翩飞翔之时,是对漂亮的坚守,让它不计疼痛,华丽蜕变,留连百花之中;当苍鹰飞翔蓝天睥睨万物之时,是对搏击长空渴望的坚守,让它忍受痛苦煎熬,成为天空之王;当溪流奔腾而下一往无前之时,是对东汇入海梦想的坚持,让它度过千难万险,成就壮美之姿坚守,不仅仅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更能收获别人意想不到的荣光坚守到底,气节之系在一望无涯的茫茫孤漠上,一位白发老人手持汉节,头戴毡帽,暗地里跟着他的羊群他佝偻着身体始终朝着中原的方向遥望,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他把自己站成一具雕像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大汉朝,他的家园故国所在,他就是苏武,大汉使臣他被困匈奴十多载,身处苦寒之地,渴饮雪,饥吞毡,匈奴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他朝朝暮暮充满的是对大汉朝的思念,就是这份对故国的眷念之情,让他熬过苦难岁月,走过腥风血雨,最终等来了归汉的那一天是对气节宁死不屈的坚守,成就了历史上的这段佳话,也成就了他的万世英名,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忠贞爱国的光辉典范假如没有这份坚守,苏武还会被后世铭记,尊崇吗?不会,历史和人民只会牢记那些坚守气节的高尚之人坚守到底,格之所存著名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生活清苦,内战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他终日蚀不果腹,饥肠辘辘,在病榻上展转的他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他告诫自己的家人,宁可饿死,也不能领美国的救济粮后来毛泽东称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势”朱自清坚守的不仅是个人的尊严,更是坚守了华夏民族的骨气和尊严他用行动充分证实了他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自清”坚守到底,志之所在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惑,信而被谤”,汨罗河畔,他怀石自沉,九死无悔,这是一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魏武挥鞭东指,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趣功业在哪里,坚守下去的信念就会尾随到哪里《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惟独坚守下去,才能欣赏到那因中途抛却而错过的美景有了坚守的信念,种子就能冲破泥土,开出漂亮的花来;有了坚守的信念,航船就能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坚守的信念,人就可以山登绝顶,自成高峰对于公式,大家都不会目生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的公式,数学公式,物理公式或者化学公式但什么是人生公式呢?那就是自信+努力=成功!这个公式是从古至今人们根据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的,是一条永不衰败的真理的确,自信和努力是分不开的,它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惟独它们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坚实的果实一成功“成功”是每一个人追求的最终目标,而自信是它的前提我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面对你的有两条路,要末就此沉沦下去,一蹶不振,要末相信自己,从新来过记得有人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自信是成功之基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末你就为成功点亮了一盏宝石灯其次,一个人光有信心是不够的,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爱迪生曾经说过,成功=1%天份+99%汗水,可见努力所占的分量是多么重大如果自信和努力你都做到了,那末一朵灿烂的成功之花就会悄然绽放在生活中,靠着自信和努力走向成功的例子有不少,美国作家海伦凯乐,在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命运对她是凄惨的,可他凭着对自己的信心,顽强的活了下去,后来,他又靠着不懈的努力,最终被哈佛大学录取,成为举世瞩目的残疾作家同样,在我们求学的道路上,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我们必须相信自己,靠着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自己的人生中留下坚实的足迹现在的时代是讲求个性的时代,这是“人”的觉醒、时代的进步但个性不能走极端,不是随心所欲,不是一味地自我中心有人说艺术的极端是痴,思想的极端是疯可见极端是要不得的这里所说的个性,是指一个人性格的主侧面个性有好也有坏仅就三国人物而言,关羽和吕布一个义薄云天一个反复无常,谁高谁下,一眼便知诸葛亮鞠躬尽瘁、孙仲谋知人善任,一言一行可圈可点;董卓专横凶残、刘禅昏庸无能,低劣个性祸国殃民发扬优良的个性,抑制恶劣的个性,是个人之幸、社会之幸作为单个人,每种优良的个性都是值得尊重的,但个性的张扬也不是永无止境的人处在社会中,并非生活在真空中,因这人和人打交道就不能只考虑自己的个性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说是讲求和谐的孔子提倡和而不同,提倡仁和恕老子讲求“无为”,说到底也是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反对极端的“乱为”人的社会需要和谐,要和谐就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管其他一个团体,大到国家、政党,小到单位、家庭,要想顺利发展和谋求幸福,既要尊重个性的活力,又要顾及到团体的利益和他人的需求优良的个性理应得到尊重,人需要充实自己、不断发展另一方面,规则也必须有、必须不断改进从古到今,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和革命,法律的一次次修改,不正是在改进和发展社会规则吗?社会的现代化,需要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提高、没有人的个性优化,哪来社会的全面进步?惟独物质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不是完善的社会进步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和谐发展的真正目的,不正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物质条件、完善快乐的个性,为了创造人的幸福生活吗?人世间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人人都追求绝对自由,最终也就没了自由,比如人人都不顾红绿灯的约束、人人都不考虑其它的车辆,结果只能是人人都失去了可贵的自由,现场一片混乱可见,在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存总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一个有活力的整体不是一团泥,而应是一袋豆,既要遵守团体规则的约束,又应适当保持相对独立的自我谁都需要自我空间,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啊这样的团队才是我们共同期待的吧?或者说,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应该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他们活跃在球场上,既有团体合作精神,又尽最大力量发挥个性,表面看去乱乱腾腾,实则活而有序遵循一定的规则,又合作又讲个性,这样的球队才干精神高昂,活力四射,团队蓬勃向上,个人心情舒畅、个性飞扬,在发展团体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固然,低调做人并不等于掩盖了自己的才气,空有才华却避世不语低调做人是为了养精蓄锐,最终厚积薄发,一鸣惊人所以,《天龙八部》中的第一高手原是扫地僧,《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原本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辨证说理)低调做人材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在生活中宁心静心,慢慢沉淀自己吧!得低调时且低调,相信厚积薄发之下,你一定会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大海深邃、平静,是因为比江河懂得低调;小草欣欣向荣,生命力顽强,是因为它比花儿更懂得低调;大地厚重,给人以安全感,是因为它比高山更懂低调,,,,(类比,引出观点)低调做事,低调做人低调是阅尽人生百态后智慧的体现(亮出观点)人生像一场旅途,人在这场旅途中乘风破浪,尝尽酸甜苦辣,阅尽人生百态,而我们也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渐渐由原来的喧嚣,变得低调、沉稳喧嚣似一团粉红色的雾,遮住我们的心,而低调则似一双拨开浓雾的手,还我们的心一片宁静与清明,低调使我们沉静,让我们更易看清事物的本质与生命的本真(总领说理)“国宝”季羡林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一辈子的阅历让他由一个踌蹦满志的青年蜕变成一个低调的老人一个弯腰等待名片的细节感动了崔永元,也感动了千万中国人;一句淡淡的,要求摘去“国宝”称号的话,又惊醒了多少追逐名利而麻木的心灵这是何等胸襟,这是何等气势,这是我经多少年才干磨砺出的低调啊!这世界少了一个季羡林,全国恸哭!不仅是因为他的学识,他的情操,更是因为他那份涵蓄,温厚的低调(举例并分析)青年涉世未深,不谙世事,纵情地张扬青春,我们认为他们活力四射,虽漂亮,却是幼稚的表现而阅尽世事的老人,却有一种独特的、低调的漂亮,他们眼角的皱纹里隐藏了多少故事,他们淡淡的笑容中,包含了多少辛酸,我们无从知晓,正是这种阅尽世事的智慧,让他们迸发出低调的漂亮(进一步说理分析)这个世界总是太过喧嚣,红男绿女们总是想尽办法追逐名利,想要爬的更高,当终有一天从虚幻的云端摔下来时,才彻悟低调的意义,为时已晚!而我们要做的,是从现在开始,保持一颗低调的心,低调做事,低调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