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学案精准概括文意48——精准定位,分层提取【复习任务】L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分析、概括
2.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和题型要点【考情微观】年份卷别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新高考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米用的比较事件
①重点考查内I卷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不同容重在事件和2022《后汉书・吴汉传》用孔子的“刚毅木讷近仁”人物行为原因、新高考概括人物一语来赞誉吴汉,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人物性格特点II卷特点之处(3分)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
②涉及的区间文新高考理解作者观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字很少,很集中I卷点2021样说的目的是什么?(3分)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概括事件
③只要求简单新高考II卷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原因理解概括文概括人物意,不要求深入新高考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行为原分析I卷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3分)因、结果2020
④题型以分析原因为主新高考概括人物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
⑤答案要求精II卷行为原因诀妻子”?请简要说明(3分)练、全面【知识图要】文帝说“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劝谏,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孝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为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对点练案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章的价值给予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他肯定文章是,,a,O
(2)《归去来兮辞》中,”两句,表达出陶渊明的觉醒,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但当下和未来可以把握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答案
(1)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二、专项训练
(一)概括内容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上与后将军赵充国等议,欲因匈奴衰弱,出兵击其右地,使不得复扰西域魏相上书谏日“间者匈奴尝有善意,所得汉民,辄奉归之,未有犯于边境;虽争屯田车师,不足致意中今闻诸将军欲兴兵入其地,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令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今左右不忧此,乃欲发兵报纤介之忿于远夷,殆孔子所谓‘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魏相反对出兵匈奴的依据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匈奴对汉怀有善意,师出无名;
②边境百姓生活困乏,无力动兵;
③国内忧患很多,令人担忧解析
①根据“问者匈奴尝有善意……臣愚不知此兵何名者也”可知,魏相认为匈奴对汉怀有善意,现在出兵打仗没有正当的名义
②根据“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令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可知,魏相认为现在边境百姓生活困乏,难以征调他们去当兵打仗
③根据“今郡国守相多不实选,风俗尤薄,水旱不时”可知,魏相认为现在国内忧患很多,令人担忧,不是出兵的好时机【参考译文】汉宣帝与后将军赵充国等商议,打算趁匈奴力量衰弱,出兵袭击其西部地区,使其不能再匾扰西域地区魏相上书劝阻说“近来匈奴曾向我国表明善意,抓获的汉朝百姓,马上就将他们送回,未曾侵略我国边境;虽与我国争着在车师屯田,我认为不足介意现在听说各位将军打算兴兵攻入匈奴境内,恕我愚昧,不知这次兴兵的名义何在如今边境各郡都很困乏,百姓们父子共穿一件狗皮或羊皮衣服,靠野草野果充饥,他们常常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心,难以征调他们去当兵打仗如今各郡的太守、各封国的丞相多不称职,风俗尤其不正,水旱灾害不时发生现在陛下左右的人不为这些事情担忧,却想发兵到遥远的蛮夷之地去报复细小的怨忿,恐怕正如孔子所说的‘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国,而在萧墙之内啊,“
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丁内艰,起复常召见便殿,方奏事,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明年正月,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日“此朕尝御者,虽故暗,亦足御道途之寒”又遣内侍护送供帐,至遭州,卒,年五十一(节选自《宋史・宋温传》)宋混病重之后,真宗皇帝是如何待他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亲临探视;
②允许他先回京并赐予御用被褥;
③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解析根据原文可知,“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是说宋提病重其后即为真宗的做法“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又遣内侍护送供帐”,真宗亲临探视;允许(宋湛)先回京,(还)赏赐给(宋混)被褥;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等【参考译文】真宗即位,(宋混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母亲死后(宋混)遵守丧制丁忧,(丧期结束后被)起用,恢复原职(真宗)经常在便殿召见(宋湛),(一次)正要上前奏事,(宋湛)忽然病发倒地内侍(将宋混)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探病慰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湛)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第二年正月,真宗亲临探视,并允许(宋渥)先回京,(还)赏赐给(宋溟)被褥,说:“这被褥是我曾经用过的,虽然旧了些,也足以抵挡路途中的寒冷”并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一行人)行至澧州,(宋混)病逝,享年五十一岁
(二)概括原因
4.(
2020.新高考I)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绕骑亦为雪涕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孙奇逢等为什么倡议凑集金钱救助左光斗?救助成功没有?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问左光斗对京都附近地区有恩德第二问没有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被害解析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方向“为什么”“救助成功没有“然后把握文意,找准答题区域“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最后联系上下文,提炼概括第一问,孙奇逢与鹿正认为左光斗有德于畿辅,即前面所说的左光斗出京管理屯田时,大兴水利,百姓得利;第二问,未能营救成功,在救助过程中,左光斗已在狱中被害【参考译文】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选拔授官御史,巡视中城抓捕惩治吏部强暴凶恶的官吏出京管理屯田,于是分条呈上三种凭借十四条建议,诏令全部允许实行农田水利大规模地兴修,北方人才开始知道种植水稻杨涟弹劾魏忠贤,左光斗参与了他的谋划,又与高攀龙共同揭发崔呈秀贪赃徇私,魏忠贤和他的党徒都很恼怒又陷害汪文言入狱,列入左光斗的名字,派差役前往捉拿他父老乡亲都拥在马前痛哭,哭声震动原野,绕骑也为之流泪容城人孙奇逢,是一位有气节的侠士,与定兴人鹿正认为左光斗对京城附近之人有恩德,倡议凑集钱款,诸生争相响应得到几千两,商量替他缴纳赎金,以暂缓他的官司,而左光斗和杨涟已于同一天被狱卒打死,这时是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六日,左光斗时年五十一岁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屈突通,雍州长安人炀帝幸江都,令通镇长安义兵起,代王遣通进屯河东军至潼关,为刘文静所阻,不得进,相持月余通又令显和夜袭文静,显和军溃,悉虏其众或说通归降,通泣日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节选自《旧唐书・屈突通传》)唐高祖对屈突通赏识有加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屈突通为臣忠诚,坚贞不屈;
②屈突通清正奉国解析
①结合或说通归降,通泣曰吾蒙国重恩,历事两主,受人厚禄,安可逃难?有死而已”可概括出屈突通为臣忠诚,坚贞不屈
②结合“从平薛举,时珍物山积,诸将皆争取之,通独无所犯高祖闻而谓曰公清正奉国,著自终始,名下定不虚也”可概括出屈突通清正奉国【参考译文】屈突通,雍州长安人炀帝临幸江都,命令屈突通镇守长安高祖(唐高祖李渊)起兵,代王派屈突通守河东大军到潼关时,被刘文静阻止,不能前进,两军相持有一个多月屈突通又命令显和夜里袭击刘文静,显和兵败,(文静)俘虏了他的兵部兵众有人劝屈突通投降,他哭着说“我蒙受国家厚遇之恩,曾侍奉两个君主,接受别人丰厚的俸禄,怎能在此危难之际逃走?只有以死相报罢了!”……屈突通后来随军出战平定薛举,当时薛举的珍宝像小山一样堆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一点也不掠取唐高祖闻知此事后,说“屈突通对朝廷如此清正,从头至尾都是如此,他的名声一定不是虚传的啊”
(三)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王)轨后因侍坐,言于帝曰“皇太子仁孝无闻,恐不了陛下家事愚臣短暗,不足可信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亦常以此为忧“帝以问弼,对曰“皇太子养德春宫,未闻有过”既退,轨让弼曰“平生言论,无所不道,今者对扬,何得乃尔反覆?”弼日“此公之过也太子国之储副,岂易发言事有蹉跌,便至灭族本谓公密陈成否,何得遂至昌言?”轨默然久之,乃曰“吾专心国家,遂不存私计向者对众,良实非宜”(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杨坚篡周》)从王轨与贺若弼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王轨有哪些性格特点?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敢于直言;
②忠义无私;
③知错能改解析结合“轨后因侍坐,言于帝曰皇太子仁孝无闻,恐不了陛下家事愚臣短暗,不足可信陛下恒以贺若弼有文武奇才,亦常以此为忧”可概括出王轨“敢于直言”结合“轨默然久之,乃曰吾专心国家,遂不存私计向者对众,良实非宜”可概括出王轨“忠义无私”“知错能改”【参考译文】后来王轨趁着陪坐皇帝时,对皇帝说“皇太子仁爱孝敬没有名声,恐怕不能承担陛下的家事我浅薄愚昧,不值得信任陛下常常认为贺若弼有文才武略,他也常把这件事作为忧虑”皇帝用这件事咨询贺若弼,贺若弼回答说“皇太子在东宫培养德行,从没有听说过有过错”退朝后,王轨责备贺若弼说;“(你)一向说话,没有不直言的,如今面君奏对,为什么竟然如此反复无常呢?”贺若弼说“这是你的过错啊太子是国家的副君,难道轻易发难?事情有失误,便可导致灭族本来认为你秘密陈述太子的好坏,怎么能够就至于直言不讳呢?”王轨沉默了好久,就说“我一心一意,专心于国家,就不心存个人私念从前面对群臣,贸然提出,确实不应该”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唐宣宗大中年间,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澳既视事,豪贵敛手国舅郑光庄吏盗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上于延英问澳,澳具奏其状,上曰“卿何以处之?”澳曰“欲置于法”上日“郑光甚爱之,何如?对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为京兆,欲以清畿甸之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辟,是陛下之法独行于贫户,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瑞我不置,卿与痛杖,贷其死,可乎?”对曰“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五》)请结合文本概括韦澳的形象特征,并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不畏权贵,秉公执法
②国舅郑光的庄吏犯法,他也敢于逮捕,即使有皇帝求情,也判其杖刑,令其交足租税才放人解析“国舅郑光庄吏恣横,积年租税不入,澳执而械之”“臣不敢不奉诏,愿听臣且系之,俟征足乃释之,由此可见其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形象【参考译文】唐宣宗大中年间,任命翰林学士、工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韦澳到京兆府上任办公后,豪门贵戚有所收敛国舅郑光庄园掌管田租的人放纵骄横,多年不向官府交纳租税,韦澳将他逮捕并戴上刑具唐宣宗在延英殿问韦澳,韦澳把具体情况向皇帝陈奏,皇帝说“你怎么处置他呢?“韦澳回答说“将依照法律处置”皇帝说“国舅郑光特别喜爱这个庄吏,怎么力、?”韦澳回答说“陛下从宫禁内庭调任我为京兆尹,希望我清扫京畿地区多年的积弊;如果郑光的庄吏多年为蠹害,却能得到宽宥免于死刑,这样陛下所制定的法律只是施行于穷困的民户身上,我不敢奉陛下的诏命去办事”皇帝说“事情的确是这样但是国舅郑光纠缠我不罢休,你用棍杖狠狠地处罚他,免他一死,可以吗?”韦澳回答说“我不敢不听从陛下的诏令,希望陛下让我暂时关押着,等到他租税交足之后再释放他”
(四)概括观点态度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骂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摘编自曹操《求贤令》)对“有行”和“进取”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答答案
①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有德行
②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证明解析结合“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可知,曹操认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够努力上进;努力上进之士,未必都有德行结合“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可知,举了陈平和苏秦的例子证明【参考译文】建安十五年春,曹公下令说“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能够任用他们”建安十六年,又下令道“有德行的人,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的人,未必就有德行陈平难道是一个行为惇厚的人吗?苏秦难道是一个恪守信用的人吗?但是陈平巩固了汉代大业,苏秦济助了弱小的燕国由此而言,一个人如果有些缺点,难道就一定要抛弃而不任用吗?各级官府要仔细考虑,弄清这一点,那么有才能的人就不致被遗漏,官员就能不荒废工作了”
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颜回问于孔子曰“臧文仲、武仲孰贤?“孔子曰“武仲贤哉!”颜回问朋友之际如何孔子曰“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节选自《孔子家语・颜回》)孔子是如何看待朋友之间的关系的?请简要概括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说朋友的是非,不忘记朋友从前给予自己的恩德,不记着以前对朋友的怨恨解析结合“君子之于朋友也,心必有非焉而弗能,谓吾不知其仁人也,不忘久德,不思久怨,仁矣夫”可知,孔子认为,君子对待朋友,心里即使认为对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只说自己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不忘记朋友从前给予自己的恩德,不记着以前对朋友的怨恨【参考译文】颜回问孔子说“臧文件、臧武仲这二人,谁更贤能呢?”孔子说“武仲更加贤能!”颜回问朋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孔子说“君子对待朋友,心里即使认为对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只说自己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不忘记朋友从前给予自己的恩德,不记着以前对朋友的怨恨,这才是仁德之人啊”
(五)概括比较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文本一昭公四年九月,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且吾闻为善者不改其度,故能有济也民不可逞,度不可改《诗》曰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吾不迁矣”(节选自《左传》)文本二: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子产与盘庚,在面对非议时有何相同态度?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都认为所做之事是合理的,不会因为有人非议就改变解析根据“何害?苟利社稷……吾不迁矣”“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可知,都认为所做之事是合理的,不会因为有人非议就改变【参考译文】文本一昭公四年九月,子产制订丘赋的制度,国内的人们指责他子宽把话告诉子产子产说:“有什么妨害?如果有利于国家,生死都不计较而且我听说做好事的人不改变他的法度,所以能够有所成功百姓不能放纵,法度不能更改《诗》说在礼义上没有过错,为什么要怕别人说的话?我不改变了”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翅,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劾日“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上特舍之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日“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藩(选自《旧唐书・张九龄传》,有删改)从进谏方式和说话语气的角度分析张九龄两次上奏的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相同点均是直谏⑵不同点第一次以史为例,强调诛杀小人对稳定军心、整肃军队的重要性;用“不宜”一语表明处死安禄山的必要,语气坚决第二次以“狼子野心”“面有逆相”直指安禄山对国家安定的危害;用“请”“冀”等词表明劝谏的恳切与急迫解析
(1)相同点结合“九龄奏劾曰”“九龄奏曰可知,两次进谏都是直谏⑵不同点结合“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教战,亦斩宫嫔”可知,在进谏方式上,第一次以史为例,强调诛杀小人对稳定军心、整肃军队的重要性;结合“守珪军令必行,禄山不宜免死”可知,语气上用“不宜”一语表明处死安禄山的必要,语气坚决结合“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可知,在进谏方式上,第二次以“狼子野心”“面有逆相”直指安禄山对国家安定的危害;结合“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可知,语气上用“请”“冀等词表明劝谏的恳切与急迫【参考译文】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因为副将安禄山讨伐奚、契丹失败,捉拿押送(安禄山)到京城,请求按照朝廷典章实施(处罚)张九龄奏明皇上说“穰苴出军,一定先诛杀庄贾;孙武教战,也斩杀了宫嫔张守珪的军令一定要执行,安禄山不应该免除死罪”皇上特别赦免了他张九龄上奏说“安禄山狼子野心,面有谋反之相,我请求皇上根据他的罪行杀掉他,希望断绝后患”皇上说“你不要因为王夷甫了解石勒这个旧例,误害了忠诚善良的人”于是放安禄山回到藩地准确表述“事”(人、时、地、原因、,内容概括题经过、结果)原因[理清角度,概括原因概括斯慨扪4分清层次,准确转译、因果验证,调整表述概括角度精准人物形审题象特点[从文中直接找出词语来概括概括范围,概括新审答题型从文中所写的具体事件来概括要点要点、从其他人物或作者的评价中来概括J精确比较]找准比较点摘录法、概括题找准比较的区域作答1提取法,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概括、保证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作者观点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概括题借助文言虚词,揣摩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精准概活动一掌握文意简答题的审答规范括文1答.案(要2点0化21要•新高考I)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点层次化(前文提示唐太宗即位,与大臣议事降宗室郡王爵位、减赋清廉止盗、张玄素谏任群臣,裴矩力谏)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道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目的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中三个有关唐太宗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参考译文】臣司马光说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佞臣,而在唐朝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由此可知,君主如同圭表,大臣如同影子,圭表一动影子就随之而动
2.(
2021.新高考H)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题目大兴三年,逖(指祖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秋七月,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
②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解析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的原因有“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士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祖逖没有阻止民间互相贸易,并约束将领们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参考译文】大兴三年,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兵士拦击后赵军队,后赵镇守的将士归附祖逖的很多,后赵疆土日益缩小这一年秋天七月,皇帝下诏加封祖逖为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广施恩惠,勉励督促农业生产,安抚接纳新来归附的人,不论贵贱都加以礼遇祖逖在积谷练兵,为夺取黄河以北做打算后赵王石勒很担心这件事,于是到幽州为祖逖修了祖父、父亲的坟墓,安排了两户人家看守祖坟,于是给祖逖写了一封信,请求通使及互相贸易祖逖没有答复这封信,而听凭双方民间互相贸易,收取十倍的利润禁止将领们侵犯后赵的百姓两国边境之间,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答规直
1.精准审题,精准定位在读题时一定要读透题干,审清要求,特别要明确概括角度和概括范围如内容概括题一般可从三个角度概括一是针对具体事件概括,要求概括事件,或者概括事件发生的原因;二是针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要求概括人物德行等方面的特点,或者在某事上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关事件;三是针对“文化现象”的概括,要求概括“文化现象”的要点、特点,或产生的原因有的概括题还带有表意深刻的词语,也必须理解准确概括范围有的题干已给定,或明确指出段落,或通过提问暗示段落;有的若未明确范围,则其范围一般是“全文”如“李大亮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概括角度为“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概括范围为全文另外,一定要审清题目的答题要求,是“概括”,就不用分析;是“简析”,就要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是“分析”,就一定要结合文本具体阐述
2.精细读文,把握内容1带题阅读始终针对题目指定的角度和范围,找准找全相关文字,细抠深挖文中能显示答案要点的关键词句,把握题中规定的人、事、物的特点,排除非题目指定的信息2借题读文如果试卷采用选择题和简答题同考的形式,要充分利用选择题整体把握全文,打开答题思路,有时还可以直接引述选项中的文字作答
3.精确作答,完整规范加工处理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排除不符合答题角度的内容,重复的内容进行删选处理,互补的内容要合并处理组织语言作答时,要注意避免照抄原文、重复交叉、不合范畴、不合角度、不顾及表达指令等失误,可采取摘录法和句意提取法作答1摘录法选摘原文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来作答如果文中有的关键句、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吻合题意,可直接摘录或作转换性表述;如果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的重要句子还需要进行翻译2句意层意提取法需要概括的内容若无明显的中心句,就需要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根据句意或层意提炼出这一句或这一层的内涵与本质,按关键点作答另外,要注意分点答题做到“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活动二掌握主要题型的答题要点2019・全国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日“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一)内容概括题贾谊具有非凡的才华,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文学方面能诵诗书;精通百家之书;能写辞赋
②政治方面商议政事,尽对完满;富有政治改革精神;有政治预见性;主张削藩解析原文“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为赋以吊屈原”等表现了他的文学才华“每诏令议下……所欲出”“贾生以为……悉更秦之法”“贾生数上疏……可稍削之”等表现了他的政治才华【类题延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至奉政大夫壬寅,晋哥岚州知州州苦虏,数被创,岁且大侵大夫省刑薄征,一切居之以宽,民德之又念城墉濠堑为扼虏之要,弹其心计,且筑且浚盖财无沉浮,役无罢病,而井井章章,垂百世规者,大夫力也会忻州凋敝,一岁三易守众议非大夫不可,乃调守忻州士民欲留之不得,争画像祀之(节选自明・焦扬《澹园集》,有删改)根据该段,概括冯友治理,岚州采取的措施,不超过30个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治民以宽,减轻刑罚,减少赋税
②加强城防,修筑城墙,深挖壕沟【参考译文】冯大夫名友,字益卿,长安人,官做到了奉政大夫壬寅年,晋升为哥岚州知州哥岚州遭受外族之苦,多次被侵袭,当年将要闹饥荒大夫减轻刑罚,减少赋税,一切事都用宽容的政策处理,百姓感激他又考虑城墙壕沟是遏制外族的重要设施,他想尽办法,边修筑城墙边深挖壕沟大概州里财政收人稳定,没有役夫贫病交加,境内事务井井有条,树立了百世典范,这是大夫的功劳啊适逢忻州凋敝,一年内三次更换知州朝中众臣商议要治理好忻州非靠冯大夫不可,于是(冯友)调任忻州,哥岚州百姓想留他却留不住,争相画像祭拜他二答题要点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题干关键从原文筛选概括出具体事例解题关键确定区域——划分层次答题重点对事的表述
(1)必须是“事”的表述,所谓事,要包含人、时、地、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根据问题确定答案形式记叙类散文,可采用“任职地点+方法+结果”的表述形式
(2)注意关键词语转译的准确性
(二)原因概括题结合文意,简要概括贾谊被疏远的原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内部原因才高遭妒,触犯权贵利益
②外部原因天子听信谗言,改革弊政的意志并不坚定,没想重用他解析由原文“每诏令……尽害之”可以提炼出要点
①;由原文“乃短贾生……不用其议”“上因感鬼神事……文帝不听”可以提炼出要点
②【类题延练】(
2020.新高考H)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请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
②抱定必死的决心解析试题涉及文中宦官黄锦的话,“自知触忤当死”,解释了海瑞买棺材的心理;而“市一棺,诀妻子”“不遁”作为待罪行为的完整补充,全部指向一个思想准备,就是“赴死”,可见其决心之大【参考译文】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皇宫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总督巡抚大臣争相进献各种祥瑞征兆,礼部官员往往就此上表祝贺,唯独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头对身边的宦官说“赶紧把他抓起来,别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诀别妻子儿女,在朝廷听候治罪,家中僮仆也都打发走了没有留一个,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皇帝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皇帝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看了两三次,被感动而叹息,将它留在宫中数月二答题要点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⑴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能对其准确理解,就无法找到原因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应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三人物形象特点概括题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贾谊的形象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年少时才学优异;
②出仕后锐意改革;
③虽因谗言被疏远,被贬后仍心忧朝廷,主张削减诸侯封地解析由原文“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可以概括出要点
①由原文“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悉更秦之法”可以概括出要点
②由原文“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可以概括出要点
③■答题要点这种题型一般是据事求理,根据人物的具体言行概括其思想行为特征对于这种题型,要特别注意三点1题干对概括多有限制,如概括“为人处世”“为学”特点,概括“精神特质”等,故先要明确题干要求2表明“特点”的词语有的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细抠文字提取;有的需要对具体言行加以提炼,对此,一定要选择一个比较贴切的词语,并且要在平时多积累这样的词语如求学方面勤奋刻苦,严谨博学治官方面待民宽厚,不畏豪强为将方面勇猛沉着,善于谋略等3“特点”丰富,多点概括四比较概括题贾谊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前后的心态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被贬前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②被贬后失意伤心,幽愁忧思解析被贬前,结合“闻于郡中”“召以为博士”“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贾生以为……”等可以概括出要点
①被贬后,结合“贾生既辞往行……以吊屈原”“贾生自伤……亦死”可以概括出要点
②1答题要点解答这种题型的关键在于
(1)找准比较点,即围绕什么进行比较
(2)找准比较的区域文字
(3)在比较内容的基础上精准概括【类题延练】(2022・上海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韩公讳亿,字宗魏以咸平五年登进士第,除大理评事八年,迁屯田员外郎,知相州时河北蝗旱,转运使因岁计覆阳,不以实闻,诸郡畏莫敢言,公力抗章请蠲赋役,州民赖以全活岁余,除河北转运使,诏留监定故丞相向公诸子分财丁崖州当国,势慑天下,私所亲谕公,欲市向公长安华严别壁,又讽其子从之公至其家,面戒曰土田衣食之源不可弃”故余财尽均,而华严独存,不以分,由是忤崖州意公性方严质重,虽笑言不妄,每朝廷有大议论,所持坚正,形于颜色,惟义所在,不恤权忌,一发于言,众莫敢夺(选自北宋・苏舜钦《韩亿传》)【注】覆检查文末评价韩公“坚正”这一品格在第
二、三段中有所体现,但内涵同中有异,请加以概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两段都写了韩公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但第二段侧重写韩公爱民、实事求是;第三段侧重写韩公仗义、主持公道【参考译文】韩亿,字宗魏在咸平五年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景祐八年,韩公升迁为屯田员外郎,担任相州知州当时河北地区发生蝗灾旱灾,转运使(依旧)依据一年的收成进行检查,不把实情上报朝廷,各州郡畏惧不敢说,韩公竭力向皇帝上奏章请求免除赋税劳役,相州百姓依赖韩公才保全存活一年多以后,韩公任河北转运使,朝廷下诏让韩公监督前丞相向公儿子们处分财产一事丁崖州当权,威势震慑天下,私下里派亲信告诫韩公,想要买下向公长安华严别墅,又劝告向公的儿子听从他韩公到他的家里,当面告诫说“田地是衣食的来源,不能放弃”因此其余的财产均分,而只有华严别墅得以保存,没有分财,因此忤逆了丁崖州韩公性情端方、谨严、朴质、稳重,即使是笑话也不随便妄言,每次朝廷有大事讨论,韩公品格不畏权贵、刚正不阿,内心的活动表露在脸色上,只坚持正义之事,不顾及权势忌讳,每次发言,众人没有敢改变的
(五)理解、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题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司马迁对贾谊的情感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字里行间透露出司马迁对贾谊才能的赞叹;
②对贾谊改革行为的赞同;
③对贾谊怀才不遇和英年早逝的惋惜解析原文“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中,“害”短二字表明了司马迁对贾谊与权贵的褒贬态度由“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可以概括出要点
①由“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可以概括出要点
②由“不用其议……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数上疏……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可以概括出要点
③1答题要点在文言传记与纪事本末体散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以“论”“赞”形式直接表现,一种是寓于字里行间,不直接表现,以后者为主对于后者,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以及关键词语的使用等发掘出来同时,要结合背景及相关文字把握作者对传主及事件的观点态度是爱是憎是惜,其写作意图是歌颂还是批评,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参考译文】贾生名为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闻名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来置于自己门下,非常器重他孝文帝刚即位,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治下政治清明,为全国第一,(吴公)以前和李斯是同乡,又经常向李斯学习做事,于是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说贾谊虽年轻,却很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纪才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孝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诸生因此都认为才能比不上贾谊孝文帝也非常高兴,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色、订立制度、设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初步制定了所有这些事项的礼仪法度,崇尚黄色,官印数字用五,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制孝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各项法令的修改审定,以及诸侯全都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出的于是孝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于是,孝文帝后来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而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贾谊向孝文帝告辞之后前往长沙,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刚刚接受过神的降福保佑,坐在宣室(接见贾谊)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趁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