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文言文阅读1-1SJJ思维导图重要实词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翻译三大赋分点关键虚词文言句式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三大赋分点”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赋分点一重要实词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赋分点二关键虚词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占・
八、、•
①有些虚词必须译出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这两类需要译出
②有些虚词不必译出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此类一般不必译出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赋分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译句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过来如:状语后置句,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
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语和宾语恢复原位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二、两个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高考文言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实在不能直译的地方,再意译,即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一一对译,单音变双音”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主要是对句式、修辞等的翻译直译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的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意译即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文言文意译点拨比喻的翻译1明喻,译为“像……一样”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中“云”“响”“景”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暗喻,译为“像……一样+……比喻义”如天秦王有虎狼之心”,可译为“秦王有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借喻,翻译时需把喻体还原成本体,译出它所比喻的事物如“纵一苇之所如”的“一苇”可译为“一片苇叶似的小船”借代的翻译2借代部分应译为它所代指的人或物如“沛公不胜杯杓”中“杯杓”代指酒力互文的翻译3互文又叫“互辞”,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互文在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起米翻译如“主人下马客在船”应译为“我和客人都下了马,一起上了船”婉辞的翻译4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如“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有事”,特指发动战争用典的翻译5古人为了使文章典雅,言简意丰,常常会引用典故翻译典故常采用点义法,即不照抄典故,只点明典故的内涵如“请酒潘江,各项陆海云尔”引用了钟蝶《诗品》中“陆机才如海,潘岳才如江”的说法来赞美与会宾客,可以译成“请各位宾客施展潘岳、陆机一般如江似海的才华,写出优秀的作品吧!”
三、文言文翻译“六关注”文言翻译要做到“信”,即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力争“达”,即文通字顺,句意畅达;而“雅”,则是更高一级的要求,即做到用语得体,简明优雅所以翻译时要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时,注意运用关注”,防范失误”“6“6关注一留所谓“留”,就是保留照录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朝代、年号、谥号、庙号、爵位名、书名、官职名、器物名、典章制1度和度量衡单位等如“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日”可译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让人对项羽说”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2反而显得不通顺,如《鸿门宴》中的“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劳苦而功高”是成语“劳苦功高”的意思,所以“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关注二换所谓“换”,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替换文言词语将古代汉语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1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2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画线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将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词语如“沛公居山东时”,译为“沛公居住在靖山3以东时”,“山东”是古今异义词,翻译时就换成了“靖山以东二通假字要换成本字,译成本字的意思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译为“把守住4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其中“距”译成了本字“拒”的意思“把守”“内”,接纳,译为“进来”将词类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例如,“渔樵于江渚之上”,译为“在江边捕鱼5砍柴”,“渔樵”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打鱼砍柴”关注三调所谓“调”,就是把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谓倒装句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应译为“你不聪明到了极点”1()宾语前置句例如“大王来何操”可译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2()定语后置句例如“村中少年好事者”可译为“村中有个好事的少年”3()状语后置句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可译为“靛青,是从蓝草中4提取的,但比蓝草颜色还要深”关注四删所谓“删”,就是略去不译文言文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等,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对译,而删去之后又不影响句子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文言实词中有些重文和互文,有时也可略去不译,有的则可以合并译出例如“登轼而望之”,其中“而”连接两个动作,在时间方面前后相承,不必勉强译为“而且”又如“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其中的“因利乘便”互文,可以合译为“(秦人)趁着十分有利的形势”再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仿佛”“若”只译其中的一个即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昼夜勤作息”,“作息”为偏义复词,其中的,息”无实义,不译关注五补所谓“补”,就是补充上省略了的成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省略了的主语、谓语、宾语要补上例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是“(公)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辞)”的省略,因此应译为“(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省略了的介词“于”等要补上例如”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是“将军战2(于)河北,臣战(于)河南”的省略,因此应译为“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判断句要补上判断词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为判断句,应译为“这就是3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啊”关注六变“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这往往是上述几种方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时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
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可译为“坚固的城池”
②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可以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绮”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
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