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庖丁解牛》教案(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从课文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阅历,就能像庖丁一样,熟悉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二)体会本文层次清楚、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把握“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肯繁”等词语的意思了解“乎”、“然”、“为”、“于”等虚词的用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文章结构思路是怎样的?第一部分(1段)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人触、倚、履、牛体、牛的骨头就分别)和生动的比方,把庖丁解牛的技术写得超凡入圣这一节句式整齐,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写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一支劳动赞歌其次部分(24段)记叙了文惠君和庖丁的对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2段)从文惠君的赞扬引出庖丁的话此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层(3段)记叙了庖丁的阅历之谈第三层(4段)文惠君“得养生焉”,点出本文主题,即庄子的一切顺乎自然的思想
(二)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课文节选自《养生主》,主旨在于阐明爱护、蓄养生命之主一精神,提示养生的方法莫过于顺应自然节选部分借“庖丁解牛”的故事,来比方社会的简单如牛的筋骨盘结,处理世事当“依乎天理”、“因其当然”,并持“怵然为戒”的审慎、关注的态度,还应当以藏敛(“善刀而藏之”)为自处之道,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以达到人之养生的目的今日我们学习此文,应当熟悉到做任何事情都不行主观冒进,而应当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把握事物的内部规律,然后遵循客观规律处理错综简单的社会事务,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久立于不败之地
(三)《庖丁解牛》,是一篇虚拟的寓言故事在表达手法和描述技巧上,有哪些需要我们仔细分析、讨论和学习的地方?分析本文的学习难点,就在于对其组织结构支配、表达技巧和语言运用的敏捷、生动方面的理解就全文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来看,可以说,这是一篇精致的谈论小品文章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规律严密写庖丁解牛的阅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详细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开头“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目无全牛”,最终“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写出只有在长期实践的活动中,留意摸索,积累阅历,才能把握事物的内部规律最终,再拓开一层,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需留意在关键地方当心谨慎,用心致志这样层层深化,把道理说得透彻、完善文章结构完整、紧凑,前后照应文章首先以一系列动词正面描写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艺,然后以文惠君之语从侧面烘托庖丁解牛的技艺的确非凡,同时又引出下文的对答;第3段通过对答,层层深化地阐明白庖丁解牛的阅历,从而得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善藏敛的养生之道;最终,又以文惠君之语呼应开首,说明不但解决了“技盖至此乎”的疑问,而且从中得到了很大收益,这就是领悟养生之道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写解牛动作以“触、倚、履、是奇”四个字描写,活敏捷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并且用夸张手法,比拟庖丁进刀《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写解牛结束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寥寥数语,一副怡然得意的神态跃然纸上另外,出自本文的成语如“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流传至今,仍有活力
(四)写解牛场面,为什么避而不谈实况一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分析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动听的刀声,示意了牛在毫无苦痛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的确出神入化通过对庖丁美丽和谐的动作及动听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迫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同时,从结构上看,写这个场面既形象再现了庖丁技艺超群,又为下文申述其所以如此做了自然的铺垫
(五)庖丁解牛技术超群的缘由是什么?分析庖丁技艺超群的缘由,从庖丁的话中可以得知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把握详细的“技”上,而是探求“道”一解牛的规律一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阅历,探求规律,运用规律正由于如此,他由不懂规律(“自解全牛”)过渡到熟悉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娴熟运用规律(游刃有余)其三,谨慎当心,敬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傲慢大意
(六)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这个寓言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分析虽然庖丁所好的“道”和文惠君所说的“道”(实质上也是庄周所讲的“道”)所指不一样,但在后者看来,社会如牛体,尽管冲突简单,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冲突,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这种消极颓废的处世之道,理所当然为今人所抛弃,其实这不是庖丁阅历本身所固有的,而是道家用此来宣扬其人生哲学今人则从故事本身所反映的客观内容得到有益的启发从两者的不同或许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只有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客观事物,才能把握科学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指导自读
1.正音正形
2.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3.划分本文层次,归纳大意
(二)争论以下问题
1.归纳“为”、“乎”、“然”、“于”等虚词的用法
2.争论本文的段落及大意第一部分(首段)描写庖丁解牛的一个场面,突出庖丁的技术超群其次部分(第
2、3段)写庖丁技术之所以超群的缘由第三部分(末段)从故事引出养生之道
3.争论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第1段,描写了一个场面庖丁解牛但是,是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陟,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接着侧重描摹他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又对这声音用了两个比方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善”、“晓”;两个比方是“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4.争论庖丁对话的层次课文第3段记叙庖丁的“阅历之谈”庖丁的话可分六层第一层是“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是庖丁“阅历之谈”的总纲,概括了下面谈话的全部内容其次层是从庖丁多年解牛的感受上谈的当时解牛,所见皆全牛,与一般人所见的一样;三年之后,未见全牛,说明他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再把一头牛看成全牛,而是把它看成可以拆卸的东西这是至高境界第三层具体说明对这种境界的感受“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能达到这种娴熟境界的缘由是“依乎天理”,即依照牛的自然构造第四层庖丁从用刀的结果谈解牛的娴熟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而庖丁所用之刀,用了19年,解了数千头牛,其刃却如“新发于硼”,从用刀的结果表现庖丁解牛技艺娴熟庖丁解释用刀结果不同之缘由良庖是“割也”;族庖是“折也”;而自己用刀则是“以无厚入有间”,于是才“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第五层写庖丁虽有超群的技艺,却从不掉以轻心每当“见其难为”,则“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第六层写庖丁解牛胜利之后那怡然得意的神情”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K资料四
(一)关于庄子,名周,字子休,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四周)人,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学派”曾经做过漆园吏他可能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生活贫苦,学问渊博,擅长辩论,他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现存33篇该书由后人整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周所作《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庄周对当时的社会变革抱着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态度,宣扬并追求一种完全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精神境界
(二)庄子的有关思想主见
1.庄子主见“天道无为”“道”是什么?《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行受,可得而不行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生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齐物论》在谈到风的时候说“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这是说风是自己在吹,是“自取”,并不是哪个外在的怒者使它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就是庄子“天道无为”的思想,是一种神奇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庄子主见相对主义的熟悉论《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观之,万物皆一也”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熟悉论它的意思是说假如你用“异者”的眼光去看,那么,肝与胆的距离就像楚和越那样遥远;假如你用“同者”的眼光去看,那么,万物都是一样的
3.庄子主见无条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他提出一种肯定自由的抱负人格,这种人格不感到自己的存在(无己),不追求什么功名事业(无功),不顾及别人对自己的毁誉(无名),这种人在精神上才是自由的
(三)《庄子养生主》的思想参阅《庄子养生主》全文可以看出,全文的论点在第一段,即“缘督以为经”先说明生命有限而学问无限的状况,然后指出,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学问,是危急的;又指出人生应持有的态度是“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在庄子看来,“近名”与“近刑”是同样危急的提出“缘督以为经”这一论点后,指出它的作用“可以保身,可以全牛,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缘督以为经”的思想核心就是一切顺乎自然
(四)课文译文庖丁替文惠君宰牛,手所触着的地方,肩所倚着的地方,脚所踏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涮涮涮地响着,进刀时也发出哗哗的声音,没有不合于音节的动作,既合于桑林舞曲的节奏,又适于经首乐章的韵律文惠君说“啊!好极了!你的技术怎么能达到这种程度呢?”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道啊,已经超过技术领域了我开头宰牛的时候,所见到的没有不是整个牛的三年之后,我就不曾再见到整个的牛了到了现在,我是专心神来领悟而不是用眼睛去观看,感官知觉停止而意念还是要行进我依照着(牛身上的)自然的结构,劈开筋肉的间隙,插入骨节的空隙,顺着牛的自然结构去用刀,即便是经络相连的地方都没有一点阻碍,何况大骨头呢?好的厨子一年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割筋肉;一般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他们是用刀去砍骨头现在,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了,所解的有几千头牛了,可是刀口还是犹如刚刚从磨石上磨出来一样锐利牛的骨节是有间隙的,而刀刃却是没有厚度的,把没有厚度的刀刃插入有间隙的骨节,自然是游刃恢恢而宽敞有余了所以,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是像刚磨出来一样即使这样,可是每当遇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知道难下手,当心谨慎,眼神因此专注,行动因此缓慢,动刀的幅度很微小,(一下子)牛哗啦啦解体了,犹如泥土散落在地上这时,我提刀站立,环顾四方,觉得心满足足,把刀子揩洁净,保藏起来”文惠君说“好啊!我听了厨夫一席话,懂得养生之道了”[《庖丁解牛》教案(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