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练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71.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乡举里选无从推行曹魏时期政府规定,各州郡分别公推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任大中正,作为品评官,但是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据此可知,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旨在()A.否定乡举里选的惯例B.维护世家大族专权的局面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D.拓宽下层社会入仕的途径
2.[2023•铁岭市高三三模]魏晋时期的士族是指门阀贵族,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士族是指读书应举的布衣之家,或指进士出身的家族,也指公卿百官,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含义,但无论如何都不是用来指称魏晋时期的旧士族,也不是用来指称他们的后裔这种变化反映了()A.科举制赋予士族新的内涵B.封建四民结构得以重建C.门阀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D.九品中正制走向了衰落
3.[2023•福建漳州高三模拟预测]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关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该变化的主耍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科举制度的施行C.中央集权的加强D.市民文化的兴盛
4.[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二模]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职官志》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
5.[2023•辽宁高三模拟]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这体现了()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B.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
6.[2023•重庆南开中学高三阶段考]唐玄宗时期“始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敕旨”,“将陆坚、张九龄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这反映唐朝中后期()A.中书权力被大为削弱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翰林学士已取代丞相D.三省制度渐趋成熟
7.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
8.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
8.[2023•德州市模拟]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A.基本特点是以人丁计税
9.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加强10[2023•湖南邵阳高三模拟预测]780年后,唐朝推行两税法,强藩地区按照两税法的收税原则进行缴纳,但在赋税的支配上,部分留给收税当地作为日常开支,部分由藩镇节度使支配,部分上缴中央据此可知()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藩镇势力得到遏制C.中央妥协色彩明显D.宗藩体制遭到破坏
11.[2023•临沂市高三二模]唐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改革开始推行,内容包括选取该州课税钱谷量最多一年的额数,作为该州的两税定额,再将这个定额划分成上供(上缴国库)、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州财政留用)三个份额,史称“两税三分”这一改革()A.强化了唐朝中央集权制度B.激化了政府与藩镇的矛盾C.实现了财政资源重新配置D.严重削弱了州县财政实力第7练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C中正官是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所品评人物是否任用则由吏部斟酌,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C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当时乡举里选难以实行,而非用九品中正制否定乡举里选,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在运行过程中被世家大族把持,而非制度设置的初衷,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得出九品中正制能够拓宽下层社会入仕途径,排除D项
2.A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士族是指门阀贵族,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士族是指读书应举的布衣之家,或指进士出身的家族,也指公卿百官”说明“士族”的含义在唐朝有了新变化,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的推行,赋予“士族”新的内涵,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四民结构是否得以重建,排除B项;“退出了历史舞台”表述太过绝对,排除C项;材料主旨强调“士族”含义的变化,九品中正制走向了衰落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
3.B据材料“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回望寄托情感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推行,使大批生活于乡野的士人有了出仕做官的机会,少年居于乡村,做官后移居城市,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对乡愁的影响,与商品经济发展、中央集权加强和市民文化兴盛关系不大,排除A、C、D项故选B项
4.B根据材料“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新唐书•太宗本纪》中记载,李世民还曾担任过中书令”可知,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是尚书令职权过大,说明皇帝意在削弱尚书省的权力,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的信息,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只是表象,并不是题干的实质,排除C项;“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表述有误,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B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将上述部分事务转由自身负责”等信息可知,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而安史之乱后,属于下属部门的御史台掌握部分事务,实际上是对尚书省权力的削弱,对君主权力的加强,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尚书省权力的削弱,没有体现对三省六部制的破坏,并且也不能形成破坏,A项错误;监察体系不断完善的实质也是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且材料主体不是监察体系,而是尚书省权力的削弱,C项错误;根据材料“本掌握监察尚书省及其下属部门事务的御史台”可知,御史台是监察机构,没有强调御史台成为行政机构的信息,D项错误
6.A根据材料“将陆坚、张九龄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王者尊极,一日万力L,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唐德宗时期,陆贽任翰林学士,被时人称之为‘内相”可知,材料叙述唐代翰林学士的设置及其职权地位“供奉敕旨”,“中外表疏批答,或诏从中出”反映的是翰林学士是替皇帝草拟各种敕令,使得原来属于中书省的职权遭到削弱,A项正确;翰林学士多以皇帝亲信充任,其个例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排除B项;陆贽被称为内相,带有内朝官性质,并非真正的宰相,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三省制度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7.A西晋时期官员可占据土地,使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自耕农减少而均田制之下普遍授田,使自耕农数量有所增加,因此反映出这一时期自耕农数量反复,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世族,官员也不一定是世族,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土地的变化,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田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保证国家税收,开发土地是其作用,排除D项
8.A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人丁计税”,A项正确,排除B项;“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役,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排除C项;纳庸代役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D项
9.C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在推行两税法时,允许强藩截留和支配大部分地方税收,反映出中央妥协色彩明显,C项正确;据所学,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受到了削弱而非有所强化,排除A项;藩镇势力得到遏制与“部分(税收)由藩镇节度使支配”不符,排除B项;材料与宗藩体制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0.C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实施后,地方将岁入分成三份,即上供、送使、留州,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承认藩镇割据的情况下,确保地方权益的曲折形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既保障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和利益,也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资源的重新配置,C项正确;这一制度承认了藩镇割据的现状,重新调整了中央与藩镇的关系,不是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表现,排除A项;这一改革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关系,而非激化,排除B项;这一改革使得地方财政收入也得到一定保障,而非削弱,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