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变”看人生百态,“讽”出社会本质《范进中举》学案【学习内容】教材《范进中举》从书《周学道校士拔真才》【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故事情节,认识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2.赏读细节,了解讽刺艺术的表现形式一--夸张、对比
3.联系背景,探讨人物性格形成原因,明确小说主旨【学习过程】知识积累
1.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晚年又号文林山人,安微全椒人,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利,到三十岁还没考上举人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生活相当贫困
2.《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M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世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来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压迫活动单元一整体感知一一寻“变”
1.快速浏览全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故事情节,用“首先一接着一然后一最后”的字样组织语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跳读全文,找出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哪些人物发生了哪些变化?活动单元二合作探究一议“变”
1.合作探究,赏读细节本文的语言极具人物性格,范进中举前猥琐悲凉和中举后神魂颠倒,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性格进行了夸张不失真的描写找出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2.联系背景,明确主旨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结合课文的相关描写,谈谈你的看法活动单元三对比阅读一一结“变”为“讽”学习丛书《周学道校上拔真才》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章夸张的情节和细致的描写活动单元四总结感悟一一社会意义《儒林外史》以讽刺的手法,写可笑之人、可笑之事,蕴含深刻意味学完两篇文章,你觉得《儒林外史》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