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教案教学目标、熟悉《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1、了解孔子眼中“义”的内涵2教学重难点、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1、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2教学方法讲读法课时安排课时2第一课时
一、回顾“仁”O前面几节课我们讲了孔子的“仁”“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这就像佛教禅宗,讲到佛,你心中有佛就有佛,你心中没佛就没佛,有没有佛全看你内心那么“仁”里头包含着儿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按照老师的理解,“仁”是孔子看来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的最高准则,就像道家以“道”作为最高原则一样“道”的内涵非常博大,以至于“道可道,非常道”,所以“仁”的内涵也非常广泛,在《论语》中,孔子的弟子数次问到什么叫做“仁”,什么样的人才算“仁人”,孔子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在孔子以“仁人”来评价人的眼光也相当挑剔比如管仲,这个人物在《论语》中被议论的挺多的子日“管仲之器小哉”或日“管仲俭乎?日“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日“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站,管氏亦有反站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僧》)或问子产子日“惠人也”问子西日“彼哉彼哉!”问管仲日“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把君位给他了,那么作为他呢,他死了以后,这时候宋宣公(的儿子),也就是他哥哥的儿子,就是他的侄子,现在也大了,应该把这个位子还还给他哥哥那一支,也就是说给他哥哥的儿子可是当时,他如果立自己的儿子也是可以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底下的很多大臣也同意,也赞成,而且他本人当时也有这个权力,因为他就是君,现官现管,现在他是君,他哥哥已经不在人世了,已经不在了,他完全可以立自己的儿子那么这里有一个利和义的问题,比如从另一个角度讲,他可以啊,我现在是君主啊,一些大臣也支持我的时候,我就立我的就完了,但是这个时候宋穆公他想到的是道义,他想到的是义,所以他跟那些大臣讲述了,提出了什么呢?还是立我哥哥的儿子,立宋宣公的儿子,他认为这个符合义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我就不符合义了,我不符合义,我怎么见我死去的哥哥所以这里有一个利义之争,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宋穆公他选择了什么?选择了义,并没有选择利他也完全可以选择自己的利益,但他没有选择利,他选择了义,那么这就是义和利益的关系两得相互冲突的时候,当然尽量统一,儒家是讲究尽量统一孔子说过“富贵如可得,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就是我要能够富贵的话,能够得到好处,能够发财致富的话,我就是给人家赶车,执鞭之士,就是给人赶车,我去当给人家赶车的,我也干啊我当然想富贵,君子爱财嘛,但是孔子又说“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就是富贵如可求,我去干,让我当执鞭之士,我也干,如不可求,不可求是什么意思,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德,那么不符合道德去让我求富贵,那我不干,我不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四、总结那么由以上这三点义与仁,义与礼我们可以看到,义呢,它是一种道德,它是最高道德的一种形式,一个重要的环节由仁这个最高的道德,通过具体的器物来实现,中间有很多环节,义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课后作业、思考“义与利”“义与勇”“义与君子”之间的关系
1、背、、条2347第二课时
一、“义”的实现上一节课我们讲到,义通过礼来实现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经常看到人们把义与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挂钩,比如“利”,比如“君子”,比如“勇”这些和义都有着怎样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
二、对比讨论《圣经》“用诡诈之舌求财的,就是自己取死;所得之财,乃是吹来吹去的浮云”看来翻译的人多少受了点孔子的影响()仁义和富贵1“仁”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一次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次孔子说“仁者爱人”把这两个定义联系起来,可以把孔子的意思理解成为加强自身修养,恢复(保持或服从)礼的要求,在礼的原则内,真心地关心别人“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在《论语》中,“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在喜爱富贵方面,孔子丝毫不亚于普通人,他觉得这就是正常人应该向往的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是什么人把“夫子”当成了“迂腐”的代名词问题是,许多人把上文最后一句话,当成了不善于或不勇于追求财富的挡箭牌孔子给我们的教益是在保持道德的前提下,财富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崇仁立德、义利兼顾,就是仁义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与君子2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他的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始终包含一个“义”字、【原文】1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S可以为成人矣”【译文】子路问怎样算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再加上知礼懂乐的修养,就可以算完人了”又说“现在的完人就不必这样了,见到利益时,考虑道义;见到危险时,奋不顾身;长期贫穷也不忘平日的诺言,也可以算完人了”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没多人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原文】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日“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译文】孔子向公明贾询问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取,是真的吗?”公明贾答“这话过分了他该说时才说,人不厌其说;快乐时才笑,人不厌其笑;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义”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这位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年,名声并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倍他的妻子劝他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盛,这是积灾现在你只贪求富贵越来越多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它是想润泽皮毛长成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会被杀掉现在你不修德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答子没有听妻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过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原文】3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事情要考虑看要考虑是否看清楚了、听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表情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时要考虑是否忠诚、工作时要考虑是否敬业、疑问时要考虑请教、愤怒时要考虑后患、见到好处时要考虑道义”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这应该是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义”和“勇”
3、【原文】1子路日“君子尚勇乎?”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译文】子路说“君子提倡勇敢吗?”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上,君子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颠覆国家,小人如果勇敢而不讲道义就会成为强盗”、【原文】2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敢做,是懦夫”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
三、总结本章谈论的是关于“义”的思考,“义之与比”“义以为上”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参考资料《易中天说诸子百家》《方尔加说孔子》《于丹论语智慧》《论语讲座》夏传才)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在孔子的心目中,管仲就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政治家孔子的弟子们对于管仲颇有看法,子路说“齐桓公杀死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家臣召忽因此自杀以殉,公子纠的另一个家臣管仲却没有跟着去死”子路接着又说“管仲该不算仁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诸候共商会盟,并不依仗武力,都是管仲的功劳这就是管仲的仁了!”孔子的学生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死了他的主人公子纠,他不但不为公子纠去死,反而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的一切都得到匡正,老百姓到如今还享受着他的好处若没有管仲,我们大概会披散着头发、衣襟朝左边开,像落后的民族那样了难道要他像普通男女一样守着小节小信,自缢于沟渠中而没有人知道吗?”孔子认为管仲体现了仁,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管仲不为一人而殉死,愿为天下苍生而苟活工管仲身为公子纠的家臣,不论按理还是按礼,他都应该殉主,这是常人的公断而圣人自有圣人的仁断,孔子认为管仲不愿殉主,是不为失小节而羞,不为失小信而辱,事实上管仲也正是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其二,管仲有功于天下,春秋时期,周室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百姓生存于战争的水火之中,生灵涂炭,生命朝不保夕,而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为齐桓公而谋而划,齐桓公因此得以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不战而使天下和平,多少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多少士兵得以保全生命其三,管仲有功于齐国,据史书记载,管仲在齐国执政为相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流通货物,积累财富,富国强兵,使齐国粮仓充盈,让百姓衣食饱暖,明礼义廉耻,顺民意,得民心,他给予了百姓无穷的好处,百姓拥护他可以说管仲有恩于天下百姓,有德于天下百姓,有功于天下百姓,为天下人谋福利,为天下人谋发展其四,管仲有功于齐国国君,据《史记》记载,管仲掌理政事,善于转祸为福,转败为胜,协助桓公北征南战,讨伐楚国,让燕国实行召公善政,坚主遵守鲁国土地的盟约,取信于鲁,令天下诸侯归附于齐管仲为齐国谋和平,为天下谋和平《易经》系辞中说“天地之大德日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也就是说,天地最伟大的德行,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最大的宝物,是崇高的地位怎样才能保住地位呢?要博爱,得到多数人的拥护,才能守住地位又怎能使人民聚集呢?要靠财富因而,治理财富,端正言行,使人民分辨是非善恶,禁止人民为非作歹,就是道义世上大概没有完人吧,孔子对管仲也是褒中有贬孔子说“管仲的气量很小啊!”有人就问“管仲生活俭朴吗?”孔子于是说“管仲有储放钱财的府库,他下属的官员都各司其职而不歉职,这哪里算得上俭朴呢?”有人又问“既然这样,那管仲知礼吗?”孔子说“国君的宫殿门前立有照壁,管仲府大门也立有萧墙国君设宴招待贵宾,在堂上设有放置酒杯的土台,管仲待客也设有这样的土台倘若说管仲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看来,孔子对于管仲的越礼行为和腐化的生活是不能容忍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孔子对于认定出了很多标准,但这些标准不是死的,“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等都是仁的一个方面,真正评判一个人时,孔子是从实际出发的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两点,第一是,“仁”是一个崇高的道德标准,不好言说,但有种种表现可以遵循第二,孔子的“仁”是权宜的,他不认死理,这是孔子的思想优势,而后世多把孔子的言论作为行为守则来遵循,这似乎就和孔子的意思大相径庭了这一点,我们说到“义”的时候还会说到
二、“义”与“仁”一说“义”,从古到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怎样看这个义呢?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国的国王赢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无赖镇关西,这也是义!但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一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我们需要把义和其他一些概念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来显示出义的含义、仁与义1刚才我们讲过《易经》里那句话,这句话中,义和仁是什么关系呢?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那么仁是内容,义是形式,它们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你要不通过做事情,不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某种途径来实现这个道德,那你是不义的所以义,它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念的形式前面管仲的例子我们看出,仁在具体实行的时候,有不同的标准孔子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程度来实现仁,而仁要通过义来实现义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也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义表现为这个,也可能在那种情况下,义表现为那个情况不同,标准不同,它的表现也是不同,那么义到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特殊的表现呢?它是来表现仁,它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表现仁,那么它大概根据哪些情况,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那么我这里大概来介绍两种情况第一,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义的表现不同;第二,根据遇到的事情不同,义的表现也不同第一我们先讲根据人的身份不同,人是有不同身份的,那么有的人是这个身份,有的人是那个身份,当然也有不同的职业,我们现在有不同的职业,那么我是教师,你是工人,他是军人,他是医生,那么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你来体现仁这种道德,体现仁爱的精神,那你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必须是不同,不能混比如说我是个医生,那么我是个医生,我仁爱精神的体现,就是要什么啊,对病人温暖如春,要治病救人,我不这么做,我就是不义但是你既然是医生,那你体现仁爱精神,就应该和你医生的身份,医生的职业相称那你是医生,你不是交通警,我是医生,结果我不做好我医生的工作,不去治病救人,我非得说我到大街上去维持交通秩序,我去指挥交通,那你也是不义因为你的身份(职业)决定了你的仁爱精神在你的身份上就得治病救人,这就是义你去做别的,做你不该做的,那你就是不义了《左传》里头,那么说这么一个故事“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就是郑庄公,段就是他弟弟工叔段,那么这里头讲到,工叔段,因为这个弟弟大概对哥哥不服,弟弟又受到母亲的支持,老想篡夺君位,由于想篡夺君位,所以弟弟他就做出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那么你既是弟弟,同时你又是臣,从亲缘关系上讲,你是郑伯的弟弟,从政治上讲,你的哥哥是君,你是臣,那么臣的身份应该做出和臣的身份相适应的事情,相称的事情但是这个弟弟,他做出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干嘛啊,他做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说按照礼的规定,那么底下的臣,底下的大夫,卿大夫,你可以给自己在自己的地盘内建城市,但是你建城市建得不能过大,你建的大城市按规定顶多也就是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能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你建的小城市呢,你不能超过国都九分之一,这都是礼这是制度给你定的规模,你如果遵循这个制度,遵循这个臣道,那你就是义但是工叔段不遵守,这就是不义所以当时有些大臣就对郑庄公讲到了工叔段这个问题,觉得是不是应该早点防范这件事,郑伯应该出来制止,那么郑伯,也就是郑庄公说了这么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一《左传》)多行不义,不义是什么意思呢?他干了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这就是不义那么后来工叔段又进一步地不义,进一步做一些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称的事情比如他私下私自把郑国的西部边界和北部边界,大概这个边防都划到自己的名下,由自己负责,同时还把一些地盘都划到自己这儿,变成自己个人的封邑,进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那么有一些大臣马上又来劝郑伯,劝郑庄公,说不能再让他这样干下去了,说一个国家不允许有两个君主,问郑伯你看怎么着,你要是让你的弟弟当君主的话,那我们赶紧去侍奉你的弟弟,既然他是君,我们去侍奉他,如果你不让你的弟弟,不让工叔段当君主的话,那早点解决这个问题,不能等他的势力雄厚了,势力特别大了,坐大了以后来解决那么郑庄公,郑伯当时说了什么呢?说不义,不瞳,厚将崩(一一《左传》)不义,他不符合义,不瞳,就是说他不会得到人们的亲近,为什么?他做了和自己身份不相称的事情,他不义,人们不会亲近他,广大的人民不会亲近他,他即使实力雄厚了,他崩溃得更快那么到后来工叔段怎么样,野心日益膨胀,因为郑庄公大概对他一直没有阻止,他可能认为郑庄公软弱,所以他野心膨胀,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同时训练军队,积累武器,积累很多武器,最后发动叛乱,最后郑庄公把他给镇压了,把叛乱给平定了那么这个故事里头两次提到了义,一个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一个是“不义,不嘱”,那么这个义,就是我们前头说的要跟你的身份相称,你不能够履行你身份范围之内的职责,那是不行的超越你的身份,那么你做的事情,你就是不义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仁这个美德,这个最高的美德,这个最抽象的美德,在具体实行的时候,要根据你的身份,根据你的地位,你来具体地去做,这样才可以这些例子说明,作为臣子,作为被领导者,义的表现就是服从和尽职,这就符合孔子所讲的义,下属做到这一点,就是尽了自己的义,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一生鞠躬尽瘁,辅佐自己的主公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对于刘备,诸葛亮尽到了义,那么反过来,像刘备这样的领导者,义在他们身上,应该怎样表现呢?那么义在君主那里头应该是如何表现呢?比如君主的身份,统治者的身份,义应该如何表现呢?比如说当时也发生了一件事情,什么事情呢?陈国有一个贵族叫夏征舒,他杀了自己的君主,那么杀了自己的君主,周天子命令诸侯发兵讨伐夏征舒,那么史书把周天子下令讨伐叛逆这种做法就叫做义,就是如果底下发生了叛乱,那么作为天子,你应该下令讨伐叛乱,你不下令讨伐叛乱,你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那你就是什么,就是不义,所以周天子下令讨伐叛乱,这是义还有一件事情,当时楚国打宋国,那么宋国是弱国,是小国,打不过楚国,但是宋国还在反抗,还在守住它的城市,抵御楚国的进攻,但是它有点儿抵御不住了,所以当时向晋国求援,晋国是大国,那么晋国马上派了个使者,这个使者叫解扬,马上去宋国告诉宋国的国君,说晋国答应出兵支援宋国,解救宋国,让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结果这个使者解扬就去送信,路上一下被郑国人给抓住了,那么郑国是楚国的盟国,郑国抓住解扬之后,把晋国的使者解扬交给楚国了那么楚国的国君就跟解扬说,劝解扬,说你去到宋国反着说,反着说晋国国君的意思,别说晋国要支援宋国,就说晋国不愿意支援宋国,不愿意出兵,你反着说解扬开始不干,后来楚国对他威胁、利诱、恐吓,那么最后解扬就答应了,然后楚国人把解扬放在楼车上,置于高处,让他向宋国喊话,结果解扬还是按照晋国原来的意思,向宋国人传达了这个意思,还是说晋国答应支援宋国,让宋国再抵抗一段时间,晋国的援军马上就到楚王大怒,他就要杀了解扬,那么解扬也讲了自己的一番道理,解扬说君主能够下达正确的命令,这就是义,那么这是君主应该做的,那么作为我臣子,当然我应该执行君主的命令,这也是义,他下达正确的命令,他是义,我执行他的命令,我也是义所以君主的身份干你君主该干的事情,那么臣子的身份,干你臣子该干的事情,你们双方君和臣,不管你什么身份的人,你都体现了仁的精神,那么你就是义所以董仲舒有这种说法立义以定尊卑之序,君臣之职明矣义立起来了,尊卑之序列就明确了,君臣之职就明确了就是你该干什么,他该干什么,大家都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说呢,义的含义,它是一种仁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第一就要根据你的身份,做跟你身份相称的事情,那么这就是义孔子认为,义是体现仁爱精神的,不仁不义的事情,我们不应该干,在一般情况下,说假话就是不义,但在特珠情况下,如果说假话为了救人,是义还是不义呢?也就是说,如果面临不同的事情,义的表现,还是一成不变的吗?所以孔子说“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比”表现出一种因时制宜的态度第二,那么义还要根据事情,根据你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特殊的事情,你来行仁道,那么就是义比如要推行仁爱精神,那么这种仁爱精神在具体的实现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根据不同的事情,那么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可能我这么处理,这就是仁爱,可能在那种情况下,我那么处理,那就是仁爱,这些仁爱就都是义比如说,我说了不能说谎,不说谎这是一种仁爱,诚实,那么平常,不是在紧急的情况下,那么一般来说不能说谎,要诚实,诚实这是仁爱的一种体现,我做到了诚实这就是义但有时候在紧急的情况下,情况特殊,有时候需要说谎,说谎就符合仁爱精神,说谎就是义,所以仁爱精神在这种紧急的情况下,就要你说谎,你说谎你就是义,你不说谎你就是不义那么比如有些病人,他得了绝症,得绝症,精神上自我把握的能力可能又比较弱,这时候,你如果突然还不到跟他说实话的时候,你一下跟他说了实话,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样,应该说不符合义那么这时候,为了他的心灵的这种安宁,为了他更好地治病,为了他有比较好的精神状态,有时候不需要跟他说实话所以说呢,义要根据情况,不光像我们前头说的,根据身份,同时也要根据情况,根据具体的情况《左传》里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反应出要根据一定的情况来行仁,来推行仁,来实现仁,这就符合义那么在一次战争(秦晋肴之战)中,当时晋襄公和秦国打一场战争,肴之战,在肴山一带打这场战争,那么在这次战争中,当然晋国取胜了,那么当时晋襄公,当时是车战,晋襄公在车上指挥战斗,向敌军冲击,晋襄公还亲自抓住了秦国的一个俘虏,抓住俘虏,晋襄公把这个俘虏给捆起来了,捆起来之后,晋襄公命令自己的车右,什么是车右呢?就是在自己的车的右边,他在车上,在自己车的右边保卫君主,右边的这个武士,这个武士的地位非常高,这是高级武士,他负责保护中间的君主,车右,命令自己的车右,那么让他干嘛,让他把这个秦国的俘虏给杀了,这个车右叫莱驹,那么晋襄公命令莱驹把这个秦国俘虏给杀了,莱驹就下车,下车拿着兵器就来了,就要杀这个秦国的俘虏,结果这个秦国的俘虏大概绝望中大叫一声,大吼一声,一下把这个莱驹,把晋襄公的车右吓了一大跳,手里的兵器一下掉地下了,这是一种耻辱啊,说明你胆小啊,人家大吼一声,就把你给吓成这样了,你胆小,这是一种耻辱,正在这时候,晋襄公手下的另一个武士叫狼障,这个武士非常勇敢,他一看莱驹被吓坏了,兵器也落到地下了,他马上冲上来,捡起这个兵器,一下把这个秦国的俘虏给杀了,所以晋襄公看在眼里,觉得这个狼嶂非常勇敢,非常赞许他,当即决定让狼当0自己的车右,上车站在自己的右边,莱驹等于被贬黜了,所以狼障也非常高兴,他等于升迁了,他升为高级武士,他大概原来在地下跑,跟着晋襄公打仗,现在你可以上车来保卫君主,这是无尚的荣耀,你的地位升迁了,所以狼噂非常高兴但是在另一场战争中,还是晋国和秦国的战争,那么晋国统帅是谁呢?先轸,先轸是统帅,他率着晋国的军队去冲击秦国的阵地,可是先轸没有重用狼曰覃,狼曰覃觉得像我这个地位,我这么勇敢,受到君主的表睐,我应该受到重用,我应该当晋国军队主帅的车右,就是当这个高级的武士,可是先轸没有用他,没有用他而用别人了,用续简伯,那么当时狼障觉得这真是奇耻大辱,像我这样的人,竟然他不重用,我有这样的能力,我受到君主的赞许,他竟然不重用我,这简直是奇耻大辱,那么怎么样,受这种耻辱他受不了,他想死,关键是怎么个死法,当时这个狼噂的朋友跟他说,说咱们干脆发动叛乱吧,咱们杀死晋国军队的主帅,咱们发动叛乱,他这么羞辱我,这么侮辱我,我能容忍吗?干脆咱们发动叛乱结果狼障说什么呢?不能这么干,这么干就是不义,发动叛乱不是臣子之道,死了以后你的灵魂不能进入明堂那么这是一种迷信,明堂那是君主发布政令的地方,那是非常高级的地方,死了以后你的牌位能够进明堂那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说不能干这个事情,干这个事情是不义,狼障认为自己是一定要死的,受此奇耻大辱是不能活了,是一定要死的,但怎么死合适呢?那么根据当时的情况,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他认为这么死合适,怎么死呢?他认为应该率领自己的军队,率领自己的手下,他也是个小贵族,率领自己的手下去冲击秦国的阵地,那么冒险冲击,牺牲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他认为这么死最有价值,反正我肯定是要死,我要死在哪儿呢?死得符合义,去冲击敌军,所以狼障率领自己的手下就冲进了秦军的阵地,跟秦军搏斗,那么最后把秦军打败了,但是狼也死了,那么狼障认为这种做法是符合义所以我们说,义是一种形式,它是根据人的不同身份,根据不同的事情来实现仁,所以义是一种形式所以第一点我们讲到义和仁的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关系那么义是形式,仁是内容孔子所讲到的仁和义的这种关系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实际上并不复杂,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通俗地说,仁就是要爱别人,怎么爱呢,就是要通过义来表现,就是根据人的不同身份,不同的情况,来推行仁爱那么在更为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义又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呢?
三、义和礼义和礼应该是这么一种关系,叫做义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孔子说过这种话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那么义是内容,义是内涵,礼是来推行义的,是来实现义的那么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齐国是大国,是强国,它有时候欺负一些弱国,欺负小国其中鲁国比较弱,它欺负鲁国,攻打鲁国鲁国向卫国求援,卫国就派军队去打齐国,卫国也比较弱,但是它还愿意支援鲁国,它这里有唇亡齿寒的意思,支援鲁国那么卫国派军队,统率是谁呢?孙桓子,去打齐国,可是卫国也不强大,所以卫国的军队一下子被齐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卫国的军队就撤,齐国的军队就追击,追击,追击,卫国的军队孙桓子这个统率恐怕觉得自己难以逃脱了,因为齐国进军速度很快,卫国撤退的速度比较慢,它的军队不行,孙桓子眼看就要逃脱不了了,这个时候,卫国地方有一个贵族叫仲叔虞奚,这个仲叔虞奚率领自己的人袭击了齐国的追兵,一下把齐国给打败了,打败了呢,等于挽救了卫国的统帅,挽救了卫国的军队那么这件事以后,卫国的国君就问这个仲叔虞奚,你立了这么大的功,你看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我可以给你土地,给你封邑,那么当时这个仲叔虞奚的意思是说,我不要你的土地,我不要封邑,我不要这些东西,那么你想要什么啊?他说我想要这个东西,要什么啊,我想要诸侯专门用的那个悬挂的乐器,有三个乐器,这三个乐器是诸侯这个级别的人专门用的,悬挂着的乐器,我想要这个,仲叔虞奚他也是个贵族,但是他的贵族身份比较低,他也就是卿大夫,那么卫国的国君,他是诸侯,等于这个仲叔虞奚他想要什么?他想耍卫国国君这个级别的贵族才能够使用的这个乐器,他还想要什么?他还想要诸侯朝见天子的时候,他所骑的马的装饰,这些东西都属于“器”,这些东西都体现了“礼体现了等级你那个乐器,按等级来说诸侯才能使,你这个马的这些装饰,按等级来说也是诸侯才能使,那么这个仲叔虞奚他想要这个东西,所以实际上,仲叔虞奚的这种做法,就是说他想怎么样,越礼,想超载礼,土地我可以不要,封邑这些东西我都可以不要,我现在想超越礼节,我现在想从礼节上有所超越,我想享受诸侯王才能享受的待遇,比如乐器,比如马的这种装饰,那么当时卫国的国君竟然答应他了,因为他立功立得比较大,竟然答应他了那么对这件事情,孔子进行了非议,孔子进行了批评那么孔子认为“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左传》)名分和器物,这些都是体现礼的,都是体现等级的,这些东西不能随便给人家,不能随便答应人家孔子的意思是说,土地可以多给他,别的东西赏赐可以多给,比如多给土地,但是等级、制度、规范这些东西不能违反,违反这个东西不符合义,不能违反所以违反了礼,你等于破坏了礼,破坏了礼,你就破坏了礼背后的内容一一义,义就被你破坏了孔子认为守礼才能体现义,才能体现仁爱思想,可是如果讲义的时候涉及到利益冲突,一方面有金钱可以赚却违背良知,一方面讲了仁爱却失去了实惠,在这种情况下,利益和道义发生了冲突,这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孔子是怎么认为的)“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这个孔子是非常明确的,我们不能为了一些利而放弃义,放弃道德,这是不可以的《左传》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什么故事呢?(宋穆公义不传子)宋国,宋穆公病重了,那么当时宋穆公是君主,应该说在指定继承人这一方面,在确定继承人这一方面,他是有权力的,而且他有一定的威信,底下的大臣也拥护他,那么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他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这是一个选择;另一个选择呢,他不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也是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宋穆公并不是从他父亲那儿继承了宋国的君位,从谁那儿呢?从他的哥哥那儿继承的君位,他哥哥是宋宣公,当初宋宣公临死前,当时宋宣公的儿子年幼,还不能够当君主,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他也可以立自己的儿子,他也可以立别人,那么当时宋宣公怎么样,他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他立了谁呢?他立了自己的弟弟,立了宋穆公,所以宋穆公认为从道义上讲,那么现在他(要)死了,他不应该把这个君位给他的儿子,他应该给他哥哥的儿子,也就是说给他的侄子,这才符合道义当初自己的哥哥没有给自己的儿子,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