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第一章*建筑设计标准、规范本章内容是依据考试大纲“建筑设计(学问)”的第
一、第四两部分的要求编写的第一部分包括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构图原理,住宅设计原理.、规范及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以及建筑设计新感念等小节其次部分包括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各类型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等小节本章涉及的教科书均接受最新版本,规范、标准均依据现行的版本*第一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构图原理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是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这三者的关系其中,物质功能和审美要求的满足是设计的目的,而技术条件则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功能问题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态和物理环境(量、形、质)其中突出的重点则是建筑空间的运用性质和人流活动问题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各种公共建筑的运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运用部分、次要运用部分(或称帮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设计中应首先抓住这三大部分的关系进行排列和组合,逐一解决各种冲突问题以求得功能关系的合理与完善在这三部分的构成关系中,交通联系空间的配置往往起关键作用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走道(水平交通空间)布置要点1应直截了当,防曲折多变,与各部分空间有密切联系,宜有较好的采光和照明.楼梯(垂直交通空间)布置要点2位置与数量依功能须要和消防要求而定,应靠近交通枢纽,布置匀整并有主次,与运用人流数量相适应.门厅(交通枢纽空间)布置要点3运用便利,空间得体,结构合理,装修适当,经济有效应兼顾运用功能和空间意境的创建
(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依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功能分区的原则是分区明确、联系便利,并按主、次、内、外、闹、静关系合
(六)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效果综合评价,最终表现为建筑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数与社会劳动消耗指标体系的综合指数的比值比值相对大的方案,也就是通常所说性能价格比比较高的方案,为较优方案*第三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一、总则
(一)建筑耐久年限(以主体结构确定)一级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层100二级年适用于一般建筑50100三级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四级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15
(二)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住宅见住宅部分公共及综合性建筑超过(不含单层)为高层建筑24M超过均为超高层建筑100M
(三)全国气候分区寒冷地区(I区)累年最冷月平均小于等于T0度区寒冷地区(区)累年最冷月平均大于度,小于等于度区-100温煦地区(区)累年最冷月平均大于度0累年最热月平均小于度区28燥热地区(区)累年最热月平均大于度区28
(四)设计基本原则
(1)执行当地城市规划实施条例;
(2)依据建筑的用途和目的,综合讲求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3)合理利用土地和空间,提倡社会化综合开发和综合建筑;
(4)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满足当前须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提高和改造的可能;
(5)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
(6)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应与多样化结合;
(7)体现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怀,为他们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供应无障碍的室内外环境;
(8)建筑和环境应综合考虑防火、抗震、防空和防洪等平安措施;
(9)在国家和地方公布的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爱惜区、文物爱惜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各项建设,应按国家或地区的有关条例和爱惜规划进行
(五)无标定人数的建筑
(1)应按专项建筑的设计规范核算并标明人数
(2)公共建筑中的帮助面积接近主题运用部分并有可能与主题部分同时开放它用时,其疏散口宽度和数量应按两部分人数叠加计算
(3)运用人数无限制的公共建筑,应按可能最多人数计算平安出口宽度和数量
二、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要求
(一)建筑基地
(1)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限制线建筑限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限制线基地通常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限制线如因城市规划须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定建筑限制线建筑物一般不得超出红线或建筑限制线建立
(2)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1)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防火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当建筑前后各自留有空地或通路,并符合防火规定时,相邻基地地界线两边的建筑可毗邻建立2)建筑高度不影响邻地建筑最低口照要求3)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3)基地通路出口位置1)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车站、车场)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自红线交点量起不小于70M;2)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建筑出入口不小于20M
(4)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如影剧院、文娱、商业中心、博览)1)至少一面干脆临接城市道路,该路应有足够宽度以保证疏散时不影响正常交通;2)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3)基地应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4)基地或建筑物主要入口应避开干脆对城市主要干道交叉口;5)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与长度尺寸应按运用性质和人数确定;6)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应符合当地规划规定绿化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的运用,并不应设置围墙、大门等障碍物
(5)停车空间应按建筑面积或运用人数并经规划部门确定,在建筑物内或同一基地内,或统筹建设的停车场(库)内设置停车空间
(二)建筑突出物
(1)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突出物有1)台阶、平台、窗井;2)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3)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
(2)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突出物1)在人行道上空a、2M以上的窗扇、窗罩(突出<
0.4M)b、
2.5M以上的活动遮阳篷(突出〈人行道宽减并不大于3M)c、
3.5M以上的阳台、凸形封窗、雨蓬、挑檐(突出〈1M)d、5M以上的雨蓬、挑檐(突出〈人行道宽减1M并不大于3M)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路面上空a、
2.5M以上的窗扇、窗罩(突出<
0.4M)b、5M以上的雨篷、挑檐(突出〈1M)3)全部突出物均应坚实,不得向道路排泄雨水4)属于公益须要的和临时的建筑,骑楼、过街楼、悬挑建筑突入红线建立应经当地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或按统一规定确定
(三)建筑高度下列地区建筑应按规划和有关专业部门规定限制高度
(1)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的城市各用地分区按区限制建筑高度;
(2)市、区中心临街建筑按面临路宽限制建筑高度;
(3)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工程等四周建筑,当其处在各种技术作业限制区范围时,应按有关净空要求限制建筑高度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在城市一般地区可不计入限制高度,但突出部分的高度和面积比例应符合当地规划实施条例规定(如北京市规定突出高度以为限,面积比例以为限);当处在历史、4M20%文化、文物、风景爱惜区建筑限制地带及上述有净空要求的技术作业限制区时,上述突出部分仍应计入建筑限制高度
(四)建筑覆盖率、容积率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规定
三、建筑总平面
(一)建筑布局
(1)总平面设计应依据设计任务书和城市规划的要求,对建筑布局、竖向、道路、绿化、管线和环境爱惜等进行综合考虑
(2)建筑布局和间距应综合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声、卫生等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间距应符合防火要求;2)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制定的日照间距;3)建筑布局应考虑夏季通风、冬季防寒及防风害侵袭,高层建筑布局应避开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4)实行综合措施防止或削减环境噪声;5)建筑与各种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卫生爱惜标准
(3)日照标准住宅应每户至少有一个居室,宿舍应每层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居室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一小时;托儿所、幼儿园和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的主要居室,医院、疗养院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病房和疗养室应能获得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小3时
(二)道路
(1)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道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平安出口及建筑四周应留的空地
(2)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路应设回车场,供消防车运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12NU
(3)基地内车行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
(4)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消防车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人行通路宽度不应小于
3.5M,
1.5M0
(5)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O
(三)竖向
(1)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
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土墙或护坡
(2)基地车行道纵坡不应小于
0.3%,亦不应大于8%,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且路面应有防滑措施;路面横坡宜80\L为L
52.5%o
(3)基地人行道纵坡不大于8%,否则应设踏步或有防滑措施的、坡度不大于15%的局部坡道人行道路面横坡宜为
1.
52.5%o
(4)基地内应有解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排水方式据城市规划要求确定
(5)建筑物底层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至少
0.15M
(四)绿化、管线
(1)绿化面积指标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的规定,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2)各种管线的敷设不应影响建筑物的平安,并防止管线受腐蚀、沉陷、振动、荷载等影响而损坏管线应依据其不同特性和要求综合布置对平安、卫生、防干扰等有影响的管线不应共沟或靠近敷设管线应从建筑物向O道路方向由浅至深敷设管线布置应短捷,尽量少转弯管线与管线、管线与道路应尽量削减交叉各种管线间水平、垂直净距及埋深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建筑物设计(-)室内净高应按地面至吊顶或楼板底面的垂直高度计算;当楼板或屋盖下悬构件影响有效运用空间时,按结构下缘计算各种用房室内净高应按单项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执行地下室、贮存室、局部夹层、走道及房间最低处净高不小于2M
(二)楼梯、台阶、坡道、栏杆要考虑防火平安疏散、日常交通人流通过、搬运物件、轮椅或病床车通行须要以及防滑跌、放坠落措施
(1)楼梯1)净宽按每股人流
0.55+((TO.15M)计算,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2)梯段变更方向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有搬运大型物件须要时适量加宽3)每个梯段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不应少于3级4)楼梯平台上下过道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处净高不应小于
2.2M5)楼梯至少一侧设扶手,三股人流时两侧设扶手,四股人流时加中间扶手6)扶手高不宜小于
0.9M,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
0.5M时,高度不应小于1M7)有儿童运用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
0.2M时要实行平安措施(防坠落同栏杆)8)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
0.25M除踏步宽不应小于
0.22MO
(2)台阶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级2
(3)供轮椅运用的坡道坡度不应大于112,且两侧应设
0.65M高扶手,地面应防滑
(4)防护栏杆高度不小于
1.05M,离楼面或屋顶
0.1M高度内不应留空有儿童活动场所栏杆应接受不易攀登构造,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HMo
(三)电梯、自动扶梯均不得计作平安出口
(1)电梯1)电梯井不宜被楼梯环绕2)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每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每个服务区内乘客电梯不宜少于2台3)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应超过4台,双侧布置不应超过8太4)候梯厅深度单台或单侧排列时,住宅电梯大于等于轿厢深度其它电梯大于等于轿厢深度
1.5多台双侧排列时,大于等于相对电梯轿厢深度之和并小于等于(客梯)
4.5M供轮椅用侯梯厅不小于不包括穿越侯梯厅的走道宽度L
51.5M,5)井道机房不宜与主要房间贴邻,否则应隔振、隔声6)机房应专用,其围护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通风、防潮、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干脆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干脆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2)自动扶梯其止平台深度应满足安装尺寸,留足人流等候及缓冲面积扶手与平行墙面间、扶手与楼板开口边缘、相邻两平行梯扶手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4Mo
(四)屋面、楼地面
(1)屋面最小坡度平屋面150瓦屋面无望板基层12瓦屋面望板油毡
12.5石棉瓦13波形金属瓦14压型钢板17
(2)10M以上建筑无上人屋面楼梯时应设上屋面人孔或外墙爬梯
(3)闷顶应设通风口,并有通向闷顶的人孔,闷顶内应有防火分隔
(4)筑于基土上的地面应依据须要实行防潮、防基土冻胀、防不匀整沉陷等措施
(5)存放食品、食料或药物等房间,其存放物有可能与地面干脆接触者,严禁接受有毒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等做面层材料
(五)门窗
(1)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2M外窗窗台低于
0.8M时应实行防护措施
(2)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透亮玻璃
(3)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邻近应另设一般门
(4)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十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5)天窗应接受防裂开的透光材料或平安网,并应有防冷凝水产生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
(六)墙身、地下室
(1)砖墙
0.06M出设连续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身侧面加设防潮层
(2)设计最高底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底板
0.3~
0.5M时,且基地内土壤及回填土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可接受防潮做法
(3)地下室应在一个或若干个地面较低点设集水坑并预留排水泵电源及排水管路地下管道、地漏、窗井等处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七)厕所、浴室
(1)不应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储存、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防潮要求用房的干脆上层
(2)楼地面略低于走道,并有不小于
0.5%的坡度坡向地漏或水沟
(3)厕所应设前室或有遮挡措施
(4)厕浴隔间平面最小尺寸厕所隔间:外开门
0.
91.2M,内开门
0.
91.4M;淋浴隔间外开门LOL2M,带更衣
1.0(
1.0+
0.6)M
(5)卫生间设备间距洗脸盆或盥洗槽水槽嘴中距不小于
0.7M,距墙不小于
0.55M;小便器中距不小于
0.65M;单侧隔间至对面墙或小便器外沿及双侧隔间之间的净距,内开门时不小于外
1.1M,开门时不小于
1.3M;单侧洗脸盆或盥洗槽至对面墙净距不小于双侧洗脸盆或盥洗槽之间净距不小
1.25M,于
1.8Mo
(八)烟道、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依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四周遮挡物高度、距离及积雪深度等因素来确定,但至少不应小于顶部应有放倒措施
0.6M,
五、室内环境要求
(一)采光、通风
(1)各类用房采光标准按计算及单项设计规范确定外,浴厨等帮助用房的窗地比不小于楼梯间、走道不小于1/10,1/14
(2)内走廊长度<20M时至少应有一端采光,〉20M时应两端采光,>40M时应增加中间采光口,否则应接受人工照明
(3)有效采光面积离地面高度在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0.50M采光口上部有宽度超过的外廊、阳台等遮挡物时,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L0M面积的计算70%水平天窗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光口面积的倍计算3
(4)自然通风的开口面积与地板面积之比居住用房、浴厕等不小于1/20,厨房不小于并不得小于平方米1/10,
0.8
(5)寒冷地区的居住用房,寒冷及寒冷地区的厨房,无干脆自然通风的浴厕均应设自然通风道或通风换气设施自然通风道净截面面积及排风口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平方米,并应设于窗户或进风口相对的一面
0.015
(二)保温、防热
(1)保温要点避风、向阳、日照;外表面积与建筑体积比值较小;外墙、屋顶与不采暖楼梯间隔热应做热工验算;接缝、混凝土嵌入体构成的热桥做保温处理,寒冷、寒冷地区不应设开敞的楼梯间和外廊,出入口宜设门斗或其它防寒措施;窗不宜过大并削减缝隙,加强密闭
(2)防热要点绿化环境,加强通风、遮阳及围护结构隔热等综合措施,平剖面设计要有利于组织穿堂风;东西向不宜布置主要房间,否则应实行遮阳措施;屋顶、东西向外墙要验算内表面温度并保证不大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最高温度
(3)空调要点设置空调的建筑物,外表面与体积比宜取小值,外表面宜用浅色;窗不宜过大并密闭、隔热、遮阳;空调房间宜集中布置,且不与高温房间相邻;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间歇运用,内侧接受轻质围护结构;连续运用,内侧接受重质围护结构
(三)隔声
(1)各类房间的允许噪声级()卧房昼夜一般50,40,55有语言清晰要求50有音质要求40
(2)大板、大模建筑应对附着于墙体和楼板的声源进行隔振
(3)有噪声和振动设备的房间不应在主要用房的干脆上层或贴邻,并对设备、管道减振、消声
(4)安静房间有吊顶时,隔墙应砌至楼板底,接受轻质墙时应提高其隔声性能理支配,使其各得其所;同时还要依据实际运用要求,按人流活动的依次关系支配位置空间组合、划分时要以主要空间为核心,次要空间的支配要有利于主要空间功能的发挥;对外联系的空间要靠近交通枢纽,内部运用的空间要相对隐藏;空间的联系与隔离要在深化分析的基础上恰当处理
(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人流疏散分正常和紧急两种状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要求通畅,要考虑枢纽处的缓冲地带的设置,必要时可适当分散,以防过度的拥挤连续性的活动宜将出口与入口分开设置要按防火规范充分考虑疏散时间,计算通行实力
(四)功能对于单一空间量、形、质的规定性单一建筑空间的大小、容量、形态以及采光、通风、日照条件是适用性的基本因素,同样是建筑功能问题的重要方面,应在设计中综合考虑,统筹解决
二、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建筑空间和体形的构成要以确定的工程技术条件作为手段建筑的空间要求和建筑技术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选择技术形式时要满足功能要求,符合经济原则
(一)公共建筑与结构技术公共建筑常用的三种结构形式墙承重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墙承重结构1常为砖砌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梁板跨度不大,承重墙平面呈矩形网格布置,适用于房间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如学校、办公楼、医院)其承重墙要尽量匀整、交圈,上下层对齐,洞口大小有限,墙体高厚比要合理,大房间在上,小房间在下框架结构
2.承重与非承重构件分工明确,空间处理灵敏,适用于高层或空间组合困难的建筑.空间结构(大跨度结构)3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供应中间无柱的巨大空间,满足特殊的运用要求悬索、空间薄壁、充气薄膜、空间网架等,结合结构、构造课程,了解受力特点和造型的关系,记住国内外著名实例
(二)公共建筑与设备考虑要点恰当支配设备用房,解决好建筑、结构与设备上的各种冲突,留意减噪、防火、隔垫结合设备课程,了解采暖、空调、照明各种系统的选型原则和适用范围采暖系统
1.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空调系统2集中空调服务面大,机房集中,管理便利,风速及噪音低但机房大,风道粗,层高要求大,风量不易调整,运行费用高,不适用于小风量的困难空间风机盘管系统,室温可调,适用于空间困难、灵敏并需调温的建筑(如宾馆、试验室)
(三)公共建筑与经济应当把确定的建筑标准作为考虑建筑经济问题的基础,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防止铺张奢侈,也不行片面追求低标准而降低建筑质量要留意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计算和限制建筑的有效面积系数、运用面积系数、结构面积系数和体积系数等指标,节约用地,降低造价,以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结合建筑经济课程深化学习其次节*住宅设计原理、规范及评价标准
一、我国现行住宅层数划分的规定低层「层3多层层4~6中高层7〜9层(应设电梯)高层10〜30层(应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二、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每套必需独门独户,并应有卧房、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运用面积分别不小于、、、平方米34455668
(二)卧房之间不应穿越,卧房应有干脆采光和自然通风平面形态应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床位布置的尺寸,门窗位置要考虑对家具布置的影响双人卧房不小于平10方米,单人卧房不小于平方米6
(三)起居室应有干脆采光和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平方米起居室内的门12洞布置应综合考虑运用功能的要求,削减干脆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MO无干脆采光的厅,其运用面积不应大于10平方米
(四)厨房
(1)厨房面积不小于4~5平方米;
(2)厨房应有干脆采光,自然通风;
(3)应妥当支配洗、切、烧功能,设备布置要符合操作流程,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
2.1M;
(4)厨房净宽,单面布置设备时不小于
1.5M,双面布置设备时两排设备净距不小于
0.9Mo
(五)卫生间
(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并至少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运用面积不小于
3.0平方米
(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干脆开向起居室或厨房
(3)卫生间不应干脆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房、起居室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4)套内应设洗衣机位置
(六)层高和室内净高
(1)一般住宅层高不宜高于
2.8M
(2)卧房、起居室净高不应低于
2.4M,其局部(不超过1/3运用面积)净高不应低于利用坡顶空间做卧房、起居室时,其一半面积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1M,
2.IMo
(3)厨房、卫生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2M;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地面净距不得低于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L9M,
(七)阳台
(1)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放置花盆处必需实行防坠落措施
(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中高层、高层及寒冷、寒冷地区住宅的阳台宜接受实体栏板L1M
(4)阳台应设置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置雨罩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5)阳台,雨罩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
(八)套内走道、楼梯及贮存空间
(1)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2M;通往卧房、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1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存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过道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
0.9M家具
(2)吊柜净高不应小于
0.4M;壁柜净深不宜小于
0.5M
(3)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0.75M;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
0.9M,楼梯踏步宽不小于高不大于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处宽度不应
0.22M,
0.20M,
0.2M小于
0.22Mo
(九)门窗
(1)外窗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小于
0.9M时,应有防人身坠落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不受此限底层外窗和阳台门、下沿低于且紧邻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的2M窗和门,应实行防卫措施
(2)面临走廊或凹口的窗应避开视线干扰;向走廊开启的窗扇不应阻碍交通住户门应接受平安防卫门向外开启的户门不应阻碍交通
(3)各部位门洞最小宽度:户门
0.9M;卧房、起居室门
0.9M;厨房门
0.8M;卫生间、阳台门高度均不小于
0.7M2M
三、住宅套外共用部分设计
(一)楼梯和电梯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L6层及6层以下时,一侧设栏杆可不小于1M(梯段净宽指墙面到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2)楼梯踏步宽不小于
0.26M,高不大于
0.175M扶手高度不小于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宽不应6M
1.05Mo大于楼梯井净宽大于时,必需实行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0.1HL
0.11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
1.2心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住宅入口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不少于2Mo
0.HL
(4)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16M以上住宅必需设置电梯当中间层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时,层数由该层算起顶层为跃层时作层计1
(5)12层及12层以上住宅应设不少于2台电梯,其中一台宜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层数不应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十应接受联系廊联通
(7)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最大轿厢深度,且不得小于
1.5M
(二)走廊和出入口
(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的平安设计同阳台栏杆
(2)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做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1.2Mo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实行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平安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有识别标记;可按户设置信报箱高层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管理室及信报间
(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三)垃圾收集设施
(1)住宅不宜设置垃圾管道当不设垃圾管道时,多层住宅应依据垃圾收集方式设置相应设施;中高层及高层住宅每层应设置封闭的垃圾收集间
(2)住宅设垃圾管道时,垃圾管道不得紧邻卧房、起居室布置垃圾管道最小断面为多层住宅见方;中高层住宅见方;高层住宅见方垃圾斗
0.4M
0.5M
0.6M及垃圾斗门应耐腐蚀,关闭严密垃圾管道顶部应通出屋面,底部应设封闭的垃圾间
(四)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需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几平安防护实行措施
(2)地下室、半地卜.室作贮存间、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运用时净高不得小于2M;作汽车库运用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地下室、半地下室应实行防水、防潮及通风措施;采光井应实行排水措施
(五)附建公共用房
(1)严禁布置存放和运用火灾紧急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仓库,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消遣设施
(2)住宅建筑内不宜布置餐饮店确需布置时,其厨房烟囱应高出住宅屋面,其空调、冷臧设备及加工机械应作减振、消声处理,并应达到环保规定的有关要求
(3)住宅建筑中不宜布置锅炉房、变压器室及其它有噪声振动源等设备用房如确需布置,应符合防火、隔声及有关专业规范规定
(4)住宅与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设置
四、室内环境
(一)日照、自然采光、自然通风
(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的居住空间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能获得口照□照标准应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定》的规定
(2)卧房、起居室、厨房侧面采光的窗地面积比值不应小于1/7窗地面积比值计0算中,窗面积按洞口面积,离地面以内的洞口面积不计算当住宅位于三类
0.5M光气候区以外,或窗类型不是单层一般玻璃钢窗时,窗地比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调整
(3)卧房、起居室应有与室外空气干脆流通的自然通风但朝向住宅应实行通风措施自然通风房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值,卧房、起居室、明卫生间不小于厨房不小于并不得小于平方米寒冷地区住宅的卧房、起1/20,1/10,
0.6居室应设通风换气设施,厨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
(二)保温、隔热
(1)住宅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实行冬季保温顺夏季隔热、防热以及节约采温煦空调能耗的措施
(2)寒冷、寒冷地区住宅的节能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体形系数宜限制在以下
0.30
(3)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的西向居住空间的朝西外窗均应实行遮阳措施;屋顶和西向外枪应实行隔热措施
(4)设有空调的住宅,其围护结构应实行保温隔热措施
(三)隔声
(1)住宅的卧房、起居室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应小于等于50,夜间应小于等于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应大于等于楼板的计权标准4040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等于75O
(2)卧房、起居室宜布置在背向噪声源的一侧
(3)电梯不应与卧房、起居室紧邻布置不得已时必需实行隔声、减振措施
五、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一)住宅设计应计算下列技术经济指标
(1)各功能空间运用面积(平方米)
(2)套内运用面积(平方米/套)
(3)住宅标准层总运用面积(平方米)
(4)住宅标准层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5)住宅标准层运用面积系数(%)
(6)套型建筑面积(平方米/套)
(7)套型阳台面积(平方米/套)
(二)住宅设计技术经济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功能空间运用面积等于各功能运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而积之和;
(2)套内运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运用面积之和;
(3)住宅标准层总运用面积等于本层各套内运用面积之和
(4)住宅标准层建筑面积,按外墙结构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邻界墙轴线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当外墙设外保温层时,按保温层外表面计算;
(5)标准层运用面积系数等于标准层运用面积除以标准层建筑面积;
(6)套型建筑面积等于套内运用面积除以标准层运用面积系数;
(7)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各阳台结构底版投影净面积之和
(三)套内运用面积计算规定
(1)套内运用面积包括卧房、起居室、厨房、卫生间、餐厅、过道、前室、贮存室、壁柜等运用面积的总和;
(2)运用面积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的,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3)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运用面积;
(4)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运用面积总和计入运用面积;
(5)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间净凹凸于
1.2M的空间不计算运用面积;净高在
1.2〜
2.1M的空间按1/2计算运用面积;净超群过
2.1M的空间全部计入运用面积;
(6)坡屋顶内的运用面积应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运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建筑总面积时,利用标准层运用面积系数反求
(四)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版投影净面积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运用面积或建筑面积内
六、住宅设计中的节地问题
(一)住宅单体设计中的节地措施
(1)8层以下住宅增加层数可节约较多用地,超过8层后再增加层数,节地效果不明显;
(2)降低层高可降低住宅总高度,住宅的日照间距用地也相应削减;
(3)北退台或斜屋面也可获得削减日照间距用地的效果
(4)加大进深、缩小面宽对节约用地有相当显著的作用
(二)住宅群体布置中的节地措施
(1)合理确定日照间距系数,在满足卫生条件的前提下,尽量接受较小的间距系数,对于节地是很有意义的;
(2)适当布置东西向住宅,让房屋间距用地有一部分重叠,可以进一步节约用地;
(3)适当布置高层塔式住宅,可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
(4)总图布置适当偏角,日照间距系数可以折减,可以节约用地;
(5)在城市干道南侧布置高层,把日照间距用地纳入道路用地
七、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
(一)评价项目的对比条件
(1)建筑功能具有可比性,即建筑面积标准、住宅类型及建筑层数应基本相同
(2)消耗费用的可比性,即应包括建立阶段和运用阶段两部分费用
(3)价格的可比性,即接受同一价格水平计算,消退人为变动因素可以接受转化措施,使其具有可比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建筑功能效果是适用、平安、卫生等基本方面的总和社会劳动消耗是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劳动量依据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效果是以建筑功能效果与社会劳动消耗(即造价)之比来衡量的
(三)为体现评价指标项目在总体评价中重要程度的差别,运算时按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加权建筑功能效果指标中各项一级指标及劝重值
(1)平面空间布局
0.35
(2)平面指标
0.20
(3)厨卫
0.15
(4)物理性能
0.10
(5)平安性
0.10
(6)建筑艺术
0.10
(四)评价方法中,定量标准分,分淘汰,分为最低合格标准,分为创0~4014新标准定性指标中,平面空间综合效果系指平面布置紧凑,空间分协作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联系便利,私密性好平安措施系指疏散、防火、防盗、防坠落、防触电实际操作时需接受评分法解确定性指标定量计算问题
(五)定量标准中分一项即予淘汰其具体标准是
(1)家具布置门窗位置不当,墙面裂开,不利于家具布置;
(2)贮存无贮存设施(注住宅设计规范已取消此项要求,可考虑用家具解决);
(3)楼梯走道不符合平安疏散和有关规定;
(4)阳台无阳台或不合规范;
(5)公用设施不合规范要求;
(6)平面空间综合效果不紧凑,功能分区不合理,居住与帮助面积不协调;
(7)平均每套建筑面积大于标准1平方米以上;
(8)厨房间接采光,设备布置不合流程;
(9)卫生间只设一个蹲坑,无预留洗浴设施位置;
(10)采光窗地比小于1/7,或卧房、起居室部分间接采光(注住宅设计规范要求,厨房也不行以间接采光);
(11)通风不好
(12)保温隔热不合规范;
(13)隔声分户墙及楼板空气声隔绝<40;
(14)平安防火、防盗、防坠落、防触电解决得不好;
(15)结构平安不合规范;
(16)室内效果空间比例不协调、分割紊乱、闭塞、色调不协调、视觉效果差;
(17)立面效果平立面处理呆板,体型比例失调;
(18)造价超过当地造价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