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2023高考二轮复习专项突破】仿届四省联考卷新题型专项训练2023文言文阅读
(一)双文本断句主观题教考结合【命题方向探究】«2023届高考适应性测试座谈会纪要》关于文言文阅读命题方向阐析文言文选文进一步突破从“二十四史”取材的窠臼;题型一一常规题型会整合;注意简答题(对文中内容和人物行为的分析理解),准确筛选信息并进行概括,避免摘抄原文或者机械翻译;更重要的是,设题由言向文转变,难度加大文言文阅读考查不再局限于浅层次的文意把握,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需要考生对文本理解更准确和深入,能够对人物和事件作出判断特别需注意的是,选文有向非连续性文本靠近的趋势,人物传记+议论分析,难度可能加大同时,关注立德树人,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和人物,注重挖掘古代作品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样题示例】(2023四省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问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军亨,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节选自《论语•先进》《论语•子路》)材料二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鲁君忧也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辟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子贡南见吴王,谓吴王曰“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之,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且夫救为,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义在存亡鲁,勇在害强齐而威申晋邦者,则王者不疑也吴王曰“子待吾伐越而还”子贡日“不可君以伐越而还,即齐也亦私者矣且大吴畏小越,如此,臣请东见越王,使之出锐师以从下吏,是君实空越,而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行子贡子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文本二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故A南B面C临D官E贵F而G不H骄I富J而K能L供M有N本0而P能Q图R末S【答案】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因此面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故南面临官”,“南面”作“临官”的状语,不可断开;“贵而不骄”“富而能供”结构对称,各自成句;“有本而能图末”与后文“修事而能建业”结构对称,各自成句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8.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答案】C【解析】本题考杳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错误,原句意思是“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故应是第一个“百姓”之意故选C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8.“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D.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数句,运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的基本属性,读来气势酣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能力C.“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错误原文所说的“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意思是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表率,并非指“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二故选C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答案】君子治理民众,不要求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
(2)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答案】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得分点
(1)“莅”,统治、管理、治理;“责”,要求;“为”,做;
(2)“苟”,如果,假如;“充”,扩充;“事”,侍奉
10.两篇文本的共同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
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②文本一主张“君子莅民”“以仁辅化”,这与文本二所说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意思基本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可知,作者认为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的感情君子治理民众,不要求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百姓犯了小罪,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长处,赦免他们的过错;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他们,使他们改过从善如果犯了死罪,惩治后使他们得到新生,那就好了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可知,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由此可见,两篇文本的共同观点是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君子莅民”“以仁辅化”与“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意思基本相同参考译文文本一女子(织布)一定亲自挑选丝麻,优秀的工匠一定亲自挑选完美的材料,贤明的君主一定亲自挑选身边的大臣在选拔人才上辛苦,在治理政事时就轻松,君子要想得到美誉,就一定谨慎身边的人在上位的人,就好像爬树一样,致力于高处却更加害怕掉下来拉车的六匹马分散乱跑,定是在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百姓背叛正道,必定是因为君王政治措施的错误民众热爱你,你就能存在,民众厌恶你,你就要灭亡,治理民众的人必须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因此面向南从政做官,地位高贵却不骄横,富有了却能恭敬,有了根本却能考虑末节,治理政事却能建立功业,长时间居于官位却不停地努力,近处的感情沟通了却畅达到远方,观察一件事物却联想到多种事物,处理件事却万事都能不乱的,因为做好了自己君子治理民众,不可以不了解民众的性情,进而通晓民众的感情君子治理民众,不要求民众做不愿做的事,不强求民众做不能完成的事如果要求民众做他们不愿做的事,强迫他们做不能完成的事,民众就会痛恨;痛恨就会做一些邪僻之事水太清就没有鱼了,人极其明察就没有追随者了百姓犯了小罪,一定要找出他们的长处,赦免他们的过错;百姓犯了大罪,一定要找出犯罪的原因,用仁爱的思想教育他们,使他们改过从善如果犯了死罪,惩治后使他们得到新生,那就好了政令不和谐,民众就不会服从教导;不服从教导,民众就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不习惯遵守法令法规,就不可能命令他们了君子要想使自己的话被别人相信,最好的办法是先要虚心听取意见;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做表率;要想使民众迅速服从,最好的办法是以正确的道理来管理他们所以如果不依靠忠信,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朝廷和民众不能相互了解沟通,就不能取信于平民百姓文本二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举百;吸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锚,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骑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节选自《过秦论》)材料二侯生、卢生相与谋日“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帛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上乐以刑杀为成,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秦法,不得兼方,不脸辄死然侯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始皇闻亡,乃•大怒日“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益发询徒边始皇长子扶苏谏日“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理天工不安雎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于上郡(节选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诸A生B皆C诵D法E孔F子G今H上I皆G重K法L绳M之N臣0恐P天Q下R不S安T唯U上V察W之【答案】GNT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
1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黔首,是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为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B.山东,指崎山以东,代指东方诸国,而现在则指山东省C.博士,古代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D.〃不中呈不得休息〃的〃中〃意思和《劝学》中的〃木直中绳〃的〃中〃意思不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中意思不同”错误,意思相同,两个“中”都是“合乎”的意思句意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木材笔直,合乎墨线故选D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以武力统一天下他奋力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吞并二周,消灭诸侯,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B.秦始皇钳制百姓思想统一天下后,他废除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各学派的著作,目的就是为了愚化百姓,控制百姓C.秦始皇为人残暴始皇听说侯生、卢生逃走后非常生气,不经查问就把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在咸阳D.秦始皇独断专行丞相等各位大臣都必须按照皇帝的意志做事,甚至连公子扶苏也因进谏而被调派到北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不经查问就把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在咸阳”错误由原文”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可知,于是派御吏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让天下的人知道,来惩戒以后的人由此可知,是“派御吏去一一审查”后把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在咸阳,而不是“不经查问”故选C
14.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2)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答案
(1)就派蒙恬到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疆,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
(2)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来加重我的无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北”,到北方;“藩篱”,边疆,边疆上的屏障;“却”,使……退却
(2)“尊”,尊重;“乃”,竟然;“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加重
15.侯生、卢生为何不愿为秦始皇求取仙药?(3分)答案
①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认为自古无人能及己;
②始皇重刑尚杀,天下莫敢尽忠,不敢言过;
③始皇贪于权势,天下事皆决于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由原文“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可知,始皇为人,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由此可知,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认为自古无人能及己由原文“上乐以刑杀为成,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侯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可知,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候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都是良士,然而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皇上的过错由此可知,始皇重刑尚杀,天下莫敢尽忠,不敢言过;由原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可知,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他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由此可知,始皇贪于权势,天下事皆决于己参考译文材料一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靖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材料二侯生、卢生一起商量说“始皇为人,天性粗暴凶狠,自以为是,他出身诸侯,兼并天下,诸事称心,为所欲为,认为从古到今没有人比得上自己他专门任用治狱的官吏,狱吏们都受到亲近和宠幸博士虽然也有七十人,只不过用来充数并不任用丞相各位大臣都只是接受已经决定的命令,依仗皇上办事皇上喜欢用重刑、杀戮显示威严,官员们都怕获罪,都想保持住禄位,所以没有人敢真正竭诚尽忠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兼有两种方术,如果方术不能应验,就要处死然而占候星象云气以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都是良士,然而由于害怕获罪,就得避讳奉承,不敢正直地说出皇上的过错天下的事无论大小都由皇上决定,皇上甚至用秤来称量各种书写文件的竹简木简的重量,日夜都有定额,阅读达不到定额,就不能休息他贪于权势到如此地步,咱们不能为他去找仙药”于是就逃跑了始皇听说二人逃跑,十分恼怒地说“我先前查收了天下所有不适用的书都把它们烧掉征召了大批文章博学之士和有各种技艺的方术之士,想用他们振兴太平,这些方士想要炼造仙丹寻找奇药今天听说韩众逃跑了不再还报,徐市等人花费的钱以数万计算,最终也没找到奇药,只是他们非法谋利互相告发的消息传到我耳朵里卢生等人我尊重他们赏赐十分优厚,如今竟然诽谤我,来加重我的无德这些在咸阳的人,我派人去查问过,有的人竟妖言惑众,扰乱民心”于是派御吏去一一审查,这些人辗转告发,一个供出一个,始皇亲自把他们从名籍上除名,一共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在咸阳,让天下的人知道,来惩戒以后的人征发更多的流放人员去戍守边疆始皇的大儿子扶苏进谏说“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百姓还没有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一律用重法制裁他们,我担心天下将会不安定,希望皇上明察”始皇听了很生气,就派扶苏到北方上郡去监督蒙恬的军队四(2023湖北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2题材料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手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般惰,玩岁惘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写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盗寇,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日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疑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于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选自王守仁
①《教条示龙场诸生》,有删改)地二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争”,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
②鸟言,山栖派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缗,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夷之人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有删改)林归诸门人送至龙里道中(其一)
③(明)王守仁蹊路高低入乱山,诸贤相送愧间关溪云压帽兼愁重,风雪吹衣着鬓斑花烛夜堂还共语,桂枝秋殿听跻攀••••相思不作勤书礼,别后吾言在订祯注
①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在写材料
一、二时,作者自京城谪龙场驿丞;
②结题,指少数民族结发于额的装束;
③本诗作于诗人谪龙场驿丞,与诸生讲学不辍三年期满离开时
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2分)大A言B欺C人D者E使F其G人H资I票J虽K甚L超M迈N侪0辈P之Q中R有S弗T疾U恶V之W者X乎Y答案E,N(2分,有错不得分,只断一处且正确得1分)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百工,文中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百工”都是对手工业者的总称,有尊敬劳动者之意B.笃,文中的含义为“一心一意”,这个含义与“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不同C要绥,即要服、绥服,这两者均属于“五服”,是古代王畿以外的区划名,文中泛指边远地区D.秋殿,指朝廷在秋天举行的殿试;跻攀,诗中的含义为“上升”I日时把登科及第喻为折桂答案A解析A.有尊敬劳动者之意错
1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作材料一为了教诲学生进德与修业,在第二段谈立志,主要谈到了三个内容立志的重要性、立志的方法、不立志的危害B.王阳明谈勤学,更看重学生们的勤奋真诚谦逊退让;谈改过,他教育学生“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反躬自问,有错必改C.材料二中作者命名“何陋轩”的原因和孔子有关,他以亲身经历赞扬少数民族质直纯朴的品格,批驳了人们称之为“陋”的说法D.材料三全诗的层次分明,前两联是对龙里道中当下分别的描写,后两联是对分别后生活的想象,虚实结合,意境开阔又情意绵长答案A解析A.立志的方法没有提及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学者旷废康惰,玩岁褐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2)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贡东见越王,越王问日“此乃佟陋之邦,大夫乃至于此?“子贡日“今夫吴王有伐齐之志,君无惜重器,以喜其心,毋恶卑辞,以尊其礼,则伐齐必矣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则君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吴王果兴九郡之兵,而与齐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师,陈兵不归,果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修其相故日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是也(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诸A侯B有C相D伐E者F尚G耻H之I今J鲁K父L母M之N邦也P【答案】FIK【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句,“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故FIK三处断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方,文中指四方诸侯之国,与成语“四方之志”的“四方”意思不相同B.存,指保存,与《短歌行》中“枉用相存”的“存”字意思相同C.僻指地处偏远,与《琵琶行》中“沼阳地僻无音乐”的“僻”字意思相同D,卑辞指谦卑的言辞,“卑”与《送东阳马生序》中“非天质之卑”的“卑”字意思不相同【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四方之志”的“四方”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天下“四方之志”指志向远大答案
(1)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他们)未能立定志向罢了
(2)说到过失,即使是大贤人也不会完全没有,但是不妨碍他最后成为大贤人,因为他能改正啊
13.(每个要点各1分,大意各2分,每句5分,共10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关注以下重点字词黑,玩岁幅时,志之未立;夫过者,害,为
20.材料一第三段谈勤学的问题,请简要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3分)答案
①首先通过立志来引出观点,要勤奋学习
②然后通过将身边人的事例进行正反对比,突出观点
③最后总结观点一一君子应勤于治学
21.材料三展现出王阳明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答案
①重情重义、饱含不舍山路不平、溪云重重、风雪凛冽,学生们却相送很远,诗人对学生们饱含感激、难舍之情,展现诗人重情重义的一面;
②重学善教、殷切期望诗人期盼听到学生们蟾宫折桂的好消息、,叮嘱学生们别后勤加钻研学问,体现了他重学善教的师者形象(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22.前人评价材料三“伤别而不哀怨”,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答案
①有伤别之情诗人描写溪云压头、霜雪染白两鬓的画面,勾勒出一种苍凉的氛围,表达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
②有开阔胸襟虽然不舍分别,但诗人理智地告诫学生用不着太多的书信问候,要用心做学问,希望能早日登科及第(每点2分,共4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B.“意思相同”错误保存/问候,探望句意我的坟墓也要筑(或保存)在这里/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意思不同C.“僻”都指地处偏远句意这是偏僻简陋的小国/浮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D.“非天质之卑”的“卑」,低下句意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不是天资低下故选B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的宰相陈成恒想兴兵作乱,但又忌惮齐国有鲍氏、晏氏,转而调遣军队去攻打鲁国,鲁国的国君很担心,孔子也为此忧心忡忡B.子贡出使吴国,希望吴王能出兵救鲁,讨伐齐国以获得大利,吴王答应等讨伐越国回来后去救鲁,子贡认为到那时鲁国早就亡国了C.子贡出使越国,劝说越王多方讨好吴王,以坚定吴王讨伐齐国的决心,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越国就可借机灭掉吴国D.吴王大举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后又继续与晋国军队作战,结果为晋军所败越王乘机兴兵渡江攻打吴国,成就了灭吴称霸的功业【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C.“认为齐晋同时出兵一定会击败吴军”错误,文中“其骑士锐兵弊乎齐,重器羽旄尽乎晋”意思是“吴国的精锐之师和宝器仪仗,先在齐国受到损伤,后又在晋国消耗殆尽”,可见吴国是在攻打齐晋两国的过程中消耗兵力,并非齐晋同时出兵会击败吴军故选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万乘之齐,私千乘之鲁,而与吴争强,臣切为君恐
(2)彼战而不胜,则君之福也彼战而胜,必以其余兵临晋【答案】
(1)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
(2)他打仗失败了,是您的福分他打仗胜利了,一定会以剩下的部队去攻打晋国【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万乘”“千乘”,万辆战车,千辆战车;“私”,占有;“切”,深深;“为”,替;“恐”,担忧
(2)“则……也”,判断句;“以”,用;“余兵”,剩下的部队;“临”,攻伐
14.鲁国危难时,孔子的学生颜渊、子路(季路)、子贡先后请求出使,孔子只同意子贡出使,这是什么原因?【答案】
①子贡善于言辞,颜渊、子路长处不在此;
②出使四方诸侯之事,在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的过程中曾涉及过【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考生需要结合颜渊、子路(季路)、子贡等人的特点以及出使诸侯所需人才作答如材料一中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可见颜渊的特点在“德行”;“政事冉有,季路”,可见子路“季路”的特长是“政事”;“言语宰我,子贡”,可见子贡的特长在“言语”由此可知,子贡擅长言辞,这符合出使的要求同时材料一提到子贡向孔子请教学业,孔子的答语中提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见子贡请教学业之时曾涉及过出使之事参考译文材料一德行颜渊,闵子骞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材料二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子贡向南拜见吴王,对吴王说“现在拥有万辆战车的齐国,要占有只有千辆战车的鲁国,而与吴国争强,我深深为您担忧况且营救鲁国,可以显示大王的威名;讨伐齐国,可以获得大利义在保存鲁国,勇在侵损强大的秦国威势超过晋国,那么成就霸王之业就不必怀疑了”吴王说“您等我讨伐完越国然后听您的”子贡说“不可,您攻打越国回来,齐国也就占有了鲁国再说大王如果担心越国,臣请求向东参见越王,命令他出兵跟从您这样您就使越国空虚(让越国没有力量背后偷袭),而名义上是率领诸侯一起讨伐”吴王非常高兴,于是派子贡到越国去子贡东行来拜见越王,越王问道”这是偏僻简陋的小国现在先生竟然亲自到这里来!”子贡说“现在吴王既然有讨伐齐国的愿望,君王就应该不惜贵重的器物,把它们献给吴国,以迎合吴王之心;不要讨厌俯首低眉、用谦卑恭敬的话去奉承吴国,应该故意抬高行礼的等级,那么吴王就一定会去攻打齐国了!如果吴国不能战胜齐国,那就是君王的福分;假如吴国战胜了齐国,必定又会乘胜调兵去对付晋国我请求北行去拜见晋君,劝说晋君,使晋、越两国共同进攻吴国!吴国的精锐之师和宝器仪仗,先在齐国受到损伤,后又在晋国消耗殆尽,那么君王可以利用吴国这疲败之际,一定能消灭吴国了!”越王非常高兴吴王夫差果然调集九个郡的军队,与齐军大战于艾陵,把齐军打得大败,吴国部署兵力没有撤回,果真又与晋军在黄池相遇吴国晋国争为强者,晋军发动攻击,大败吴军越王勾践得到这个情报,渡江袭击吴国,杀死夫差和其丞相所以说子贡一出国游说,就使鲁国安宁,齐国混乱,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确实如此【强化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材料一蓉少时,读书养晦当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跋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语之,顾而笑日“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于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节选自刘蓉《养晦堂文集》)材料二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堞,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皇甫遂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遇也世人承写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早9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案,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注】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客刺名刺、名片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好A学B家C贫D无E资F累G日H不I爨J乃K时L吞M纸N以O实P腹【答案】
1.BFJ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句意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邺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弃饥〃累日〃在句中是“不爨〃的时间状语,应在〃累〃前断开,「乃〃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一•般位于分句句首,〃时〃在句中是“吞纸以实腹〃的时间状语,应在〃乃〃前断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堂,指房屋正厅,堂后或两旁为室因入室必先登堂,成语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程度B.寤,本义为睡醒,如《诗经•关雎》中“寤寐思服〃的“寤J后引申为觉悟、认识到,文中即为此义C.婚冠,既指婚礼和冠礼,也可以指婚冠的年龄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文中以“婚冠〃指年纪很大D.孤,指幼而无父,与“鳏寡孤独〃中的“孤〃相同“孤〃还可用于古代王侯自称,如《孙权劝学》中的“孤常读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堂后或两旁为室〃说法有误堂〃两旁的房子叫廊屋,〃室〃与“堂〃位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在“堂〃的后面故选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蓉书房里有一块洼地,开始踩上去,总会被绊倒;时间久了,却习以为常;后来填平了,反而感到不适应B.材料一从读书之思到人生之悟因〃思有弗得〃而〃绕室以旋〃,由〃旋〃引出下文在生活小事中得到的感悟C.材料二以皇甫谧、刘绮等为例,告诫子孙应当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受到皇帝的赏识D.材料二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如耕种时带上经书、手抄《汉书》等突出了古人求学之勤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这样才能官至高位,进而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有误根据原文〃然人有坎康,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可知,材料二举皇甫谧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而且作者举刘绮等的例子,也是为了强调读书要勤奋,而不是侧重于功利方面故选Co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
(2)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答案
(1)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
(2)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坦然”,平坦的样子;“既,已经;”己而〃,以后
(2)〃方”,才;“遂〃,终于;登〃,当上
5.从上述两段材料中,你读出了哪些〃学习之道〃,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
①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
②读书要趁早
③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
④读书要勤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原文〃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可知积习难改,做学问最重要的是慎重地对待开头根据材料二原文〃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可知读书要趁早根据材料二原文“然人有坎壤,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可知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根据材料二原文〃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可知读书要勤奋参考译文材料一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低头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越来越大每次经过,刘蓉都要被绊一下起初,刘蓉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坐下,回头看看那处洼坑笑着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什么能治理好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觉得这块地方似乎突然高起来了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以后踏这块地,仍旧还有这样的感觉又过了好些日子,才慢慢习惯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说君子做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开始时需谨慎材料二人在年龄幼小之时,精神专注而接受能力强,长大成人之后,思想散漫而放纵,因此应当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不要失去教育的最好时机我七岁的时候,背诵《灵光殿赋》,直到今天,隔十年温习一次,还没有遗忘二十岁以后,所背诵的经书,搁置在那里一个月,便到了荒废的地步当然,人总有困厄的时候,壮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应当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自暴自弃孔子说“五十岁时学习《易》,就可以不犯大错了〃魏武帝、袁遗,到老时学习得更加专心,这些都是从小到老勤学不辍的例子曾子七十岁时才开始学习,最后名闻天下;荀子五十岁才开始到齐国游学,仍然成为大学者;公孙弘四十多岁才开始读《春秋》,后来终于当了丞相皇甫谧二十岁才开始学习《孝经》《论语》,最后成了大学者这些都是早年沉迷而晚年醒悟的例子一般人到成年后还未开始学习,就说太晚了,就这样一天天混下去就好像面壁而立,什么也看不见,也够愚蠢了从小就学习的人,就好像日出的光芒;到老年才开始学习的人,就好像拿着火把在夜间行走,但总比闭着眼睛什么都看不见的人强古代人勤于学习,有用锥刺腿的,有求学投斧的,有利用雪光读书的,有聚萤火虫而苦读的,有在田间劳作时带书学习的,有放牧时勤学不已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专心勤学的榜样梁朝彭城的刘绮,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无钱购买灯烛,就买来荻草,把它的茎折成尺把长,点燃后照明夜读梁元帝在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以其才华当上了太子府中的国常侍兼记室,很受尊重,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的朱詹,祖居江陵,后来到了建邺他十分勤学,家中贫穷无钱,有时连续几天都不能生火煮饭,就经常吞食废纸弃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睡觉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元帝所尊重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是一个勤学的典型东莞人臧逢世,二十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名片、书札的边幅纸头,亲手抄得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气,后来他终于以研究《汉书》闻名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文本一女子必自择”心,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本有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