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文化经典阅读提升训练《荀子》
(一)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苗然
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净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日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日“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
②不市,土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莺马十驾则亦及之故珪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入不远矣(节选自《荀子・修身》)文本二:
1.选文中墨子认为“为乐非也”,荀子不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文意,分别概括他们的理由[知识点]杂记文[答案]【小题1】B【小题2】B【小题3】A【小题4】
(1)所以音乐,是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可用来推行礼让的
(2)《诗经》可以用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讽刺时政【小题5】墨子认为“为乐”会损减百姓的财物,无助于国家安定荀子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而不放纵;可以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可以教化百姓、团结百姓,奠定王道基础[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没有欢乐,欢乐了就一定会在歌唱吟咏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在手舞足蹈的举止中体现出来;可见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声音、举止、性情及其表现方式的变化,就全都体现在这音乐之中了“必是副词,修饰“不免”,“必不免也”后断开,排除AD;“道”指“所作所为”,下面“声音、动静、性术之变”都是“道”的具体表现,故“道”后停顿,排除C故选Bo【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解说正确“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句意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B.两个“道”,通“导”,引导意义相同句意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来呀,我在前引导开路C.解说正确“在宗庙之中”用“敬”,“闺门之内”用“亲”,“乡里族长之中”用“顺”D.解说正确句意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故选Bo【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审美价值”错误,墨子承认音乐的审美价值故选A【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出”,对外;“所以,用来……;”入”,对内;“揖让”,推行礼让2“可以”,可以用来……;“兴”,激发人的感情;“观”,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怨”,讽刺时政【小题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可知,墨子认为“为乐”会损减百姓的财物,无助于国家安定结合“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可知,荀子认为音乐可以表达人的情感而不放纵;结合“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可知,可以和谐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结合“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是王者之始也”可知,可以教化百姓、团结百姓,奠定王道基础参考译文:
(一)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民众有三种忧患饥饿的人得不到食物,寒冷的人得不到衣服,劳累的人得不到休息这三样是民众的最大忧患然而当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民众的衣食财物将能得到吗?我认为未必是这样现在大国攻击小国,大家族攻伐小家族,外寇内乱盗贼共同兴起,不能禁止如果为他们撞击巨钟,敲打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舞动干戚,天下的纷乱将会得到治理吗?我以为未必是这样的所以墨子说“且向万民征敛很多钱财,制作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有利于天下,为天下除害,是无补于事的”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是错误的!”
(二)音乐,就是欢乐的意思,它是人的情感绝对不能缺少的东西人不可能没有欢乐,欢乐了就一定会在歌唱吟咏的声音中表现出来,在手舞足蹈的举止中体现出来;可见人的所作所为——包括声音、举止、性情及其表现方式的变化,就全都体现在这音乐之中了所以,人不可能不快乐,快乐了就不可能不表现出来,但这种表现如果不进行引导,就不可能没有祸乱古代的圣王憎恶那祸乱,所以创作了《雅》《颂》的音乐来引导他们,使那歌声足够用来表达快乐而不淫荡,使那歌词足够用来阐明正确的道理而不流于花巧,使那些邪恶肮脏的风气没有途径能和民众接触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啊,但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所以音乐在祖庙之中,君臣上下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谐恭敬的了;在家门之内,父子兄弟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睦相亲的了;在乡村里弄之中,年长的和年少的一起听了它,就再也没有人不和协顺从的了所以,人们听那《雅》《颂》的音乐,志向心胸就能宽广了;拿起那盾牌斧头等舞具,练习那低头抬头弯曲伸展等舞蹈动作,容貌就能庄重了;行动在那舞蹈的行列位置上,迎合那舞曲的节奏,队列就能不偏不斜了,进退就能整齐一致了所以音乐,对外可用来征伐,对内可用来行礼让这就是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方法啊,可是墨子却反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而且可以用来改善民众的思想,它感人至深,它改变风俗也容易,所以古代的圣王用礼制音乐来引导人民而人民就和睦了那音乐渗入人心是很深的,它感化人心是很快的,所以古代的圣王谨慎地给它文饰音乐中正平和,那么民众就和睦协调而不淫荡;音乐严肃庄重,那么民众就同心同德而不混乱民众和睦协调、同心同德,那么兵力就强劲,城防就牢固,敌国就不敢来侵犯了像这样,那么老百姓就无不满足于自己的住处,喜欢自己的家乡,以使自己的君主获得满足然后,君主的名声就会因此而显著,光辉因此而增强,天下的民众,就没有谁不希望得到他让他做自己的君长这是称王天下的开端啊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zhC)[注]
①蓄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蓄”同“灾
②折阅低价销售,亏损【小题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骥一日而千里/驾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蹉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B.夫骥一日而千里/号马十驾/则亦及之/故度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C.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陛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D.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踵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小题2】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肖,字面意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B.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C.荀子,名况,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张性恶论D.《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小题3】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B.一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D.《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小题4】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
(2)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小题5】1,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知识点]诸子散文,论说文,荀子(前313-前238)[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B【小题4】
(1)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
(2)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小题5】材料一侧重点是人自身的成长,修身能够取得进步,能够不为外物所役材料二侧重点是有助于治家治国,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痛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痛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故”,意思是“因此”“所以”,放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AD;“才性”是一个并列词语,共同作“相县”的主语,不能断开,且“足”是“若”的宾语,“跛鳖之与六骥”是“足”的修饰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Co【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礼记》……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错误,应该是成书于汉代故选Do【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从不厌烦”错误,原文的“不厌”意为不满足;“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错误,原文的“能诫”意为能引以为戒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o【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趣”同“取”,取用;“谓”,叫;“至贼”,大贼2“诚”,使真诚;“意”,意念,想法;“致”,求得;“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小题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一“见善……以自存……见不善……以自省……”可知,“自存”是指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自省”是指反省自我,这是说修身对于自身成长的价值,再结合“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可知,修养自我可以让自己有所进步,不会为外物所役使由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知,材料二主要是谈修身对于治家治国的价值,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需要先把家治理好,而要想把家治理好需要先修养自己的身心,所以修身是治家治国的前提参考译文文本一见到好的行为,一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一定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定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行存在于自己身上,就像灾害在身一样,一定要痛恨自己所以,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肯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尊敬老师,亲近朋友,因而非常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相反,制造祸乱却讨厌别人非议自己,U特另没有贤能却想让人家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讨厌别人说自己坏话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纠正自己的错误看作是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作是伤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用善来引导别人叫做教,用善来附和别人叫做顺;用不善引导别人叫做谄,用不善附和别人叫做谀把对的当作对的,把错的看作错的,这就叫做智;把错的认作对的,把对的认作错的,这就叫做愚对的就说它对,错了就说它错,这就叫做直取舍没有标准叫做反复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舍弃道义叫做大贼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注重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怠慢道义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跑上十天也就到达了所以半步半步地走下去而不停止,痛腿的乌龟也能走一千里;不停地堆积泥土,高大的山丘也能堆成人与人之间才性的悬殊,哪里像病腿的乌龟和六匹骏马相比差距那么大呢?然而,痛腿的乌龟能到达,六匹骏马却到不了,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一个去做,一个不去做罢了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超出常人不会很远文本二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获得知识(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二)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子墨子言日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民衣食之财将安可得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今有大国即攻小国,有大家即伐小家,寇乱盗贼并兴,不可禁止也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天下之乱也,将安可得而治与?即我以为未必然也是故子墨子曰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也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取材于《墨子・非乐》)
(二)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故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鹑,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而墨子非之,奈何!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故听其雅颂之声,而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而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而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是先王立乐之术也,而墨子非之,奈何!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民和齐则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也如是,则百姓莫不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然后名声于是白,光辉于是大,四海之民莫不愿得以为师是王者之始也(取材于《荀子•乐论》)【小题1]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B.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c.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D,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小题2】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以及对文本空缺处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干戚”指盾和斧,与陶渊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中的“干戚”意义相同B.“制雅颂之声以道之”的“道”与屈原《离骚》“来吾道夫先路”中的“道”意义不同C.如果把“亲”、“顺”、“敬”三个字填入文本空缺处,依次应该是“敬”、“亲”、“顺”D.“婴”,会意,从“女”,“黑”,本义是女性颈饰,引申为“缠绕”,文中解释为“触犯”【小题3】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认为音乐不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听音乐会让人们弃其从事,对民不利,对国不利B.荀子在《乐论》中的很多观点与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乐思想是一脉相承的C.荀子的《乐论》从古代圣王设置音乐的原则和方法等角度批驳了墨子《非乐》中的部分观点D.墨子、荀子对于音乐的论述,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便于其政治主张的贯彻执行,各有各的道理【小题4】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乐者,出所以征诛也,入所以揖让也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小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