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按诗歌的内容把诗歌分为几类
1.山水田诗、2,思乡送别诗、
3.咏物诗、诗歌复习学案——诗歌题材
4.咏史怀古诗、
5.羁旅行役诗、
6.边塞诗、
7.闺怨诗,8,酬和投赠诗每一类别的古诗所表达的感情、主旨往往相似,通过分类易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一、山水田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之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之先河,发展到唐代,有了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1、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庙、五柳、明月、渔歌等
2、常用手法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白描、反衬(乐景哀情)、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色彩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夸张、对比等)
3、内容感情
①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
②闲适自得,向往田园,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
③歌颂劳动生活以及与农民的深情厚谊;
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⑤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例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例2《归园田居・其三》晋朝・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内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①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②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③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④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例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绩麻》宋朝・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例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北宋】苏辙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三夜阴霆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酷劳苦辛闭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例3《插秧歌》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黎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蔚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二、送别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钱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劳劳亭、潘桥、阳关、舟
2.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①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②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王维・山中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例1:《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⑴不辞驿骑凌风雪⑵,要使天骄识凤麟⑶沙漠回看清禁月
(4),湖山应梦武林春⑸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6)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三、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土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1.形式标志题目中朵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烽火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楼台、龟兹、夜郎、安西、胡羌等)
2.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①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边疆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2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3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4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成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情感5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6揭露统治者穷兵跋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⑦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默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⑧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例1:《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例2《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例3《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盛唐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整首诗就像一幅壮观的图画,描写塞外苦寒景象,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艰辛与思乡愁绪,悲壮而苍凉)例4《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关山月》是乐府《横吹曲》调名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李白感怀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表现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带来的痛苦此诗气势博大,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3.分析重点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本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要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富有战争特征的事件、心理Ui、行旅诗和闺怨爱情诗(-)羁旅行役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成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烽烟、家书、书机、梦、乡关等鉴赏这类诗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确定情感类别;抓意象,构建图景;抓住关键词语,体味艺术特点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榭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全诗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语言明净,结构缜密,情景交融,含蓄有致,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诗作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闺怨诗爱情诗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触、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雁声月明、红妆对镜、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
1.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现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
2.例《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例《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2.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闺怨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爱而生怨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4.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例《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5.闺怨诗1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寄夫》唐・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裁衣寄夫》明,谢五娘灯下裁衣寄远人,漫拈针线倍伤神愁多心绪荤成病,日久形容想未真长短只依前日样,窄宽犹记旧时身知君命走红尘外,劳碌于今瘦几分2表达女子对于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以及柔情别绪,忧愁伤感;《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五、怀古诗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理性的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咏史怀古诗的鉴赏首先要弄清史实、典故,其次要体会意图、感情,再次要品味技巧手法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主旨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艺术手法抒情手法一般是借古讽今,对比,虚实结合(历史的繁华为虚,眼前的凋敞,颓败,衰败为实)《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高中所学怀古诗主要是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桂枝香・金陵怀古》北宋王安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蜀相》杜甫《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六、咏物诗
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抒情手法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也有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2、形式标志
①以物象为题
②咏(题、赠、赞)+物象
3、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一一劝世道德言
5、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蝉・虞世南》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古人认为蝉栖于高树,餐风饮露,所以把它看作高洁的象征这首咏物诗在歌颂蝉的同时,也以蝉自喻,以蝉自励诗人抓住蝉的声音特点巧妙加以刻画,表达了人应该坚守志行的高洁,严于律己,加强自身修养的处世道理)《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明代政治家、文学家于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全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七、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文类诗歌往往与咏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而苏轼则以形象来喻理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①对生活对自然的顿悟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可谓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终南别业》中写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②对事理的体察这里对哲理的感悟并不是抽象地议出,而多用形象化的手法加以表现首先是借助景物来表现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八、酬和投赠诗在中国诗词大家庭中,有一类叫和诗和诗亦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讲究步韵,依韵,用韵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
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
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腕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
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
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