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一部“反电影化”的笔记本纸页上的电影书写一一《乡村牧师日记》超验、克制、冷静、疏离……这些典型词语常常被评论者用来形容法国著名导演罗伯特布列松的电影美学风格•尽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暗示出布列松电影创作中的某些审美倾向,但是都无法准确、全面地概括其独特的美学个性事实上,布列松的电影美学难以被简单地划归于电影史上任何一个单独的美学流派中,而应该被视作一种自成体系的“书写”风格这些独特的美学特质完美地贯穿在其电影作品从剧本创作、演员表演到声音设计、镜头运动等多个环节的创造性革新之中,重塑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特艺术的美学体验和表现模式《乡村牧师的日记》就是一部集中体现布列松美学思考的重要作品影片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同名小说,以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名年轻牧师首次在乡村教区担任牧师的经历在这个充满蒙昧的教区里,牧师遭受了从日常生活到精神信仰的一系列挫折,最终罹患胃癌死去这意味着影片采取的应该是一种倒叙的时态,同时画外音也相应地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但是,影片之后对日记内容进行描述的画外声音都是伴随着牧师写日记的镜头出现的,这又表达出一种“正在进行的时态尽管影片中的多数镜头符合了牧师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和视角,但是在影片的最后,画外音又变成阅读书信的托西牧师,叙事视角也随之转换在此之后,画面又由信件文字的特写转向了一个白底的十字架图案,直至画外音结束于对牧师临终遗言的引用这几次声音时态与视角的转变,再一次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式的线性叙事规则,将以情节冲突为导向的影片结构转变为一种以构建观众情绪为出发点的精神历程式的宗教剧,更好地强调了影片的感知性而非叙事性,并于最后的结尾处达到一种超验的、神性的精神触动除此之外,影片中画外音的处理方式实际上与前文中提到的布列松的改编策略和表演模式所希望达到的情感效果是相吻合的整部影片中大多数的画外音内容直接来自原著小说,并且极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有的文学性另外,画外音的音调、节奏趋于平缓甚至“死气沉沉,并与影片中人物对话的风格保持了一致这些颇具“异端特质的画外音手法,同样彻底拒绝了戏剧性和自然感的需要,成为影片精神互动中别具一格的形式特征,与其他的艺术手法一起构成了布列松电影书写〃美学的重要元素由此可见,罗伯特布列松的《乡村牧师的日记》事实上呈现出一种多重•书写〃的审美模式就影片内容而言,日记的〃书写〃是牧师获得灵魂和信仰的认识工具,也是构建情节和观众情绪感知的重要来源整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一部书写在笔记本纸页之间的电影布列松通过类似的文本规律和策略,有力地印证了个人电影书写〃的作者特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场关于电影形式和风格的美学变革影片通过超然的形式风格,拓新了文学改编和电影创作的界限,并借助一系列别具特色的表演、声音、镜头等调度,传达出布列松作为一名电影作者的独特美学追求
一、改编之争“优质传统”与“电影书写”众所周知,二战之后法国影坛的一大特点就在于所谓“优质传统”电影的大量涌现这些场面华丽、题材保守的影片常常改编自著名的文学作品,并借助戏剧性情节表现出一种〃建筑式的、戏剧式的、面向大众的、清晰的、华而不实的、因循守旧的美学倾向同样改编自小说的《乡村牧师的日记》却开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全新疆域,创造出一种“流动变化的、音乐化的、内敛的、晦涩的、克制的和不同寻常的“电影书写风格在这部影片中,布列松对原著小说采取了只减不增’的改变策略,即不对原著小说的情节进行添加或改写,而仅仅通过去除枝蔓内容来保持小说原初的精神走向但是,这种删减并不意味着对故事戏剧性和冲突感的突出,也不是为了适应所谓电影化的需要,相反,这些都是布列松在改编中极力避免的影片直接搬用了原著小说中大量的旁白及对话,甚至刻意保留了原对较少的镜头运动和平缓的剪辑节奏避了明显的叙事高潮和冲突,这话的文学性;同时导演并没有赋予任何镜头段落以优先性,反而通过一切都彰显出影片弱化冲突和戏剧性的努力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在探讨布列松《乡村牧师的日记》的・这种改编策略时,曾将其与电影史上两种主要的改变模式进行了对比第一种改编致力于忠实原著,将原著小说的内容”按照演出的戏剧性要求或电影影像的直接效果〃进行戏剧化和电影化,以获得两种不同美学形式的相互转化第二种改编手法较不拘泥于对原著的复制,而仅仅将其视为导演灵感的源泉,这种自由型的改编方式所暗示的忠实性是“一种气质的相近,是导演与小说家内在情感的相同《乡村牧师的日记》却远远超越了两种常见的改编模式,显示出一种“忠实性与独创性的辩证关系”它不是在对原著小说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试图借助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来构造一部新的“次生作品〃,创造出“一个新的美学实体”因此,这种看似“反电影化”改编手法实际上来自布列松自身美学观念的独特思考,应该结合其电影书写〃的理论论述来进行分析在布列松看来,电影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影片模式,一类运用舞台剧手段(演员、场面调度等),并以摄影机来复制〃,另一类则“运用电影书写手段,并以摄影机来创造“这种“运用活动影像和声音的写作“被称为电影书写“,它常常借助影像和声音的关系来表达,并且在表演、声音、剪辑等各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特的制作规则和哲学意蕴《乡村牧师的日记》正是这样一次创作尝试,布列松极力淡化了戏剧性,拒绝所谓电影化的改造,事实上就是为了摆脱那种模拟自然、复制舞台剧手段电影模式,坚持一种以画面为中心,利用影像与声音进行“写作〃的电影书写风格唐纳德斯科勒则将布列松影片中的这种风格视为一种回避戏剧化情节•和叙事期待的实践这种实践〃不断打破观众对情节发展的期待,淡化影片叙事冲突,使观众在面对某个镜头时能够更加直观地感知其作为一个银幕画面所展示的细节及要素,而忽略其作为一个情节组成部分所起的叙事作用,以此造成更大的情感触动和精神互动事实上,这些电影书写”的风格和倾向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改编策略中,也借助布列松对电影影像、声音、表演等环节的思考得到了彰显
二、表演的“面相学”在电影诞生之初,巴拉兹贝拉就曾经欢呼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他看来,电影的出现可以产生一种以影像为表现手段的微观面相学有力地改变人类表达情感的维度这种“面相学〃观念之后又得到了本雅明、卡拉考尔和爰泼斯坦等电影理论家的重新阐释,他们突破了对脸部特写镜头单纯的空间维度的分析,而把脸部作为一种情感性的向度,把特写指向成一种对时间敏感性和对身体面向性的关准在这种意义上,电影中的脸成为“事件〃而非“再现,成为动态的“变成”而非静态的存有”这种关注面相学〃的创作方法在卡尔彳惠莱叶、布列松等人的电影实践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乡村牧师的日记》中,布列松就采用了大量的浅景深和特写镜头,将演员的面部特写作为重要的情感表达维度整部影片中,牧师的脸成为影片表达主题和营造情绪的中心聚焦点,它是主角精神和肉体挣扎的场所,是道德和信仰冲突的战场,能够充分将主人公的“悲伤与痛苦、信仰与怀疑、骄傲与顺从、老练与纯真以及富有童真的愉悦”通过视觉特征表达出来,从而使整部日记成为牧师试图掌控自身内心世界的“精神之旅〃首先,这种表演“面相学”是与布列松影片从叙事到影像的“极简主义”风格相吻合的同布列松删减叙事枝节以凝聚对影像内容的关注一样,通过特写镜头的运用,导演可以把影像画面中无法参与情绪构建的内容排除出去,将观众的目光彻底聚焦于银幕上细微的日常姿势和表情变动,从而发掘这些特写镜头的表达潜力,使其成为人物内部精神冲突的索引例如,在影片中牧师与伯爵夫人争论信仰意义的经典段落中,布列松并没有借助快速的剪辑或较大的人物动作来表达二者争锋相对的精神冲突,反而不断地采用颇为静态的特写甚至大特写镜头,配合着人物平稳的对话风格,产生了一种更具感官性的强烈对照,从而更为直观地揭露了牧师以及伯爵夫人内心信仰的挣扎和变化其次,对于特写镜头的偏爰事实上与布列松对电影表演观念的思考也是一致的在布列松看来,电影书写”的影片不能依靠演员动作和声调的模仿来表达情绪,甚至不能存在“演员〃这样一个概念电影书写”的作品中表演者应该是一个能够激发导演及观众灵感和狂思的“模特儿”因为演员所处理的只能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活动,是一个已经被表演者理解和消化后呈现出来的固定角色这就拒绝了观众自身进行精神消化的可能,使其陷入了一种被动状态然而,模特儿却可以引导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由外到内”地进行感知,通过演员自身机械化的外在和自由的内在来探索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因此,在《乡村牧师的日记》中,布列松采用了大量的非职业演员,并且将演员平淡甚至有些僵硬的脸部特写作为整部影片的表现重点,从而使得诸如一只手、模特儿全身、他的面孔、或静、或动、或侧面、或正面……〃之类的每一样事物都能够恰在其位总而言之,布列松的〃面相学〃表演观念,并不是为了建立一种传统的、心理学意义上的寓言叙事模型,而是希望达成一种生理学层面的、更具感官性的〃观相术,迫使观众更加直接地参与影片人物精神世界的变化过程中,由此建立一个具有电影书写〃特性的银幕风格体系
三、多维度的画外音《乡村牧师的日记》里另一个令人着迷之处在于导演对画外音的巧妙处理在布列松看来,电影书写〃的作品是依靠着影像与声音的互动产生作用的,因此影像与影像、声音与声音、影像与声音之间的交流应该是非常密切且意义重大的,这既可以“给予片中的人与物一种电影书写的生命,又能够透过一个微妙的现象,统一整个作品组织影片当中出现的画外音,有时是日记内容的阅读,有时是角色心理情状的叙述,有时又是此时此地〃所发生事情的客观描绘这些复杂多变的转化,重组了影片泛文本(改编剧本以及原著小说)与整部作品间的关系,重构了摄影机运动与表演风格和人物对话之间的结构组合,通过声音与影像的交流达成了一种探往主角人物内心世界的视线”同时,在《乡村牧师的日记》中,画外音的多维运用还模糊了影片的叙事时态和人称视角,呈现一种时空混合的神秘状态这使得影片中那些充满文学性和疏离感的画外声音不仅仅成为影像的补充和注解,更多地达成了一种呼应、错位、协商甚至否定的互动关在开场中,影片展现了一个牧师打开日记本的画面,此时日记本上已经写下了具体的内容,并且画外音正在朗读着这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