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药理学知识点
一、药物监测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它液体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药物治疗的指导与评价
二、TDM的临床指征病人是否使用了适合其病症的最佳药物?药效是否不易于判断?血药浓度与药效间的关系是否适用于病情?药物对于此类病症的有效范围是否很窄?药动学参数是否因病人内在的变异或其它干扰因素而不可测?疗程长短是否能使病人在治疗期间受益于TDM血药浓度测定的结果是否会显著改变临床决策并提供更多的信息?
三、量效关系和量效曲线多数药物在一定范围内当药物剂量增大时其作用强度也增强以药物的剂量(对数剂量)为横坐标,以药物效应(实际数值或百分率)为纵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图,从图上可得到4种信息
①最大作用强度
②效价强度
③曲线的斜率
④曲线数值变异程度
四、时效曲线一次用药之后相隔不同时间测定药物效应,以时间为横坐标,药物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得时效曲线从图上可得到4种信息
①起效时间
②最大效应时间
③疗效维持时间
④作用残留时间
五、受体是糖蛋白或脂蛋白构成的实体,存在于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
六、受体拮抗药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会妨碍受体激动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受体拮抗药
七、部分激动药有些配体的内在活性很小,当没有别的强大的受体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结合可激发弱的生理效应,起激动药作用;但在有别的强激动药存在时,这种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妨碍了强激动药的作用,因而起了受体拮抗药的作用,这类配体叫做部分激动药
八、内在活性配体与受体结合成复合物后,激发相应生理效应的能力叫做内在活性有内在活性的配体叫受体激动药
九、合理用药的原则1,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2.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3.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4.少而精和个体化
十、生物利用度相对生物利用度二,绝对生物利用度
二十一、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
1.药物的脂溶性
2.药物分子的大小
3.药物的离解程度
4.与蛋白的结合力
5.胎盘血流量庭功能改变,疗程通常不宜超过两周,以上各项检查如出现异常,应即减量或停药;
④失水、低血压、老年(50岁以上)及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尽量避免应用或慎用肾功能减退者必须应用时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⑤用药期间应尽可能同时监测血药浓度,并据以调整药量
⑥避免与其它耳毒性、肾毒性药物、神经肌肉阻滞剂、吸入性麻醉药等合用本类药物应避免与半合成青霉素类同瓶滴注,者可使本类药物活性降低因后
五九、喳诺酮类作用机制主要作用于细菌的DNA旋转酶,影响细菌DNA的合成临床应用
①泌尿生殖系感染
②G-杆菌支气管炎与肺炎、肺囊性纤维化合并感染
③细菌性痢疾等肠道感染
④伤寒和其它沙门菌属感染
⑤G-菌引起的骨、关节感染
⑥其它敏感细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和眼、耳、鼻、喉感染及创面感染等此外,本类药物亦可用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属所致的性传播性疾病
六十、氯喳(主要用于疟疾控制症状)
1.药理作用与机制
①能干扰疟原虫的繁殖而不直接杀死疟原虫
②原虫滋养体需要大量氨基酸,氯喳能阻止原虫获得氨基酸
③主要作用于红内期裂殖体,经48s72h,血中裂殖体被杀灭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恶性疟、间日疟及三日疟因其作用持久,可使间日疟和三日疟复发延迟,对恶性疟无复发之忧由于对红外期无效,故对间日疟和三日疟须与伯氨喳合用才能根治
六一、伯氨嗤(主要用于疟疾控制复发和传播)
1.药理作用与机制是8-氨基喳咻衍生物,对寄生在人体肝内的各期疟原虫与配子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尤其对间日疟和三日疟的休眠子的杀灭作用更是具有根治和中断传播的重要意义作用机制能抑制原虫线粒体的氧化作用,使虫体摄氧量减少,严重破坏其糖代谢和氧化过程
2.临床应用
①根治间日疟能杀灭间日疟的休眠子,故主要用于疟疾的根治
②控制传播有杀灭配子体作用,适于阻抑恶性疟流行可在常规杀血液内裂殖体治疗恶性疟后,再用伯氨噬进行杀灭配子体治疗
3.不良反应
①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倦、头昏、恶心、呕吐、腹痛等,停药后能自行恢复
②大剂量时可出现紫维和高铁血红蛋白症,可静注亚甲蓝治疗
③超大剂量可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
④G-6-PD缺乏者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一旦发生溶血或粒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严重者可输血治疗
六二、乙胺喀咤(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
1.药理作用与机制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阻断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干扰喋吟和喀咤核昔酸的合成,从而杀灭敏感的疟原虫和弓形虫对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疟原虫的红外期有抑制作用,对红内期的抑制作用仅限于未成熟的裂殖体阶段,能抑制滋养体分裂
2.临床应用是疟疾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能迅速控制疟疾流行也利用它对蚊体内疟原虫发育的影响,达到阻断传播的作用,与伯氨唾合用,能同时杀灭配子体、红外期和红前期
六三、糖皮质激素1,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炎症以及各种类型炎症的不同阶段均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这是由于它能提高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耐受性及降低炎症的血管反应与细胞反应,并能延缓炎症后期的肉芽组织及瘢痕的形成免疫抑制作用一般仅能抑制细胞免疫,对一些不依赖胸腺的抗原-百日咳、伤寒或破伤风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不产生抑制作用其它作用糖皮质激素还有抗毒、抗休克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淋巴组织均有影响
2.抗炎作用机制抑制膜磷酯类释放花生四烯酸,,由此减少PG与白三烯的形成增加毛细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稳定肥大细胞和溶酶体膜,减少脱颗粒和溶酶体酶的释放干扰补体激活,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通过其抗免疫作用,抑制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减少炎症组织的粘连和瘢痕的形成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使结缔组织基质如胶质、粘多糖等合成受抑
六四、糖皮质激素临床应用
1.急性炎症
①细菌感染必须与足量有效抗生素同时使用;
②结核病辅以糖皮质激素,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1/3;
③病毒感染原则上不宜使用对于急性暴发性肝炎及肝炎后黄疸持续等可以应用
2.用于器管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
3.风湿热一般使用大剂量水杨酸即可当风湿热累及心脏而出现心脏炎时,用糖皮质激素可迅速控制心脏炎的发展
4.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此类病症只能缓解症状,常需同时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5.变态反应性疾病适用于支气管哮喘、药物性皮炎等疾病的严重病例或经其它药物治疗无效者
六五、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分别采取对症治疗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防治办法停用激素后连续采用ACTH7天左右;在停药1年内如遇应激情况时,应及时给予足量的激素反跳现象防治办法是采取缓慢地减量至停药其它诱发或加重感染,妨碍溃疡和伤口愈合,使胃溃疡恶化,抑制儿童骨成长,妊娠早期应用可致胎儿畸形;偶可诱发精神病;可致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迟
六六、有机磷酸酯中毒机制有机磷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乙酰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结合成磷酰化胆碱酯酶而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使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积聚,引起胆碱能神经持续冲动,先兴奋后抑制、衰竭
六七、阿托品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效应器上的毒蕈碱(M)型受体,对抗乙酰胆碱及各种拟胆碱药的毒蕈碱样作用,表现为支气管、胃肠道、泌尿道等内脏平滑肌的松弛作用,抑制腺体分泌大剂量可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对眼内平滑肌有松弛作用,表现为瞳孔散大大剂量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
六八、胆碱酯酶复能药(碘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双解磷)它们结构上均是毗咤甲醛后的季钱盐,分子中带正电荷的季镂氮原子借助静电引力与被毒物磷酰化的胆碱酯酶阴离子部位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和复合物继而裂解为磷酸月亏,同时使胆碱酯酶游离出来,恢复其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能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形成无毒性的磷酰化碘解磷定,经肾排泄,从而阻止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与胆碱酯酶结合
六九、有机氟中毒解救乙酰胺(解氟灵)抗凝血性灭鼠药解救维生素Ko
十二、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的速度变化很大;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十三、灰婴综合症氯霉素应用于新生儿,可能出现厌食、呕吐、腹胀,进而发展为循环衰竭,全身呈灰色,称为“灰婴综合症”
十四、药源性疾病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或结构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
十五、A型不良反应是药物药理学作用的延伸,或者是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作用与药物剂量有关B型不良反应由病人的敏感性增高所引起通常表现对药物反应发生质的改变可能是遗传药理学变异引起,或者为获得性药物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
十六、药物滥用指人们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的自行过量用药的行为
十七、药物依赖性指在药物滥用条件下,机体与滥用药物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有些药物还会形成一种特殊身体状态这些特殊的精神或身体状态表现为欲求定期或不间断的用药,以期体验用药后的心理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严重身体不适和痛苦
十八、精神依赖性是药物滥用所致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滥用药物使滥用者产生欢愉和满足感,这种虚幻的欣快情绪驱使用药者欲求周期的连续用药,欢愉感觉或以满足避免不适,出现强迫性用药行为
十九、药物耐受性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逐渐减弱的状态在此状态下,该药原用剂量的效应明显减弱,必须增加剂量方可获得原用剂量的相同效应
二十、药物滥用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
①药物滥用者身心健康遭受摧残
②滥用药物过量常致中毒死亡
③降低身体免疫力,引发各种感染对社会的危害
①药物滥用破坏家庭正常生活
②药物滥用促发犯罪行为
③药物滥用耗竭社会经济,阻碍社会发展
二一、药物相互作用广义上是指联合用药时所发生的疗效变化狭义上是指不良药物相互作用、药代动力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指一种药物使另一种并用药物发生药代动力学的改变,从而使后一种药物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药效学方面药物相互作用指一种药物增强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生理作用或药物效应,而对药物血浓度无明显影响
二四、药物效应协同作用药理效应相同或相似的药物,如同时合用可能发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的效果等于或大于单用效果之和
二五、药物效应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作用相反,或发生竞争性或生理性拮抗作用,表现为联合用药时的效果小于单用效果之和
二六、左旋多巴作用本品为DA的前体,吸收后约有1%左右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内为多巴脱竣酶转化为DA,起替代疗法样作用常见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②心血管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等
③不自主的异常动作咬牙、吐舌、点头、做怪相等
④开关现象多动不安与全身僵直不动交替出现
⑤精神活动障碍表现为激动、焦虑、失眠、多梦等
⑥其它长期应用可有性活动增强偶见惊厥可引起扩瞳及眼压增高
二七、苯妥英钠(抗癫痫)药理作用本品能抑制突触传递的强直后增强现象,阻止癫痫病灶异常放电向周围扩散还有膜稳定作用,减少动作电位期间的Na+、Ca2+内流,大剂量时还能延迟K+外流这些作用都有使用依赖性,高频异常放电的神经元受到明显抑制而正常的低频放电的神经元受影响则甚小此外,本品还能增强脑内Y—氨基丁酸的作用临床应用本品对全身性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大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最好,对复杂部分性(精神运动性)发作亦有效,静脉注射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故抗癫痫谱比较广对全身发作中的失神发作(小发作)和肌阵挛发作不仅无效,反而会增加发作频率,禁用本品有膜稳定作用,还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和三叉神经痛
二八、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理作用本品能降低神经细胞膜对Na+及Ca2+的通透性,提高其兴奋阈,也能抑制PTP现象,故可抑制癫痫灶异常放电,并阻止其扩散它能提高脑内GABA的浓度,增强其抑制作用临床应用对复杂部分(精神运动)性发作疗效最好,为目前的首选药物对强直一阵挛性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及混合型发作疗效与苯妥英钠相当,发的精神症状对癫痫并也有效但对失神发作与肌阵挛发作疗效不佳对神经痛的镇痛作用较好;可治疗尿崩症
二九、吗啡(镇痛)作用
①对各种钝痛和锐痛都能缓解,而意识和其它感觉不受影响镇痛剂量也有镇静作用,能消除疼痛时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
②抑制呼吸中枢在心源性哮喘时可降低呼吸中枢对C02刺激的敏感性,减轻呼吸急促和窒息感,从而减低氧耗量和心脏负担吗啡扩张外周血管,也有利于消除肺水肿,是抢救心源性哮喘的重要措施之一
③兴奋平滑肌治疗胆道和泌尿道炎症或结石引起的绞痛应与阿托品同用而不宜单用不良反应
①一般反应有恶心、呕吐、眩晕、呼吸轻度抑制、缩瞳、便秘、口干等,也可见低血压
②耐受性和依赖性是重要问题连用后产生耐受性,需增加剂量才能镇痛同时也产生依赖性,停用会产生戒断症状,严重时可致虚脱
③急性中毒时,呼吸深度抑制,昏迷,而瞳孔因迷走神经兴奋而极度缩小如针尖,称为“三联症”,是吗啡中毒的特点急救措施人工呼吸、给氧、高镒酸钾液洗胃,用纳洛酮拮抗和支持疗法
三十、阿司匹林药理作用
①抗炎作用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对控制症状有肯定疗效,但无病因治疗作用抗炎作用主要是抑制PG合成酶,减少PG的生成此外,也通过抑制白细胞凝聚,减少激肽形成,抑制透明质酸酶,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钙的移动而发挥抗炎作用
②解热作用内热源可使中枢合成和释放PGs增多,PGs再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发热本品由于抑制中枢合成PGs而发挥解热作用,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者几无影响,仅对症治疗,不能对因治疗
③镇痛作用PGs具有痛觉增敏作用,增加痛觉感觉器对机械性、化学性刺激的敏感性,降低其域值,有致痛作用本品PGE
2、PGE
1、PGF2a本身还的由于减少炎症部位PGs疼痛效果良好,对尖锐生成,故有明显镇痛作用,对慢性
④影性一过性刺痛无效酶活性,减少血小板中血响血栓形成本品能抑制环氧有抗血小栓烷A2的生成,高浓度时,本品抑制血管壁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中环氧酶,减少PGI2的生成,由于PGI2是TXA2的生理对抗剂,它的合成减少反而会促进血栓形成
⑤胆道蛔虫症本品代谢后经胆汁排泄,使蛔虫厌酸而退出胆道
2.临床应用
①镇痛
②退热
③急性风湿热
④类风湿性关节炎
⑤冠心病
⑥胆道蛔虫症
⑦癌痛
3.不良反应
①胃肠道反应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用量较大时,常易发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严重时可致消化道出血,长期服用溃疡发病率较高;
②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用药后出血时间延长,大剂量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K可防治
③对肝、肾的影响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PG有扩张血管,维持肾血流量的作用,长期服用本品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肝损害是可逆的,及时停药可恢复
④水杨酸反应是慢性水杨酸中毒,多见于风湿病的治疗当本品用量过大(5g/d)时,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减退,重者有精神紊乱、酸碱平衡障碍和出血等,此时需立即停药,并采取各种对症治疗和输氧、给维生素K及静滴碳酸氢钠溶液碱化尿液等措施
⑤过敏反应阿司匹林在水杨酸类药物中较易产生过敏反应,较常见的是哮喘,严重的可致死发生的原因与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有关,从而阻止了PGs的扩张支气管作用故有哮喘病史者慎用
三一、地西泮(BZ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小剂量时有抗焦虑作用,随着剂量增加,BZ可显示镇静催眠、记忆缺失、抗惊厥等作用,很大剂量也可致昏迷,但少有呼吸和心血管严重抑制而致死者,BZ还有中枢性肌松弛作用本类药物主要通过加强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效应起作用,诱导的睡眠在时相上和生理的睡眠改变较小,停药后没有反跳现象中毒时可用特异性拮抗药氟马西尼解救、抗精神病药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吩嘎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丁酰苯类氟哌咤醇)、硫杂葱类(氯普噫吨)、其它类(舒必利、氯氮平)、氯丙嗪
1.作用
①抗精神病作用能消除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行为障碍,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但对阴性症状疗效较差有较强镇静作用,对躁狂症的躁狂、激惹、敌对情绪等也有良效作用机制是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及中脑一皮层通路的DA2受体对DA1受体、5-HT受体、型ACh受体、a-肾上腺受体均有阻断作用,故作用广泛
②镇吐作用除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外,对妊娠中毒、其它疾病或化学物质引起之呕吐均有效3对体温的影响配合物理降温可作人工冬眠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可阻断下丘脑结节-5漏斗DA通路之DA2受体,6故可致催乳素分泌增多,卵泡刺激素与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抑制排卵,抑制促皮质素释放激素和促皮质素的分泌,轻度抑制生长激素分泌
2.不良反应1锥体外系反应震2颤麻痹、静坐不3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4内分泌紊乱催乳素增多性激素减少,5月经异常,6儿童可轻度抑制生长7外周抗胆碱样副作用8心血管系反应9过敏反应10药源性精神异常11神经松弛剂恶性综合症为严重不12良反应,13可致命以DA受体激动药(漠隐亭)治疗
三四、强心昔(地高辛)
1.药理作用强心甘增强心肌收缩性能的直接作用及调节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减慢心率的间接作用以及降低衰竭心脏氧耗量的综合效应,构成其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学基础强心背对心脏电生理的影响则在其治疗心房纤颤等室上性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
2.药动学特点
①吸收片剂口服主要经小肠吸收,吸收程度有明显个体差异生物利用度为40%^90%,Cmax2~3ho
②分布由血液向组织分布缓慢,口服后6~8小时或静注后4小时,血浆和组织药物的分布趋向平衡,此时心肌地高辛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30倍,而骨骼肌地高辛浓度仅及心肌浓度的一半但体内骨骼肌重量大,故地高辛大部分与骨骼肌结合,成为地高辛在体内的重要贮库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5%,表观分布容积为
2.5~ll.5L/kg,可见其在体内分布甚广用于孕妇则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③代谢与排泄主要经肾排泄,每日排泄量约为体内量的1/3o仅少量经肝代谢失活,故肝功能不良患者仍可使用常规剂量消除半衰期约36小时,且受肾功能影响颇大,表现为地高辛清除率的改变与肌酢清除率呈线性相关
3.不良反应1心脏毒性可表现为各种不同2类型的心律失常3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4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头痛、头晕、疲倦和嗜睡,5亦可能发生视觉障碍和色觉障碍
4.中毒治疗根据中毒症状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如停用强心甘及排钾利尿药;补充钾盐,及时纠正低血钾症;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控制严重心律失常;使用地高辛特异抗体片段(Fab),救治危及生命的强心音中毒病例等
三五、抗高血压药分类L利尿药(氢氯睡嗪、吠睡米、螺内酯);
2.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利血平、哌哩嗪、普奈洛尔);
3.血管扩张药(肺屈嗪、硝普钠);
4.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
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6.其它(洛沙坦)
三六、普蔡洛尔(P-受体阻断药)临床应用可单独作为降血压的首选药,也可与其它降血压药合用对年轻高血压患者、心输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者疗效较好,对心肌梗死患者、高血压伴有心绞痛患者疗效尤佳
三七、卡托普利药理作用与机制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使血管紧张素I牛成血管紧张素n减少;因为ACE与激肽醵n为同一酶,故ACEI也能减少缓激肽失活;还可能使前列腺素E或E2的代谢产物PGE-M增加;主要是通过以上机制舒张小动脉而产生降血压作用由于血管紧张素n减少,循环中的醛固酮也相应降低,因而有一定排钠保钾作用
三八、哌噗嗪(降血压)药理作用选择性作用于突触后a1受体,使容量血管和阻力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使血压下降对心率、心输出量、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都无明显影响
三九、奎尼丁晕厥是偶见严重不良反应其发生与用药量大小无关发作时患者意识突然消失,伴有惊厥,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速,发作前都有心电图Q-T间期过度延长,发作时心电图示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后果严重,应迅速救治
四十、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原则
1.认识并消除各种心律失常的促发因素
2.明确诊断,按临床适应症合理选药
3.掌握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4.注意用药禁忌,减少危险因素
四一、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心绞痛)
1.药理作用硝酸酯类药物引起活性自由基一氧化氮形成,与鸟甘酸环化酶发生反应而使之活化,从而促进平滑肌内cGMP的合成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被激活后导致平滑肌内一系列蛋白磷酸化反应,最终引起肌球蛋白轻链脱磷酸化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反应维持平滑肌的收缩状态
2.治疗心绞痛的机制
①稳定性心绞痛硝酸酯类主要血液动力学作用是降低静脉回心血量,从而减少心内容积动脉压降低,心室内压和左心室容积减少使室壁张力和心肌耗氧量降低
②变异性心绞痛硝酸酯类通过松弛心外膜冠状动脉和解除冠状动脉痉挛而治疗变异性心绞痛
③不稳定性心绞痛可能是通过扩张心外膜冠脉和同时减少心肌耗氧而发挥治疗作用
四二、P受体阻断药(治心绞痛)药理作用与机制P受体阻断药对心绞痛的治疗作用主要来源于它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和收缩力,从而降低静息和运动时的心肌耗氧在心率减慢的同时,舒张期灌注时间延长,使心肌灌流增多P受体阻断药对缺血和非缺血心肌冠脉段的作用不同,故可使到达缺血心肌的冠脉流量重新分布但是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所引起的心肌耗氧量减少是P受体阻断药缓解心绞痛和提高运动耐受量的最重要的机制
四三、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卓)药理作用
1.平滑肌作用大多数平滑肌依靠跨膜钙内流维持正常的静息张力和收缩反应钙通道阻滞药松弛这些平滑肌的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是钙通道阻滞药治疗劳累型心绞痛的机制之一,治疗变异性心绞痛则是以降低冠状动脉张力而产生治疗作用
2.心肌作用心肌主要依靠钙内流维持正常功能窦房结搏动的生成和房室结的传导均可被所有的钙通道阻滞药减弱或阻断钙通道阻滞药对心肌收缩力有剂量依赖性减弱作用,心输出量也可被减少对心脏的这些机械作用是钙通道阻滞药减少心肌耗氧量而治疗心绞痛的另一机制钙通道阻滞药可使心肌免受钙的损害,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最终缩小梗死面积
3.血液动力学作用硝苯地平在口服20mg时即可引起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和血压下降,并反射性的引起心率加快和心输出量增加治疗心绞痛的机制钙通道阻滞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动脉平滑肌钙内流被抑制,小动脉张力和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引起动脉压和心室内压降低有的钙通道阻滞药(如维拉帕米)还有非特异性抗肾上腺素能作用,也可引起外周血管扩张上述作用的结果,使左心室壁张力降低,并因此减少心肌耗氧量维拉帕米、地尔硫卓革普地尔因减慢心率而进一步降低心肌耗氧量钙通道阻滞药还可缓解和预防病灶冠脉痉挛,为其治疗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机制
四四、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药理作用与机制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1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2阻断肝内胆固醇合成,3这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4使细胞内胆固醇库耗竭;5促进LDL受体的转录,6使肝内LDL受体增多,7促进血液内LDL向肝内转移,8导致LDL及其前体IDL从血液内的清除增加9改变VLDL的组成,10并使其生成减少,同11时VLDL从血液内的清除增多;12由于胆固醇合成被抑制,13肝内Apo B-100的合成也被抑制,14并因此引起VLDL合成减少和随后的LDL产生减少
四五、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药理作用机制胆汁酸是胆固醇的代谢产物,正常时95%在空肠和回肠内被重吸收胆汁酸结合树脂在肠道内和胆汁酸结合,阻止胆汁酸重吸收应用胆汁酸结合树脂后,胆汁酸的排泄率可提高10倍胆汁酸清除率提高可促进胆固醇代谢生成胆汁酸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导致LDL受体增多和HMG-CoA还原酶活性增高,LDL受体数量的增多使LDL从血浆内清除加快而致LDL浓度降低
四六、吠曝米(利尿药)
1.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作用于Henle祥升支的厚壁段髓质部及皮质部,抑制Na+-K+-2C1-同向协同转运复合体,抑制C1-的主动重吸收Na+的重吸收也随之减少,排C1-量稍多于Na+由于远曲小管Na+-K+交换增多,它的排K+量也增加,故易致低血钾
②扩血管作用扩张肾皮质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因而适用于肾功能衰竭病人;此外,吠睡米还可直接扩张其它部位的血管床,可在利尿作用出现之前缓解肺充血,降低左心室充盈压
2.临床应用临床上适用于
①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变、各种肾脏疾病水肿等
②高血压,常与其它降压药合并应用,特别适用于伴有肾功能减退的高血压病患者
③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血流灌注不足
④急性肺水肿
⑤高钙血症,但需同时补充等渗盐水,以保证足够的血容量
3.不良反应
①水和电解质紊乱
②耳毒性
③胃肠道反应
④其它代谢改变(高尿酸血症、高血糖和糖尿等)
⑤少见的不良反应胰腺炎、光敏性皮炎、骨髓抑制和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
四七、氢氯曝嗪(利尿药)
1.药理作用
①利尿和对肾的其它作用直接抑制肾小管髓祥升支粗段皮质部和远曲小管的前部对Na+、Cl一的再吸收,排Na+和Cl—,同时也增加K+的排泄,可致低血钾也增加Mg2+的排泄另外,它还作用于远曲小管,刺激Ca2+重吸收而减少尿钙排泄曝嗪类可降低GFR,特别是当静脉给药时,可能直接作用于肾血管,促使肾功能减退此外本品尚可抑制尿酸排泄
②降血压作用
③抗利尿作用
2.临床应用
①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腹水、糖皮质激素或雌激素治疗过程中的水钠潴留、部分肾脏疾病所致水肿
②原发性高血压
③尿崩症
④肾结石症
3.不良反应
①电解质紊乱
②高尿酸血症
③高血糖
④氮质血症可降低GFR,引起肾损害病人尿素氮升高及肾功能不全
⑤其它偶有过敏性皮疹、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胰腺炎等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增加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也可导致高钙血症、低磷血症和甲状腺增生
四八、螺内酯1,药理作用本品结构与醛固酮相似,为合成的醛固酮竞争性拮抗药,其作用的靶部位是肾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生理情况下,醛固酮具有促进水钠潴留、尿钾排出的作用螺内能可拮抗这些作用,因而具有排泄水、Na+,保留尿K+免遭丢失的作用此外,它具有促进尿钙分泌的作用本品的利尿作用不强,起效较慢2•临床应用
①肝性、肾性及心性水肿,作为辅助性利尿药以抑制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②高血压的辅助药物,尤其是与排钾利尿药联合应用;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④肾性失钾的辅助药物
3.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①高血钾常见,尤其是与钾盐合用时,故高血钾者应禁用
②长期大量应用可出现男性乳房增大、阳痿,女性月经不规则、声音变粗、多毛症等,停药后可消失
③轻度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胃痛及腹泻
四九、肝素药理作用主要通过激活血浆中抗凝血酶川(AT-m),并加强后者抑制凝血因子n a、Ka、X a、幻a、刘a等的作用,从而发挥抗凝作用可延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临床应用
①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脑血管栓塞、静脉血栓及手术后血栓形成等
②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早应用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的耗竭,以防继发性出血
③其它抗凝血应用如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
五十、香豆素类(双香豆素、华法令)药理作用香豆素类抗凝药有与维生素K相似的化学结构,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干扰肝合成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n、%、K、X,从而抑制血液凝固只在体内有效,在体内需待已合成的上述凝血因子耗竭后才能发挥作用
五一、胰岛素药理作用1,对代谢的影响糖代谢促进葡萄糖对细胞膜的主动转运,加速葡萄糖的氧化与酵解,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从而降低血糖脂肪代谢增加脂肪酸转运,促进脂肪的合成并抑制其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生成,有强大的抗脂肪分解作用蛋白质代谢增加氨基酸转运,促进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2.促进细胞生长作用已证实人血浆中含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IGF-2,胰岛素可与IGF-1受体结合,发挥促细胞生长作用
五二、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①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
②促进代谢
③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主要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疾病的替代疗法
①呆小病
②粘液性水肿
③单纯甲状腺肿
④T3抑制试验
五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①重视和加强病原学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
②熟悉药物的抗菌活性、药动学特点、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③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及免疫状态等而合理用药
④抗菌药物应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的情况预防用药、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不轻易采用抗菌药,联合用药应有明确的指征,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和疗程,应强调综合性用药的重要性,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相应组织,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五四、青霉素
1.药理作用青霉素与细菌体内的某些青霉素结合蛋白有高度亲和力,两者结合后,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生长停止、溶解和死亡
2.不良反应
①过敏反应皮疹最常见,过敏性休克最严重
②毒性反应少见,肌注可发生周围神经炎,鞘内注射超2万单位或静滴大剂量可引起肌阵挛、抽搐、昏迷等
③其它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致菌群失调或其它耐药菌所致的二重感染
3.应用注意事项
①应用之前必须先做皮肤试验
②本药可经乳汁排出少量,乳母用药后可使婴儿致敏,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③本类药物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宜单独使用,不宜与其它类药物同瓶滴注,以免引起相互作用
④氨苇西林在浓溶液中不稳定,稀释后较稳定本类药物在碱性溶液中易失去活性
五五、头抱菌素类抗菌作用特点第一代虽对青霉素酶稳定,但可为许多G-菌产生的B-内酰胺酶所破坏,主要应用于各种G+球菌包括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属和某些G-菌注射有口〜坐琳、睡吩,口服有拉咤、氨苇等第二代对多数B-内酰胺酶较第一代稳定,抗菌谱亦较广,对G-菌的作用亦较强,但对某些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抗菌活性仍差注射有孟多、吠辛、替安,口服有克洛、吠辛酯第三代对多数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G-杆菌有强大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绿脓杆菌亦有良好作用注射有噫后、曲松、哩后、哌酮、他咤,其中哌酮、他咤对绿脓杆菌和假单抱菌属亦有良好作用口服有克月亏、布烯第四代抗菌谱与抗菌活性与第三代基本相仿,但对葡萄球菌属等G+球菌的作用增强,对B-内酰胺酶尤其超广谱酶和染色体介导的I型酶稳定主要品种头抱匹罗、叱月亏
五六、亚胺培南的药理作用特点本品具极广的抗菌谱和强大抗菌活性,对多数G+球菌、G-菌、绿脓杆菌和脆弱类杆菌等多数厌氧菌均具活性,但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嗜麦芽黄单抱菌和黄杆菌属无作用本品对B-内酰胺酶和超广谱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五七、氨基糖昔类的共同特点
①水溶性好,性质稳定
②抗菌谱广,对葡萄球菌属、需氧G-杆菌均具良好抗菌活性,某些品种对结核分支杆菌和其它分支杆菌亦有作用
③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影响细菌合成蛋白质
④细菌对不同品种之间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
⑤血清蛋白结合率低,大多低于10%
⑥胃肠道吸收差,注射给药后大部分经肾以原形排出同程度的肾毒性和耳毒性,并可有对
⑦具有不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
五八、氨基糖首类不良反应及防治本类药物具有不同程度耳毒性和肾毒性,偶可出现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而引起呼吸停止,其它尚有SGPT、SG0T增高、嗜酸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面部麻木、周围神经炎等应用时需注意
①应用前询问患者有无氨基糖苜类药物过敏史,对一种氨基糖甘类过敏者也可能对另一种过敏
②本类药物不宜作为门诊一线用药因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肾毒性或听力减退,故妊娠期妇女禁用,亦不宜用于新生儿,婴幼儿中慎用
③应用氨基糖昔类时应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注意观察听力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