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考诗歌复习备考年江苏高考诗歌题例说2023高中诗词的学习,究竟要到什么水平程度呢?自然,高考就是最明显的“指挥棒”偏偏,今年的高考试题,恰恰徘徊在“典型”与“非典型”之间,于是,亮瞎了一众研究者的眼睛1原题呈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15〜16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
①,逢人个个说曾颜
②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
③【注】
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5.()(分)3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A.道的学术风气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B.依靠口耳相传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C.识必须亲自钻研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D.白、通俗易懂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
16.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2答案分析A“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错,“学转难”表明用“逐字笺”的学习方法难以理解经典真谛,且“逢人个个说曾颜”也并非指努力学习圣人之道,而是讽刺当下人们对圣人之道的学习流于表面
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虽然也缤纷绚烂,但活力已经不再
②唯有回归学问的本原,方能获得学问真谛,就如同在树头枝底欣赏桃李,方能体会到其活泼的精神【评分标准】共分每点分633典型性分析诗歌内容是古人常见的讨论学问的研究之道诗歌内容,体现上诗题上“答友人论学”,即本诗是回答友人讨论研究学问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作者的观点是,不要纠结于字词这些皮毛知识,要去由表及里,直取内核,把握学问的精髓与灵魂不要借助于别人的分析与鉴赏,而要直取原著,直面作者,在学问的本源上去研究学问这样的观点,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难度并不大非典型性分析但是,这次的诗歌中,用了两个对高中学生而言颇为难懂的手法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理解的难度一是歇后省,它出现在第二联,“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剥落皮毛处,究竟指什么呢?剥落皮毛,是个比喻它把学问比喻成一头牲畜,那对学问的求解,如同解剖牲畜剥落皮毛,比喻玩味字词方面的知识与用法剥落皮毛,然后把皮毛剥落的知识口耳相传,这是一种做字面功夫,获取皮毛知识的办法,并不能真正获得学问的精髓所以,要理解剥落皮毛处,就要从这个比喻出发,去揣摩,与皮毛对立的是什么?黄庭坚在《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虚心观万物》中有诗句云“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原来,剥落皮毛处,实际意思后皮毛剥落之后所要求得的东西,而那,就是学问的真味,是隐藏在皮毛后的,学问的精髓原来,在古人那里,剥落皮毛,获得真实,其实是常见的一组典故于是,只要提到前半句,读者自然就想到了后半句,这就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歇后语,人们只要说出前半句,听众自然知道,作者在说后半句二是,简省它出现在最后一联“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字面上是说“卖花担上看桃李”,其实想说的是“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诗歌,因为字数与平仄的要求,常常让作者不能直接引用于是,这里用了简省的引用办法,就变成了字面上完全看不懂的东西了应该说,这两种手法,对于古诗的研究者而言,并非太陌生的知识,但对于高中生而言,就有点“超纲”的意味了!命题人也知道这两个坑太大了于是,在命题的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补充第题的第二个选项,“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15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就是对“剥落皮毛J处”的真实意旨的陈说第题,更是直接引出魏了翁的名言全貌,帮助16读者理解最后一联这也算是命题人对考生的“非典型性”帮助吧!5附原诗翻译回答友人讨论治学林希逸通过逐字逐句注释的办法治学,会使治学变得更加艰难于是逢着人就个个表扬曾参颜回那样艰苦卓绝的人物哪里知道剥落皮毛所要求得的学问真谛,并不在流传在口耳间的字词解释上禅境要自我参悟才能求得印证认可,成仙须要亲自修炼才能等待仙丹的回报不要卖花担上看桃李,我到今天都一直回忆着鹤山的这句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