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一」近期有幸看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一本书,知道这本书是难得一见的家教类作品,作者是尹建莉女士,她对于女儿的教育是很成功的可以说,这本书可以引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改变很多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能很好的借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书这本书作者通过一个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故事来教育孩子,通俗易懂,越看越愿意看,改变了家教类书不好读,看不进去的印象,我有时有个故事甚至读了三遍,比仅仅是语言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对作者传达的新的教育理念而佩服我也有个女儿今年已经3周岁了,是小班的一位小朋友在没生女儿之前,总是憧憬着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培养出出色的孩子随着一声“哇”的哭声,孩子呱呱落地,孩子的出生带给了全家很多的惊喜,我也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小心地教育着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女儿会犯很多错误,我对于她犯同一个错误时,我采取的手段是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因为我怕如果从小不教育大了再教育就很难了我常常害怕孩子不优秀,所以要求孩子很严格,让她把错误降到最低通过读16个故事《不做穿西装的野人》和第15个故事《不管是最好的“管”》中,明白了很多育儿知识孩子闯祸都是无意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原谅孩子无心或无奈下所犯的错误呢?而且,孩子闯祸她自己心里就很痛苦,有内疚感家长的打骂只是让她没有自尊,觉得大人更爱的是那损失的钱和物,她感受到大人不体谅她,心里发出逆反情绪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以她乐意接受的方式对她的成长进行引导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六」平日我喜欢看《意林》、《读者》、《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等刊物,短小精悍,禅意的芬芳、古典的浪漫、人性的善、光阴的花朵听了刘老师推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借过同事的,竟然爱不释手,当然,好东西不忘分享,看完也给身边的为人父母推荐,反响各不相同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说感谢,回头买一本看看当也有奇葩的人,奇葩的事有其他部门的同事问我“最近在忙什么?”我说看书,你有空了也可以看一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很好!“她杏眼一瞪,继而一脸的不屑”我从来不看那样的书,我自己就是个好妈妈,我看别人做什么!“看她那不可一世的模样,忽然想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成语我暗笑这样狂傲的妈妈能有什么样的宝玉呢(话说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宝玉)?闲话扯远了,言归正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老师的亲身经历,妈妈用心培养,女儿茁壮成长,从性格上,从学习上,从接人待物上,细心的妈妈都不忘时刻关注孩子的变化看书反观自己,养儿子完全是散养式,没有规划未来,没有刻意为他做什么,除了让他回忆起来是个美好的童年,没有辅导班的压力,没有东奔西跑的童年,挺安逸尹建莉老师的观点大部分同意,个别部分不赞成有人说,她是专家,你还有不赞成的么?说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她的教育方式适用她的孩子,不一定适用所有孩子她是专家也不意味着所有的观点都正确呀比如她书中提到,帮孩子做作业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她家圆圆自觉将懂得知识写一遍足够了,可是碰见不自觉的孩子不是偷着乐,天天让妈妈写,这是其一其二,是圆圆的老师让孩子抄写数学定义,她干涉并且到学校找老师质疑如果是平头老百姓,估计孩子的今后要受老师的冷暴力,要坐老师的冷板凳了最让我赞成的是尹建莉老师提出的阅读,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阅读能让人心情平静,多读书,读好书,让书香溢满人生儿子一到五年级虽然没有参加到培训班,但《三国演义》、《水浒传》看的滚瓜烂熟,你如果问他一八零八将的结局,他能说的一清二楚平时也喜欢给他买书,但说实在,当妈妈的在这方面也缺失,没有刻意地培养他这方面的习惯去年,儿子过生日,告诉他,这次生日礼物是贰佰元的教育基金,你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书籍,儿子到了书店,愣是琳琅满目的书籍,愣是无从下手,于是,我帮他挑了三本,他尽管看了无数次的《水浒传》,结果又是一本《水浒传》带回家给朋友的女儿买了一套《妈爸不是我的佣人》等一系列六本书籍,共计73万字回家告诉儿子“这是妹妹的生日礼物,你可以先看,不过一定要爱惜”当别的小朋友在各大公园玩耍时,他则是背英语,吃饭,看书,我也在一旁看书,我说这一天,是家庭阅读日没想一天半的时间,儿子竟然看完了这一系列书,看完高兴地对我说“好书妹妹一定喜欢”以后,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我还赞成的就是择友问题,孩子交的朋友很重要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一一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这一点也喜欢,越通过暴力对付孩子,越让孩子看不起父母,会觉得你除了动武,你还会什么?孩子不能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所以,教育是个技术活,需要动用心思和不断地学习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七」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但不能缺位,而且还必须针对性地强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应该既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是互动、互促和共建、共进的关系学校教育再怎么小班额教学都是集体教育,更多地解决孩子们共同学习的共性需求问题,这是教育制度和方式的原因我们不做讨论每个小孩的天赋、禀性、习惯、情绪等因素都是不同的,如果对他们有更高的期许,必须有家庭个性化教育的参与家长不但不能当“甩手掌柜”,而且也不能若有似无想一出是一出而是应该有担当、有谋划、有行动、有方法、有成果尤其是在品德、性格塑造和习惯、兴趣培养方面做出更加积极的努力实践证明这也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不少家庭的优秀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缺位,爸妈责任等同不可偏废研读这本书,个人认为不用拘泥于书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责任在小城市和城镇学校就读的孩子即便父母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左右,也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积极影响现在是信息社会,通讯与网络已经非常发达,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表达关心、施加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非凡,尤其在EQ(情商)DQ(胆商)MQ(德商)SQ(灵商)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也不容小觑,侧重在IQ(智商)AQ(逆商)FQ(财商)WQ(志商)方面父母的合理分工既利于父母各自平衡自身优劣势,也利于工作与孩子家庭教育的平衡,更利于平衡父母双方与孩子间的亲情关系,使得家庭亲子关系更为和谐多利于此,何乐不为呢!
三、陪伴孩子不光是学习功课和堆积时间,更要引导兴趣和注重质量我们家的电视一般不开,因为没有价值的信息太多会占用有限的家庭教育和亲子时间与孩子做一些益智、益心、益情的有参与性和体验感的游戏,引导、促动和启发他们做一些验证性或探索性的创新试验,成为我们实施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父母工作再忙,孩子学业再多,也要尽量挤出时间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地带他去或近或远的地方走走看看为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未知,憧憬未来创造环境和机会为他们扩大视野,拓展认知,感知外界,活跃思维提供条件和可能孩子的成长是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谁都没有现成的灵丹妙药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发现、引导、激发和创造适宜宽松的环境,对孩子们的成长就是一种负责任有担当的帮助他们的未来虽然终将由成年后的他们自己去选择和坚守,但为人父母已然乐见其成无所遗憾
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应该成为父母陪伴孩子成长始终不渝的角色定位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更不是一个物件,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包括父母在内的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他,认真地友好地与他相处,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心里的一座丰碑,天然的老师和朋友,我们应当以朋友的姿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他们成长要摒弃家长作派,少一点命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苛责多一些引导,少一点否定多一些鼓励尽量争取孩子从内心到言行上的亲近让孩子在和美温情的家庭氛围中阳光、灿烂的进取和成长
五、言传身教是父母对孩子加以正面引导和积极影响的不二法门希望孩子做什么,怎么做,需要父母率先垂范做好榜样不想让他们做什么?怎么做不好?则不但需要家长耐心地讲解,更需要克己复礼带头遵循父母并非天生就会教育孩子,需要通过不断的、认真的、务实的、正确的学习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灵活有度地应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之中学习是为了教育,教育是为了教好,当父母的要紧紧围绕教好孩子这个目标努力,而不能只是为了学而学为了教而教,更不能半途而废或者得过且过有幸成为父子母女,应该好好珍惜为此,家长必须付出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倾注更多真切和持久的感情,把自己学习到、领悟来和总结出的教育良方持续转化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动力和能量,与他们一同成长,体悟其间之酸甜苦辣,让孩子和自己的人生更加真切、丰盈、充实
六、父母应当与学校老师保持顺畅的沟通,共同关注和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成长提升每年正常的学期有9个月左右,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度过孩子的思想、品性、情绪、言行、习惯、学业等情况的变化除了家长在家里能少量地看到一些表现之外,要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少不了与学校老师们常态化的沟通交流在对孩子实施共同教育的成效检验和方法改进上也离不开与老师团队的有效合作唯有这样做好信息共享,才能便于家长在掌握准确情况的基础上更好的改进方法和调整重心,做到有的放矢,成效可期这一点我们家做得还不够,今后会加强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习惯、行为规范、性格和情绪控制能力,特别是专注力和投入度培养的关键时期,我们希望通过与老师们的高频沟通获知孩子的反应和变化来更好的引导孩子在自立、自律方面有所长进以上只是思想认知上的些许提升,这个相对容易难的是坚持去做并且持续做好以求越做越好通过该书的研读,引领我们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技巧有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对今后的家庭教育必将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我们也深信将会把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八」最近读了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写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感到自己受益匪浅该书序中写到,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大爱,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所谓大爱无痕,不是刻意去喊,去说的,也不是刻意去做的读过之后觉得不但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母亲有帮助,对自己如何教育好学生也有很大的帮助尹老师强调要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千万不要用学习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引导孩子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把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体会学有所用的乐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与我们常见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一一“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学习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奖励这些观点听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点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细读之后,你会恍然大悟,你会发现尹老师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朴素的道理要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先让孩子爱上它当我读到“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会喜欢?”时,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正是那种把学习做成了牛黄解毒丸的一类人“你这孩子挺聪明的,就是在学习上不用心,不刻苦”这是我说得最多,而家长们又最容易接受的理由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认为的,并以此来教育我的学生和我的孩子,从不以为有什么问题可是大部分学生还是不爱学习,不愿意刻苦付出这是哪出了问题呢?尹老师的书让我找到答案她说“学习为什么非得是苦的不可?我们都希望孩子喜欢学习,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我们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理想,往往不遗余力的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学习是如何如何重要,告诉他们不学习对自己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此教育的结果是一学期下来,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疲惫不堪,成绩还不一定理想那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呢?为什么不能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多下些功夫呢?如果像尹老师说的把学习当成一种游戏,像“开小卖部”、“当小老师”,学生又如何能不喜欢呢?“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的家长,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对此,我深有同感在女儿读书方面,我从来都是随他所愿,她什么时候想读了,自己拿书来读,如果不想读,你让她做她也不愿做,当然很多的时候由于孩子的天性,儿子不会自己自觉地进行读书,这个时候,我总是在一边自己拿起一本书来读,小孩子的模仿性很强,当他看到你在读书时,她也会自觉地进行阅读,当孩子不喜欢读书的时候,我会尽量和孩子做她喜欢的游戏,如《开商店》、《奥特曼与怪兽》“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家长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尹老师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家长,在于孩子所生活的环境孩子生活的环境里没有人喜欢看书,孩子回到家以后爸爸妈妈不是在打麻将就是在看电视,你说孩子会喜欢看书吗?阅读是一根“魔杖”,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课外阅读有一种魔力,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阅读对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从心理学的视解分析,“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阅读,他就不善于思考”是的,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有好的工具和完善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事,也能保证质量;如果工具和背景都差,施工质量自然就可想而知了西方有句谚语“地狱之路有时是好的意图铺起来的”其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做到了帮孩子干这干那,但对孩子“袖手旁观”,那可真叫做一种“煎熬”经常看他那笨拙的样子,我恨不得冲过去三下五除二帮他弄个服服帖帖的,在品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很多时候我都忍住了我不能剥夺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他还可以积攒经验教训,在可以犯的错误面前,为什么不给一点机会?人生中,还有很多不可以犯的错误呢!那处处呵护中长大的他又该如何去判断!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受益匪浅!教育就在身边,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拥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让我们记住她的一句话吧!“孩子不是为了“长大”或“成功”、“成才”活着,孩子首先是为了“童年”而活着”教育不应该有功利性,爱孩子才要施教,施教应该溶于浓浓的爱中,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我想今后我应该把手中的锄头换成刻刀,力争既做一个好妈妈又做一个好老师我的女儿在我看来,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每次我带她来往幼儿园和家的路上,不要我提醒只要认识的人总是亲切的叫,若没碰到过这个人总会问我“妈妈,我叫这个人叫什么”那我就告诉她对于这种礼貌礼仪教育,对孩子长大以后会有帮助的,中国有句俗话“礼多人不怪”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二」自从荣升为妈妈,看书的范围大多被圈了起来,主要围绕育儿方面学习现在孩子快三岁了,懂得事情越来越多,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会说的词语和句子也越来越丰富,开始了理论上的“三岁第一个叛逆期”初为人母,没有经验,如何引导孩子更好的发展她的语言、引导她的正确行为、激发她的语言敏感期、应对各种哭闹及不合理的要求,还有家庭中各种教育孩子存在的矛盾都需要学习过来人的做法,他们有各种生活中的事例,更有强有力地理论支撑说明,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非常喜欢的说,可谓是百读不厌,尹老师的例子说的那么贴近生活,她的分析问题又是那么“入木三分”透彻并让读者信服在寒假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第一本和第二本连续读完,现在正在读尹老师的第三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三本书给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跟孩子相处的各种“不知所措”找到了很多解决方法孩子马上该入幼儿园,读的第三本书更好涉及到孩子入园的各种准备和各种存在的问题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路上学到了很多,同时对于对待学生也收获很多做一个好妈妈,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是妈妈的幸福也是孩子的幸福要培养孩子有自信心,作为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比如作者讲到她从女儿本子上找到一个错误,而这个错误是因为女儿在概念上不太清楚所致,然后她假装惊讶地说“这道题好像做对了,老师怎么给打了错号呢?“于是她招呼女儿,看看是她做错了,还是老师判错了在这个过程中,母亲既要装糊涂又要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思维,女儿为了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老师错了,她也会认真地和母亲一起来分析,重新思考概念结果当然证明是孩子把题做错了,但是至少纠正了妈妈的“错误”作者巧妙的引导让孩子纠正了错误还有成就感;同时之前没有把握好的概念也基本上把握了尹老师在好多章节里谈到一个关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问题作者的感受是让孩子从小学会阅读,有良好阅读习惯就像孩子学习有了“魔杖”,凡是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阅读量大的孩子在学习上有很强的爆发力所以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如果家长在任何事上都想说服孩子按大人的想法来做,整天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就教会孩子在无意识间同样地方法对待他人幼小的孩子很快学会一套绑架家长的做法,“不听话”就是他们惯用的绳索,消极但有效这种事件积累的太多,会形成极端心理,发展为一种偏执所以我们在管教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面去遇到每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豪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看完这本书我到有种感觉在教学中当遇到学生为题时千万不可随便一处理,而是要静静地思考,选择最佳解决方法,尽可能达到最好效果真就像作者所说孩子事件件是大事,不仅强调了教师对变化的认识和行为的改变,而且还要从变化走向新的教学能力和习惯的养成这也是体现了一个“人”字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或者说是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对育人的重要意义,也是这本书读来我最深刻的感受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教育是一门学问,有其独特的门路拿起教育类书籍,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翻来阅读几页,你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助孩子们美好的人生之旅一臂之力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三」和许多教师一样,上完一节课后,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我也心中无数,往往要等其他听课老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今天学习了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吴民益的老师的《好课七问》后,心中释然我们在每节课后,按照吴老师提出的7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1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正确、明确?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如果你的目标错了,你出力越大,则离目标越远语文学习目标要有语文味,要抛弃那些好看的非语文因素,要紧扣课标中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要体现文体特点2问教学内容是教师讲还是先让学生独立学?新授课,教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读边批注圈点,然后完成学案上的题目,学生写的过程是思维清晰的过程,让学生写出答案,保证每个学生都思考,都学习,且能看到学生是否学习,学得怎样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一无所知,教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尤其是语文学科,语文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反应,最易于自学,更何况高年级的学生拥有一定的知识与学习能力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给学生完整的充足的自学时间3问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合作讨论协助解决?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可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对于难度较小的问题,可结对交流,互相补充、修正;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教师要关注小组讨论的效果,看要求是否明确,组织是否得力,讨论是否有序,思想是否集中此外,还要看讨论的结果,看学生发言是否有深度、是否完整、是否表达清晰;看朗读是否有感情;看书写是否通顺、完整、具体、生动4问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能退到最后一步?首先,看教师点拨的时机要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发展、有进步,只有当学生想说而说不出的时候,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的时候,才去点拨,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正所谓“不愤不启,不俳不发”再次,看教师点拨的方法,看方法是否巧妙,能否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可举个例子、可讲个故事、可画个图画、可打个比方、可示范朗读、可做到算数等等这也能看出教师的素养是否深厚,语言是否通俗生动,教学是否有功底5问教师是否注意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课本知识的规律和学习知识的方法,要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一册书教下来,我们应引导学生梳理归纳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使学生对环境描写有系统的认识,并鼓励学生在今后作文中灵活运用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高水平的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规律和方法,低水平的教师只能按照课本,亦步亦趋教给学生零散的‘知识6问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是否合理恰当,活而不乱?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都会精心设计,试图取得最佳效果但一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是否每个环节都有必要,都合理高效?有些教学环节单就本身来讲,可能是创新,但在整节课中可能就多余一切根据实际情况,在备课时有些要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通,不要机械地照搬教案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要做到环环相扣,目的明确,不能太随意、太零碎教师的随意性太大,学生往往会无所适从,没有完整的独立自学时间7问一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衡量一节课是否达标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口试,教师对照教学目标,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测学生是否达标口试的对象主要是中下等学生,口试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可以笔试,教师对照教学目标,设计一张检测纸,让全体学生当堂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批改这样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课后辅导和下节课的教学可以教师测学生教师出题,学生解答,这是常用的方式也可学生测学生针对以上七问,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从备课开始,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去掉一些非语文味的东西,做到课堂上的可操作其次,课堂教学上要改变观念,打破以往满堂灌的常态,创设课堂情境、适时点拨,想办法让学生动起来,利用文本让学生习得学语文的方法另外,作业的布置方面也要精心思考,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尽量让学生“吃饱”“吃好”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四」暑假的时候有幸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知道尹健莉老师写的书在对幼儿教育这块有很大的见解,所以这次的寒假,趁着有时间,又再次拜读了尹健莉老师的另外一本书一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完这本书之后,也是感触极深,尹健莉独特的看法,深刻的笔触,道出了很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看法就如尹建莉老师之言,孩子都是一块璞玉,他的成长需要很多的雕琢,而雕琢这块璞玉的人就是与他最亲近的人其实妈妈在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妈妈是跟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跟他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虽然父亲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跟妈妈相比,妈妈对于照顾孩子更为细腻,更为照顾的周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爱人的也是妈妈我觉得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有的时候妈妈也是给孩子信心的最好对象妈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看在眼里,孩子都在模仿着首先尹健莉老师她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好妈妈,书中她也是用自己的案例在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做一位对孩子有帮助的好妈妈,虽然也有可能迷茫的时候,但她还是很努力,很坚强的去克服了,成功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好妈妈的力量最为映像深刻的就是关于圆圆打针的时候,孩子们小时候最怕的事就是打针,每当孩子们听到要去打针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会哭,会闹,圆圆也跟大多数孩子一样,害怕打针,去医院也会哭,也会闹,这个时候就需要妈妈的力量,尹健莉老师选择耐心的去跟孩子解释,为什么要打针,打针一点也不疼的就像蚊子叮一下那样简单其实孩子会惧怕打针,有的时候是因为孩子给不了自己信心,尹健莉老师就一直在鼓励着圆圆,你一定行,慢慢的圆圆开始接受,也不再抗拒相信打针也是很多家长比较头疼的事儿,每个月要打的预防针,生病的时候要打的退烧针,挂水的时候要打的针,每次要打针的时候孩子哭的总是那么的让人受不了,很多的妈妈肯定是一开始也是非常有耐心的去哄着自己的宝宝,可是宝宝如果还是继续哭闹,妈妈就会失去耐心,语气中可能就会略带严厉,妈妈们常常忘记了宝宝会抗拒,是因为宝宝没有勇气,妈妈也忘记了要给自己的宝宝带去鼓励,让他们有勇气面对尹健莉老师就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课,不管是已经做了妈妈的,还是正准备做妈妈的人,这本书对于我们都有着非常深刻的映像因为是通过自己发生的事儿,把自己当成案例写的,特别会给人感触,也特别容易让人接受,看起来是真实可靠的,而不是纸上谈兵,不牢靠孩子的成长过程也需要妈妈的陪伴,很多的妈妈也是忽略着这一点,觉得孩子的成长自己的参与无关紧要,也不注重去和孩子交流,去了解孩子的内心,这些不关心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其实孩子特别的依赖妈妈,他们需要妈妈的陪伴,他们需要妈妈的鼓励,需要妈妈给他们信心,妈妈的这一角色真的对于孩子来讲特别重要有一些妈妈就始终没有注重到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的去看看和本书,可以给你很大的启发,你会收获很多的东西,你也将会有很大的改变我希望每个妈妈都会陪在孩子身边,陪伴着他们成长,在他们最无助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就可以想到你,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你就在他们身边,在他们遇见一些事没有信心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在他们旁边给他们信心,鼓励着他们不管他们长多大,你都可以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希望每个妈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快乐,有意思的童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心得体会「篇五」写这篇连载文章时,我是一个8岁男孩以及一个2岁女儿的父亲对于尹建莉老师的名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多年来不但我自己反复阅读,而且推荐了身边的同事、家长购买阅读我是尹老师著作的忠实粉丝,我阅读着、理解者、运用着、创新着、反思着如今我想把自己体会和广大读者分享尹老师成功的养育、教育了一个女儿一一圆圆在阅读尹老师的作品时,经常会感觉到,尹老师收获的喜悦尹老师分享的每个细节,在我看起来都那么的真实和感同身受,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去在自家的孩子身上尝试一二我认为只要原理吃透,就能够消化吸收事实证明好用,管用(参见《我的“尹氏”教育》一文)但我也注意到了,尹老师的女儿圆圆是尹老师自带大的(参见尹老师《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一文)单就这一点,很多家庭就已经不合格了所以尹老师的教育理念虽然大家爱读,也认可,但难于消化吸收好书最后当做看热闹当前孩子的父母很多是独生子女,要养四个老人,在大城市经济压力下,只能选择夫妻两个人都上班,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育儿话题电视剧《虎妈猫爸》开始几集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拿我个人来说,大儿子是奶奶带的,小女儿目前是姥姥带我们夫妻两个均上班我想中国的大部分
70、
80、90后情况和我差不多吧往往越是大城市的工薪家庭,读后感.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在这里不谈中国那些10%的富裕家庭,他们不涉及到培养孩子的困难问题,教育用钱是可以铺出来的)再有就是工厂的普通职工,他们往往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或夫妻两人都去外地打工那就更是“渎职”了但没有办法,这就是国情所以尹老师的个人条件、家庭环境、圆圆的固有性格等方面来看,并不能代表中国广大的家庭特点(母亲看了书,能马上辞去工作的恐怕少之又少)再比如有的家里是男孩,主要是爸爸在带,有的是女孩,却是爷爷奶奶在带等等各种情况我更喜欢把尹老师的著作看做哲学著作来阅读,因为理念是通用的,确实给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我也希望我能以个人浅显的理解水平来注解《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以期全国的爸爸妈妈们对这本书有更透彻的理解和运用为祖国的花朵,多添一捧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