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3-12-36素养测评
一、选择题
1.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欲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西方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但政治上专制统治强化,故人们提出了要求个性、肯定个人价值的思想主张,故C项正确【答案】c
2.(2021•商洛模拟)下表是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类型的书院数量变化简表,由此可知,各类书院的数量发生相对变化的主耍原因是()官办%民办%其他%不明%宋代0元代明代清代A.经济发展增强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B.科举制度改革提高了官办书院的质量C.统治阶级加强对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D.活字印刷术的革新推动了书院的普及【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官办书院数量呈增长趋势,而其他类型的书院的数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清朝更注重对书院(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故选C项;A项“人们求学积极性”在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官办书院的质量提高”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活字印刷术的革新与书院普及没有直接关系,且表格无法体现“书院普及”,D项错误【答案】c
3.(2021•重庆南开中学质检)明代思想家李贽认为“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李贽的这一观点()A.否定了孔子的权威地位B.符合明代社会发展的趋势C.明确反对封建伦理纲常D.批判了程朱理学正统地位【解析】“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关,故选B项;“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这是对商品观念的确认,不是学术对孔子的反对,排除A项;“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即承认人的私欲,不违背伦理,排除C项;“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也”,“势利之心,亦人秉赋之自然矣”体现他强调私欲的必然性,但没有否定理学的非正统性,排除D项【答案】B
4.(2020•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模拟)明代王艮创立的泰州学派常借《中庸》“率性之谓道”这一句中的“率性”二字论道,推出自然情欲论《明儒学案》中徐抛谓“圣贤教来学,率性而已”据此可知,他们都()A.受到世人普遍的赞誉B.继承程朱理学的思想C.提倡个性自由与独立D.务实而不尚空谈之学【解析】结合材料“率性”意思是率真,本性,尊重个性,自由,故选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世人态度,“率性”也存在一定局限,不可能普遍赞誉,排除A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与“率性”不符,排除B项;率性强调本心,属于唯心主义,不是务实,排除D项【答案】C
5.(2021・承德调研)在黄宗羲的理想中,“君、臣”应当是共同负责人民公共“利害”事务的人员他比喻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由此可见,黄宗羲()A.强调君臣共治
8.追求民主政治C.否定君主政体D.提倡限制君权【解析】由材料“君、臣应当是共同负责人民公共利害事务的人员”“夫治天下犹戋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可知黄宗羲认为君臣之间应是平等关系,主张君臣共治,故选A项;黄宗羲具有民主思想,但并未追求民主政治,排除B项;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但并未否定君主政体,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君臣关系,而非限制君权,排除D项【答案】A
6.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可知,该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君主立宪制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限制君权,无法体现反对废除宰相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B
7.(2021•石家庄一模)顺治十二年春,王夫之开始作《周易外传》,通过探索象数以穷理在这部著作中,王夫之精辟地阐述了“器”(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和“道”(事物的规律)的关系,指出“天下唯器而已矣”,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这一论断()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批判了清王朝专制统治D.摒弃了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王夫之所阐述的“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各种具体事物”,“道”指的是“事物的规律”,其“天下唯器而已矣”的主张在本质上就否定了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他希望人们“勉于治器”就是要求人们致力于制作器物以备用,据此可知,题干内容反映了王夫之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选B项【答案】B
8.(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检测)顾炎武提出“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可以用来说明其()A.反对儒学,主张工商皆本B.“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C.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D.批判陆王心学,肯定朱子理学【解析】由材料“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知顾炎武反对空谈,主张“为学”、“明道”、“救世”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C项;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排除A项;“天下为主,君为客”是黄宗羲否定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B项;顾炎武并未肯定朱子理学,排除D项【答案】C
9.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A.反对君主专制B.以天下为己任C.提倡公平法治D.反对宋明理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顾炎武主张君子应明道救世,黄宗羲主张匡扶社稷,这说明他们都以天下为己任故选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A、C、D三项【答案】B
10.(2020•福建永安模拟)长期以来,儒学是土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艮()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儒家的传统思想C.利于儒学“思辨化”D.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说明了王艮批判地发展了传统儒学,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态度,故A项排除;C项是指宋明理学【答案】D
11.(2020・长沙模拟)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王夫之认为“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上述思想()A.是思想界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反映了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D.代表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解析】材料中黄宗羲、王夫之的言论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思想上是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选A;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尚未对中国产生影响,故B错误;反对君主专制实际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故C错误;黄宗羲、王夫之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故D错误【答案】A
12.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由此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解析】理学注重气节、品质,凸显人性的庄严,A本身说法错误,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清代儒学回归孔孟的本源的问题,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初三大儒的进步主张,并不代表思想的主流,理学依旧占据主流地位,故C错误;根据材料“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扬弃或终结理学”“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可知清初三大儒的哲学思想是面对现实危机的一种批判发展,故D正确【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黄宗羲还认为臣工不能盲目地听命于君主,君与臣是共同治理国家的人,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衡量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而不是王朝的盛衰他指出,专制帝王的法,是为保护他们自己的统治而制定的,是一家之法,因而是非法之法黄宗羲主张设置宰相以分君主权势,凡国家大政,宰相有权与天子“同议可否”——魏千志《明清史概论》材料二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吴于摩、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从哪些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黄宗羲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的异同并说明不同之处的原因【解析】第
(1)题根据材料一“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得出反对君主压迫剥削人民以满足私欲,根据材料一“黄宗羲还认为臣工不能盲目地听命于君主……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得出认为君臣是平等的,反对臣工盲目听命于君主,根据材料一“衡量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而不是王朝的盛衰”得出认为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反对君主的个人是非标准,根据材料一“专制帝王的法……因而是非法之法”得出反对法律成为帝王一家之法第
(2)题第一问异同,根据材料二“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和材料一的内容可知,都认为君主给社会带来了危害,都反对君主凌驾于社会之上,都反对专制法律;根据材料一“黄宗羲主张设置宰相……宰相有权与天子同议可否”和材料二“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避免暴君政体”得出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分权;不同点从两者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对君主实行限制的具体方式、思想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问原因,分别从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及18世纪的欧洲的社会背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答案】
(1)君民关系君主压迫剥削人民以满足私欲;君臣关系君主专制,臣工盲目听命于君主;是非标准(天下治理的标准)以君主的个人意志而不是以人民的安危为治理标准;国家法律是帝王一家之法而非是非之法
(2)同都认为君主给社会带来了危害;都反对君主凌驾于社会之上;都反对专制法律;都主张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都提出了分权主张异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的方式不同黄宗羲主张在君主制下设宰相,与君主同议国家大政;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划分到不同部门,实行三权分立本质不同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孟德斯鸠的主张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思想体系不同黄宗羲的主张是传统的封建思想;孟德斯鸠的主张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原因明末清初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虽然出现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但本质上还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8世纪的欧洲,已经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思想解放的洗礼;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清)启蒙期之思想界,极复杂而极绚烂其所以致此之原因有四第一,承(宋)明(理)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现实第二,经大乱后,社会比较的安宁,故人得有余裕以自厉于学第三,异族入主中夏,有志节者耻立乎其朝,故刊落声华,专集精力以治朴学第四,旧学派权威既坠,新学派系统未成,无“定于一尊”之弊,故自由之研究精神特盛——《清代学术概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所述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可以赞同或反对材料中的观点,亦可提出自己的观点,但要结合史实说明)【解析】解答本题要先依据材料提取相应的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知识对提取的观点进行论证赘成观点可以从材料中“承(宋)明(理)学极空疏之后,人心厌倦,相率返于现实”提取观点,从明清儒学的实用性以及程朱理学理论性角度进行论证;反对的观点可以从材料中“异族入主中夏”来概括观点,从清朝取代了明朝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的角度阐述答案【答案】赞成或者反对的观点均可赞成的观点和说明示例观点明清启蒙思想相对于宋明理学来说是儒学的新发展说明宋明理学强调理和气,致力于提高个人修养,其特点是理论性强明清启蒙思想家则对社会现实做出大胆的批评,强调学以致用反对的观点和说明示例观点异族入主中夏的说法是错误的说明清朝取代了明朝,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只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说清朝是异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