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1J;云山摘[2]锦,朝露溥溥[31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4】,似二陆[5]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释【1】耿耿明亮【2】摘(chT)舒展,铺陈【3】溥溥(tuWn)形容露水多【4】长安代指宋都汴京【5】二陆指西晋诗人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在年青时入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推重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孤”“青”“野”“残”四字,渲染了旅途中凄清孤寂的环境和心境
8.“渐”字领起的十六字形成对仗,描写的早行景象宛然在目,极具画面感C.诗人“凭征鞍无语:“无语”表达出无缘与二陆“共客长安”的怅惘之情D.这首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情感起伏跌宕,层次井然,文思连贯
2.这首词多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对相关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君尧舜”化用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达出苏轼兄弟的政治追求B.“用舍”两句化用《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但优游卒岁”化用《左传》中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表情达意更为简洁D.且斗尊前”化用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传递的情感相似
3.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认为这首词的作者并非苏轼,但多数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阐述理由,反驳元好问的观点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北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摘锦,朝露津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注】
①灵均屈原的字
3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上片首句点明时令,“爱”字引出下面对芙蓉的描写,又抒发了作者的感情B.“掩冉如羞三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芙蓉花绽放的图景C.“添白鹭”三句,写傍晚雨晴,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伴,还有公子佳人并肩赏花D.结尾句唯求对花痛饮,一醉忘忧,紧扣咏荷题目,又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感情
36.词的上片吟咏芙蓉,下片为什么写到“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
①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
②悲壮,吹角古城楼?潮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
③,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杳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辑誓中流注
①1161年冬虞允文督健康诸君“以舟师拒金兵,战胜却之”,词人时滞“楚地》后方
②写,同“泻”
③剩喜:甚喜然犀处指采石矶
3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词在开篇就用“雪洗虏尘静”一句点明了“采石战胜”的题面
8.“剪烛看吴钩”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C.下片开头由回忆两位英雄写起,词人借以赞美虞允文的抗敌功绩D.整首词紧扣“喜”,极力表现词人听闻采石战胜后的欢欣喜悦之情
38.整体来看,这首词属于哪种艺术风格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南宋]陈亮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缙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
①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
②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
③,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霸、又成痴绝
④天地洪炉谁扇情,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涧水破,关东裂【注】
①亏杀辜负
②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嫁到吴国
③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
④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
3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金缗的行径B.“冠盖阴山观雪”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土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C.“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的描述D.本词词风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
40.夏承素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诗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千秋岁•水边沙外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
②会,鸩鹭
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次韵少游苏轼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样且恁浮于海[注]
①绍圣元年
(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批“旧党”纷纷被贬,这两首词分别作于苏轼被贬琼州,秦观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时所写
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
③鹦yua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41.苏轼的词属于之作,次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2.从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词的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苏轼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4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乡子”是词牌,与咏“梅花”的主要内容无直接关联;“和”表明这是一首唱和之作B.“踏散芳英落酒卮写梅花散落,不偏不倚,掉在客人的酒杯之中,饶有情趣C.“离离”写众人欢聚之后,不得不面临别离,人的心理骤然产生由喜转悲的变化D.“一点微酸,写梅子,“微酸二字以青梅的味道代指实物,诉之味觉,新颖、形象
44.这首词全篇不见一个“梅”字,却句句紧扣词题,词人分别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梅”的形象?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㈤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注】玉斧修这里指“玉斧修月传说唐代有一人游嵩山,见一枕蟆而眠者其人告诉他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
4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就中秋月来写,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
8.“问嫦娥”句由无边的月色回转到月亮本体,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有没有愁恨,其实词人问讯嫦娥的目的,并不止于发一发绮情幽思,而有借之诉愁的用意C.下阕,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人们不珍惜此夜月色好景的深沉叹息D.“人情”一句,虽像是对于人间常情的遗憾,却实际上是指向词人所痴情的那个人意谓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
46.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参考答案
1.C
2.B
3.上阕“月华”四句描写的自然景物明朗开阔,其阔大的境界与苏轼豪放词的风格一致下阕“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等句,表现出作者自我宽慰、优游度日的豁达情怀,这正符合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思想内容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C.“表达出・・・・・・的怅惘之情”错误“凭征鞍无语”意思是“征鞍上,悄无声:上阕一开篇,作者便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以及“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擒朝露溥溥”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这是过渡句为此,便引出了下阕一大通议论来,作者追忆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这是下一段的内容选项过度解读,杂糅了信息,无中生有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句思想情感的能力B.“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错误“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意思是“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抚今追昔,作者深感他们兄弟俩现实社会中都碰了壁为了相互宽慰,作者将《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中的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用舍由时,行藏我“,由往事回到现实,表明作者已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慰安在议论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可见“积极进取”曲解文意故选Bo
3.本题考查探究思考创新性解读、个性化理解的能力上阕“月华”四句意思是“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描写的自然景物明朗开阔,其阔大的境界与苏轼豪放词的风格一致下阕“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等句意思是“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表现出作者自我宽慰、优游度日的豁达情怀,这正符合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4.B
5.C
6.答案示例:画线句化用(用典)《论语》表达了苏轼希望苏辙当行则行、当藏则藏、随遇而安这既是对苏辙的勉励(劝诫),也是自勉呼应上阕对入生的感慨,承接前文“致君尧舜”的宏大志向,引起之后“优游卒罗’生活的想象画线句写出苏轼面对外部世界努力保持泰然、从容的心境【解析】
4.本题考查识记理解诗词常识的能力“沁园春”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擒锦,朝露溥溥符合沁园春格律“中中平平,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据此可以推测词牌名是“沁园春工故选Bo
5.本题考查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全句意在突出人生快意少无奈多”错误,诗人说世路无穷无尽,但是劳累的人生有限,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因此,诗人感叹的是平庸的是人生难有欢娱故选C
6.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需要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情感“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意思是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当年,他们兄弟俩俱有远大抱负,决心象伊尹那样,“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孟子》中语);像杜甫那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其“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上神宗皇帝书》)的政治理想而且,他们兄弟俩“笔头千字,胸中万卷、对于“致君尧舜这一伟大功业,充满着信心和希望抚今追昔,作者深感他们兄弟俩现实社会中都碰了壁为了相互宽慰,作者将《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孔子家语》“优哉游哉,可以卒岁”,以及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作者表示自己怀才不遇的境况下,要避开政治斗争的漩涡,以从容不迫的态度,姑且保全身体,饮酒作乐,悠闲度日结构上,呼应上阕对入生的感慨,承接前文“致君尧舜”的宏大志向,引起之后“优游卒岁”生活的想象
7.C
8.
①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
②感情思乡之情和超然达观之情,诗人思归不得,姑且试煎新采的春茶,趁着人还未老,开怀畅饮,尽情吟诗【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错误结合下阕“休对故人思故国”可看出,该句含蓄地透露出作者“思归而不得的忧愁之情工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和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题目问题设置该题目有两个问题,因此需要一一作答第一个问题“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由词中“寒食后,酒醒却咨嗟可得出,因为寒食后,马上就是清明节,是为亲人扫墓的日子,然而此刻他远在密州,无法回乡祭祖,于是借酒消愁,酒醒后只得咨嗟第二个问题“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鉴赏整首词的情感,可以把词分为上阕和下阕来分析上阕表达了词人虽然思念家乡,却思归不得之情,从“试上超然台上看”可以看出,作者登高望远,但欲归不得,因此只能在酒醒后“咨嗟”;下阕表达了超然达观之情,“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趁着年华未老来抓紧时机以诗酒自娱,超然物外,忘却世间的一切
9.B
10.D
11.“一夜庭前绿遍”运用夸张修辞,描写一夜之间芳草遍地的景色;“三月雨中红透”描写春雨之中春花烂漫之景借景抒情,“绿遍”写芳草遍地之美,“红透”写春花带雨之艳作者要把这春日的天地纳入其庐舍中,为他所享受,襟抱似乎十分豪放,实际是欲借明丽的春色慰藉自己的心灵【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水调歌头”正体,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以毛滂《元会曲•九金增宋重》为代表根据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押韵和字数可以推测出答案故选B
10.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突出个人生命的渺小”错误,诗人看到东风吹拂,春天逝去,斜阳寂寞,一天时光又将逝去,自己碌碌无为,内心生愁,并非“突出个人生命的渺小工故选Do
11.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眼前是一派大好春光:“绿遍”写芳草遍地之美,“红透”写春花带雨之艳作者要把这春日的天地纳入其庐舍中,为他所享受,襟抱似乎十分豪放,实际是欲借明丽的春色慰藉自己的心灵他深知春光易老,不会长驻,正如他在同题另两首词中所说:“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既然春光无法留住,那么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因为子规(杜鹃)“常以立夏鸣,鸣则众芳皆歇”,因此“子规呼”意谓着春天消逝而百花凋零,夏季已至鉴于此,作者强调,还是趁“子规呼”之前即“众芳歇”之前,及时欣赏这“绿遍”“红透”的大好春光吧!
12.C
13.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借古抒怀,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解析】
1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项,“羽扇”“纶巾”不是古代武将的装束,是古代文臣的装束羽扇羽毛扇子;“纶巾”古代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故选C
1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和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上片侧重怀古写景,下片侧重借古抒情上片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但苏轼在众多的三国人物中,尤其向往那智破强敌的周瑜,故说是“三国周郎赤壁”下片借古战场上的英雄人物来抒情,由“遥想”起句,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集中腕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当时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词人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慵懦,他是非常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很不景气的现状然而,眼前的政治现实和词人被贬黄州的坎坷处境,却同他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大相抵触,所以当词人一旦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自笑多情、光阴虚掷的叹惋了,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境界宏大
14.长调
15.D
16.本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心情通过描写周瑜的战功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词人由历史回到现实,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这里词人不但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而且也发出了自己虚掷年华的无限悲叹【解析】
14.本题考查把握词的基础知识的能力词的基础知识包括这样几个内容
一、词的起源源于隋朝“燕乐”,成于唐代,而兴于宋最早的词大都合乐歌唱
二、词的别称曲、曲子词、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
三、词的体式按字数分三类: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四、词牌指填词时所用的曲调名每个词牌均应遵“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规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共100字,因此属于长调
15.本题考查把握词的风格的能力D项,“清新自然”不属于此词的风格,宋词按风格分为婉约派(包括花间派)和豪放派两大类本词属豪放词,分析内容可知,词人借滚滚滔滔的长江之水的永恒,引出“千古风流人物”来,并用“浪淘尽”来描写“千古风流人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而消逝词人由眼前滚滚江水想到过去的英雄人物,这样,不但将读者带回历史长河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思索,而且表现出宏伟的气魄,激越的感情,并为全词奠定了昂扬的基调“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词人抓住了富有动感的“崩,裂”、卷”几个动词,并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一幅惊心动魄的自然景象这样,不但为描写英雄人物营造了气势磅礴的环境,而且提高词的审美境界,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词的气势之美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故选Do
16.本题考查对诗词情感手法的能力本词的情感主要体现在下阕中,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为描写人物作烘托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胃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再细读本词,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词人由历史回到现实,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自身“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语句上说,是一句倒装句,它应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华发”即花发,花白的头发,喻指年龄大了意思是说,周瑜那么年轻就完成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而我虽有抱负和才能,却未能施展,岁月蹉跖,花发早生这里词人不但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而且也发出了自己虚掷年华的无限悲叹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
17.CE
18.“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把红军行动生动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除了表明喇叭声不怎么瞭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C项,小漫道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解释错误,“漫道”,即别说,含有说也是枉然的意思E项,“又包含作者对未来的担忧”说法错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没有对未来的担忧的意思故选CEo
18.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表达效果的鉴赏能力“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一句,“碎”形容马蹄声的细碎,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形容喇叭声的低沉,好像哽咽的喉咙发出很低沉的声音,而这样做是为了不让敌人知道红军的行动作者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以“咽’来描绘喇叭声,准确而精彩“碎”和“咽”两个字,以声衬静,巧妙地点出了红军行军之势,把红军行进时纪律的严明,动作的迅速烘托了出来,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事实上,红军就是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
19.词牌名
20.A
21.本句之意是作者披着蓑衣在雨中漫步,任其自然该句不仅写出了词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更体现了词人面对自然和人生风雨时从容、镇定、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解析】
19.本题考查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定风波”属于这首词的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
①耿耿明亮貌;溥溥露多貌
②“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本自《论语・迷而》“子谓赖渊曰‘用之则行,曾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4.根据本词格式,可以推测其词牌是()oA.永遇乐B.沁园春C.江城子D.念奴娇
5.下列对本词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孤馆”“鸡号”“旅枕”等语铺陈“早行”之“早”,意境哀伤B.“渐月华”句写景状物,调动视听感官由高到低描摹周遭环境C.“世路”“劳生”句建构对照,全句意在突出人生快意少无奈多D.“往本千端”以借代手法引起下文,回忆兄弟二人京城相伴为官
6.结合全词,赏析画线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首句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婀娜动人的姿态B.“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C.“试上”二字直接点明作者登台望远的场景,其中“试”字含蓄地透露作者暂得清闲的愉悦心境,引起下阕的抒情D.全词意境清丽,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抒情,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语言质朴无华,但见其婉约之风
8.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20.本题考查理解词的内容、意象意境和形象的能力A项,“只有诗人带了伞,因此没有这样的同感”错误,由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可知,诗人也没有带伞,只是诗人对自然界和人生风雨意境能够泰然处之,因此可以缓步而行故选Ao
2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诗句含义和诗歌主旨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需要结合具体上下文语境、诗人生平、诗歌意象以及诗歌关键词进行分析“一蓑烟雨任平生”意思是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2.C
23.该句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无人理解作者的心情,惟有落花理解,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二是落花之所以能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三是即使落花能理解作者心情,但落花无言,无可权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冷【解析】
2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错误词人心情并不振奋,美好的春景更反衬了词人内心的忧郁故选C
2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无人理解作者的心情,足见作者心情之孤独诗人见落花而伤怀,大多因移情所致,由落花想到自己,因为作者的命运与落花相似,同病相怜,所以落花能理解作者的心情但是“泪眼问花花不语:落花无言,无可权慰,更显作者心情之凄冷
24.D
25.
①作者运用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的典故,联系自身境遇,自比王粲,感慨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乡,孤独寂寞之情
②表达了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导致友人和自己这样的有志之士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沉痛愤懑之情【解析】
24.本题考查对古典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D项,“上片以写景为主”和“情由景生”错误上片兼用叙事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故选Do
25.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能力从“依刘客.赋登楼”可知,词人运用了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的典故,由“何处”“寂寞”可见,词人自比王粲,感慨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表达了空自思乡,孤独寂寞之情这两句话充满悲慨之情,运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联系词人的生平可知,这里还有对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没人才,使友人和自己这样的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讽刺与悲愤
26.C
27.
①赞美了伊尹、吕尚辅佐君王成就伟业的功勋,抒发了艳羡之情;
②表达了自己能被宋神宗赏识重用的感激之情;
③抒发了效法名臣建立不朽功业的豪情壮志【解析】
26.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君臣遇合,是件极其难得偶然的事情,如若君臣不能相遇,那‘兴王’之事只能空谈说笑,不禁喟叹分析有误“兴王”指的是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便在谈笑间轻而易举地完成虽然“君臣遇合”有一种偶然性,但本句强调的是一旦遇合便可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并非是在悲感“君臣遇合”之艰难及少数故选C
27.本题考查鉴赏诗词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并理解诗词内容;然后要结合诗词的题材特点,抓住诗词的标题、注释、意象意境、手法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句等分析诗人情感;最后组织语言作答作答时注意不要只写几个表现情感的词语,要结合内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发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写出根据词的内容及题干提示可知,本词是一首咏史之作整体上看,这首词歌咏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名垂千载的功业,以抒发作者获得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春风得意的豪迈情怀起句“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从穷、通两个方面落笔,写伊尹、吕尚前后遭际的变化封建时代的土人由穷到通,总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侥幸成分,也就是说,能够由穷到通的毕竟是少数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若使当时身不遇”,此句作者颇有自许之意“若使”即假如当伊、吕为耕佣、钓叟之时,假如不遇商汤、周文,则英雄终将老死岩壑伊、吕是值得庆幸的,但更多的土人的命运却是没有被发现、被赏识、被任用的机会,他们是“老了”的英雄上片流露出作者对“伊吕”的羡慕之情下片“汤武偶相逢”中的“偶”已经点明了“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能够遇合,那就会出现“风虎云龙”的局面人世间如果出现了圣明的君主,那么在谈笑之间就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伊、吕有真实的本领,果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这样才真正称得起是人才所以“兴王”一句在全词中是很有分量的结尾也是对这一句的引申,说伊、吕不仅功盖当世,至今超越千载,也没有人能够与之匹敌在歌颂伊、吕的不朽功业的背后,伊、吕的遭适明主和建立功业对于王安石来说,无疑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增强了推行变法的决心和勇气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28.D
29.C
30.《江城子》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东坡春雨、乌鹊报晴、小溪潺潺、亭台丘壑错落,描写了一派山水美景;“梦中了了醉中醒”写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是说理;“吾老矣,寄余龄”是抒情,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如梦令》直抒胸臆,“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点明归去理由和打算,抒写怀念黄州之情,表现归耕东城之意【解析】
28.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词人因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错误,”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意思是:这山水田园一一是渊明境界,真真是当年斜川再现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是说苏轼以为东坡雪堂初春的情景宛如渊明斜川之游,并非是“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工故选D
29.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c项,“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意思是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争”妒运用拟人修辞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故选C
30.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比较阅读一般涉及形式、内容、手法、情感以及主题等,解读时应该结合诗人、背景、诗作,抓住关键点进行答题《江城子》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意思是在世俗沉沉的醉梦里了悟人生真谛的清醒者,算起来也只有陶渊明,是我的跨越时空的知音写世俗、写醉梦、写人生真谛,是说理;“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描写春雨如甘霖,滋润东坡田园,更有喜鹊报喜来,晴暖气象新雪堂西畔一道幽泉的潺潺;最爱看北山倾斜的身姿,还有小溪横流在山前;南望亭台丘壑,错落有致,四望亭的后丘耸立高山巅,描写了一派山水美景;“吾老矣,寄余龄”叹一声吾老矣,就此寄余年,是抒情,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如梦令》直抒胸臆,“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三句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紧承上意,亦是传语的内容,表达归耕东坡的意愿归去,归去,直抒胸臆,是愿望,是决定,是决心江上一犁春雨,是说春雨喜降,撬犁地春耕,补充要急于归去的理由,说明归去的打算【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31.C
32.
①想象词人通过想象,描述自己到达天界,周游上下,创造出神奇瑰丽的神仙世界
②夸张词人将“青霓”“明月”视为手中可持之物,泉涌万斛,石高千丈,意境奇绝,气势恢宏
③与天帝神仙交游对话(拟人亦可)词人见到天帝,受到天帝的热情款待,天帝还高兴地说“我要将苍壁赐给你!”【解析】
3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工C项,“反衬出辛弃疾对天界美好生活的留恋”说法有误辛弃疾借马和仆人因思念家乡而悲伤来表达自己深情地眷恋着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是正衬故选C
32.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创作手法的能力本题涉及的是浪漫主义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并理解全词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从对比、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的使用,用词(倾向于华丽)等角度入手,分析是怎样体现浪漫主义色彩的;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本词大意是左手拿住青霓,右手挟住明月,我让雷神丰隆在前面做向导,叫开天宫之门我周游太空,径直走入天之最高处游历了神奇迷离的仙山悬圃,观赏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立千丈的仙石天帝用钧天广乐并设瑶池宴来款待我天帝请我饮酒,并赐苍壁一块苍壁重叠高耸,正在瓢泉丘壑山水之间我的马不肯前行,驾车人因思家而悲伤,从天上返回人间我觉得恍惚惆怅
(1)从整体上看,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五彩缤纷的联想和光怪陆离的幻觉词人通过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形象和理想的神仙世界他在那里得到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受到礼遇和赏赐上阕写登天与周游词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乘着神马飞入太空作者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诗句描绘进入天宫的情景“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描写遨游天宇的情景词人在天国里上下周游,直到太虚之境,在那里饱览了天上的奇景珍物,游历了神奇迷离的仙山悬圃,观赏了水源滔滔的涌泉和直立千丈的仙石下阕写受赐与怀乡“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这四句写天帝对词人的恩赐这里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的典故辛弃疾把这个典故借用过来,描写自己想象中受天帝款待、赏赐的情景
(2)“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作者运用夸张手法,起句便很有气势,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景象之中
(3)“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写天帝以隆重的仪式迎接他,在瑶池设下宴席,众多乐工奏起仙乐,天帝亲自斟酒,还高兴地说“我要将苍壁赐予你“这是至高无上的恩遇与天帝神仙交游对话,运用拟人手法,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33.CE
34.
①表达了词人作为地方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和自得之情;
②蕴含着词人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人生感慨【解析】
33.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C项,“寻春而不得说法有误,词中有“犹有几多春,三之一”“极端痛苦之情的表述与全词感情基调不符,此处应该是表达了诗人惜春之情E项,“反衬自己与友人相约……”的说法有误使用了晋王羲之兰亭集会的典故意在衬托词人与友人相聚于流杯亭的高雅之事故选CEo
3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并理解诗词内容;然后要抓住诗词的标题、注释、词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句等分析诗人情感;最后组织语言作答作答时注意不要只写几个表现情感的词语,要结合内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发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写出本题中下片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以及对当年兰亭陈迹的感慨“官里事”四句,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这是一笔衬托,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以下“相将泛曲水”两句,正面写曲水流杯的现场盛况上巳日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开展曲水流杯的活动,全城百姓都争着前来观光“相将”句明点词序“会流杯亭”,转到对全词中心内容的叙写,但用墨极其简炼,妙处全在从闲处铺垫以及从侧面烘托与暮春自然景物相比,“泛曲水”是一道特异的风景线,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春光大减所造成的缺憾,所以上片所写未尝不是一种绝好的铺垫“满城争出”句,由充当热心观众的全城百姓渲染出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一个“满”字和一个争字,更令人想见万人空巷的热闹情景,以及词人作为州郡长官与民同乐的惬意和自得另一层烘托则是由眼前景、事所引发的对历史的联想“君不见兰亭修楔事,当时座上皆豪逸“显然,兰亭修禊与曲水流杯,当日主盟其事并作序的王羲之与词人自己,众名士(“豪逸”)与众同僚,一一对应,其衬托和比喻之意清晰可见结尾两句紧承上文,对史事感慨系之到如今只有长竹布满故地的山岭,而昔日盛事已成陈迹,再也无从寻觅了这仅是发思古之幽情吗?不是怀古主要是为了慨今,因为“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兰亭集序》),其真正用意即在于此它所蕴蓄的是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感,是带有人生哲理意义的结合以上分析整理作答即可【点睛】解答诗歌情感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
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一意境一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35.C
36.
①屈原有与芙蓉花一样的高洁节操,《离骚》中有“集芙蓉以为裳等之类的句子,引发作者产生联想
②借屈原的遭遇、感受,以及《离骚》中的高尚情怀,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和怀才不遇的愤懑【解析】
35.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还有公子佳人并肩赏花”错误,应该是有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犹如公子佳人双双并肩而立故选Co
36.此题考查理解诗歌中句子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回答某句在诗中的作用的问题,往往需要从全诗的主题出发,指出该句所用手法及其在“表达情感”和“表达意思”两方面的作用“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句意当年屈原恨与君王离别”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意思《离骚》千古流芳,至今未歇诗词上片写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似无数绿衣侍者持节而立与屈原不随波逐流、情操高洁有相似之处;且屈原写过“制养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诗句,作者由花及诗及人,产生联想“千古”两句化用《离骚》“芳菲菲而难亏兮,芬犹未沫诗意,谓屈原之世虽已去远,但其《离骚》却流传千古,犹自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词人赞美屈原有荷花那种“出于淤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赞美他精神不朽,流芳百世同情他君臣异心的不幸遭遇,和赍志以殁的悲剧结局尤其令人愤慨不已的是,这一切居然自古而然因此,诗人又由屈原想到自己,借屈原的遭遇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操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点睛】读懂诗歌的技巧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
37.D
38.此词艺术风格为豪放原因词人豪气壮怀“潮海平生气……三句表明词人历来就有廓清天下,从戎报国的豪气胸怀;词的结尾也是慷慨激昂,豪情飞扬词中夹杂着悲壮沉郁上片“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写出鼓角声雄壮悲凉的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胸中的愁闷与苍凉;下片“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通过写荒芜衰败的景致,暗写失地尚未收复,唤起词人的愁绪【解析】
37.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D项,“整首词紧扣,喜二极力表现词人听闻采石战胜后的欢欣喜悦之情”说法错误整首词感情丰富,虽表达了诗人听闻战胜后的喜悦,并未紧扣喜’极力表达,词中还夹杂着浓重的悲绪,喜中寓愁故选D
38.本题考查对诗词艺术风格的把握能力词的艺术分格一般分为为豪放词、婉约词这两种风格很容易辨认婉约词大多以儿女情长,闺妇情愁为题材,笔调细腻,缠绵俳恻豪放词大多场面宏大,描写国仇,穿越古今,笔调粗犷豪迈,荡气回肠本题题干是“整体来看,这首词属于哪种艺术风格?为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本词艺术风格为豪放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词人豪气壮怀“潮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作者认为自己也有陈登的“豪气、要趁此时的关塞“风景”——即大好形势,一展宏图他激动得夜不成眠,“剪烛看吴钩”他挑亮灯烛,细看宝刀是否还锋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在他的想象里,采石矶处也一定涌卷起冲天的惊涛骇浪,像他的心潮一样不平静这三句表明词人历来就有廓清天下,从戎报国的豪气胸怀词的结尾“我欲乘风去,击辑誓中流”,词人想乘风而去,以祖逖为榜样,中流击楫而誓不驱逐金兵,收复中原,决不罢休!最后两句,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精神,慷慨激昂,豪情飞扬词中夹杂着悲壮沉郁上片“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在作者看来,采石之捷是一桩可歌可泣的悲壮战绩,应该大书特书,以激励抗金斗志本句在写出鼓角声雄壮悲凉的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胸中的愁闷与苍凉下片“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那赤壁矶头的“落照”和观水桥边的“衰草”都仿佛在为他壮志未酬而忧愁通过写荒芜衰败的景致,暗写失地尚未收复,唤起词人的愁绪【点睛】诗歌赏鉴是高考语文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种较难掌握的题目类型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就应该充分掌握课文中的诗歌及作者,并借助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进行诗歌鉴赏题目的有效训练,这样,在答题时,就能够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效迁移,从而从容、规范应答诗歌鉴赏客观题注重对内容的考查,主观题注重对手法和情感的考查所以,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都不能忽略对这三者的训练当然还应注重诗歌手法的归纳整理,写景的手法,抒情的手法及修辞手法理清手法之间的关联及作用
39.B
40.
①直抒胸臆,“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现实“这话霸(即话柄)、只成痴绝”,明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饱含作者的失望和痛苦“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并非有疑而问,乃是用肯定语调发出的谴责和质问
②用典抒情,“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借用历史故事(春秋时,中原大国齐的国君景公畏惧处于南夷之地的吴国,只有流涕送女与之和亲;还有鲁国也曾因遭受强齐欺凌而不予反抗),来批判南宋统治者求和苟安的行径
③运用想象手法,叙事抒情“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想象投奔这支抗金新军后大显身手的兴奋情景【解析】
3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批判了南方豪门土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错,“冠盖阴山观雪”是说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交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出猎阴山,观赏北国雪景而已这句承上文继续写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故选Bo
40.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的能力诗歌的表达技巧要从多角度考虑,可以从修辞角度,抒情方式角度,表现手法角度来考虑抒情方式分两类一类是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一类叫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结句写景又叫以景结情表现手法,包括动静相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结合,以虚衬实,想象,联想,用典,对比,烘托,细节描写,欲抑先扬,欲扬先抑等手法先点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答题前先通读诗歌,整体理解把握诗歌所写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考生对诗歌中常见常用的表现手法要熟知,并能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判断和赏析上片是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这首词开头第一句“离乱从头说”似乎就有意提出人们早已忘却(清)张惠言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去曷来
①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注
①揭来去来
9.本作品的词牌名是()oA.《八声甘州》B.《水调歌头》C.《江城子》D.《水龙吟》
10.对于上阕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A.首句中的“非”与复”,表现出时光流逝中生命状态变化无常B.第
二、三句作者采用设问,发现生命中最值得做的事就是读书C.第四句作者向东风发问,以自然荣枯象征生命无法避免的荣枯D.最后一句“渺渺”,将自身融于自然之中,突出个人生命的渺小
11.结合下阕内容,赏析画线句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理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才啬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好江月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B.“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C.“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D.“卷起千堆雪”和“橘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
13.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的往事,以引起回忆“爱吾民、金缗不爱,蔓藤累葛”是追述自宋初以来长期的耻辱外交下一句“壮气尽消人脆好”进而再揭露统治者多年来在“爱吾民、金缗不爱’的幌子掩护下推行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其结果就只有“冠盖阴山观雪”——珠冠华盖的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可是,他们的交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出猎阴山,观赏北国雪景而已作者想到这里,直抒胸臆,不禁感叹道“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现实下面再借用历史故事来批判现实春秋时,中原大国齐的国君景公畏惧处于南夷之地的吴国,只有流涕送女与之和亲;还有鲁国也曾因遭受强齐欺凌而不予反抗,遂日衰一日这里所谓“问”,并非有疑而问,乃是用肯定语调发出的谴责和质问写到此,话题和情绪同时一变,以重新振作之态,写出“丘也幸,由之瑟”六字通过引用《论语•述而》来表达虽举国均以举兵北伐为过,但我俩迄今坚持不懈下片是写设想中的救国行动这种设想,也许早在上饶鹅湖之会时二人就商议过,因此,这里所谓“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可能就指的是这件事基于此,“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扑肢动骨”便是作者想象投奔这支抗金新军后大显身手的兴奋情景继而,语势却忽然一落千丈,接一句“这话霸(即话柄)、只成痴绝”,明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这种语气的跌宕起伏,恰恰说明作者情绪大起大落他虽然残酷地宣告自己幻想的破灭,却又极其冷静地指出了真实“只成痴绝”四字虽然饱含作者的失望和痛苦,却又是他理智的反映“天地洪炉谁扇精,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是发自幻灭之后的感叹他有感于《庄子・大宗师》中所谓天地是大熔炉的说法,想到人生犹如铁在洪炉之中,扇鞫(鼓风吹火的皮袋)鼓风,火力顿炽,顷刻即将消熔不过,作者的这种幻灭感,却又并非对理想产生了什么怀疑和失望,而是深为人生有限而感到惋惜但他又不是单纯留恋人生,而是深憾于不能亲见理想的实现关于这点,在结尾的“涮水破,关东裂”二句中可以得到印证这里,作者再一次用了他在《念奴娇・登多景楼》一词中已用过的谢安于涮水之战中大破苻秦八十万大军入犯的典故,但这不是雷同,正说明这个对历史了如指掌的爱国志士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憧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怀的他的这些话是说给好友辛弃疾听的,自然不是只谈他自己的志气与渴望,而是表达了他们两人共同的心声【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41.应和(和诗),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
42.抒情手法秦词抒情委婉含蓄上片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寓情于景漂泊之苦,离别之愁寄寓在悠悠碧云,沉沉暮色中下片借春逝抒贬谪之痛、失意之悲苏词抒情偏向直白上片“未老身先退”“丹衷碎”和下片“罪大天能盖“,直接抒写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下片借助典故,抒写出看清现实后的超脱达观的态度语言风格秦词清丽俊逸(清丽婉约、婉约含蓄);苏词平易畅达(真率旷达、直白豪放)【解析】
4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题一般出自课文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尤其要注意名家名篇、作者、朝代、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重点内容“《千秋岁・次韵少游》”中,“次韵”意思是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次韵就是和诗的一种方式也叫步韵通过“次韵”可知,这是一首应和诗
4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能力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诗歌语言风格则需要结合诗歌内容和语言特色进行分析抒情手法秦词上片着重写今日生活情景首写眼前景致,借景抒情,“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二句,点明地点、时令,轻轻着笔,朴实自然紧接着“花影乱,莺声碎”二句,细写春景特色,以“乱”字状花之纷繁,“碎”字表莺声盈耳,洋溢着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飘零”以下四句,忽而由喜转悲,由春景春情转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二句,借碧云暮色写人情艳情,孤情凄情,蕴藉含蓄,耐人寻味下片结尾“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再由眼前想到今后“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却新奇绝妙这两句既是惜春春去,又是对前途的无望借春逝抒贬谪之痛、失意之悲苏词上阕“未老身先退”句首先表明了对贬谪的不满时苏轼年六十三遭贬到海南岛,故言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是朝廷决定,非自己情愿,怎不叫人伤心落泪“珠泪尽,丹衷碎”写出苏轼遭贬的愤懑“斜阳’’句是说自己虽已暮年,远在万里天涯,但还怀念着京都苏轼一片忠心未改词上阕直抒胸臆,抒写怀君思朝之真情泪洒心碎,一步一回首下阕苏轼表示难迎合朝廷,迫不得已,只好学孔子“乘椁浮于海”下阕反映出苏轼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是有罪之臣,难忘“君命”“新恩”,另方面“君命”有悖“旧学”,对自己的前途已不抱希望“乘槎且恁浮于海”,语出《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椁浮于海”孔子的意思是如果我政治主张行不通,我就乘着木排过海到海外去,跟随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词人暗中写自己,也写秦观语言风格秦词借景抒情,语言婉约含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等句体现了清丽婉约的特点;苏词则直抒胸臆,如“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等句,体现出直率的特点,“吾已矣,乘椁且恁浮于海”体现出旷达的特点【点睛】诗歌表现手法技巧答题步骤
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一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一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一抑扬、卒章显志
②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③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
④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
43.C
44.
①通过描写“寒柯”“玉蕤”,暗示梅的坚韧、高洁
②通过描写“寒雀”欢聚花丛,暗示梅花的烂漫风姿
③通过描写文人雅士梅下欢聚,衬托梅花的高洁雅致【解析】
43.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主要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领悟思想情感,思考表现手法等,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细细揣摩得出答案C项,“人的心理骤然产生由喜转悲的变化”错误原词“一点微酸已着枝”是在写已为满枝青梅所取代,可以推测处“离离”是形容青梅繁盛茂密的样子故选C
4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形象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此题可结合词的注释,抓住关键词,通过联想来体会其表达的情感这首词全篇不见一个“梅”字,却句句紧扣词题,上片中,“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这句话写的是早春之景,寒雀翔集枝头,竞相观赏威蕤如玉的梅花寒雀喧枝,实则句句写梅,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烂漫的姿态,侧面表现梅花之盛;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缀树,威蕤如玉,赋予梅花一种韧、高洁的性格下片中,“痛饮又能诗坐客无毡醉不知、这是高人雅士梅园举行的文酒之宴,吟诗作词的雅士在梅园中开怀畅饮,且又喜以梅花为知己,所以此处是以文人雅士衬托梅花的高洁雅致
45.C
46.
①苏词认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表现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辛词以“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叹息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情人之间不得如愿长聚的遗憾结句又化幽怨的情感为对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时向情人尽情诉说的相思之情【解析】
4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人们不珍惜此夜月色好景的深沉叹息”错误,应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深沉叹息”故选C
46.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比较鉴赏的能力这两首作品表达的情感不一样,可以通过诗句来理解,也可通过抓诗题、意象、注释等帮助理解分析苏轼的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这是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荣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求得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辛弃疾的词中,“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人情未必看承别”,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可以看出词人的内心幽怨苦可触及【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才啬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爵江月
14.从字数上看,本词属于o
15.下列关于本作品写作风格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oA.气象磅礴B.格调雄浑C.境界宏大D.清新自然
16.全词是怎样表现作者愁情的?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忆秦娥•娄山关1935年2月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7.下列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烈、猛烈,劲厉“长空”广阔的天空“霜晨”,有霜的清晨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本意是声音因梗塞而不顺畅,这里用来描写军号声在清晨的寒风中听起来时断时续,呜呜咽咽“咽”在这里读“y”C.”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真如铁”,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D.“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意是革命遭受挫折,在遵义会议以后,革命斗争要重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E.“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以景结情,连绵起伏的山脉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境界苍凉沉雄,又包含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18.请赏析“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两句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9.“定风波”是这篇作品的o
20.下列对词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意思是三月七日那天,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由于没有带伞被雨水打湿,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诗人带了伞,因此没有这样的同感B.“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即风雨骤至,盖顶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却且吟且啸徐步向前C.“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意思即骤雨已过,云开天晴,春风料峭,略带寒意,前路山头,夕阳斜照,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了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讲诗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过去的风雨萧瑟之处,则已是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
21.“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意蕴,请对此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
①多病不胜衣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鹉鸽啼此情惟有落花知!【注】
①沈郎苏轼自比南朝诗人沈约,体弱多病
2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连用三个动诃“压”贴.飞”,赋予画面动感和蓬勃生机B.次句将时空交互在一起描写,季节是春天,天气是初晴,地点是池馆内外C.第三句词人自比多病的沈约,虽弱不禁风,但面对春景仍心情振奋D.沙上”二句,“沙上”“竹间”分别为鸿雁和鹏鹃的栖息之地,也可能为词人举目所见之景
23.词的最后一句“此情惟有落花知”含蕴丰富,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它包含了几层意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辛弃疾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
①,归计狎沙鸥明夜扁舟去,和月载离愁功名事,身未老,几时休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
②[注]
①汉乐府《陌上桑》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此处以秦楼人指代妻室
②东汉末年,王粲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曾登城作《登楼赋》,述其思乡怀国之情和怀才不遇之忧
2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送别诗,开篇两句起笔突兀,开宗明义,既交代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又通过“落日’,“酒,,等意象表现了“离愁„B.“和月载离愁”一句不仅通过“月”这一意象烘托“离愁”,还化虚为实,使抽象的“离愁”成为可“载”的具体形象这与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C.“诗书万卷,致身须到古伊周”两句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学,希望友人此行能有远大的目标,像伊尹和周公一样成为国之栋梁D.本词上片和下片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以抒情为主全词情由景生,作者因情明志,充满了一种悲慨之情
25.请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何处依刘客,寂寞赋登楼”两句的用典手法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浪淘沙令•伊吕
①两衰翁王安石
②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注]
①伊吕指伊尹与吕尚伊尹名挚,商的开国功臣他是伊水旁的弃婴,后居莘农耕后来,汤王擢用他灭了夏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他晚年在渭水河滨垂钓,遇周文王受到重用,辅武王灭商,封侯于齐
②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神宗时力推变法,本词作于词人任宰相之时
26.下列对这首词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借伊尹和吕尚,旨在说明英雄不怕出身微贱,只要身逢明主,便会有用武之地B.《易经》有言“云从龙,风从虎”,词中借此句,将风云喻贤臣,云龙喻明君,意为明君贤臣携手共进,必能建国兴邦C.“汤武偶相逢”一句点出,“君臣遇合”是件极其难得偶然的事情,如若君臣不能相遇,那“兴王”之事只能空谈说笑,不禁喟叹D.本词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叙史论史,以史托今,大开大阖,布局精巧,情感真切,令人回味无穷
27.本词不同于一般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以一个政治家的角度鉴古论今,请结合全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宋词,完成各题江城子
①苏轼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
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
③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④都是斜川
⑤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注】
①本词作于苏东坡贬谪黄州时期
②东坡苏轼在黄州时开辟的耕地
③雪堂苏轼所筑居所
④曾城山名
⑤斜川陶渊明曾游于斜川,并有《游斜川诗》
2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作开篇,词人以渊明为“前生”,是说两人有相似的人生境遇B.“依旧却躬耕”与“躬亲抚养”中的“躬”都是“亲自”的意思C.“雪堂”几句描写了雪堂周围的景致,表现出一种田园生活气息D.结尾三句,词人因置身陶渊明所游之斜川,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
29.本词中“乌鹊喜,报新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乌鹊”具有了人的行为和感情下列词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A.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C.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D.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
30.下面的《如梦令》也写到了“东坡”这一地点请结合相关词句,分析《如梦令》与《江城子》两首词的表现手法和所表达情感有何不同如梦令苏轼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注】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注】玉堂宋代翰林学士的官署,苏轼作此词时,任职其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千年调
①辛弃疾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
②前导,叫开阊阖
③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
④览玄圃
⑤,万斛泉,千丈石钧天广乐,燕
⑥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注】
①千年调词牌名词前有序曰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②丰隆雷神
③闾阖天门
④寥天一天界
⑤玄圃传说神仙居住的lllo
⑥燕通“宴”
3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起始两句很有气势,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天马行空、纵横驰骋的神奇壮丽景象中B.上阕主要写神游天界,层次很分明先叫开天门,上下游览一番,最后游赏了神境仙界C.下阕最后三个短句借马和仆人因思念家乡而悲伤,反衬出辛弃疾对天界美好生活的留恋D.序中交代开山路时得到一块石壁和词中描述石壁为天帝所赐并不矛盾,特殊写法使然
32.这首词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色彩的?请结合全词进行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苏轼东武
①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
②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注】
①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
②相将相随、相伴
3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三句从城南引水入城工程写起东武城南筑就新堤,河水开始充盈其所以由此落笔,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曲水”的水源,对下片来说,真可谓伏脉千里B.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以“卧”、“堆”形容花叶遍地狼藉的状态,以“红”“碧”代指花、叶,十分形象和精炼C.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也”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苦之情D.“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E.下片的“兰亭修禊事”,使用了晋王羲之兰亭集会的典故,借以反衬自己与友人相约聚于流杯亭曲水流觞为流风余韵
34.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喜迁莺•暑风凉月辛弃疾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笑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
①,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