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练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51.明代山东植棉发展非常迅速,据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棉花,六府皆有之”到了清代,玉米、花生、烟草等在山东的种植地域扩大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作物是民众主要收入来源B.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经济发展推动种植结构的调整D.植棉泛滥影响农民收入
2.[2023•山东泰安高三模拟预测]中国手工业者自唐宋以来就有行帮,它不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组织,而是封建国家强加于手工业者的一种编制到了明清时期,行帮已成为手工业者长期习惯了的组织,因而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按照行帮的规定,原料分配、产品规格、学徒帮工的人数、销售的市场和产品的价格都要受到限制由此可见明清时期()A.新生产方式发展存在阻力B.缺少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C.手工业管理制度相对完善D.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
3.[2023•新课标卷]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朝贡贸易繁荣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白银大量流入D.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4.[2023•广东广州高三模拟预测]《明史》载,“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奚隹秩然……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守仁者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变化反映了()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化权力的下移C.传统文化的转型D.专制思想的弱化
5.[2023•北京房山区高三二模]在明朝问世的文学著作中,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逐渐增多例如《喻世明言》有十一篇,《警世通言》有十三篇,《醒世恒言》有九篇,约占“三言”的四分之一;《初刻拍案惊奇》有十六篇,《二刻拍案惊奇》有十八篇,几近“二拍”的二分之一材料反映()A.明朝社会成员身份平等B.市民争取政治权力的斗争C.工商皆本成为社会思潮D.市民阶层扩大的社会现象
6.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
7.[2023•广东佛山高三三模]《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代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在这幅地图中利玛窦将原图子午线投影转移,使世界地图由“大西洋格局”转变为“太平洋格局”,中国被移动至地图的中央位置,这种做法()A.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
8.迎合了中国天朝上国观念C.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D.反映了世界发生深刻变化
8.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9.[2023•蒲泽市模拟]明朝《天工开物》载铸造大炮时,西洋的红夷炮、佛朗机炮等均使用熟铜为原料,信号炮和短铳枪等则使用生铜和熟铜各一半,明代的襄阳、盏口、大将军、二将军等炮则是由铁铸造的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明代火器铸造技术发达B.明代冶铜业落后于西方C.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D.战争频繁推动火器发展
10.[2023•全国甲卷]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第15练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C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和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种植地域扩大,这一变化是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故C项正确;农民的主要收入源自粮食作物,故A错误;鸦片战争后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错误;经济作物种植地域扩大,主要是因为新的经济作物更有利可图,故D说法错误
2.A根据材料“到了明清时期,行帮已成为手工业者长期习惯了的组织,因而具有更大的约束力按照行帮的规定,原料分配、产品规格、学徒帮工的人数、销售的市场和产品的价格都要受到限制”可知,明清时期,行帮对原料、产品、人数、市场和价格等都有具体的规定,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当时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项正确;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排除B项;行帮涉及面广,不代表其管理完善,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3.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16世纪(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贸易增多,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结合所学,这一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增多,中国手工业产品迅速发展,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因此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东南沿海港口城市的兴起,C项正确;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免征税”“给予赏赐”等优待政策,“厚往薄来”,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作用有限,排除A项;材料强调明朝的对外贸易,与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无关,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于唐宋,衰落于明清时期的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
4.A据材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守仁者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可知,明初的儒者是传统的程朱理学的继承者,而随着阳明别立宗旨,传统的程朱理学受到冷落,一定程度上强调个性解放的心学满足了人们的需要,说明自我意识的觉醒,A项正确;明清时期,文化管控越来越严格,不会下移,排除B项;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并未转型,排除C项;明清时期,思想专制越来越强,排除D项故选A项
5.D材料“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逐渐增多”,反映市民阶层的文学著作增多,说明当时市民阶层壮大,D项正确;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排除A项;材料信息和争取政治权力无关,排除B项;当时社会依然重农抑商,排除C项故选D项
6.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将知识学习用于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根据题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反映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B项正确;与道家无为而治无关,排除A项;再续《春秋》与务实无关,排除C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排除D项
7.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利玛窦是明朝时期西学东渐的代表,当时为了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使世界地图由‘大西洋格局转变为太平洋格局,中国被移动至地图的中央位置”,主要是为了迎合天朝上国的观念,B项正确;西学东渐时期的科技并未大规模传播到基层,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明清时期的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未转型,排除C项;世界地图的变化仅是为了传播天主教服务,非世界发生深刻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A清政府是少数民族政权,康熙年间注重吸纳山林隐逸、博学鸿儒,同时编修明史,修撰儒经传注,这些举措集中在文化领域,本意在于以传承华夏文化传统自居,A项正确;疑古辨伪指的是对先前的学说存疑考辨,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等举措和弘扬程朱理学并不一致,排除C项;保存历史文献与举荐人才不符,而且清初实行“文字狱”,对古代文献多有删改禁毁,排除D项
9.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工开物》由明代宋应星所著,根据材料中的“西洋的红夷炮、佛朗机炮等”可知,当时西方火器铸造技术传入了中国,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代火器铸造技术水平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将东西方冶铜业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的信息,排除B项;火器与战争密切相关,但是材料未涉及D项所述,排除
10.A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自己为了利益去行商,但是有自己的原则,既利己又利人,不害己害人,这样能做到就是圣贤有道德的人“百姓日用即道”是中国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的哲学命题,王艮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真理,要求统治者把满足群众穿衣吃饭作为第一需要,把“百姓”和“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读经和做生意不违背,亦儒亦商,儒商是也,A项正确;“心外无物”,出自宋代哲学家陆九渊的“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宁宙”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颍、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理解为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灭人的私有欲望,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封建统治者顽固推行“崇本抑末”的政策,以农为本,工商为末,保护和发展农业经济,抑制工商业的蓬勃发展,这就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黄宗羲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工商皆本”的口号,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