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6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课程代码12340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导论
3、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目标是描述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和规、解释学前儿童发展变化的机制、优化学前儿童的发展
4、学前儿童发展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学前儿童发展的龄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规和趋势、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
(1)论价值充实和丰富人类发展科学的论体系;
(2)实践意义为学前儿童教育提供依据,为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关的学科知识,为涉及儿童的其他工作领域提供知识指导和智支持
6、学前儿童发展研究的基本论问题生物性(先天遗传)与社会性(后天教养);主动(积极参与者)与被动(被动接受者);连续性和阶段性;普遍性和差异性
7、学前儿童发展的共同规和趋势(简答)
6、记忆的提取方式分为再认和再现(回忆)再认是指当记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头脑中呈现曾经记忆过的事物;再现,又称回忆,是指记忆过的事物没有再次出现,由于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再次在头脑中呈现记忆过的事物的过程元记忆主要包括元记忆知识、元记忆体验、元记忆监控三个部分学前儿童的元记忆主要表现为元记忆知识和元记忆监控两个方面
8、儿童常使用的记忆策主要有视觉复述、特征定位、复述、组织策等93-
6、岁儿童记忆的发展特点(重点)(简答)
(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第章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1、想象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3)想象从极大的夸张性发展到初步具有逻辑性
3、想象是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是一种自觉的,没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的想象(名词解释)
4、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重点)(简答)
(1)由外界激直接引起;
(2)主题稳定;
(3)内容系统;
5、再造想象指的是根据语言文字或图形、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根据自身的想法,独在头脑中构造新形象的过程(名词解释)(选择)再造想象是学前儿童想象的主要形式
7、学前儿童想象夸张的表现夸大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个部分;混淆假想与真实学前儿童想象夸张的原因认知水平的限制;情绪的影响;表现能的局限(重点)(简答)(选择
81、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及特点表式创造2原型的简单改造3情节和数的发展9:
1、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提出“无稽的问题2自编故事5想象依赖于感知;1k3-4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活动没有目的和稳定的主题;2想象内容单
一、系统124-
5、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重点简答1以无意想象为主
(4)内容趋于丰富,缺乏体系135-
6、岁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重点)(非常重要)(简答)
(1)有意想象表现明显;
(4)求符合客观逻辑
(2)成人的引导;
(3)增加儿童经验积;
(4)在活动中培养儿童的想象第七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
1、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名词解释)概括性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概括性是指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性和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间接性是指思维是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和认识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的事物及其关系思维的发生、发展标志着儿童心发展的重大质变(选择)
③思维依靠语言,语言先于动作而出现,并起着计划动作的作用40-
2、皮亚杰的儿童智慧发展论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岁)、(2-72-44-7前运算阶段岁)(其中,岁是前概阶段,岁是直觉思维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H(1112-1415岁)和形式运算阶段或岁或岁),每一个阶段表明儿童适应环境的一种新水平(选择)
8、自我中心思维:它是指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由于没有真正掌握物体的要领,能依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和关系来解决问题,只能凭自己的个别经验、个体意义的象征进思考,自我中心的倾向严重
13、学前儿童解的发展特点与趋势(重点)(简答)5(0T2(1-
3、学前儿童言语发生发展的阶段前言语阶段个月)言语发生阶段岁)和基本掌握口(2367(0-3语阶段、岁-、岁)其中,前言语阶段主要分为简单发音阶段个月)、连续音节阶段(4-8(9T21-1个月)、学话萌芽阶段个月);言语发生阶段主要分为解语言迅速发展阶段(岁半)、(1-23积极说话发展阶段岁半或岁)(重点)(选择)
9、儿童型的发展趋势
(1)从完整到完整;IT2(单词,岁半,只有一个词的子;电报,[岁半到岁半,两三个单词组成)(复合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关较大的单
(3)从无修饰到修饰;
(4)从陈述到非陈述
12、学前儿童口语的培养
(1)激发儿童言语交往的需要;
(2)
(3)适当引导;鼓励言语创造性化阶段和识字阶段,书写活动是儿童识字的再现阶段4情绪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
3、加拿大心学家布奇斯提出情绪分化论,认为1情绪的社会化
6、幼儿高级情感的发生与发展道德感、美感、智感
(1)道德感是指由自己与别人的举止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情感
(2)美感是指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
(3)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类特有的高级情感
7、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策(重点)(简答)(论述)
(1)营造好的情绪环境
②建好的亲子关系和师幼关系
(2)成人的情绪自控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
②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③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8,2-3,
45、通常认为岁是儿童口语学习的关键期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岁左5-6右是儿童掌握数概的关键期,岁是儿童掌握词汇最快的关键期
9、研究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原则(重点)(选择)
10、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横断设计(同一时间点研究同龄阶段的被试)踪设计(某一时间段内对同一群被试进反复观察)、时间序设计(将横断设计和追踪设计结合起来)
11、学前儿童发展的基本研究方法(选择)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访谈法(又称谈话法))第二章学前儿童生的发展2,大约需要周左右;4帮助孩子控制情绪重点解,看课本
①转移法
③消退法5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重点解,看课本
①反思法第十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从依从性的评价到独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6、儿童自我控制发展的特点(重点)(简答)
(1)从他人控制到自己控制;
(2)从会使用控制策到会使用控制策;
(3)儿童自我控制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9、学前儿童性格的特点(重点)(简答)
(1)好动
(2)好奇、好问
(3)好模仿
(4)好冲动第十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10%)-回避型(约占依恋的幼儿,母亲是否在-反抗型(约占
(1)有助于儿童社会能的发展;
(2)有助于儿童积极情感的发展;
(4)有助于儿童认知能的发展;2移情训练;3创设时间条件和机会,提供指导和帮助;(2-5高级、从他到自的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前道德阶段岁)(又5-10称道德的自我中心主义)、他道德阶段(岁)(也称强制道德、道德现实主义,按照外在的10他人的标准判断事物的好坏)、自道德阶段(岁以后)(也称互惠道德、道德相对主义,根据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道德判断)(重点)(选择)
1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论水平,包括个阶段,分别是前习俗水平(前道德)、习俗水平(服从习俗角色的道德)和后习俗水平(自我认可的道德原则的道德)其中,前习俗水平包括以服从和惩罚为取向以及以工具性目的为取向两个阶段;习俗水平包括以“好孩子为取向以及以维持社会秩序为取向两个阶段;后习俗水平包括以社会约为取向以及以普遍的伦原则为取向两个阶段(重点)(选择)(重点解,看课本)第十二章学前儿童发展的背景
1、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民主型(权威型)、专制型、爱型(容许型)、忽视型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核心家庭,即两代人的家庭;另一种是“扩展型家庭,即三代或四代人的家庭
2、教师期望、教师评价、教师风格对儿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对少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大
4、克服网络对儿童负面影响的措施(重点)(简答)
(1)关注、指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2DNA、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它是由脱氧核核酸即组成
3、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唐氏综合征、杜氏综合征、柯氏综合征、超雄性综合征
6、大脑单侧化指的是大脑两个半球的单侧化现象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左半球掌握着语言中枢、听觉中枢、动作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而右半球则负责空间视觉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名词解释)
7、无条件反射是婴儿最早的动作新生儿的反射可分为生存反射(有明显的适应价值,如吸吮反射、眨眼反射)和原始反射(具有确保新生儿生存的价值,正常情况下出生后几个月就会消失,如抓握反射,游泳反射)
8、儿童动作发展的规从上到下(首尾最早发展的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由近及远(近远从躯干到四肢)、由粗到细,或由大到小(大小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的粗动作,以后才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细动作)(选择)第三章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1
(1)、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心现
(2)象产生的基础;感知觉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视觉偏好法(呈现至少两种激,观察婴儿偏好哪一种);习惯化方法(测婴儿感知觉能最普遍的方法,反复呈现激物,使得婴儿对激物越来:即婴儿对某种激形成习惯化后,随着另一个新激的出现,反应又会增强,习惯化刻消失的现象);诱发电位法(给婴儿呈现一种激,激励其看到激时脑电波的变化);高振幅吸吮法(分析婴儿的吸吮动作,研究其对感知环境的反应)
4、视敏是指视觉确地辨别细微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即通常所说的视
5、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也称辨色颜色视觉与颜色的三个特性有关,即颜色的明、色调、饱和
8、知觉大小恒常性:是指管物体离眼睛距离多远,及其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变化如何,能够认识到物体的大小尺寸会变化的能
945、从岁开始,幼儿区别各种色调细微差别的能才逐渐发展岁儿童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和饱和
10、婴儿的视觉偏好喜欢轮清楚的图形、喜欢有环形和有条形的图形、喜欢同心圆的图形多于非同心圆的图形、喜欢较复杂的图形多于较简单的图形、喜欢人脸多于其他图形、喜欢正常的人脸,爱看眼鼻嘴位置歪曲的人脸
12、深知觉又称体知觉,距离知觉,测婴儿深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等还能解
14、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主动认识客观现实的知觉(名词解释)
15、感知规在学前儿童活动中的运用重点解、应用、分析1感觉的相互作用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低或者提高,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激低分析器的感受性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细语,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3感觉的对比感受器官因为接受同的激而使相互对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教师运用颜色的对比,可以使活动室的美术装饰相映衬,红花还得绿叶配;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用视觉对比,突出要演示的对象,使幼儿看得清楚,印象深刻4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有选择性的,一部分激物是知觉的对象,而另一部分激物成为背景,从而使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以及主体状态等会影响知觉的选择性5知觉的解性在知觉过程中,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标记出来,这就是知觉的解性在教学中,尽充实教材内容,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通过讲解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就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由于客观事物常常是包含多种属性的复合激物,因此我们队客观事物的感知也经常是通过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而实现的将看到、摸到、听到的各种信息整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刚开始解或探事物的学前儿童好地认识世界
2、注意在学前儿童发展中的作用(重点)(简答)
(1)注意有助于儿童选择和调节自己的为;
3、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定向性注意(儿童注意的最初形态)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没有目的的、需要意志努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需要意志努的、由意识支配的注意选择性注意指的是在
(1)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展水平的局限;激的数幼儿注意的广很小,因此教师应
9、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过多的无关激、疲劳、缺乏兴趣、活动组织合等
10、防止幼儿注意分散的对策(重点)(简答)
2、“客体永久性是瑞士心学家皮亚杰研究儿童心发展时使用的概,是指儿童脱离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3、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1)记忆保持时间延长;
4、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完成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将新输入的信息和记忆中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的记忆(名词解释)
5、根据记忆的内容对象同,记忆可以分为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等从发展顺序看,最早出现运动记忆,然后是情绪记忆、形象记忆(幼儿记忆中最为重要的记忆),最后是语词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