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春江花月夜》教案【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情感、把握内容
2、品味本诗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意境美【学习重点】品味意境情感之美【学习难点】品味意境情感之美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听《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诵读呢?还是听《春江花月夜》的诵读值得商榷)想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播放相关的音乐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神奇的诗歌(教学设想以优美的音乐开头,营造氛围)
二、展示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出情感、把握内容
2、品味本诗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三、初读入诗境
1、诵读是诗歌的基础,也是关键的一环找3个同学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正字音、读节奏,大致把握感情基调老师指导,不恰当处稍作提示,保证流畅诵读
2、再请大家齐读一遍同时思考题目与诗句之间有什么关联(教学设想对于诗歌,诵读是关键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是基础,不能忽视!带着问题再读,有目标,有思考)
四、再读把诗脉
1、我们先看题目,回答刚才的问题(诗句写了题目中这些景物)再问在这几个景物中,是以哪个景为主线贯串全诗的?
2、月是这首诗的内容线索,也是时间线索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写有月的诗句,并读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时间变化?明确生(海上明月去潮生)悬(眼皎空中疝月轮)斜(丘最落月复西斜)落(落月摇情满江树)・♦
3、随着月的变化,全诗写了哪些内容?月下美景月下哲思月下离情我们也依据此,把全诗分成三层(教学设想通过月,总览全诗,总体把握诗脉)
五、品味意境美
1、赏月下美景(读)我们就在第一层的景色中,选出你觉得最美的诗句,美美地朗读,动情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活动安排
①自读
②展示读
③指导读
④看课件提示,一起背(教学设想在初步了解诗的内容之后,在陶醉该诗之后,就用美读的方式让学生展示一下从连读的展示中让学生感悟月下美景,既增加了积极性,又走近了文本)
2、悟月下哲理(略)同学们读得太美了,我都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更何况是身临其境的作者呢这是一个引人遐想的梦幻般的纯净世界于是被潮水韵律推涌着的诗人,在皓皓月光中开始了他的精神之旅他思考的是什么问题?明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应该如何读?明确学生可能说“何”评价你很会找,“何”就是什么,什么人,哪一年这是一种思考,一种叩问,叩问明月,叩问人类如果我们重读“初”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初”就是最开始,就是起源,如果“何”是一种思考的话,那么“初”就是一种深邃、高远的思索这样深邃的叩问直射人的心灵,不是更有震撼力吗?这就是他思考的问题(张若虚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就是“有限”中的“无限”诗人从大自然从宇宙中感受到的不是颓废和绝望,而是一种欣慰,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3、感月下离情(详)
(1)在如此柔美澄明的月色下,如此幽美恬静的大江边,作者除了因月而思、追问宇宙、关照人生这样的遐思之外,还有什么?(情思)作者对月生情,将人世间最为美好的感情记录了下来(相思之情)看第三层,我们来读一下,男生读上句,女生接下句同时思考哪些句子是写情的?用笔划出来看他怎样写的?(教学设想开始品读第三层,将人与物、景与情联系起来,并捎带学习诗歌鉴赏手法,如炼字、拟人、用典、想象等这一部分是课堂的重点,10——15分钟)活动安排
①诵读展示
②思考、书写
③交流合作
④品读展示,老师、同学相机评价
(2)请同学们赏析你划的句子,选择最喜欢的一处写完之后,和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两分钟左右,开始品读展示)说一说你采集的精华吧(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给予简单的肯定或赞扬或建议,并在好的发言后提示学生记笔记)(教学设想不做标准答案,提倡个性化阅读和深度阅读,重点品读一两点,其他简单处理)参考
①卷、拂(看动词,炼字)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侧面烘托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他们同见明月,却天涯相隔、音信难通,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②“徘徊”(拟人)“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明月有情,佳人钟情真是明月常圆而人不圆啊!
③“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中的“谁”“何”谁家?很多家都有在外的游子何处?哪一处?很多处都有,只要有明月照的妆楼上都有这样的思妇这样一个普遍性一下子让诗歌提升了境界,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这里的“扁舟子”“明月楼”还是借代,借指游子和思妇)重点品读“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摇”和“满”“摇”,月不会摇,是树在摇,但是树的摇动让月填满了所有的缝隙月光无处不在,相思如影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春欲去、江自远、花已落、月西归、夜将尽,游子的相思经过一夜的煎熬,难道只有这一个夜晚是这样吗?看来,只要有月亮升起的地方就有相思,只要是春江花月夜的岸边就是最美的地方“满”又是什么满呢?仅仅是满江的花林和枫树吗?还有满江的思念、离情这里的“情”会是什么情?(游子的愁情、思妇的相思、明月的怜悯、诗人的情感,都有)他们交织在一起,洒向满江的枫林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语作结的好处是什么?那就是表达情感《滕王阁序》中有“槛外长江空自流”给人无限遐想和想象这里不仅景语作结,还有情语“摇情”作结,那作者表达的情感更加悠远深刻、美艳绝伦(教学设想读诗美读,品诗品透抓住一个不很显眼却制约全诗的地方,深度阅读,深入分析从这一处回到主旨,也照应开头)
(3)总结这一层如果说前面是景美、理深的话,这一层肯定是情长为什么有这一段离情相思,还是睹景所致、睹物思人啊而这景这物主要还是月顺势拓展
①这种意境和情感让我想到歌曲《白月光》(教学设想用音乐帮助学生完全走进诗境,深入感悟诗中人物的情感)伴随着这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女子,在白色的月光下,抬头望月,望月怀远,望穿秋水,但过尽千帆皆不是这种悠悠的惆怅就那样蔓延开来……
②何止歌声如此,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关于明月相思诗句积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教学设想:基于这是选修课,让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也能注重积累整理工作)
六、课堂小结月是人类共同的主题月升、月落中融合了自然之景,宇宙之理,人间之情真可谓“天地人交汇,景理情相融”这首诗意境阔大,哲理深远,抒情缠绵,构成一种奇妙、深邃的艺术境界因此闻一多这样评价这里有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强烈的宇宙意识,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又有由爱情辐射出来的同情心,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教学设想因势利导,带出评价,加深认识比在开头介绍巧妙)所以,这首诗虽是唐诗的起点,但也是唐诗的顶点《春江花月夜》还被诗情画意地披之于管弦、形之于歌舞和付诸于画笔,以彰显其不朽的艺术魅力
七、再读全诗,入情入境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和震撼共同读一遍,建议最后两句读两遍
八、结束语诗意的语言、灵动的文字让我们意犹未尽让我们借用于丹的一句话唤醒心中的诗意因为年华有限,诗意无穷
九、作业课下请同学们背诵全诗
十、下课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