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7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儒家思想人性向善,修身以求仁、义、礼——《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文中文言知识,背诵相关内容
1.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所选文段主旨,理解思想核心
2.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核心思想意蕴,感受语言特色
3.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儒家文化内涵,认识修身立德4第一课《论语十二章》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年,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198875宣言“人类要在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年前的孔子那里212500去汲取智慧”北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近代学者辜鸿铭说得更夸张“半章《论语》可以振兴中国”《论语》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威力?那么,孔【解读】“质胜文则野”,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鄙俗“质”是质朴,即人的本来面目“质”虽然朴实淳厚,但因没有经过修养和升华,容易显得粗野“文’的原意是指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形容华美、有文采,引伸为经过人为修饰的外在表现“文”虽然华丽可观,但如果没有质朴做根基,容易流于虚浮“野”指野外、民间,形容人的朴素粗鄙也许他有很好的内在品德,但由于缺少文明礼貌的修养,看起来比较粗野鄙俗,就像没受过教育的乡野之人一样“文胜质则史”,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流于华而不实古时的“史”有两类人,一类是史官,但这里的“史”,不是指史官,而是指宗庙里负责主持祭祀的祝史祝史在祭祀时有一整套固定仪式,要说出一连串的赞词,往往都是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有点类似于现在主持各种庆典活动的主持人所以“史”往往被用来比喻那种看起来精巧文雅,实质矫揉造作、虚伪浮华,不真诚、不真实的行为由此看来,无论“质胜”或“文胜”,“野”或“史”,都是剑走偏锋,不合乎中庸之道怎样才能够恰到好处呢?孔子认为要“文质彬彬”,文采与质朴和谐交融“彬彬”指不同的东西相互混杂而又均衡交融,形容融和适度,恰到好处“文质彬彬”就是一半文一半质,既有文采又保持朴实,相互融合,文质兼备,用来形容一个人既文雅又朴实做到了文质彬彬之后,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孔子这段话贴切地说明了文与质之间应有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人格模式明代蔺益大师对“君子”有个形象的比喻“质,如树茎;文,如花叶还有一个树根由有树根,故使茎枝花叶皆是一团生机彬彬者,生机焕彩也”用今天的话说,要内外兼修,做到内在和外在均衡发展,真诚而不失文雅,内在修为与外在表现恰到好处,合乎中庸之道【第七章】曾子日“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终生,到死才停止,道路不是很遥远吗?”【解读】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能够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而“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联想】曾子所讲的士,是读书人知识分子的通称所以他是说一个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格“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有些人有见解,但请他当主管,却搞得一塌糊涂,因为他下不了决断;有人很容易下决心,但眼光不远,见解有限所以把眼光、见解、果断、决心加起来的“弘毅”,而且中间还要有正气,立场公正他说一个知识分子,要养成弘与毅是基本的条件为什么要养成这两个基本条件呢?因为知识分子要为国家、为社会挑起了很重的责任知识分子,为什么要对国家社会挑重任?为什么要为历史、为人生走那么远的路?因为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仁”就是他的责任什么是仁?爱人,爱社会,爱国家,爱天下所以知识分子要以救世救人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担子是挑得非常重的那么,这个责任,在人生的路途上,历史的道路上,要挑到什么时候?有没有得退休呢?这是没有退休的时候,一直到死为止所以这个路途是非常遥远的当然,要挑起这样重的担子,走这样远的路,就必须要养成伟大的胸襟、恢宏的气魄和真正的决心、果敢的决断、深远的眼光,以及正确的见解等形成的“弘”、“毅”两个条件【第八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没有成功,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定去做,是我自己要坚持的”【解读】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平整土地”的比喻,说明做事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持之以恒而进退的责任在自己而不在别人【联想】《尚书》说“为山九仞,功亏一赞”意思是说筑九仞高的土山,差一筐土也无法成功孔夫子在这里用土堆山的比喻,给我们讲了一个道理,功亏一赍,自己放弃,还是锲而不舍高歌猛进,都是自己的选择一个人在学习知识,品德修养,做成任何事上,其实成功与否,都是在和自己斗争,都在和自己的意志力做斗争困难不可怕,最可怕是自己的懒惰、懈怠、贪图安逸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你能坚持不懈,成功之神才会降临苏秦为了不让自己偷懒,用锥刺股;孙敬不让自己瞌睡,头发悬梁勤学苦练,方能成;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有成就【第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解读】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古人认为,君子有三种基本品德,那就是仁爱、智慧和勇敢引申可理解为一个人要是有足够的道德修养,内心足够强大,没有什么能扰乱他平静的心态【联想】“知”,通“智”这句有点像废话,我们也可以说出“勤者不懒”“廉者不贪”“诚者不欺”“善者不恶”,等等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朱熹对此的解释是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具体解读一下不惑,是因为“明”,即洞明天理,对世间的事物及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比如,知晓了打雷闪电的原因,就不会因迷惑以至迷信,整出个雷公电母来不忧,是因为“理”,懂得了人生之理,战胜了私欲,达到了“大我”的境界,就不会有忧愁比如,仁者行善,就会牺牲自我,成全他人,他不以牺牲为苦,而以成全他人为乐,所以在得失利害之中不会忧愁不惧,是因为“气”,这个气是浩然正气,是因坚守正义、秉持道义而生出的精气神,有了这股子气,故无所畏惧年梁启超的一篇演讲《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说,知、1922仁、勇分别对应着智慧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三个方面一个健全完美的人格,正是由这三部分组成他还介绍了如何去实践怎样做到不惑?他说,关键是提升判断力,需要有常识,有专门知识,有总体智慧怎么做到不忧?他说“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日忧成败,一日忧得失”如果具有了“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再忧虑了怎么做到不惧?他说,头一件要心地光明,“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第二件是不为劣等欲望所牵制,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欲望的奴隶,那么,就会畏首畏尾,成为一个可怜人【第十章】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要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克己复礼的细则”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看,不合于礼的不听,不合于礼的不说,不合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颖,愿意实践这些话”【解读】阐述了孔子对“仁”的理解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仁”其关键是克己复礼,具体是要“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联想】为什么孔子在春秋大乱世提出要克己复礼?孔子的精神导师是周公,孔子之学是周朝之学,周之学承袭自商,商之学承袭自夏,夏之学承袭自黄帝也就是说孔子的学问往上追溯,起码可以追溯到黄帝这里在黄帝的组织下,人们发明了历数、天文、阴阳五行、十二生肖、甲子纪年、文字、图画、著书、音律、乐器、医药、祭祀、婚丧、棺椁、坟墓、祭鼎、祭坛、祠庙、占卜等黄帝建立了古国体制,设官司职,提出以德治国孔子的克己复礼,他维护的不是简单的礼乐,而是守护人类整体性的道德滑坡和堕落从个人修身来看,佛家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一切是无常的,永远在变化生命像大海一样,一个浪头过去,又一个浪头过去,这是无常但是等到风平浪静,海水还是海水没有变,这一切变化中间有一个不变的东西,那就是生命的根本——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这个道理其实很深奥,于是颜渊问有没有具体的做法孔子才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正如佛家说的“无眼耳鼻舌声意,无声香味触法”这是实际的修行方法【第十一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孔子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解读】“忠恕之道”是孔子的发明,孔子把“忠恕之道”看成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准则,这也是儒家伦理的一个特色这样,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缓和人际关系,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联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而且还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强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人之美,不把自己所厌恶的、所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别人这个“恕”与“仁”是相通的“仁”的基本意思就是“爱人”,包含亲亲、泛爱众、仁民爱物按照《说文》中说,“恕,仁也”“恕”属于仁的范畴,“恕”的基本意思是“推己及人”,把自己内在的爱心推及于爱众人要求用自己的仁心和善心去推度别人的心,从善心出发去处理人与人的情感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第十一章】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译文】孔子说“你们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呢?《诗》可以激发志向(有的书译为产生共鸣,抒发情感),可以观察天地万象,可以让人明白合群的重要性,可以让人懂得如何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了解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解读】这段话是孔子在论说学诗的好处,他劝导弟子们要学习《诗经》“小子”是孔老夫子对弟子们的称呼,很亲切的并不是轻视,不是像现代意义的这小子、那小子这里的小子,是孔子就像看自己的儿女一样,称呼他的这些弟子们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任务一疏通文本意思,理解总结思想要义【第一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解读】这一章讲的是人的修养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劝导人们不要只贪图自己安居、饱暖,而要有远大目标、崇高追求;第二层是要勤勉做事,少耍嘴皮子;第三层是要积极向善向上,随时修正自己的缺点做到以上三层,这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修身之道孔子的好学指学习做人做事【联想】第一层想要饱食安居,是人的基本生存需要,但人如果只追求饱食安居,那和动物有什么两样?人生在世,总要有点追求,总要有个梦想孔子是提醒人们,眼里不能只有吃住两件事,只为了谋生而忙碌,而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要努力去做一些比自己饱食安【联想】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诗可以在发展中丰富想象力,能赋予大脑理解的能力,因此能让人迅速认识事物范畴和道德本质”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是思想,“牙F”是邪恶,思想里头没有邪恶,这孔子编写《诗经》的标准言外之意,读了《诗》之后,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德行、提升智慧,提升学问,当然也能提升知识所以,《诗》非常重要儒家十三经、五经都把《诗经》作为其中之一,是必学科目夫子在这里劝大家学《诗》
(三)任务二梳理《论语》十二章的内容,理解其追求仁的境界【提问】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也是孔子提倡的立身处世的境界那么《论语》十二章分别从哪些方面阐释了追求仁的境界【第一章】要有道德修养的追求安贫乐道,谨言慎行,反思自我(要追求仁的境界)【第二章】仁与礼、乐关系仁是礼乐的基础(为什么要追求仁的境界)【第三章】如何对待仁义之道追求仁义之道,要有执著、奉献精神(追求仁的态度)【第四章】追求仁(道德修养)要注意的问题追求仁要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君子重视道义【第五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第六章】追求仁(道德修养)要注意的问题要处理好质(内)与文(外)的关系——文质彬彬【第七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条件弘毅(有胸襟,有气度,有眼光,有决断)【第八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条件坚持【第九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条件不惑、不忧、不惧【第十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方法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言行符合礼的要求)【第十一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第十二章】追求仁(道德修养)的途径学诗
(四)任务三了解孔子其它的立身处世思想【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小孩子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要尊敬长辈,说话要谨慎持重,并言而有信,要博爱众人,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要学习文化知识【阐释】孝、悌、谨、信、爱众、亲人,这是孔子认为的修身基本内容,这些其实在周代已存在孔子这里讲到了培养小孩子学习的顺序,即先学修身,后学文化可惜的是,现代教育几乎忘了孔子的教诲,很多人更多是只重文化,或者是文化优于道德第二课《大学之道》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大学》是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大学之道》揭示了儒学所提倡的人生进修的目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同时阐明了达到这个目标要经历的八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夕卜治”
(二)任务一精读并翻译全文,理解基本意思(指名朗读,解释关键字词,翻译)【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百姓,在于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阐释】修身治人之道的宗旨是彰显我们自身本有的光明的性德(为什么需要明明德呢?因为每个人的性德,每个人的天性,它被后天的诸多因素所影响,最终被蒙蔽,被遮蔽了,所以就需要明之,需要我们去擦亮它)其宗旨还在于推己及人,去影响他人,去带动他人还在于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达到至善,既获得修身的圆满(那么究竟是要达到什么程度才是至善呢?朱熹说,就是“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什么意思,就是说你要尽天理,要灭人欲什么意思?怎么理解?吃饭是天理,但是你暴饮暴食,它就是人欲了如果你能管住嘴,迈开腿,你就是止于至善了)【译文】知道应达到的最高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得宜,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大学之道)了【阐释】止——定——静——安——虑——得号称修身六字箴言其中“止”非常关键,不知止,是我们常犯的毛病古代的兔死狗烹,诛杀功臣,到现在的员工猝死,老板唯利是图,这些种种,都是不知止还有一个就是“定”生活没有目标,事业没有目标,人生没有目标迷茫疑惑,失去自我何谈有所得?【译文】古代那些想要彰明美好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三)任务二理解“大学之道”的思想及意义【提问】《大学》的宗旨是什么?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明确】明明德,亲民,至善“明德”是人天生拥有的善性,但这种善性会被外在的东西所污染,“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的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总之,“明明德”是自身的修养“亲民”指由己推人,就是不仅自己要明明德,而且要教化别人,提高别人的修养“至善”指不论明明德,还是亲民,都要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全社会的成员的道德趋于完善朱熹认为“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这三纲领构成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再到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达到德政目的施教主张【联想】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儒家认为,治学的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形成美德并使之彰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使人们也修成美德,使自身和社会都达到至善的境界也就是修身和教化终极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即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好国家,平定天下这种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第三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孟子,名轲,字子舆,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孟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具体表现为
①亲民孟子主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②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③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④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⑤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二)任务一精读并翻译全文,理解基本意思(指名朗读,解释关键字词,翻译)【译文】孟子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先王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则有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用不忍伤害别人的心,施行不忍伤害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会像在手掌中转动它那么容易所以说,人都有不忍伤害别人的心,(假如)现在有人忽然看到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去了,都会有害怕同情的心——不是想借此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不是想要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也不是讨厌那孩子惊恐的哭叫声才这么做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同情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羞耻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谦让心的,不能称为人;没有是非心的,不能称为人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谦让心是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智的开端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重要)有了这四种品质却不能推演到日常生活行为的人,那是自己损害自己的品性说他的君主不能推演的善行且不帮助改正的人,是陷害他的君主凡是具有这四种品质的人,都懂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像刚刚燃烧的火,刚刚开始涌出的泉水,扩大充实则无所不至如果能将这四种品质扩充,就足可以安定天下;如果不扩充,则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
(三)任务二理解“不忍人之心”的思想及意义【提问】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有哪些内容【明确】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O这四种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提问】孟子如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个观点?梳理其逻辑结构【明确】中心论点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开头讲“有不忍人之心”的好处(或论点延伸)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举例论证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也是常识)比喻论证“四端之说”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假设分析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舍其四端即残其四体,人己皆然)结尾谈能否扩充四端的好坏,得出应该扩充四端的结论【小结】从论证角度看,本文存在很多逻辑漏洞,如把结论当作论证;从基本思路看,孟子以“不忍人之心”的人性为居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追求:动荡时代追求和平,和平时代追求个人成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没有追求就是在虚耗自己的生命,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只有遗憾,而不是成就事业的自豪感知足,知止,也是中华传统智慧经商的知道让利,才能生意兴隆;合作共事能让伙伴受益,才能长久合作善于控制欲望,才能成为人生赢家;被欲望支配,贪心不足,必然会招致重大损失第二层“敏于事”指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处置高效;“慎于言”指慎重发言,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做事要果敢高效,说话要谨慎少说要做到“敏于事”,就不能犯拖延症,坚持今日事今日毕,绝不让今天该做的事、能做的事拖到明天要做到“慎于言”,一是要少说空话套话废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千句口号比不上一个实际行动二是不说胡话疯话傻话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三是要说务实管用负责的话我们所说的一前提,进而推导要行仁政换句话说,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即从天赋性善论(“四心”)——天赋道德论(“四端”)“不忍人之政”(仁政)【提问】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那么人性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明确】
①是先天就有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指出人性就是作为“仁、义、礼、智”的发端的“不忍人之心”,而举例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的确是人先天就有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②是后天培养的孟子也不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明的发端,或者说是“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刚刚流淌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小结】道德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开发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的仁义礼智等美好品质,并且在生活中保持、保护这种品质不被污染教学总结孔孟之道,至善人生的五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人性向善谈的是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即人之本孔子没直接说人性如何,而是大谈“仁”,孟子直截挑明了人性的本质——人性有善,且有向善的趋向性(四端之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第二个维度人生正途人的本质是向善这犹如树根,那么树干就是长成什么样这是讲人要走的道路,如何选择人生的大道《大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指出了,人生的大道,就是彰显光明德性,利益他人,做到最极致完善第三到五个维度人与心、人与人、人与物走上人生大道后,就难免要与人打交道,必然会遇到困惑,心里会纠结这时候,就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心人与物的关系,是轻财重义,以原则为准绳《论语》中有句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富贵荣华,是我想要的,但如果不是以合乎道义的方式取得的,就不去享受它人与人的关系,仁、义、礼、智、信,儒学的根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实在合不来,还可以“道不同,不相与谋”,大家好合好散对国家的本质也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计天下人与心的关系,这是最难处理的关系了解与人、物打交道的规则,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自己的心自由地遵从这些规则《论语》说“仁者不忧”,“求仁得仁,又何怨”这两句话讲得好我们的心为什么会有忧虑,会焦虑不安呢,因为不仁定是在思考基础上的准确表达,是基于事实和善意的委婉表达,是敢于担当负责的直白表达第三层主动靠近有道之士来匡正自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主动靠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可以使我们受到其“道”的感染,也会不断提高做到了以上三个方面,才称得上是真正学习做人做事,才是真正的“仁”【第二章】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解读】这一章讲“仁”与“礼、乐”的关系孔子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性的东西礼、乐都是在仁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仁,礼、乐都将失去意义【联想】礼与乐都是指社会制度与社会文明,而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礼仪制度)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用今天的话说,一个人如果他股子里是坏的,无论他多么彬彬有礼,举止文雅,都是假的所以,人才,要德为先【第三章】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仁义之道,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解读】本章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道在此处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联想】“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首先,“朝闻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实践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席不暇暖,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张得不到统治者的采纳,不得已,转而讲学授徒,希望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他们去宣扬他的思想学说,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孔子就是这样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实践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后已“朝闻道,夕死可矣”一句话反映了孔子一生对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执著追求孔子为“道”而生,为“道”而死其次,“朝闻道,夕死可矣”强调牺牲精神一个人有志于“仁”,他就会终身实践,毫无怨恨,毫无遗憾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后来孟子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义”是“合理的事、应该做的事”“舍生取义”就是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国家社会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仁”是人的内在本质,“义”是人的外在的行为,二者是统一的知道了仁义的道理,就要终身实践它,甚至于为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无怨无悔总之,孔子的“杀身以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最佳注脚【第四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有的书译为“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解读】本章讲孔子的“义利观”“义”者,宜也,指正当合理之事“利”指个人利益孔子认为,君子重视道义,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仁德,胸怀天下,而小人则比较重视利益,满足私欲【联想】义和利,自古是大事,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宋元明清,都是把义放在首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夫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重商的一个朝代,但是宋代也是在思想上将利贬得最低的时代,因为宋明理学大谈义利之辩,在理学家们的眼里,肯定是将义放在第一位我们如何看利?如何看义?如何看君子?如何看小人?此处的“小人”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小人,而是指一般的平民老百姓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够吃饱,都有饭吃用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先解决了生存问题,才会有诸如名利、权利、安全、成就等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利是义的基础另外,我们每个人面对利和义,必然就要有所取舍当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会偏向于取利,谁都不能强迫他人去选择什么,每个人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是取利?还是取义呢?在现代市场经济之中,都是利义不分,那些完全取利而放弃义的企业家,他们一定不会长久因为义含有道德、信誉,有对国家的奉献,也有对社会的奉献,企业有了这样的精神,才有可能做大做久如果鼠目寸光,只顾及眼前的一点利益,而忽视了义作为利的支撑,那么这样的利绝对是昙花一现所以,义是利的长久支撑因此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能机械地、呆板地看待,应该提倡实现利义双收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夫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三者去其一,首先去兵,再不得已则去食,但是信义万万不能丢,强调“民无信不立”,这是道德的基本但反过来说,为了信就不吃饭、不要兵也不行孔子这里只是在强调信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忽略和否定食和兵的重要性所以,孔子说“小人喻于利”,并不是说这样就不好,而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应超于小人,实现利义兼顾【第五章】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解读】孔子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之一就是见贤思齐见到强于自己的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如自己的人,要反省自己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联想】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见贤思齐,是寻找一个进德修身的人生榜样;而见不贤内自省,则是找一个反面典型以正面形象作指引,以反面教材作镜鉴,不失为自我修养的捷径其实,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人有缺点或者过失也不可怕,可怕的是满身错误而不知面对我们自己的种种不足或过失,如果能够正视它、改正它,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了正如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说“追悔可耻的行为就是对生命的拯救”什么叫追悔,说白了就是正视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反省【第六章】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显得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