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会把握关键句,快速理清文章结构2•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文艺评论从文学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体会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L了解文艺评论从文学现象入手,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
2.理解“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明确“木叶”的艺术特征,体会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提升鉴赏古典诗歌的审美能力,培养古典诗歌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导入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思考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叶”?
(二)知人论世
1.人物简介林庚(1910年2月22日-2006年10月4日),字静希,原籍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2.人物成就林庚的一生充满诗意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设计封面、俞平伯先生写序此后,他创作出《春野的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现代诗人废名曾说,〃在新诗当中,林庚的分量或者比任何人都要重些……〃他笔耕不辍,90岁高龄时还新出了一本诗集2004年,他还牵头组建了北大诗歌中心,并担任主任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他对唐诗作出了〃盛唐气象〃、〃少年精神〃等经典概括,被学界广为接受贺知章的名诗《咏柳》,是因为他的挖掘,才入选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林庚说,〃少年没有苦闷吗?春天没有悲伤吗?然而那到底是少年的,春天的〃20世纪40年代以来,他曾三度撰写中国文学史,其中《中国文学简史》作为高校教材流传至今在研究中,他非常注重创造性,着力寻找那些能说明创造的资料他说,〃文学要是没有创造性,严格地说,就不是文学,就没有价值了在有创造性的地方多讲,没创造性的地方少讲,只有这样,才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史起伏的地方,看出它发展的脉络〃他说自己是〃教书为业,心在创作〃,先是诗人,后是教授从上世纪50年代初院系调整至今,他一直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对于学生来说,他是出色的诗歌启蒙者和文学引路人,常常在讲坛上忘情地长吟诗词,写下一黑板一黑板的漂亮书法任继愈、吴小如、傅璇琮、袁行需、谢冕等学者无不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在唐诗研究方面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所著文学史为公认名作
3.人物评价秋日送别春天的心(缅怀诗人林庚)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一一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我承认在我的所有习作中,写得最好的,还是我学习林庚先生的那些诗林先生也许并不知道,在我心中,他始终是我的诗歌启蒙者和引路人一一谢冕皎如白雪,煦若阳春六十年来,实钦此心一一吴组细手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履中一一吴小如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他有博大的胸怀和兼容的气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对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总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霸凡是见过林庚先生的人,都说他仙风道骨,从里到外透出一股清气他的确是远离尘嚣他的超然似乎是因为无须介入世俗的纷争……尽管本世纪不乏兼备诗才和学力的通人,但像林先生这样诗性和理性交互渗透在创作和学问之中,并形成鲜明特色的大家却很罕见一一葛晓音
4.主要著作诗集林庚《西游记漫话》《夜》
(1933)《春野与窗》
(1934)《北平情歌》
(1936)《冬眠曲及其他》
(1936)《林庚诗选》
(1985)学术著作《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棠棣1953,中华书局1962)《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中国文学简史》(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中国历代诗歌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中国历代诗歌选》《天问论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深深的爱》([美]斯蒂尔著,林庚译,华夏出版社1989)《西游记漫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三、整体感知L词语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2廨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艺随笔(文艺短评)(联系《马说》《师说》《爱莲说》)木叶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3.结构P1-3,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那就是〃木叶〃是诗人笔下钟爱的艺术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P4-6,是文章的重点,主要阐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特征P7这是本文的小结
4.思路文章思路发现问题(1-3段)“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分析问题(4-6段)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解决问题(第7段)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四、重点探究屈原《九歌》〃袅袅兮来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土歌》〃木叶下,江连波,秋月照浦云歇山〃;王褒《渡河北》〃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第一段引用诗句用意
①引出话题;
②论述〃木叶〃成为诗人笔下所钟爱的形象〃树〃后皇嘉树,橘彳来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第二段引用诗句用意L论证〃木川•〃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2”对叶〃“落叶〃却无人过问思考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其关键点在哪关键在于〃木〃字意象场合外形颜色质感意味联想(情感)木(叶)树(叶)
五、延伸拓展松象征孤直的品格梅象征高洁的品格竹象征君子的品德修养菊表现隐逸、不随流俗、坚贞不屈的品格荷花象征纯洁、清高月寄托对家乡、亲人思念;怀古之情梧桐悲秋,愁,凄苦之情折柳喻送别杜鹃悲苦,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乡愁乡思鸿雁指书信相思之情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寓归隐蝉指餐风露宿的雅土高人高洁象征芳草常喻离恨;喻离别忧愁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南浦水边送别之所喻离别长亭陆上送别之所喻离别漂泊西楼相思之所喻思念、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