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0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第七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n本章要点概览
1.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从商业银行产生的那天起,就逐渐形成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理论,并发展出一系列的技术方法
2.资产管理理论直到20世纪中叶都是占统治地位的银行管理理论具体包括为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超货币供给理论等
3.20世纪中叶之后,负债管理理论逐渐成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导理论,但到20世纪70年代后又被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所取代
4.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主要侧重于利率风险管理,包括利率敏i性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两种方法而对于资产负债资金的具体配置方法就有资金池法、资产分配法、线性规划法和比例管理法等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通过分析和配置对利率变动敏感的资产和负债来管理利率风险的;而持续期缺口管理则是通过计算银行全部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缺口来管理利率风险的本章主要介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方法济中的地位根据这种理论,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增加了,不仅有短期贷款、中期贷款,还有长期贷款;不仅有了生产性贷款,而且有了消费性贷款,使银行贷款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足缺陷4预期收入理论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在于预期收入难以随,或者说不好预期由于银行把借款人未来的预期收入作为经营的标准,而借款人预期收入状况由银行自己预测,不可能完全正确,而且时间的推移,债务人的经营情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到时候并不一定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往往会增加银行信贷的风险.超货币供给理论4基本观点1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达到经营目的的一种手段,除此之外,不仅有多种手段可以选择,而且有广泛的同时兼达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该超越货币供应的狭隘眼界,提供更多的市场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在发放贷款和购买证券来提供货币的同时,邸版开颗资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信息分析、管理顾问、网络服务、委托代理等方面的业务,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历史背景2这一新的银行资产管理理论出现于世纪20六七十年代,银行的资产运用从来都被认为是一种提供货币的行为,但随着货币形式的多样化,能提供货币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银行在资金运用市场上,出靶怫下,商业银行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摆在了银行理论与实际工作者的面前,超出单纯提供信贷货币的界限,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理论就产生了,并在世纪七十年代后发20展起来积极作用3这一理论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非银行金融机构日益侵入商业银行经营领域的时候,该理论使银行有了与之相抗衡的武器,改善了自己的竞争地位;二是加快了商业银行在新的业务领域的发展不足缺陷4该理论的不足缺陷也主要有两点一是诱使银行介入过于宽泛的业务领域,导致专业化程度下降,运用效率降低;二是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使银行可能在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产生损失以上几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产管理思想的特征,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各有侧重同时也反映了商业银行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各种理论之间的相互补充,推动了银行资产业务的不断发展
二、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世纪年代该理2060论的主张是,银行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借入资金来维持银行的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获得更多的盈利其历史背景是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20家的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二战后西方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资金的巨大需求,商业银行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满足市场需要并壮大自己;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市场争夺,出现了现代金融史上著名的‘金融脱媒”现象,即存款人绕开银行,直接进行市场投资再加上世纪年代2030经济危机后,西方国家对银行的管制,使银行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正是这种银行追求高盈利的内部动力和金融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产生了负债管理理论,也曾盛极一时负债管理理论主要包括存款理论、购买理论和销售理论等存款理论
1.存款理论曾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最主要、最正统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辍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资产业务的基础,而银,行在吸收存款过程中是被动的为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银行资金的运用必须以其吸收前的沉淀余额为限,否则就会产生风险存款理论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稳健性和保守性,强调存款是存款者放弃货币流动性的一种选择,无论是出于保值还是盈利的动机,存款者的意向都是决定存款形成的主要因素存款者和银行都关心存款的安全性,存款者担心存款不能如期兑现或贬值,银行则担心存款者同时挤兑所以银行应按客户的意愿组织存款,按安全性原则管理存款,根据存款的具体情况安排贷款,参考贷款的收益安排存款的利息支付存款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它没有认识到银行在扩大存款或其它负债资金来源方面的能动性,也没有认识到负债结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负债综合关系的改善对于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提高银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存款理论的盛行也反映出银行经营战略重点被置于资产管理方面,传统的银行家总是认为,银行的盈利来源于银行的资产,因此,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对于确保盈利至关重要,对资产的管理才是银行家可以采取主动措施的首要领域购买理论
2.购买理论是继存款理论之后的另一种负债管理理论,它与存款理论迥然不同,其基本观点是商业银行对存款并非消极被动、无能为力,而是可以主动出击,主动购买外界资金银,行购买资金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其流动性而且银行在负债方面的购买行为比资产方面的管理行为要更加主动、更加灵活因为银行购买资金的对象即资金的供应者十分广泛,除了一般公众之外,还有同业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国际上的金融机构等购买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购买理论产生于
六、七十年代,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由通货膨胀转为滞胀,在实业界代表着更富有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的新一代银行家,他们勇于创新,主动出击,一反过去的保守传统和谨慎作风,变消极的付息负债为积极的购买负债,为购买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践的基础而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出现,也为该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购买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商业银行更加主动的吸收资金,刺激了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也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有人称此为“银行负债思想的创新,甚至有人谓之“银行业的革命”但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T它助长了银行片面扩大负债,加重债务危机;二是它主张采用各种手段吸收资金,助长了银行之间的盲目竞争;三是它提出银行吸收资金的最佳时机是在通货膨胀时,这无疑加剧了通货膨胀正因为如此,购买理论并没有取得象存款理论那样长期而稳固的正统地位销售理论
3.销售理论是产生于年代的一种银行负债80管理理论,它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是在金融竞争和金融危机日益加深的形势下产生的这种理论给银行的负债管理注入了现代企业的经,营思想也说明年代以来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相80互竞争和相互渗透的状况,同时还标志着金融机构正朝着多功能和综合化方向发展销售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商业银行就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迎合顾客的需要,努力推销金融产品,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银行的收益水平销售理论认为要达到上述目的,商业银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围绕客户的需要来设计产品和服务1商业银行的活动从形式上是资金的汇集与融通,而实际上涉及到经济利益的调配,关系到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和银行三方面利益,而银行的利益是建立在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的利益与需求之上的,所以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必须想方设法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客户设计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改善金融产品的销售方式以完善服务2银行要使金融产品销售的好,必须在销售方式上做文章金融产品的推销主要依靠信息的沟通、加工和传播服务态度、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方面都是传递信息、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同时,在金融产品的推销中,还要注意做好配套服务销售观念要贯穿于负债和资产两个方3面负债和资产是银行经营活动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设计金融产品时要将两方面联系起来设计;同时,在销售金融产品时,也要考虑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不能把二者分割开来总之,销售理论贯穿的是一种市场营销观念,它要求银行确认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银行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告诉消费者银行将提供给他们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如今这种观念仍然方兴未艾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1.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世纪年2070代后期,这一时期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使得负债管理的成本不断提高,经营的风险加大,因此单纯依靠负债管理已经不能满足银行经营管理的要求与此同时,西方各国的金融管制逐渐放松,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减少因此商业银行就由单纯的偏重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转向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是要保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协调,在谋求经营收益最大的同时,保持风险最小而以前无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偏向资产管理理论,过于偏重于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实际上是以牺牲盈利性为代价的,从而不利于鼓励银行家进取经营,促进经济的增长负债管理理论,虽然在新的经营环境下,能较好地解决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得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的均衡,更多地依赖于外部条件,往往带有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使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达到均衡;只有木雕当时经济情况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共同调整,通过资产负债全面统一的协调霞,才能真正实现银行经营管理的总目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
3.总量平衡原则1总量平衡原则又称规模对称原则,是指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有一个产生、发展及逐步形成的过程,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随着市场环境和经营条件的变化,产生并形成了适合当时情形的管理理论但从总体来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一负债管理理论一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一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的一个发展过程
一、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初期直到世纪中叶仍然占据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20统治地位形成这种局面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在银行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金融市场不发达,融资工具单调,金融机构以商业银行为主,这一方面保证了社会资金的盈余只能纳入银行体系,银行资金来源稳定;但另一方面,从银行角度看,资金来源渠道固定,主要是活期存款,银行进行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负债规模要相互对称,统一平衡,这里的对称不是简单的、静止的对等,而是建立在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动态均衡总量平衡原则是保持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最基本保证该原则要求在动态的变化中,要保持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总量上的均衡,资产安排的资金量,必须要以负债来源的资金量为基础银行业务的特点是负债经营,但不能超负荷经营事实上,资产总量与负债总量不可能绝对平衡,其平衡的真实意义是要保证商业银行有足够的清偿能力结构对称原则2结构对称原则又称资产分配原则,它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指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运用长短、利息高低要以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的流转速度及利率的高低来决定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期限的结构来讲,商业银行资产的偿还期要与负债的偿还期要尽可能接近对称二是从成本的结构来讲,高成本负债必须与高收益资产对称,即就是高进高出事实上,这是一种原则上的大致对称,无论是偿还期还是成本高低,都不可能机械地一一对称从成本方面分析,商业银行总是积极吸收存款,并希望吸收到利率较低的存款,而在投资和放款中又往往追求利率和收益较高的资产从偿还期方面分析,商业银行都在进行偿还期转化和资产转化,用活期存款和短期存款沉淀的稳定余额进行长期放款当然这种转化是有限度的,否则,就会有安全性风险规模适度原则3规模适度原则要求银行的经营规模必须适度,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在一定的规模下,每单位产品的成本最低,利润最大,低于或超过这一规模,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提高,利润就会下降特别是银行在广泛采用电子技术以后,为实现成本的降低,往往需要交易总量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适度的经营规模但也不一定规模越大越好,规模庞大,组织机构多,特别是管理机构多,层次多,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反而会提高经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分散经营原则4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必须遵循风险“分散化”的原则,即商业银行在使用资金时,要尽量将贷款和证券投资的数量和种类分散,避免过于集中翱中贷款投资,以及单一放款或投资项目数量过大而增加风险即“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原理要求商业银行应当选择一些互相独立或相关系数极小或相关系数为负的项目或证券,以此分散银行的风险,提高其安全性协调管理原则5所谓协调管理原则,就是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仅要注意二者之间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对称问题,还应考虑资产负债的组合效益问题按照系统工程的最优性观点,资产负债管理要求有最优计划、最优设计、最优控制,选择最佳的系统实施方案,达到“总体最优,各方满意”的要求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协调©资产管理决策与负债管理决策必须同时进行,组织负债时,要考虑资产的不同需求,运用资金时要考虑负债的不同构成;©运用多种手睁大资金来源,改善负债结构,以满足预期资产结构的要求:©高成本负债的增多,必须有相应的高效益资产项目的增加作保证,资产规模最大、资金最充足的银行经营效果并不一定最好相对应,负债的高风险对应于资产的低风险,这样才能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当特定时期资产负债结构难以调整,且存贷利差为负值时,银行就应该尽量缩小低收益资产规模,熊宿小整个银勺经营规模,来减少损失O
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1世纪年代,在各国金融管制放松和金2080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银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银行业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来自银行传统业务的存贷利差收益越来越少,银行必须谋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在技术进步、金融创新的浪潮下,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为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了可能性立足于银行表内业务的资产负债管理显示了其局限性,于是资产负债外管理的理论就兴起了.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2该理论主张银行应从正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之外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银行应发挥其强大的金融信息服务的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力开展以信息处理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业务如进行期货、期权等多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同时该理论还提倡将原本属于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转化为表外业务,例如贷款转让、存款出售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的兴起并不是对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前者用于管理银行表外业务,后者用于管理银行表内业务目前,两者都被运用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之中第二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技术方法现代意义上资产负债管理,概括地讲,就是商业银行为了在可接受的风险限额内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而对其整体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控制的过程银行传统的利润来源于存贷利差收入,即使在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已发展成银行的另一主要业务的今天,西方国家银行的利差收入仍然占到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但世纪年代之后西方国家开始逐步2070放开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利率波动加大,这给银行获取稳定的利差收入带来了风险,也加大了银行经营管理的难度,到了世纪年代中期以美国学者加登2080纳和米尔斯等为代表的一些金融理论家就将资产负债管理理解为一种管理银行利率风险的手段,认为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就是管理净利差,从而使银行的实际利差收入与预期收益目标相一致尽管这种看法有些片面性,但至少表明利率风险管理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加快,我国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一、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风险管理利率风险是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银行风险但利率波动只是银行利率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而银行本身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对称才是利率风险存在的充分条件因此如何衡量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相匹配的状况,并进行调整才是对利率风险进行管理的首要途径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利率敏感性缺口方法和持续期缺口方法利率风险管理利率敏感性缺口方法
1.这里首先要了解两个概念,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所谓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那些在一定时限内到期的或需要鞠确定利率的资产(或负债)举例来说,假设银行发放的一笔固定利率贷,款个月后到期如果个月后市场利率低于这33笔贷款当初发放的利率,那么个月后这笔贷款3,收回后再运用的收益率就低于原先的收益率如果此时考虑未来个月以后(比如说未来个月36内)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时,这笔贷款就是一笔利率敏感性资产再如,银行发放了一笔浮动利率贷款,商定利率调整方式为每个月根据市场利率调整6,一次当考虑未来个月内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12险时,这笔贷款也是一笔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缺口和利率敏感性比率1我们把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差额称之为“利率敏感性缺口”用公式表示就是Gap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Gap—利率敏感性负债IRSA IRSL当为正缺口;当为负缺口;Gap0Gap0当为零缺口Gap=O利率敏感性缺口表示了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绝对差额,我们还可以用利率敏感性比率来反映它们之间相对量的大小利率敏感性比率就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之比,用公式表示就是: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资产/利率敏感性负债当该比率〉为正缺口;当该比率为负缺11口;当该比率为零缺口=1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2所谓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就是指金融机构在预测利率走势的基础上,通过组合配置资产与负债的数量、利率、期限结构,以构筑一个能顺应,利率变动的资金缺口,从而降低利率风险确保甚至超额实现獭净利息收入目标的管理方法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在明确缺口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净利息收入对市场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如果用表示净利息收入变动额,用nNn GAP表示利率敏感性资金缺口,用表示利率变动额,UR则有nNn=GAP-niR这个公式表明当资金缺口为正值时,如果利率上升,则银行净利息收入将增加;如果预期利率下降,则银行净利息收入将减少当资金缺口为负值时,如果预期利率上升,则银行净利息收入将减少;如果预期利率下降,则银行净利息收入将增加我们将其归纳为如下表举例说明,假设某家银行有利率敏感性资产亿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亿元,资金缺口值75105为亿元此时,若市场利率上升,则该银-301%行将遭受万元的利息损失;反之,若市场利3000,率下降则该银行将获得额外万元的利1%3000息收入利率敏感性缺口对每家银行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因为银行自身不能控制市场利率变化,它们只能是市场利率的接受者资金缺口的管理关键在于对资金缺口的调整,而调整的基础是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率敏感性分析举例来说假设某银行未来不同时段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以及缺口如下表负债管理的能动性非常小此外,当时企业资金的需求也比较单一,一般只是短期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正因为如此,这就使得银行只能将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到了资产业务上资产管理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按顺序主要有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及超货币供给理论商业贷款理论
1.基本观点1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理论,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一般认为源自于亚当・斯密在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1776研究》一书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为了保障能随时偿付提存的需要,银行的资产必须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而银行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以真实票据为凭证的具有自偿性的商业贷款所谓自偿性是指贷款能够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的价款来偿还按照这一理论,银行就不能发放不动产贷款、农业贷款、消费贷某银行利率敏感性表单位亿元考察期间敏感性资产敏感性负债缺口1个月以内2030-101-3个月2540-153个月.6个月8085-56个月.9个月9570259个月-1年5035151年以上1055合计28026515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该行个月以内,个11-3,月个月的敏感性缺口均为负值,而个3-66-9,,月个月年以上的敏感性缺口均为正值,9-121所以,如果市场利率在考察期内上升,且银1%,行不对缺口进行调整那么该行在未来个月内会1损失万的利息收益,在未来个月内会损失10003万,在未来个月内会损失万;而在杉15006500曲个月内、年内和年以上将分别获得9112500万、万和万的额外利息收入1500500进行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第二步就是结合对未来市场利率走势的预测,制定相应的自己缺口调整策略不同的银行管理者,由于各自对风险的偏好不同,对利率走势的把握程度不同,他们会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一般认为,根据银行管理者对利率风险的态度,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策略分为二种,即主动性(进取性、冒险性)管理和被动性(稳健性、保守性)管理主动性管理就是商业银行预测市场利率的变彳道势,事先对利率敏感性缺口进行调整,以期从利率变动中获得额外的收益对此的操作策略是在利率上升期,保持利率敏感性为正缺口;在利率下降期,保持利率敏感性为负缺口用图表示调整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调整利率敏感性资产;二是调整利率敏感性负债具体思路可归纳为下表目标途径措施扩大正缺口增加利率敏感性资增加浮动利率资产产缩短资产期限或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减少浮动利率负债减少负缺口债延长负债期限减少正缺口减少利率敏感性资减少浮动利率资产或产延长资产期限增加利率敏感性负增加浮动利率负债扩大负缺口缩短负债期限被动性管理就是将利率敏感性缺口保持在零的水平,无论利率如何变动,都不会对银行净利息收入产生影响对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评价3优点是模型设计简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不足之处在于第一,采取该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对利率的准确预测预测利率在理论没有完全解决,在实践中又常常出现偏差,利率变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把握走势非常困难第二,即使能准确预测利率走势,但如何根据“正确”的预测来调整资金的缺口也依然是一个难题事实上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其资产与负债的结构第三,就利率敏感性缺口本身而言,它也不能准确地反映资金的流量因为当银行以账面价值计算个别缺口时,往往会把到期日之前所发生的利息及本金的现金流量都纳入到期日进行计算,这样就会造成现金流入与流出的误差第四,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只注重损益表中净利息收入的变化,没有考虑利率变动对银行经济价值的影响第五,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它没有到考虑外部条件和内部资产负债结构连续变动的情况为此银行管理者们为了克服该缺陷,又提出了持续期缺口分析法利率风险管理持续期缺口方法
2.持续期的概念与计算1持续期是指固定收益金融工具的所有獭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或者说是定收益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量在其价格变动基础上计算的平均时间计算公式为:,例如一张面值为元的债券期限为年,10006,票面年利率为每年固定收入元利息,到8%80期一次还本,求该债券的持续期列表计算年数t现金流Pt折现值PV权数t现值加权
18074.
07174.
0728068.
592137.
1838063.
513190.
5348058.
804235.
2058054.
455272.
2561080680.
5864083.48合计
10004992.71E(年)0=
4992.71/1000=
4.993tPt〃PVliri1PV从上例可以看出,该债券的偿还期是年,而其持6,续期只有年可见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4.993有了持续期的计算公式,就可以估计利率变化对债券价值所产生的影响由于持续,期是考虑了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之后的实际偿还期则市场利率的变化所引起的债券现值的变化量就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V Di/1i PV式中为债券现值的变化量;为债券的持续期;,PV为利率的变化量;尸丫为债券的现值,按上例,若市场利率从上升到则该张债券8%9%的现值变动量为PV=-
4.993x[
0.01/l+008]xl000阮=T
6.33即因为市场利率上升了,该债券的现值减少了1%元
46.33上述分析表明,债券现值变化与持续期长短成正相关持续期越长,债券价格的变动幅度越大,反之,持续期越短,债券价格的变动幅度越小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2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各项资产与负债都看成是一种金融工具的话,则它们也有一个持续期,市场利率变化对它们也会有影响例如假设某银行向客户发放一笔年期的贷款,本5金万元,本利和为万元,分期偿还还款的计划80112安排是第一到第五年的偿还数量分别为万元、万1015元、万元、万元、万元,目前市场利率为20303710%,求该笔贷款的持续期年数t现金流Pt折现值PV权数t现值加权同
1109.
09119.091理
21512.
397224.
79332015.
026345.079银
43020.
490481.962行的
53722.
9745114.870存合计
80275.795Z(年)0=
275.795/80=
3.448款业务也可以计算其持续期其意义就是在市场利率变化的情况下,计算银行负债的成本变化设尸以为银行资产现值PV.为资产现值的变动额,PV和九分别为负L P债的现值和负债现值的变动额,,•为利率的变动量,则市场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银行资产现值和负债现值的变化分别为PV Di/1i PVA AAPV Di/1i PVLLL上述两式表明,但市场利率上升时,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现值都会下降,下降的幅度除了与利率波幅有关外,还与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有关,但其如何引起银行资产净值的变化呢,这就与持续期缺口有关银行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3银行持续期缺口是指银行资产持续期与负债持续期和负债资产现值比乘积的差额用公式表示DgapDL式中%为持续期缺口;为负债与资产的比值,由于负债不能大于资产所以小于设银行净值的变动额为NV,则有:loNV PVPVA L将上述各公式代人该式并整理可得:NV iPLD DALDgapPV iP i11AA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的净值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持续期缺口、资产规模和市场利率的变动由于资产规模大于零,所以银行净值主要取决于持续期的性质(即正缺口还是负缺口)、规模(即缺口的大小)幅度利率警魂阍痂用裁口上升还是下降)与缺口利率变动资产现值增减对比负债现值股权市值口上升减少减少减少口下降增加增加增加负缺口上升减少增加负缺口下降增加增加减少口上升减少不变口下降增加—增加不变()银行持续期缺口管理方法的应用4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利率波动对银行净值的影响是明显的,银行采取持续期缺口管理策略就是防范利率风险例如某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表,如果市场利率上,升银行的市场净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1%负债与资产市值利率持续期市值利率持续期权益1年存款现金10000050008%13年贷款3年大额800012%
2.7400010%
2.7存单五年贷100015%
3.9总负债
90001.76款权益1000总计10000—
2.55总计10000注意贷款利息是每年支付一次,到期一次还本;大额存单也是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计算各项资产与负债的持续期已经填在表中了,现在就是要求资产的综合持续期和负债的综合持续期,计算出持续期缺口总资产综合持续期二(8000/10000x总负债综合持续期5000/9000x)(年)
2.7+1000/10000x
3.9=
2.55)(年)1+4000/9000x
2.7=
1.76持续期缺口()=
2.55—
1.76x9000/10000(年)=
0.97净利息收入=8000x12%+1000x15%-5000x(万元)8%+4000xl0%=310款和长期设备贷款等,更不能发放用于证券投资的贷款历史背景2©从银行外部来看,凝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t展的初期,当时的商品经济还不是很发达,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深度和广度远不及现代的商品经济一般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基本上是自有资金只有当出现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要时,才会向银行要求贷款这种客观的短期资金需求也就决定了银行的贷款也只能是短期的
①从银行内部来看,当时银行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很小,其数额也不多,这就造成了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大这种高流动性的资金来源决定了银行资金的运用也必须是高流动性的,这也就决定了银行只能发放短期的有偿性的贷款历史作用3商业贷款理论的产生,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果市场利率上升则有1%年贷款的价值减少3=
0.01/L12x
2.7x8000(万元)=192年贷款的价值减少5(万元)=34年期存款价值减少1=
0.01/L08xlx5000=46(万元)年期存款价值减少3=
0.01/L10x
2.7x4000(万元)=98净利息收入116%-4954x==78083%+966X X(万元)9%+3902xll%=
294.5净利息收入减少(万元)资产=310—
294.5=
15.5实际减少(万元)负债实际减少=192+34=226(万元)=46+98=144银行净值减少(万元)=226444=82利率变化对银行市值的影响负债与资产市值利率持续期市值利率持续期权益1年存款现金10000049549%13年贷款3年大额780813%
2.67390211%
2.7存单五年贷96616%
3.79总负债
88561.75款权益918总计9774——
2.51总计9774对持续期缺口管理的评价5优点是考虑了资产负债的现金流量的时间价值,克服了利率敏感性模型中由于时间间隔划分不当所引起的问题,因而更为准确一些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持续期计算比较复杂既需要大量数据,又需要主观假设,如提前取款的概率、提前还款的概率等第二,同敏感性缺口管理一样持续期缺口的计算也需要对市场利率变动作出预测如果利率预测不准,该方法也就失准了第三,持续期缺口管理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因为持续期随着利率变动而变动,所以只要利率发生变动,银行就必须调整资产与负责的结构,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是要付出成本的,因此过于频繁会得不偿失
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资金池法1基本模式1资金池法又称资金汇集法,它是指商业银行将各种不同渠道获得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再按照资金需要的轻重缓急排列先后次序,把资金分配到银行的各项资产上在分配资金时通常要优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其具体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在运用资金集中法进行资产管理时,银行的资金来源构成并不重要,各种资金来源之和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的,银行资金水平的高低看作是由于货币政策、工商业活动和人口增长等市场因素所定而独立于银行决策过程之外的操作程序2在运用此方法时,银行要首先确定其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标准,而制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管理人员的经验,根据自我感觉和判断,参考银行有关方面的娄遍,然后按先后顺序,把资金分配到最能满足预定的流动性和盈利性需要的资产上去首先是满足一级准备金的需要一级准备金主要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存放在中央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其次是满足二级准备金的需要二级准备金是指非现金但流动性较强的资产,一般可迅速变现,并有一定的收益如国库券、政府机构债券以及银行承兑票据等再次是满足各项贷款的资金需要各项贷款是银行资产中规模最大的部分,也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渠道最后是满足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的资金需要在满足了贷款的需求之后,以剩余部分资金进行比较长期的投资,其主要对象是盈利较高的长期证券和一些利润丰厚的产业然后才是满足银行固定资产的资金不足之处3资金集中法虽然为银行的资产管理提供了T须则,强调了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性,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忽视了各种不同资金来源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要求这一事实,把各种不同资金来源集中起来无差别的加以使用,从而使资金来源结构与资金运用结构不协调;二是资金分配不能随着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三是过分强调了流动性的要求,但又无具体的操作标准,致使银行管理者更多地倾向于资产的流动性,而忽视银行的盈利性.资金分配法2基本模式1资产分配法是针对资金集中法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其核心内容是根据不同资金来源的流动性和法定准备金的要求,来决定银行资产的资金分配具体来说,就是波动性大的资金来源,投向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资产;而稳定性程度的高资金来源,就应当投放在长期资产方面具体模式如图所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资产分配法认为一个银行所需的流动性资金的数量与其所获得的资金来源有直接关系各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应由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和资金周转速度来决定法定准备率越高,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这种资金来源的波动性越大相反,法定准备率越低,资金周转速度越慢,则稳定性程度越高据此,将银行资金来源划分为四类,建立几个中心进行分配操作程序2首先是对活期存款中心进行分配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要缴存较高的法定准备金,而且其每年要周转次因此,活期存款中心,要把30—50大部分资金分配到第一准备金上,少部分资金分配到第二准备金上,极少部分用于银行贷款其次是对储蓄存款中心进行分配储蓄存款相对活期存款而言,其周转速度较慢,并有一个沉淀余额,流动性较小因此银行可把这部分资金的较少部分分别用于第一准备金和第二准备金,而以较多的部分用于放款和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取较大利润再次是对定期存款中心进行分配定期存款有较高的稳定性,周转速度慢,银行可将其主要用于贷款和长期证券投资,以获取较大盈利最后是对银行资本中心进行分配银行资本是银行最稳定的资金来源,没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一般也不会被提走因此,对于银行资本不需要保留准备金,可将其主要用于长期贷款、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等利弊分析3资产分配法的主要优点是它通过对银行资金来源的划分,可以减少投放于流动性资产的资金数量,从而可相应地增加对贷款和投资资产的资金分配,以增力遍利;同时,通过周转速度和流动性把资产和负债有机地联系起来,保持两者在规模和结构上的一致性,也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分配法的主要缺点是第一,该方法把各种存款负债的周转速度作为划分不同流动性一盈利性中心的基础,而存款实际上是有存有取,经常变动,同一类负债来源其周转速度也不尽一致第二,把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相互独立的假定是不真实的因为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银行对客户的放款,一般要求客户在银行保持一定的存款作为补偿;另一方面,客户存款于银行,则要求银行能满足其借款的要求因此,不能何种存款,都可以有一部分用于放款,不能按照来源严格地划分其运用第三,片面强调了银行法定准备金和提存的可能,而对客户的借款要求考虑较少在实际生活中,这类需求往往很大,有些且带有“刚性”,对此也同样要建立流动性准备金.线性规划法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管理理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学方法和电脑技术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从而推动了管理的科学化,产生了许多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采用线性规划就是其中之一基本思路1线性规划是直接利用数学方法来解决银行资产的分配问题其主要内容是首先是确定银行资产管理的目标,并根据各种可能的资产与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目标函数;其次是确定对目标函数有影响的各种限制性因素;最后是根据这些限制性因素和目标函数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操作程序2第一步,建立目标函数商业银行要进行资产管理,首先要确定在某一时期资产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资产中分配资金例如,假设某银行可供选择的资产有六种,它们是现金资产、短期国债券、长期政府债券、短期商业放款、中期企业贷款、长期消费信贷它们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4%6%8%9%和如果用(、、、)分别代表12%Xi1=
123...n对各项资产投资的金额,用代表银行从这些投资P中所得到的收益,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如下方程表示(P001X1O.MX O.O6X3O.O8X
40.09X
0.12X256第二步,确定限制性因素目标函数建立之后,就是确定限制性因素因为若没有限制性因素,银行就会将资金全部投放在收益率最高的业务上,但实际上,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存在许多限制性因素如
①流动性需求的限制为应付提存和发放6新的贷款要求必须有』或者X X首先,它提出了银行资金运用受限于银行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这一原则已成为商业银行进行资金运用所遵循的基本准则o其次,它强调通过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来保障银行的安全经营,这为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它强调银行贷款要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这无疑适应了商品交易的发展对银行信贷的需要最后,该理论侧重强调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在当时没有政府机构出面稳定经济的情况下,对稳定银行的经营起了积极的作用历史局限4该理论的局限性也比较明显表现在©忽略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银行贷款需求扩大和贷款种类多样化的要求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长期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消费贷款需求也与日俱增若固守这一理论,不仅满足不了社会对银行的需求,也限制了银行自身的发展©没有考虑到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银行的活期存款尽管可以随时存取,但一般为限制条件;X|X
0.2Xi i21
①资金安全性的限制为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应尽可能将资产分散化,分别投放到各种不同的资产上去于是要求有、、、、00X30X0,X1X24,、另外银行为了保证安全,还会限制X0X056风险较大的资产,如要求对企业贷款和消费信贷不要太高,于是有要求6,•或
0.2V
6.x X3x iX561r Ai16i1等限制性条件
①政策法规的限制某些政策法规对银行的资产结构也有重大影响,如为了保证存款准备金的要求银行的万元4000,X1
①贷款需求量限制贷款需求量并不是一个已知数,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在不断变化,因此,必须事先作出准确的预测假如预测工商业贷款将,占银行资金的那么6就是一个50%±X,x5x,5限制性因素i1
①银行内部的规定限制除了外部的政策规定限制之外,银行内部对银行资产的安排也有种种规定如不得对某类行业、某一地区放款过多;避免对投机性较大的企业放款等,这些同样也是限制性因素第三步,求出模型的解当建立了目标函数和确定了限制性因素后,就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的运算,就可以得出在满足各项限制性条件的前提下,银行资金以何种结构比例投向各种资产,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模型简单,也可以用代数法或图解法求解利弊分析3线性规划法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线性规划法是一种较为先进和科学的资产管理方法,因为它是通过建立模型,运用严格的数学方法,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计算出结果,并以取得的数据来指导银行的资产组合的;第二,线性规划法有利于更深入认识银行各项资产与经营目标之间的关系,因为线性规划法的分析结果是用具体的数字来反映的,通过这些具体数字,对资产和经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可以一目了然;第三,线性规划法有利于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因为线性规划法的实施,要求调研人员与决策者之间密切合作,管理者也须积极参与目标和限制条件的制定,有利于相互间的理解,改善银行的经营管理第四,利用线性规划法使得银行的资产管理的精确性大大提高了线性规划法的缺点主要是一是由于制定模型所依据的资料质量不高,会影响对约束条件的确定;二是由于限制性因素确定和估计的准确程度,对最后的结论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估计如果不准确,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三是由于所依据的经济环境的改变,要求改变目标,约束条件和模型参数,会带来运用成本的提高四是对于一些小银行,由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有关电脑方面的人才,手段比较落后,因而应用这种方法有些困难.比例管理法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法,也称资产负债比例指标管理法,它是通过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引导、评价和管理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方向,使银行各项指标能够达到最佳水平,以实现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和谐统一,最终达到银行经营目标的要求银行采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指标主要有五类第一类是反映资产与负债比例关系的指标;第二类是反映资产结构比率的指标;第三类是反映资产质量的指标;第四类是反映负债结构的指标;第五类是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始于20,世纪年代后期其中交通银行是最早实行此80管理方法的此后工行、建行等也开始实行到,年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商业19942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各行都按此办法管理通知中的指标有项分别是9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月末平均余额/力口权风险资产月末平均余额,8%存贷款比例=各项贷款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75%中长期贷款比例=余期一年以上中长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余期一年以上存款月末平均余额<120%资产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旬末平均余额/流动性负债旬末平均余额,25%备付金比例=备付金和库存现金/各项存款日均余额〉5%单个贷款比例=对同一借款客户贷款余额/资本总额<15%拆借资金比例=拆入资金旬末平均余额/各项存款旬末平均余额<4%对股东贷款比例=对股东贷款余额/该股东已缴股金余额<100%贷款质量指标逾期贷款比率=逾期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平均余额<8%呆滞贷款比率=呆滞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末平均余额<5%呆账贷款比率=呆帐贷款月末平均余额/各项贷款月平均余额<2%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银行宏观监管及自身管理的重要工具,它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案例资料推动银行有效管理账户利率风险P233-236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复习思考.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1理论与负债管理理论各自强调的重心是什么?这些理论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背景有什么关系?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技术方法侧重于银
2.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管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简述利率敏感性缺口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3优缺点?.什么是持续期持续期缺口管理与利率4敏感性缺口管理有什么不同其优缺点如何作业安排第和题P20146总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而根据这个稳定的余额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没有考虑到贷款自我清偿的外部条件银行贷款的自我清偿是要以商品能够及时销售为条件的,但在经济萧条时期,即使是短期贷款也会因为企业商品找不到买主而不能做到自我清偿.资产转换理论2基本观点1资产转换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莫尔顿于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1918一篇论文《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其资产的变现能力为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来应付提存的需要,商业银行最好将资金购买那些可迅速出售的可转换的资产,这类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银行可以迅速地转化为现金,从而保证银行流动性的要求历史背景2该理论的出笼与短期证券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政府借债的需求剧增,银行持有了大量的政府债券,而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尤其是证券二级市场的扩大与发展,使得银行有了一个大量吞吐其证券的场所从而使人们对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有了一个新认识,于是资产转换理论也就因此应运而生了历史作用3资产转移理论的出现,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为银行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找到一个新方法银行不必一定要要求贷款保持高流动性的压力,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性贷款,以获得更多收益其次,兼顾了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双重要求按此理论,银行可以减少现金等非盈利性资产的占用,而将一部分现金转为有价证券,这既可以增加银行的盈利,又能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最后,促进了二级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扩大资产转换理论的产生与证券二级市场的发展有关,但反过来,资产转换理论的运用又促进了证券二级的扩大与发展历史局限4T过分依赖于银行之外的市场,艮唯赖于第三者的购买,片面强调证券的转手,而忽略证券和贷款资产的真正质量,这样一来,银行比较被动二是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环境的制约,一旦出现经济萧条,证券价格大跌,银行持有的证券将难以转手,资产的流动性就无法保证,银行就会因此遭受损失.预期收入理论3基本观点1预期收入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普鲁克诺于年在《定期放款与银行流动性理1949论》一书中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银行贷款本身并不能做到自动清偿,其清偿变现是依赖于借款人将来的或预期的收入如果一项贷款或投资的O未来收入是有保证的,那么哪怕贷款期限较长,银行仍然可以保持流动性;相反,如果一项贷款和投资其未来收入是没有保证的那么即麒眼病,也不能保证银行贷款的到期收回,进而也就不可能保证银行的流动性因此,商业银行除了发放短期贷款,经营短期证券作为银行资产流动性的第二准备外,还可以对一些未来收入有保证的项目发放中长期贷款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仅有短期的,而且也有长期的;不仅有生产的,而且有消费的同时商业银行与其它金融机构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开拓业务新领域止匕外,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鼓励人们举债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也开始接受这一观念在这种情况下,预期收入理论就开始出现了积极作用3预期收入理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指出了银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原因,深化了对于贷款清偿的认识,明确提出了贷款的清偿来源是借款人的獭收入,这是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重大进步其次,促进了银行贷款形式的多样化,加强了商业银行的在国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