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内容:
传统物理方法,如引水换水、循环过滤、曝气增氧只能延缓水体的富营养化,而不能从根本上,即发生机制上解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增加设备日常的维修养护成本;化学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久而久之,水中的藻类会出现抗药性,效能逐渐下降,且阻碍近岸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在水生动植物修复措施中,由于挺水植物生长较快,若后期处理不当,即没有定时收割、清除水生植物的枯枝落叶及鱼类的排泄物,沉积于水底,反而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湿地生态修复技术3控制河道周围加速排放
3.1首先,居民的生活污水必须纳入到城市下水道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而不能直接排放;其次要加强监管和教育,严禁在河道周围堆放生活或建筑垃圾,以免垃圾漂浮物经风吹落到水体或者渗透液直接流入;设置专人定期对水体漂浮物、垃圾进行清除和打捞,以免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禁止私自在自然河道或湖泊中设立养殖场,控制饲料、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生态驳岸的设计
3.2湿地修复的成败很大程度上离不开驳岸的设计与塑造,一个协调的驳岸形态可以使原有湿地更加自然地发挥作用驳岸的设计应因地制宜,以防洪为目的,初步设计出以下两种不同的驳岸类型天然原型涂料
3.
2.1对于防洪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湿地类型,可保持湿地原生状态,种植水生、湿生类树种,配合天然石块、木材,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有利于种植水生植物
3.
2.2在自然护堤的基础上,用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每层台阶具有一定的缓度,上方可种植水生植物与传统硬质驳岸不同的是,台阶式的分层处理不仅兼顾了防洪的要求,又能解决非汛期景观单
一、破坏生态的诟病复功能、水质净化功能
3.3采用浮床栽培植物,建立多功能水生生态浮岛,推广到河道水面的生态绿化与水质净化综合利用植物根系的水质修复功能、水质净化功能来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克服了采用单一的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诸多不足同时在浮床下悬挂高效人工介质,利用在其表面形成的粘液状的生物膜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净化该技术克服了硬质驳岸中景观单一的缺陷,可因地制宜,设备安装可结合园林景观,不占用土地面积,且后期维护运行成本低廉,管理简单方便提高水生植物生态群落的多样性
3.4根据水位的变动情况,进行植物分区在河道常水位线以下种植水生植物,其主要功能是净化水质和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根据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生态习性混合种植或块状种植,控制高杆、蔓延快的植物(如芦苇等)种植在常水位至洪水位的区域以种植湿生植物为主,其他地区以种植中生但能短时间耐水淹植物为主植物配置应群落化,物种间生态位互补,上下有层次,左右相连接种植多年生草本、灌木和乔木乡土树种(如水杉、垂柳、落羽杉、枫杨等)洪水位线以上常绿树种应占飞以增50%0%加河道观赏性我国湿地生态保护的对策4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湿地的重要性将有更深入的认识,此次湿地资源的调查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湿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开发湿地资源必须要以保护为前提与准绳,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湿地生态修复的目的在于要恢复河流纵横、水草丰茂、植物繁茂、百鸟争鸣的景象我国的湿地生态研究与建设也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总之,一切有助于改善人类居住环境及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将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