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法院人民法庭工作调研报告—年7月8日,第三次全国人民法庭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会议要求,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人民法庭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便民的独特优势,当好司法为民排头兵,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为人民法庭工作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暨此次全国人民法庭会议精神,及时发现人民法庭工作中的困难与不足,探求问题成因,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推动—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科学发展,专门进行本次调研—县人民法院现有四个人民法庭的格局于—年4月正式形成其中,-法庭现有干警5人,近三年年均收案数300件,-法庭现有干警4人,近三年年均收案数240件,-法庭现有干警3人,近三年年均收案数150件,大兴现有干警4人,近三年年均收案数270件具体以一年度为例,—法院四个人民法庭共受案H27件,结案1012件,平均结案率90%;判决305件,上诉30件,大多数维持原判;调解撤诉689件,平均调撤率70%;普通程序结案211件,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200件,参审率
94.8%进入新世纪以来,县人民法院各人民法庭牢牢抓住执法办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调研人才和调研成果的产生,促进调研成果转化最后,要发挥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和独任审判案件多的优势,加大对审判责任制、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工作的调研,总结工作经验,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好的做法,多出好的调研成果,为司法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案第一要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同时促进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一、取得的工作成绩
(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人民法庭创造条件,通过组织诉前调解、诉讼调解、巡回审判、村屯法官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实现定纷止争,化解社会矛盾人民法庭对于判决案件,通过落实审判责任、严格审判管理等途径提高审判质效,作出胜败皆服的判决,实现服判息诉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严格审判管理,提高审判质效人民法庭通过审判管理监督审判权运行,落实审判责任,实现司法公正法庭庭长发挥主导作用,监督案件审判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提高审判质效二是提高了公正指标—年,—法院公正指标居于全市第二位,四个人民法庭承担了75%民商事案件处理,为司法公正做出了突出贡献三是通过廉政建设保证司法廉洁人民法庭通过执行廉政制度、发放廉政监督卡等方式,保障廉洁司法,杜绝违法违纪现象
(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一是推进诉调衔接工作今年以来,人民法庭办理诉调衔接案件180余件,为群众提供了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二是推进巡回审判工作—年,人民法庭创造条件开展巡回审判120余次,便利群众的同时也起到了法治宣传和教育作用,《人民法院报》对此项工作给予了报道三是推进村屯法官服务举措人民法庭利用身处基层的特点,深入推进村屯法官工作,开展普法宣传200次,解答法律咨询360人次,调处纠纷300余件,发挥了为民司法的综合效能
(四)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一是依法发出司法建议—年,四个人民法庭向有关部门共发出司法建议42件,收到回函38件,建议全部得到采纳,提高了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推动大调解格局建立人民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基层行政组织的调解工作,普及法律知识及程序规范,提高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能力,推动大调解格局早日建立三是监督依法行政人民法庭通过执法办案、司法建议和普法宣传等方式,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推进社会民主与法制进程
(五)加强法庭自身建设人民法庭在司法活动中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了自身发展部分法庭通过多方努力改善了供暖、食堂等生活条件,庭室管理模式逐渐成型,正规化和制度化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关心干警的工作生活与成长进步,庭室领导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六)注重积累改革经验人民法庭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审判单元,人员组成和功能设置相对完整,多年来在人员分类管理、落实审判责任、审判权运行机制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客观上为司法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四个人民法庭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内外环境的制约,历史与现实矛盾的交织,各项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与不足,影响了法庭工作的推进与提高
(一)管理有失科学、规范,影响法庭整体工作法庭对人员的管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重任务、轻关怀等现象,安排任务不明晰,不合理,不均衡;对财物的管理只考虑眼前,不考虑长远,只考虑审判工作,较少兼顾辅助性工作;对案件的管理缺乏全局观,结案不均衡,有突击结案现象,审判长组织合议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对综合管理工作经验不足,不善于通过召开庭务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和部署工作任务,有的工作进展缓慢或落实不力
(二)审判力量不足,干警队伍素质不均衡,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数法庭没有达到三审一书一警的要求,部分法庭干警审判技巧不足、业务知识不丰富、综合能力不强,缺乏积极性,进取意识不强,完成工作被动应付,不求高质量,消极懈怠
(三)信息化进程缓慢,司法公开主动性不足没有认识到司法活动信息化与公开化的重要意义,配备的数字化法庭设备没有充分运用或不注重维护,管理者不会使用流程管理软件的情形依然存在,司法公开工作比较被动
(四)审判质效有待提高,案结事了没有完全实现审判质效还存在提高空间,提高审判质效的举措还没有充分运用判后答疑解惑工作不到位,调解案件申请执行率较高,服判息诉情况不理想
(五)司法作风还需改进,司法为民方式单一六难三案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法庭没有充分发挥身处基层的优势经常性地推进司法为民工作,司法为民形式单一
(六)忽视调研工作,不注重审判经验的总结和审判规律的把握对于调研工作经常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也就未能做到总结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实践
三、问题的成因
一、管理制度没有健全和落实,管理思维滞后法庭管理者实施制度建设与落实是实现法庭科学管理的根本,但是个别庭长因为业务繁忙就把制度放在一边,仅凭经验和喜好开展工作,法庭管理就容易顾此失彼、陷入混乱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法庭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二、人员配备不齐,分工不合理人民法庭的受案数量不断上升,承担的职能也在增加,法庭干警数量却难以相应增加,导致了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由于分工不够明确合理,大量辅助性工作集中在部分干警身上,分散了办案精力,也影响了审判辅助工作的开展
三、忽视队伍建设和干警素质提升人的因素是一切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但是部分法庭依然存在忽视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现象,诸多问题随之产生
四、后勤保障不到位,软硬件设施不足司法活动所需用品不及时到位,信息化设施不足,干警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条件欠缺,都会影响法庭科学发展
五、缺乏激励机制和人文关怀部分法庭不注重奖励和激励机制建设,不注重推选优秀典型,对干警缺乏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久而久之,干警的精神就容易懈怠,归属感消失,进取意识就容易减退
六、不注重执法办案社会效果,宗旨意识不强部分法庭没有树立三个效果统一的责任意识,只是结案了事,没有案结事了缺乏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导致为民司法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法庭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为了推动实现法庭工作全面发展,依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本地实际,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实现人民法庭工作科学发展
一、落实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施科学管理首先,各人民法庭应该落实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这等于掌握了法庭发展的总开关,会对法庭管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各项制度还要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展,坚持与时俱进,顺应形势要求比如,随着审判责任制的不断推进,法庭的审判管理制度也要相应进行调整,体现审判责任制的时代要求最后,还要高度重视信息化与司法公开工作,合理运用数字化法庭和审判管理流程软件,重视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实现庭内公开与庭外公开,创新司法公开形式总之,法庭对人财物和案件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统筹安排,加强沟通协调,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庭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合理分工,加强人员配备及后勤保障首先,法庭庭长是优质的审判资源,坚持在审判一线可以提高案件质效,还将带动法庭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更能缓解案多人少的压力其次,在工作安排方面,既要让每名干警发挥其自身优势从事擅长的工作,又要适当轮岗丰富其工作经验,根据实际合理、明确分工,法庭和干警才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最后,法庭还要争取补充人员,注入新生力量,加强后勤保障工作,给法庭干警营造舒适、愉悦的人文环境,缓解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
三、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相关待遇在政治方面,通过加强学习、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干警的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在业务方面,通过业务知识学习与考试相结合,组织庭审观摩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新老法官座谈研讨与答疑解惑相结合,全面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在作风方面,通过警示教育、先进典型事迹介绍、参加主题活动等方式,强化干警宗旨意识,保证干警廉洁办案此外还要关心干警的政治进步,落实干警的职业待遇,提高职业尊荣感,注重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激发干警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四、重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注重案结事了首先,人民法庭处在矛盾的最前沿,更要注重群众纠纷的切实解决,不能盲目追求结案了事,应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例如,某法庭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主审法官没有单凭原告方提供的借据一判了之,而是经过仔细的调查了解到被告已经偿还了该笔债务,依法驳回原告诉请,维护了被告方的合法权益其次,判决案件尤其要注重改进文书说理方式,传统教条式的说教无法引起当事人的共鸣,严密的逻辑、严谨的结构、情理法相融合的阐释,判后的答疑解惑,才能让当事人服判息诉,实现定纷止争调解案件要综合考虑当事人纠纷的由来、性质等因素,特别要考虑当事人的履行能力,不能让少数债务人借调解之机拖延债务偿还,损害债权人利益,增加执行工作负担
五、创新司法为民模式和渠道,深入推进为民司法一要深入推进村屯法官服务举措,采取固定时间联络与自由时间联络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基层群众法律方面的疑难与其他困难,发挥其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二要继续发挥诉调衔接机制的积极作用,坚持推进各种形式的诉前调解,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开展工作,对于难以调解解决的纠纷及时立案审理,诉调紧密衔接,满足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三要创新巡回审判的载体,根据群众的现实需要在其生产、生活场所开展巡回审判,营造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四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司法为民实效,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为民司法服务
六、重视调研宣传工作,加强经验总结与推广首先,法庭领导要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将自己总结的庭室管理和队伍建设经验、审判经验等撰写成调研文章和宣传稿件,既是对自身工作的提高,又可以带动庭室干警的调研热情其次,实行调研宣传工作季度例会制度和激励制度利用例会推进调研工作,对相关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将调研宣传任务具体到个人,确保责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