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篇一」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及现行课程老师的新教法一一培养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大胆表现,都争着谈出自己的看法,但真正要学生落实到拿笔写作业时,情况就不尽人意了,尤其是回家作业,学生的作业态度和质量就更不好了根据学校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以本校师生为载体,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调查1访谈、调查、分析学生对待家庭作业不同态度;通过对本校782名学生的调查,对家庭作业积极主动完成的有395名;家庭作业在家长提醒之后能独立完成的有185人;家庭作业需要家长看在一旁才能完成的有H4名;没有家长陪伴经常不做作业的有84名2访问调查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方法、数量以及学生完成的情况、教师检查评价情况等通过调查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经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有15幅直接用教辅用书、简单模仿教科书的例题习题布置的占80%,随意布置的占5虬学生作业数量大多在1小时左右能够完成
1、整体定位,以小撑大要从我市实际出发,在规划时,借鉴先进地区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注意分散城市资源,建立若干个城市中心核,使其与中心城融为一体,承接中心城区服务功能和产业转移,加快人口聚集,有效分担交通流量,避免爆发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的“城市病”要紧密结合我市产业布局状况,同步推进城市核心区、中汇新城、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把我市建成宜居、宜业、品味独特的魅力城市,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积淀后劲通过调研感觉到,小城镇建设才是基于我市的现实状况,实现城市化的重要承接载体和最好的过渡平台,也是条件基本具备、最易被农民接受、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首要措施小城镇作为乡村与城市的连接体,使农民不远离土地,与他们的土地依赖心理不脱节,同时还可享受城市生活因此,现阶段我市应优先发展小城镇,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三化”建设的根本支撑,以产业培育和发展为基础,打造各具特色的小镇
2、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对农村家庭进城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求,不能搞“一刀切”,要因类而异,分批推进近期有进城意愿的家庭,由于多数处于基本脱离或半脱离农村状态,是当下最有条件、也最愿意转变为市民身份的人群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就业、就学、开发安居社区、做好新农合与城市(镇)医保对接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吸引他们第一批进城近期有进城意愿的收入稳定家庭,因具备较好的经济基础,建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进县城或小城镇创业,并提供服务,既解决了他们进城的生活问题,又活跃了城市(镇)经济近期有进城意愿的打工家庭,他们经济基础较差,只能靠打工赚钱要为他们搭建平台,进行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吸纳他们进城(镇)就业近期没有考虑但长远考虑进城的老年家庭,他们进城的目的就是跟随儿女养老,在城市(镇)化进程中,养老设施要配套跟进近期没有考虑但长远考虑进城的中青年家庭,他们大多持观望态度,不宜过急,要做好铺垫工作,随着政策和城镇化配套措施的完善,逐步引导他们进城不愿意进城的经济条件较好家庭,都有致富能力,如果进城反而失去特长,要把他们转变为合作社的“领办人”,通过法规、管理、技能等方面培训,使他们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不愿意进城的经济条件较差家庭,可以鼓励部分进行劳动力转移;对于最终选择留守农村的.家庭,引导他们依靠科技致富,或者加入合作社,跟随带头人共同致富还可通过就地打造特色小镇的方式,在农民原宅基地两公里范围内规划出产业圈、生活圈和服务圈,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形成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用生活条件改善来吸引农民集体搬迁、聚集居住
3、多措并举,优化环境一是加强宣传,提高优惠政策知晓率农村家庭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导向问题只有农民自己把利益帐算明白了,才能自愿进城要尽快明确进城农民宅基地、承包地,住房、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优惠政策,通过强有力的宣传,让农民吃上定心丸二是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多层次培训除最基础的技能培训外,还要提升合作社领办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使集约经营的效益发挥最大开展文明礼仪培训,使农民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是教育引导,增强农民自觉进城意识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养老就业政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前景等吸引农民进城引导进城农民将土地入合作社,规模经营,提高效益建立咨询平台,开通农民进城热线电话,做好解疑释惑、情绪疏导工作,预防上访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在“三化”过程中,农村家庭最担心的就是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政府要在宏观上出台政策,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1、提供就业支持和扶助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庭进城的生活问题一是组织开展进城农民技能培训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适合农民特点的定向技能培训,使培训与就业挂钩二是为进城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满足进城农民的务工需求引导企业将农民逐步培养成技术娴熟的“技能工”,使农民能够稳定就业三是鼓励进城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小额贷款、无息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进行扶持,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2、解决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进城农村家庭最为关心的问题,现行商品房价格较高,大部分进城农村家庭无力承担探索建立农村家庭进城住房保障机制,是解决农村家庭进城的核心问题一是应抓住国家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机遇,在城市、县城统筹规划配建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对于户口没有转变,但实际已在城市居住生活的农村家庭来说,可通过按户申请的方式获得住房,使进城农村家庭买得起房二是因农村宅基地不能象城市房产一样进入市场流转,从而抬高了农民进城的门槛和成本因此,建议通过宅基地置换的方式,帮助进入小城镇的农民解决购房资金
3、加强社会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落实优惠政策,通过一系列进城配套服务,使进城农民真正“稳得住、留得下”对于25—45岁的青壮年农民来说,可通过稳定就业的方式,由所在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等规定,为他们办理企业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对于46岁以上的农民,因为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可通过承包土地置换医疗、养老保险的方式,在城市养老对于进城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要调整布局,保障进城子女接受并享受同等教育权利户籍问题是农民成为市民并享受同等待遇的关键,在考虑城市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推进城乡一体化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生存、养老的保障只有把土地问题处理好,才能给进城农民吃上“定心丸”
1、政策先行是否保留土地,如何做好对土地的安置和补偿是影响农民进城的关键近期看,在不能打破城乡壁垒的前提下,农民变为市民后,以暂不收回土地为宜但从长远看,农村家庭进城后如果长期同时享受城市待遇,又拥有土地,这侵害了城市居民的利益,有失社会公平我们可以借鉴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做法,进一步加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承包经营权进行确权,尽快出台进城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补偿标准,让农民放心进城
2、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民进城后,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会闲置,因此,通过组建合作社,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方式,开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可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一是要规范合作社经营运行程序及相关机制,引导合作社依法运行,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同类或同产业合作社开展生产、销售、服务等跨区域联合二是重点培训合作社领办人,提升合作社的带动能力目前,制约我市农村合作社发展的瓶颈,就是缺乏领办合作社的能人应把不愿进城的富裕大户调动起来,对其进行培训学习考察,将他们培养成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人,带动没有进城的家庭入社,共同致富三是促进土地依法流转农民除将土地向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集中外,还可委托别人代耕或者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建议尽快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实行依法、自愿、有偿流转,让农民踏踏实实地收取土地转让金或租赁费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篇四」家庭的用水刷牙浪费不间断放水,30秒,用水约6升节水口杯接水,3口杯,用水
0、6升三口之家每日两次,每月可节水486升洗衣浪费洗衣机不间断地边注水边冲洗、排水的洗衣方式,每次需用水约165升节水洗衣机采用洗涤一脱水一注水一脱水一注水一脱水方式洗涤,每次用水110升,每次可节水55升,每月洗4次,可节水220升另外,衣物集中洗涤,可减少洗衣次数;小件、少量衣物提倡手洗,可节约大量水;洗涤剂过量投放将浪费大量水洗浴浪费过长时间不间断放水冲淋,会浪费大量水盆浴时放水过多,以至溢出,或盆浴时一边打开水塞,一边注水,浪费将十分惊人节水间断放水淋浴(比如脚踏式、感应式等)搓洗时应及时关水避免过长时间冲淋盆浴后的水可用于洗衣、洗车、冲洗厕所、拖地等炊事浪费水龙头大开,长时间冲洗烧开水时间过长,水蒸汽大量蒸发用自来水冲淋蔬菜、水果节水炊具食具上的油污,先用纸擦除,再洗涤,可节水控制水龙头流量,改不间断冲洗为间断冲洗洗车作业的批改也都是教师收上来根据正确与否打“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通过上述的调查,我们分析存在不少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完成有着消极的态度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践研究分析,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变这一状况
一、讲究布置家庭作业的艺术家庭作业布置的时间非常随意,许多班级的家庭作业仍然是在快要下课或者快要放学的时候,教师声嘶力竭的叫喊声中慌慌张张布置的,教师的声音常常淹没在下课铃的叮当声以及学生急着回家的喧嚣声中教师应该明白这绝不是布置作业的好方法!作业是一项要完成的工作,它既可以由教师来布置,也可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来布置无论谁布置作业,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作业布置必须清楚而且具体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会去做任何事情作业布置的作用就是使每个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作业必须清楚而具体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口头布置作业这种形式应该尽量避免作业的要求、内容可以写在黑板上,也可以让学生写在作业本上我在班上专门布置了部分学生在班级备忘录上记载家庭作业的要求和内容当然,我会特意安排“特殊”的学生进行记录,可以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责任心书面形式的作业布置既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遗忘,还可以减少学生对作业的误解一一这里既有教师的责任,又有学生的责任
2、作业布置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只有满足了学生需要的作业才是真正有用的作业让不爱积累词语的学生多做一些阅读理解的题目,让不爱读课外书的学生多读一点课外书,让爱写错别字的学生多写一点生字,让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多做些计算题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而不仅仅是课程内容来安排作业是必要的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让每个学生都知道为什么他们应该做这些作业,为什么这些作业是值得他们去做的,告诉学生布置这些作业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作业布置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完成作业作为教师,无论你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该确信每个学生都准确地知道怎样来做作业就某个问题来说吧,你应该确信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确信这个问题是他们能处理的,确信他们知道怎样解决它比如,如果作业是背诵课文,那么教师就应该对于背什么、怎样看背诵提出建议如有必要,演示给他们看是怎样做的
二、精心谋划家庭作业的构成农村学生在家里完成作业得到家长的帮助是很少的,因此遇到比较难的题目要么是不做、乱做,要么就是抄写别人的作业其实,经常也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遇到难题,有时也会乱写结果,那个村的同年级的学生抄袭后,错误就会蔓延开来因此,应该有目的改变级家庭作业的形式
1、趣味型家庭作业农村学生缺少家长督促,小学生自控力又不强,本身又不愿做作业,所以家庭作业要富有趣味性,才能提高学生的作业兴趣
2、开放型家庭作业我们的家庭作业必须要跳出书本,走向开放譬如让学生利用礼拜天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资料、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也许这些作业不来自课本,也许这些作业也不需要动笔,但正是这些向社会、向学生心灵开放的作业,恰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也使他们在作业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生活
3、生活型家庭作业生活是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家庭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留守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从而对家庭作业产生兴趣
4、层次型家庭作业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家庭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才既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家庭作业的探究性
三、改变家庭作业的评价方式
1、多元评价,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单向的评价,它不利于学生纠正错误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评价作业时,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形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讨论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多向的评价方式让学生通过这样的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有利于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铅笔批改自己的作业或者给予自己作业等级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分析学生心理因素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让家长定期对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样就能让家长更了解学生,让评价真正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扬长避短,有效提高作业质量
2、沟通心灵,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过去的家庭作业模式中,学生写作业总是被动的,尤其对日记、作文、背诵等家庭作业,对老师的批改也是担心受怕的,以至于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也是敬而远之如何使学生从这种固有的写作业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过去,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教师在本子上留下评分和批语,这本身也是一种对话遗憾的是,这种对话过于苍白学生把写满词句的作业本交给老师,教师只是简单地在本子上标上“J”“X”,评上优”“良”就算完事作业改来改去都只是简单的文本符号其实,教师应该认识到我们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真诚地写上点评,例如写上我们的感受、赞赏、鼓励、想法等等,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我们写上类似的话语这时候的作业本,就成了师生教学相长、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每天盼望着看到自己的作业本,想像着教师给予的言语,师生的情感就会在交流与沟通中得到了升华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篇二」做作业是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是提高同学的成绩的关键,然而,我们班的许多同学却不把做作业放在眼里,各组的未完成作业登记本上的名字一大串,再这样下去,班里的同学的成绩肯定会退步的我们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让同学重视做作业,为了能够准确的对症下药,我特地制作了一份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同学的做作业情况调查问题有
1.你做作业的态度是?
2.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作业
3.你能准时交作业吗
4.你认为哪科作业最多?经过访问,我对访问结果进行了细密的统计,结果显示为了不受老师批评而完成功课的同学占60%,这些同学当中大部分在一个小时之内可玩成功课,而且字迹马虎,质量低74%的同学都认为语文功课最多,不能准时交作业的同学占30%o成绩理想的同学都是喜欢做作业,还能准时交作业的,做作业时间较长,质量较好而成绩中下游的同学都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有时候不能准时交作业,做作业时间较短,不爱思考,质量较低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了部分同学为何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1.他们对作业有恐惧感,认为做作业是个负累
2.他们轻视了做作业的重要性,做作业态度不好
3.他们做作业迅速而马虎,剩下过多时间娱乐,使他们无心学习为了能够提高他们做作业的质量与提高他们的成绩,我有以下建议
1.老师应酌量减少没必要或能够在学校完成,不用回家完成的作业,从字面上的减少能减轻同学们对作业的压力与恐惧
2.以比赛作业质量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些小评论活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
3.偶尔让同学们自己布置作业
4.以测验成绩为依据,分两批同学,让相同水平的同学做相同作业,好成绩同学做少些作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成绩一般的同学自然会有种羡慕的感觉,促使他们加把劲,拿到好成绩通过这次调查,希望老师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提高同学们成绩与作业质量的方案,然后实施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篇三」市妇联关于农村家庭进城意愿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本次调研,按全市农村家庭总数93万户的1%进行,共发放问卷9453份,收回有效问卷9453份其中,实地入户调查1657份,占
17.53%;问卷调查7796份,占
82.47%°结果大体分三种情况近期有进城意愿的家庭3161户,占
33.44%;近期没有考虑但长远考虑希望进城的家庭4728户,占
50.02%;不愿意进城的家庭1541户,占
16.03虬另外,还有23户家庭持观望态度,占
0.24%由此可见,大多数家庭向往城市生活
1、青壮年家庭这类家庭收入较高,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原始积累,头脑灵活,思想开放,易接受新事物这类家庭主要成员年龄在26岁至45岁之间,进入城市后,有能力实现二次创业,解决住房等问题
2、外出务工家庭这类家庭夫妻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有一定积蓄,头脑灵活,习惯并融入了城市生活,渴望过上较为舒适的城市生活
3、解决孩子读书家庭
47.93%的家庭认为农村教育水平不高,为了让孩子在城市接受良好教育,愿意尽快进城生活
4、有稳定收入的家庭这类家庭成员有的是干部、教师或经营食杂店、小诊所等,有稳定经济收入,创业有基础,没有多少后顾之忧,进城生活意愿比较强烈
5、想进城打工家庭这类家庭认为进城市打工赚钱机会较多,比在农村种地收入高大多数技能不高、收入少(年收入2万元左右),但身体比较健康,愿意进城打工赚钱生活,改变现有经济状况
1、老年家庭这类家庭成员有浓重的养儿防老观念,儿女多在城里打工或将要进城,加上本身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随儿女进城养老
2、中青年家庭这类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主动进城意识差,对进城持观望态度,如果国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随大流进城享福
1、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这类家庭主要是居住在交通便利的城郊、城镇周围,头脑灵活,务实能干,经济收入高,认为农村政策应用好,目前的生活条件与城镇相差并不大,如果进城,自身无技能无特长,会影响现在的经济收入,进城对他们没有吸引力
2、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这类家庭常年以地为生,思想较为守旧,头脑不够灵活,经济较困难,已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认为农村消费水平低,城市生活成本高,又没有谋生技能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无法解决就业、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而守着土地至少可以衣食无忧这是城镇化进程中最难解决的一类家庭综上对比分析,现阶段农村家庭进城呈现以下三大特点
1、从年龄结构上看,45岁以下的中青年家庭比45岁以上的家庭愿意进城
2、从经济基础上看,在外务工或有稳定收入的家庭比以土地为生的家庭更愿意进城生活
3、从进城方式上看,进入县城和小城镇定居的比进入城市的家庭比例要大大多数家庭对进城生活持肯定态度,普遍认为这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进城过程中,有一些顾虑和担心,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担心离开土地无法生存
91.22%的家庭十分关心土地问题,担心土地被收回后无法生存,认为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种地,自己的命根子没了,再没有技能,进城后无法生活,这是入户调研中存在的极其普遍的心理
2、担心经济来源问题调查中,有
88.35%的家庭担心进入城市后,能否找到工作实现就业,解决生活来源问题
3、担心城市生活成本高有
41.57%担心在城市子女上学困难或上学费用高,有
59.56%认为城市或县城房价太高城市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要
四、五十万,县城一套也要
二、三十万农民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生产资料中,手中余钱很少,如此高的房价,他们难以承受
4、担心能否享受市民待遇
47.45%的家庭担心进入城市后,能否同等享受城镇居民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原有的优惠政策是否取消由此可以看出,想进城家庭希望政府在土地、宅基地、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帮助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农村家庭进城生活的意愿会更加强烈“三化”建设应注重科学规划,构建梯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多层次、网络化新型城市(镇)体系,因类而异,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