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8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曹冽论槌》知识清单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褊,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一、诵读理解
1、字音刿gu1间ji an帛b6靡mi孚fii辙zh
62、字词1曹刿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⑵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⑶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4伐攻打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想俸禄的人8谋谋议9间参与10鄙鄙陋,目光短浅11乃于是,就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15褊一作“遍”,遍及,普遍16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17加虚报18小信未孚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20狱诉讼案件21察明察22情实情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28败绩军队溃败29驰驱车追赶30辙车轮碾出的痕迹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32遂于是,就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37)再第二次
(38)三第三次
(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41)伏埋伏
(42)靡倒下
4、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追击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二、文学常识、作者1左丘明(前502年一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历史学家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曾任鲁国史官,相传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作品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汉班固时才改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全书六十卷,以《春秋》为纲,并仿照春秋体例,按照鲁国君主的次序,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十四年间春秋霸主递嬉的历史,保存了许多当时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珍贵史料,在史学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梁启超称《左传》的出现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文体知识3史书体例
(1)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2)纪传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该体裁形式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作品《史记》3国别体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文学家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
三、主要内容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分析“何以战”
1.曹刿一问,庄公三答,曹刿三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入”对曰“小惠未彳扃,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战斗经过叙述长勺之战取胜的经过21击鼓善于把握战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2逐师详察敌情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战后曹刿分析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31击鼓善于把握战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2逐师详察敌情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详略安排略写战争过程,详写战前、战后分析,既突出了标题中的“论战”,也突出4曹刿的远谋,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两条线索51事件的发展线索迎战一备战一胜战一评战;人物描写U!2人物的活动线索请见一论战一参战一释疑
1、人物形象1曹刿
①爱国热情与责任感——请见,乃入见,战则请从
②深谋远虑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a何以战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b击鼓、逐师善于把握战机,详察敌情2鲁庄公
①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公与之乘、公曰公曰公曰、公问其故
②鄙见识短浅公将战、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
2、语言描写突出了标题中的“论战”1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分析“何以战曹刿一问,庄公三答,曹刿三对明确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胜利的先决条件,表现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2战斗过程曹刿指挥作战曹刿两次“未可”,两次“可矣”,表现他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3战后曹刿分析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表现他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3、对比手法1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的对比,反衬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2曹刿与乡人对“齐师伐我”的态度的对比,反衬了曹刿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
五、思想感情
1、本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前后对战争的分析、指挥和评论,击退强大的齐军的过程,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原则——只有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2、长勺之战获胜启示
①战争胜利的根本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②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③统治者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意见
六、语言特点简洁精炼,通达晓畅
1、整句、散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1曹刿一问,庄公三答,曹刿三对2曹刿两次“未可”,两次“可矣”
2、人物语言简短明确曹刿指挥作战曹刿两次“未可”,两次“可矣”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的情状,也表现出曹刿思维的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七、拓展延伸
1、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夷陵之战、海水之战
2、学习曹刿的爱国热情与责任感
3、成语一鼓作气寓意有二首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鼓作气、把握机会其次,在做事情时,策略永远比蛮拼重要,好的时机也必不可少,并且应该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