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1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大众传播理论第一章传播的六种话语总述传播是传递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传播是控制传播是传者控制受者的过程传播是游戏传播是传者进行的主观游戏传播是权力传播中渗透着无形的权力,语言中蕴含着让我们察觉不到的强迫传播是撒播传播应该是一种绝对自由的没有控制的过程传播是共享和互助传播是彼此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在其中传受双方获得相互理解和共识传播问题的复杂化说明传播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太密切,没有任何--种传播话语可以解释所有的传播现象概念与问题话语
(5)话语研究
(5)传播的5W模式
(6)信息
(7)意义
(8):社会性的意志内涵人对自然或社会事务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传播的数学模式
(8)控制论
(11)传播与控制是一个过程,要使这个社会更加有序,必须随时获得信息反馈,即时作出调整,适应新的变化,更好的执行控制者的命令(是研究动物(包括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传播控制论模式
(11)传播游戏
(16)有一部分传播本身没有信息传播的特征,传播活动本身就是目的,因为它能带给人快乐这种传播叫做传播游戏言语行为
(21)权力
(1922)文化帝国主义
(20)是在修辞上将资本主义的文化影响与他们的经济殖民联系在一起指西方强国通过对其他国家人民生活的系统渗透和控制,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强加于他国人生的影响越大;反之则越小网络成瘾288没有普遍认可的界定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成瘾障碍、强迫性网络使用包含五个类别
1、网络色情成瘾
2、网络关系成瘾
3、网络强迫行为
4、信息超载
5、计算机成瘾
1.什么是使用满足理论?他与效果理论有什么异同?
2.人们从媒介获得的满足来自于哪方面
3.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前提假设是什么?
4.什么是受众的主动性?你认为受众在媒介使用中具有主动行吗?为什么?
5.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的预期一价值理论?他还有什么不足?
6.社会情境会产生什么使用动机?举例说明
7.请以媒介依赖理论解释危机事件中的传播现象
8.媒介依赖是否会影响媒介效果?
9.你认为存在网络成瘾吗?为什么?如何通过个人或者社会的措施避免网络带来的媒介依赖
10.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第十一章媒介生产与媒介场媒体生产研究381也被称为控制研究,是对从大众传媒到内容产品过程的研究媒体效果研究381研究媒体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倾向性382指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爱与憎、褒与贬的趋向把关384职业意识形态386对自己职业角色的定义中立者387主张客观地报道新闻,将事实与观点分开,使用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尽可能中立的反映事实参与者387也称为鼓吹者出现在社会动荡或者变革时期,要求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的政治运动中,干预社会政治,推动社会向理想的目标前进媒体生产惯例394也称为实践意识处于话语意识与潜意识之间一种未必去反思或用语言表达的习惯一向的做法,常规政治/经济/公众目标391潜规则
(393)媒体内部不成文但是又具有约束力的政策是指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伪事件
(397)媒介事件
(398)自由至上主义理论
(400)社会责任论(
400、401)独裁体制
(401)家长式体制
(402)商业的体制
(402)民主的体制
(402)一致同意的领域
(403)合理争议的领域
(403)主流以外的异常领域
(404)
1.什么是媒介生产研究?他与媒介效果研究有什么不同?
2.举例说明没接生产研究有哪些路径?比较各路径优劣
3.倾向性的表现?影响倾向性的因素有什么?
4.你认为把关人能决定媒介的内容吗?为什么?
5.你认为新闻工作是一个职业吗?为什么?
6.新闻工作的职业角色都有哪些分类?我国的有什么区别吗?
7.举例说明媒体组织的目标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8.惯例会如何影响媒体的内容的?
9.大众媒体采用常规的信息渠道是否意味着媒体受到其他社会组织的控制?为什么?
10.什么是伪事件?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面对伪事件?
11.什么是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他对我们今天的新闻管理方式有何启示?
12.社会责任理论为什么会被提出?
13.威廉斯的分类是否适用于中国目前的媒介管理体制?可以择举例说明?不能则提出你的理由第十二章多伦多学派及媒介研究多伦多学派
(418)媒介研究
(418)又称为大众传播研究广义上指主要围绕着媒介内容的生产与消费、讨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媒介/媒体
(419)(分别的意思与一起的意思)媒介形态变化原则
(420)技术决定论/文化决定论
(421)界面的方法
(426)不再困于经验性细节的论证,而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并置在一起后视镜的研究方法
(427)纵横押阖,按照要求,梳理出于所说的模式相关的历史脉络实际上是在建构社会理论“媒介人体的延伸
(428)反环境
(430)媒介即讯息
(431)部落化时代
(432)脱部落化时代
(433)重新部落化时代
(434)感觉平衡论
(434)各种感官都得到了延伸整体的延伸、神经中枢的延伸地球村
(434)内爆
(434)偏时间的媒介
(435)偏空间的媒介
(435)媒介决定论
(437)热媒介(
438、435)冷媒介(
438、435)媒介定律
(440)超真实
(443)媒介生态学
(447)情景
(448)媒介等同
(451)
1.举例说明媒介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2.多伦多学派的媒介研究与管理学派的效果研究有什么不同之处?
3.哪些因素在一个媒介的发明扩散中起到重要作用?
4.你认为麦克卢汉所倡导的“界面”研究方法是否有说服力?为什么?
5.为什么麦克卢汉认为自己能够发现其他人无法理解的媒介理论?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6.“媒介即讯息”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7.麦克卢汉如何证明媒介对于历史发展的影响?
8.如何理解“感觉”在麦克卢汉理论中的地位伊尼斯所说的时空与他所说的感觉有何异同?
9.麦克卢汉所说的地球村与我们现在说的全球化有什么异同?
10.麦克卢汉是技术决定论者吗?为什么?
11.什么是商品的符号化?这种理论是否有走向唯心主义的危险?
12.简述梅洛维茨的媒介理论
13.你认为能用空间来理解情景吗?为什么?民头上,以达到重塑其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和身份,减弱帝国主义势力扩张的阻力的目的意识形态
(21)即权
(21)重视文化方面的控制,建立在同意的基础上也就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妥协与合作的结果撒播
(24)摆脱概念的控制与决定作用的同时,形成一种蕴含比较丰富的语言或文本并且传者与受者具有平等的传递与理解的权利“我一你”关系
(26)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26)传播仪式
(27)交往行为
(28)通过传播,我们可以借助主体间性,达成共识,交往本身能够最终实现理性对话文化
(28)
1.除了“传播是传递”中用到了隐喻,还有其他传播理论中存在隐喻?他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媒介即讯息理论
(431)
2.除了传播信息、意义、意向外,传播过程还传递了其他什么客体?
3.传播是控制与传播是权力,两种话语有何异同
4.关于传播中的六种话语,那些互相兼容,那些互相矛盾,为什么?
5.人们能否通过大众传播实现不同群体之间的共享和互助?如果能怎样实现?如果不能,为什么?第三章理论和研究范式总述研究理论的逻辑,并以客观经验主义为例,介绍理论研究和检验的程序讨论了因果性问题,以及介绍了研究方法概念与问题本体论
(77)认识论
(78)价值论
(79)可证伪性
(83)归纳
(91)演绎
(92)类比
(92)抽样调查
(96)实验
(97)内容分析
(98)深度访谈
(99)民族志
(99)焦点小组
(100)奥卡姆剃刀法则
(101)
1.因果性与相关性有什么区别?
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性
3.举例说明为什么类比的方法不具有科学性第四章大众传播中的宣传与说服耶鲁项目
(126)学习理论
(127)(对比55页)信源的可信性假说
(128)休眠效果
(128)分离假说
(128)恐怖诉求
(129)也称激发性诉求,先引起人们紧张的情绪,然后提出新的意见和问题的新的解决办法,消除受众的紧张感,达到说服的效果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
(131)明示论点与寓观点于内容之中
(13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132)有信息支持的观点
(133)又称为知情的观点缺乏信息支持的观点
(133)乂称为盲情的观点可说服性
(133)麦奎尔的传播/说服过程的输入输出矩阵
(134)认知不协调理论
(135)自我知觉理论
(137)纯粹接触假说
(138)潜意识说服
(138)潜意识说服常常是从心灵深处导入信息,进入他人相应的频道,产生独特的影响,以达成想要的结果被动学习
(139)在人们完全放松的时候,进入半睡眠状态,思考能力下降,此时对于说服性信息的防御性降低,通过潜意识认知,会对信息产生感知行为,并在恰当的事后回忆起来,这样的学习过程被称为被动学习深思的可能性模式
(140)媒体素养
(142)
1.简述耶鲁项目的课题与结果
2.对新闻报道或信息发布来说,耶鲁项目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3.举例说明我们周围存在的恐怖诉求
4.什么是纯粹接触假说?他与潜意识说服有什么不同?
5.什么是潜意识假说?能够证明或证伪吗?
6.麦奎尔的说服矩阵能否说明说服的成功率很低?为什么?第五章从功能到效果功能
(147)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功能齐全/这种药物功能显著是原因的结果功能主义
(148)大众传播的环境监测功能
(152)大众传播相互联系的功能
(152)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152)对人类学上所说的群体的一切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社会角色、社会规则、风俗习惯等的继承大众传播的社会化功能
(152)通过大众媒体中他人行为方式的描述,我们学习特定角色的行为方式,影响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期待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153)大众传播的地位授予功能
(154)大众传播的强制执行社会规范的职能
(154)负功能
(154)大众传播的麻醉的负功能
(155)准社会关系(互动)
(155)知沟假说
(156)信息搜寻等级(
160.161)传播沟
(164)数字鸿沟
(164)固定样本
(168)被重复访问的样本结晶效果
(168)通过接触媒体的报道,逐渐认识到与自己的利益最接近的,然后进行选择强化效果
(169)对原有观点的加强政治既有倾向指数
(169)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170)选民的投票意向,主要是由其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和居住地决定,大众传播宣传不容易改变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选择性接触
(170)有限效果论(弱效果论)
(170)对于大众传播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认知效果,大众媒体的改变原有想法的效果是非常微弱的传播流
(171)两级传播171意见领袖171初级群体174创新175创新的扩散175同质网络178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相似度较高,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网络异质网络178进行沟通的两个个体之间差异度较高,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网络弱势链优势理论179关系比较疏远的人往往拥有另一方所不知道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会有至关重要的信息比相似的人之间传递重叠程度很高的信息要好本地渠道178与受者处于同一系统之内的渠道如朋友、邻居、全球渠道178来自于本系统之外的渠道如广告、推销员
1.什么是功能主义?它的主要前提有哪些?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有什么不足?
2.大众传播有什么功能?什么叫大众传播的麻醉负功能,如何证明它的存在?
3.什么叫知沟假说?它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验证该假说.
4.你认为知沟中对知识的定义是否导致知沟理论“指责受害者
5.你认为知沟是社会结构造成的,还是个人兴趣造成的?为什么?
6.为什么会出现信息的选择性接触?
7.传播流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什么?它存在什么缺陷?
8.什么叫意见领袖?他有什么特征?他是怎么产生的?
9.创新被人们所接受的取决因素?个人接受创新的决策过程有哪几个阶段?
10.影响新闻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人际传播在创新和新闻扩散中分别有什么影响、产生什么作用?第六章大众传播的影响社会心理取向沉默的螺旋199乐队花车效应202人类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去从事或相信其他多数人从事或相信的东西为了不让自己在社会中孤立,所以社会个体常常不经思考就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选择准统计感官203不能科学的但是能够判断什么是主流意见多数的无知203意见气候204不•定是真正的多数人的意见,是人们对多数意见或意见趋势的感知双重意见气候
(204)中坚分子(先锋派)
(208)民意
(207)第三人效应
(213)反第三人效应对于有利的、良好的信息会产生第一人效应
1.什么是沉默的螺旋?他是如何被发现的?
2.多数无知与沉默的螺旋有什么异同?
3.意见气候和多数人的意见是否相同?为什么?
4.沉默的螺旋的民意观与启蒙时代的民意观有何异同?
5.为什么说民意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6.沉默的螺旋是否意味着媒体具有强大影响力?
7.你认为沉默的螺旋是否是法西斯的民意理论?
8.文化是否会影响沉默的螺旋?举例说明
9.第三人效应包括那两个部分?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
10.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第三人效应的表现和原因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影响信息环境取向议程
(224)议程显著性
(224)议程设置过程
(224)铺垫作用
(228)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属性的议程设置)
(230)框架
(232)框架效果
(233)议程建构
(235)交互性的多重过程,议题建构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间由于媒介、政治系统和公众的复杂互动,媒介发掘新闻议题、并加以建构、报道,使它们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分为低门槛议题、中门槛议题、高门槛议题三大类,分别对应了关系到的群体比议程设置要更杂媒体间议程设置(
235、236)显著性议程/非显著性议程
(237)定向需求
(238)议程融合
(240)净化
(243)示范/社会学习
(243)生理唤起
(243)抑制解除
(243)脱敏
(243)培养分析
(245)培养差异
(245)文化指标
(249)讯息系统
(249)就是悬了支援决策和控制而收集(或提取)、虑理、^存、分配^息的一能相互^^的元件暴力指标
(251)多样性指标
(252)共鸣
(254)主流化
(256)元分析
(256)邪恶世界综合症
(257)双重形象
(258)给人两种不一样的印象文化环境运动
(258)
1.议程设置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李普曼关于拟态环境的论述有何异同?
2.1968年关于议程设置的研究在数据与结论.上有什么漏洞?之后的研究是怎么解决的?
3.议程设置理论给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带来了哪些新思路?
4.铺垫效果和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有何异同?
5.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理论有何异同?
6.举例说明属性的议程设置在大众媒体上的表现?
7.议程设置是舆论引导吗?为什么?
8.说明议程的性质对于议程设置的影响?
9.网络条件下议程设置会失效吗?为什么中国的议程设置有时会失效?
10.电视暴力研究的结论对于电视的制作有什么启示?是否有必要控制影视中的暴力?
11.为什么研究中发现的培养差异比较微小?是不是说明电视的培养不明显?
12.培养分析有哪些独特之处?
13.什么是文化指标?文化指标研究包含哪些内容?
14.你认为影视中的暴力场面能否得到控制?为什么?
15.你如何看待“培养分析忽视了不同观众对暴力意义的解读”这一批评
16.什么是主流化?他与早期培养分析提出的培养差异是否矛盾?为什么?
17.为什么说电视的培养是一种社会控制?
18.为什么电视中虚构的故事也能影响我们对真实环境的认识?
19.为什么议程融合理论对培养分析理论对大众传播的功能做出了相反的评价?第八章大众传播的影响受众使用与依赖取向受众
(266)大众
(267)作为人民的受众
(268)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受众的经典话语人们被作为社会的主人加以赞扬公众
(269)对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理性的分析和批判能力,能积极的参与政治生活知晓权/接近权
(269)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处所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的权利传媒接近权是指作为信息接收者、利用者的公民有权接近和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主张、意见大众传播的恐惧遗传
(270)使用和满足理论
(271)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认为受众是主动的主动性
(276)主动能力
(276)仪式性的使用
(277)工具式的使用
(277)使用与满足的预期一价值理论
(277)媒介依赖
(281)我们通过使用大众媒体获得特定满足或完成一定的目标,如果受众缺乏其他替代性方式(或资源),就会对大众媒体形成依赖依赖程度越大,大众媒体对于个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