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6页未读,继续阅读
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手术及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加强我院各级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的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要及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经院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及有创操作分级手术及有创操作指各种开放性手术、腔镜手术及介入治疗(以下统称手术)依据其技术难度、复杂性和风险度,将手术分为四级(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手术权限为两级)
(一)一级手术技术难度较低、手术过程简单、风险度较小的各种手术
(二)二级手术技术难度一般、手术过程不复杂、风险度中等的各种手术
二、手术医师分级依据其卫生技术资格、受聘技术职务及从事相应技术岗位工作的年限等,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获得临床本科学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曾从事住院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手术及操作名称序号手术分级1阑尾切除术一级2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一级3肛周脓肿穿刺抽吸术一级4肛屡切除术一级5腹股沟疝修补术一级6胸腔闭式引流术一级7胸壁肿瘤切除术一级8胸腔穿刺术一级9门诊、急诊、中小面积创伤清创术一级10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一级11简单手外伤处理一级12胃肠镜一级13胸腔穿刺术一级14腹腔穿刺操作技术一级15门诊、急诊、中小面积创伤清创术一级16脓肿单纯切开引流术一级17简单手外伤处理一级18胃肠镜一级19上环、取环、人工流产、药物流产一级20诊断性刮宫一级21前庭腺脓肿切开引流术一级22巴氏腺类肿切开术一级23局麻一级24神经阻滞麻醉一级25骨牵引术一级26常见骨折手法复位术一级27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一级28筋膜缝合术一级29皮肤和皮下组织脓肿抽吸术一级30皮肤和皮下组织血肿抽吸术一级31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引流术一级32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异物取出术一级33皮肤和皮下坏死组织切除清创术一级34甲床去除术一级35拔甲术一级36皮肤和皮下组织非切除性清创一级37皮下组织病损切除术一级38皮肤缝合术一级39清洁伤口一级40外固定置换一级41伤口填塞物置换一级42缝线去除一级43导尿管去除一级44石膏外固定去除一级45洁牙一级46拔牙术一级47阻生齿拔除术一级48牙齿充填一级49牙齿修复一级50牙固定桥安装一级51牙活动桥安装一级52根管治疗伴冲洗术一级53牙龈脓肿切开术一级54牙齿充填一级55牙齿修复一级56牙固定桥安装一级57牙活动桥安装一级58根管治疗伴冲洗术一级59牙龈脓肿切开术一级60心肺复苏一级61电除颤一级患者术前评估制度
一、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有资质的医师、护士及相关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病情评估
二、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心理和生理状况、营养状况、治疗依从情况、家庭支持情况、医患沟通及自理能力等,以此为依据,制定适宜有效的的诊疗方案,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三、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所有住院患者评估、手术前评估、麻醉评估、手术后评估、危重病人评估、住院患者再评估、住院前评估等
四、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对患者的评估普通患者病情评估应在8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应该1小时内完成,ICU患者应在15分钟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五、执行患者病情评估人员的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指导下,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书写医嘱和病历
2.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患者变化及疾病诊疗流程,适时地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3.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患者隐私
4.评估结果应当告知患者或委托人,患者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患者委托的家属或直系家属,同时医院启用住院病人(或家属)知情谈话记录,对住院患者入院后、住院病程、出院前必须要有三次谈话记录,评估结果必须在三次谈话记录中焦准确的体现
5.积极参加患者病情评估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掌握专门的病情知识和技能,定期参与考核,持续改进评估质量
六、医师对患者病情评估
1.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评估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
2.按照相关灰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入院记录等病历书写新入院患者还应在首次病程记录中进行首次患者病情评估及病历分型病友规范的记录
3.手术(或介入诊疗)患者还应在术前依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进行术前评估
4.患者入院后发生病重、病危等特殊情况的,主管医师应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科室应组织再次评估必要时申请全院会诊,进行集体评估
5.住院患者230天的患者、15天内再次住院患者、再次手术患者,主管医师应按照相应的评估要求进行病情评估,重点针对患者长期住院、再次入院、再次手术原因进行评估
6.患者入院经正确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继续治疗或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7.对出院患者要进行出院前评估,完成出院记录,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现状、治疗效果、随访事项、饮食注意事项、康复注意事项及未解决的问题等
8.入院48小时主治医师和72小时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查房时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评估,并将病情结果记录与病程记录中,记录必须要标明“病情评估”字样
9.患者入院第8天,必须由上级医师再次对患者病情评估,并在查房记录中进行记录,并在查房记录中进行记录10•档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更重要医嘱及患者实行重大操作(如血透、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等)、手术前及手术后第一日均要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在病程记录中完整记录
11.专科病历必须在转出、转入记录中记录对患者的病情评估,转入病历视为新入院病历,转入后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必须在48小时或72小时内要对患者病情再次评估并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七、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评估
1.初次评估
(1)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完成初次评估并记录,主要内容包括
①生理状态
②心理状态
③费用支付及经济状况
④营养状态
⑤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
⑥患者安全
⑦家庭支持
⑧教育需求
⑨疼痛和症状的管理⑩出院后照顾着和居住情况
(2)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治疗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并提供必要的教育及帮助
2.再次评估
(1)护士至少每班对危重、手术前一天、手术当天、术后三天内患者进行评估、记录,主要内容
①按已注定其测量生命体征
②生理状态
③心理状态
④营养状态
⑤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
⑥患者安全
⑦家庭支持
⑧教育需求
⑨疼痛和症状管理⑩治疗依从性
(2)在下列情况下,需对患者及时评估及记录;评估重点内容按医嘱及病情需要决定
①判断患者对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反应;
②病情变化
③创伤性检查
④镇静/麻醉前后
八、教育监督考核机制
1.对于具备患者病情评估资质的临床医师及其他岗位卫生技术人员,由医务股、护理部每年组织上2次患者病情评估培训和教育,提高评估工作质量
2.本制度执行情况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中,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和奖金挂钩
3.医务股、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对患者病情评估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并限期整改
4.对于在执行患者病情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重大失误,造成恶劣影响者,相关职能部门将根据医院相关规定严肃规定术前讨论制度
1、凡重大、疑难、新开展、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及二级以上择期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二级以上急诊手术无条件进行常规术前讨论时,应由主管医师召集至少一名三年以上的主治医师参加讨论,由职称最高者担任主持人,讨论结果向科主任汇报
2、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在医疗组内进行,由医疗组长主持,参加人员为医疗组成员,必要时通知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3、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手术、重大手术、疑难手术、外请专家进行的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的术前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全科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主持人根据需要确定其他应参加讨论的人员,如麻醉医师、医技专业、其它临床人员、管理人员等
4、讨论前,主管医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病历、影像学资料、各种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等,同时将病情提前通知参加讨论的人员,疑难病例应提前一天请相关专业会诊
5、术前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手术风险评估、术前准备情况、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及拟施麻醉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中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是否需分次完成手术、手术后观察注意事项及护理要求、手术后治疗措施、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参加手术和麻醉的人员等
6、主管医师在术前讨论会上,应首先就上述内容筒明扼要地提出初步意见,然后逐一讨论研究参加讨论人员应认真检查患者,详细分析病情及辅诊资料,提出各自意见
7、主持人应在最后就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决定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者和参加手术人员以及其他事项,指定相关人员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为重大手术,应安排专人提前填写《手术报告审批单》《手术报告审批单》一式两份,一份保存于病历中,一份上报医务部备案
8、术前讨论结束后,主管医师应根据《手术风险评估制度》认真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
9、非急诊手术的术前讨论应在手术前1—3天内完成术前讨论结束后五天内实施手术的,手术医师应在手术前一日对患者病情进行重新评估,将评估结果报科主任,由科主任确定是否重新进行术前讨论术前讨论结束五天后仍未实施手术者,在实施手术前必须重新进行术前讨论
10、二级手术的术前讨论意见应由主管医师归纳记录到术前小结中,手术者负责审签三级以上手术、新开展手术、重大手术、疑难手术、诊断未确定的探查手术的术前讨论应由专人记录在病例讨论记录本中,讨论结束时记录人签字、主持人审签主管医师根据讨论内容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经主持人审签后列入病历之中新入院急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意见应由主管医师归纳记录到术前小结中
11、术前讨论程序
(一)患者主管医师汇报病历内容,提出手术指征,汇报术前准备情况
(二)医疗组主治医师或组长报告医疗组意见,包括术式选择、麻醉选择,简要手术步骤、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处理
(三)全科讨论
(四)主持人总结
(五)患者主管医师根据讨论内容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由主持人审签
2、主治医师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或获得临床本科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岗位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副主任医师从事副主任医师岗位工作3年以内
三、各级医师手术权限
(一)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逐步开展一级手术
(二)主治医师在上级医师临场指导下可主持二级手术.
(三)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拟施行的不同级别手术以及不同情况、不同类别手术的审批权限
(一)常规手术
1、一级手术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并可签发手术通知单
2、二级手术科主任审批,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手术通知单
(二)急诊手术预期手术的级别在值班医生手术权限级别内时,可由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报批并施行手术
五、具体实施手术的相关规定
(一)二级手术必须有科室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一名以上的医Q O OOpQ.…手术前患者病情评估表姓名性别年龄岁科另小床号住院号患者一般情况主要诊断联系电话手术需要性评分口1级不手术将有生命危险者为3分;口11级严重痛苦影响生(得分)活者为2分;□ill级一般功能欠缺者为1分,;□IV级手术毫无意义者为分,口1级术后彻底解决问题者为3分,;预期手术效果评分口11级术后能基本解决问题者为2分;(得分)□ill级术后解决问题不明显或会带来其它副作用者为1分;□W级根本无法解决问题者0分口1级手术有把握,发生意外可能性不大为3分;口11级手术存在一般的危险性为2分;手术风险性评分口山级手术风险性高,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为1分;(得分)□IV级虽经手术但仍无成活可能者为0分评估医师年月日科室评估意见科主任年月曰医院评估意见院长年月曰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手术知情同意制度
一、认真履行知情同意手续,既是法律赋予患者的权利,也是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法定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患者知情同意权与医务人员告知义务的关系,是密切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
二、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有义务告知患者的主要内容包括
1、医院的基本情况、主要医务人员的职称、学术专长等;
2、医院规章制度中与患者诊疗工作有利益关系的内容;
3、疾病诊断,可能的病因,病情程度及发展情况,需要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及相应的后果等;
4、诊疗措施,诊疗方法的准确性,有无副作用,检查结果对诊断的必要性、作用等;
5、手术的目的、方法、成功率、预期效果以及术中可能预料的后果、潜在危险等;
6、预计需支付的费用;
7、出现医疗纠纷的解决程序
三、对操作简单、无严格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有创检查、治疗,向患者交代检查、治疗的意义并征得同意后,可以不履行书面告知手续,如周围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
四、对操作过程较为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治疗后果难以准确判定的有创检查、治疗,必须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主要包括
1、手术同意书必须由术者或第一助手亲自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并签字,其中一类手术、部分二类手术及疑难手术必须由副主任医师(含)以上人员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并签字
2、麻醉同意书应由实施麻醉的医师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并签字
3、输血同意书患者需要输血时,由主管主治医师向患者和家属告知并签字;紧急情况下,可由医师或值班医师进行告知并签字
4、介入检查、治疗同意书由术者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
5、术中告知术中出现意外情况及术中改变手术方式时,必须由术者或副主任医师(含)以上人员向患者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
6、有创检查和治疗告知由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
7、使用高质、高耗医用材料告知由主管主治医师(含)以上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
8、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告知应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含)以上人员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告知并签字
五、患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的,要求患者具有行使知情同意权的资格,即患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当患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知情同意权必须由患者本人作出方为有效,其他人员不得代为行使,其他情况应由授权委托代理人来代为行使
六、患方履行知情同意手续的人员顺序
1、应由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委托人行使,委托代理人应按照患者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的先后顺序依次担任;无直系或近亲属的患者,可由所在单位、街道办事处或村民委员会指定人员担任;
2、患者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不违反保护性医疗制度时,由本人履行书面签字手续;
3、患者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需采取保护性医疗制度时,应采取授权委托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
4、患者虽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不能理解诊疗的内容和程序,不能权衡利弊得失,不能对所用诊疗方案做出评价,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做出决定,不能理解自己所决定的行为将产生的后果,由委托代理人行使
5、对于不能完全行使民事行为能力的昏迷患者、精神病发作期患者、痴呆、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由符合法律规定的人员代为行使;
6、患者委托代理人时,应由患者本人和拟委托代理人共同签署《授权委托代理书》,被委托人应向医疗机构提交个人身份证、证明与患者关系的户籍材料等
七、特殊情况下的知情同意手续处理方法
1、对急诊、危重患者、拟实施抢救性的手术、有创检查、治疗、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实施麻醉时,在患者本人无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又与亲属无法取得联系,或其亲属短时间内不能来医院履行有关手续且病情又不允许等待时,应由经治医师提出医疗处置方案,经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疗主管部门或院领导批准实施
2、在患者不能行使民事行为能力时,如出现患者亲属不同意拟对患者实施的抢救性治疗措施,由经治医师明确告知不接受抢救性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以及医院对此不承担责任,并详细记录,医患双方签名后存入病历档案,方可同意患者亲属的要求
3、对急诊、危重患者正在实施抢救性治疗措施,患者亲属要求终止治疗,但患者又不能行使民事行为能力时的处置要求接患者出院的参照第
(2)条处理,但科室谈话人员应是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对于人工辅助器械维持生命的患者,其亲属要求继续留院诊疗,但又要求停止人工辅助器械者,医务人员应当拒绝其要求
4、拟行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的患者,应办理知情同意手续术中临时决定实施该项检查,由术者或指定医师与患者亲属补办接受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知情同意手续
5、尸检的知情同意所有死亡患者均应由医务人员向患方提出尸检的要求,履行尸检的知情同意手续对拒绝尸检又不签字者,由经办医师将谈话内容、时间、地点以及参加人员等情况记录在病历上;患方对患者死因有异议的,必须向患方明确提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尸检的要求附患者知情同意流程图知情权和同意权医院有告知知情同意义务常规告知特殊告知患方必须有本人或近亲属或其指定的代理人签字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To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及全身情况分析少量出血仅伤口敷料或引流管内有少量鲜血,全身无失血性休克,经更换敷料、加压包扎或全身使用止血药即可出血量大术后短期出现胸闷、脉速、烦躁、面色苍白、上肢湿冷、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内出血和休克表现除迅速加快输液、补液等积极抗休克治疗外,还应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一)病因与无菌技术不严或病人的体质和病变的性质有一定关系,再加上禁食、营养不良、合并贫血、糖尿病、肥胖脂肪液化等有关切口感染发生的时间大多在术后35天,个别〜发生较晚,在34周后腹部切口感染的病源菌具有内源性和混〜合性的特点,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肠道内的无芽胞厌氧菌,特别是脆弱类杆菌,受到临床的重视
(二)临床表现手术后3-4天,已经正常的体温重新上升,应首先想到切口的感染如同时出现切口的胀痛和跳痛,应立即进行检查切口局部肿胀、发红、有明显的压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由缝合针眼溢出,均说明已发生感染少数病人可伴有全身症状,有时因感染的位置较深,不易早期发现
(三)防治措施术前完善皮肤和肠道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技术的精细严格止血,避免切口渗血、血肿;加强手术前、后处理,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抗感染能力;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无污染;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严格执行洗手制度,更换敷料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感染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吸收切口已化脓时,应立即折除缝合线,扩开切口充分引流,并剪去已经坏死的皮下组织、肌膜和腱膜脓汁应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种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选用有效抗菌药物提供依据为缩短治疗时间,可加强交换敷料后肉芽新鲜的创面行二期缝合
三、切口裂开
(一)病因切口裂开主要发生在腹部及邻近关节处的手术切口裂开的时间大多在术后『2周左右,与下列因素有关
(1)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慢性贫血等,术后切口愈合不佳;
(2)切口局部张力过大,切口的血肿和化脓师参加
(二)一级手术应有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一名以上的医师参加
六、手术过程管理规范
(一).凡需住院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手术前各项检查,明确诊断,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后,方可决定手术,科室要严格遵照各级医师手术范围合理安排手术人员
(二).手术前,负责医师填写好手术知情同意书(协议书),患者填写委托书者,可由被委托人签署.患者危重急需手术,但无行为能力且家属不在时,由科室或急诊值班医师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领导,批准后方可手术,但病历中必须详细记录以便备查
(三).凡住院施行的手术,手术前负责医师都要写好术前小结,并由上级医师阅批后签字
(四).急症手术,负责医师及时通知护理部做好术前准备,护理部及麻醉医师应积极主动配合急诊手术,不准无故刁难,推脱或拒绝
(五).手术前麻醉师必须检查手术的患者,如术前准备不符合麻醉要求,麻醉师有权决定延期手术
(六).各级医师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进行手术
(七).参加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定,术前认感染;
(3)缝线过细,缝扎不紧,麻醉不满意情况下缝合时腹膜被撕破;
(4)突然咳嗽、用力排便和呕吐,术后胃肠胀气
(二)临床表现病人在一次突然腹部用力后,随之切口疼痛并有血性渗出,有时甚至能听到切口崩裂的响声严重时,有内脏由裂开的切口脱出,常见为大网膜和小肠神,可发生休克检查时可见腹部切口有不同程度的裂开,裂开可分为两大类
(1)完全性裂开一指腹均各层组织均已裂开,伴内脏脱出;
(2)部分性裂开一皮肤缝合完好,皮下各层裂开,故无内脏外露
(三)防治措施纠正病人的营养状况,老年病人切口采用减张缝合法,术后腹部应用腹带适当包扎等,可减少切口裂开的机会如切口已裂开,无论是完全性或部分性,只要没有感染,均应立即手术,在腹肌完全松驰的情况下,重新逐层缝合腹壁,并加减张合线
(一)病因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反应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以及损伤组织的愈合时间将疼痛划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急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短于1个月,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慢性疼痛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在原发疾病或组织损伤愈合后持续存在术后疼痛postoperative pain是手术后即刻发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续不超过7天,其性质为急性伤害性疼痛.也是临床最常见和最需紧急处理的急性疼痛术后疼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状态下充分被控制,可能发展为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其性质也可能转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或混合性疼痛研究表明小至腹股沟病修补术,大到体外循环等大手术.都可发生cpsp,其发生率高达2%-56%,持续疼痛达半年甚至数十年CPSP形成的易发因素包括术前有长于1个月的中到重度疼痛、精神易激、抑郁和多次手术史;术中或术后损伤神经;采用放疗、化疗等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术后疼痛控制不佳和精神抑郁二临床表现患者术后疼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麻醉后24小时、术后2-3天以及术后3-4天疼痛第一阶段主要是手术的切口疼痛,通常50%的患者在这个期间感到剧烈疼感,并且精神受到极大折磨;第二阶段主要是切口张力增加引起的疼痛,第三阶段主要是由肠道蠕动引起术后疼痛及其应激反应,将对机体多个方面带来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术后康复术后疼痛导致的机体病理生理改变不容轻视,它不但使循环、嗯吸、消化、内分泌、免疫、凝血等系统发生改变,而且剧烈的疼痛可以造成精神创伤,可带来焦虑、恐惧、失眠,产生无助感这些改变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对手术预后有明显不利影响
(三)防治措施
1、术前指导对已确定手术时间的患者即开始术前指导,应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对手术治疗所产生的心理活动,每个患者的个性、职业、文化修养不同,产生心理反应的嫄因也不完全一样,应针对性地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同时还需结合患者的病种,讲解手术目的、方式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尤其对手术后留置的引流管的种类、目的、时间、引流部位将会出现怎样的疼痛,体位变动、牵拉切口、咳嗽等均可诱发疼痛等情况向患者说明,并将缓解疼痛的方法告诉患者,让他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双向信息交流术前一定要告诉患者关于术后镇痛的知识,让他们理解使用太多的止痛药有害处,还须说明一旦疼痛严重,就需要多用药物,并且难以控制,所以要告诉患者在疼痛变为严重之前,报告医生、护土还可利用患者间的交流,把术后患者介绍给术前患者,前者可以向后者生动讲解术后疼痛、放置及拔出引流管时疼痛的情况,使后者对术后疼痛有所准备
3、术后疼痛与焦虑情绪焦虑情绪为外科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反应,这与患者术前心理准备不充分、术后躯体不适、对预后缺乏信心,容易产生疑虑有关疼痛可因焦虑加剧,焦虑与疼痛反应呈显着正相关,因此,术后疼痛程度有随焦虑情绪增加而增强的趋势
4、术后疼痛的观察
4.1疼痛时的体征术后的患者通常在麻醉药对机体作用逐渐消失时,感觉开始恢复,疼痛逐渐加剧,多出现痛苦面容,脸色苍白,血压上升,脉搏加快,嗖吸急促等种种体征表现为出汗、呻吟,辗转不安,不敢移动身体,不敢用力咳嗽全麻患者在术后26h疼痛最剧烈,而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612h最明显,〜〜2472h逐渐减轻,如继续加居必须考虑到体内有缝合不全、出血、〜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对患者身体变化的观察不容忽视
4.2患者因术式不同,术后疼痛程度也不同剖胸术和上腹部手术,因切口深,并受嗯吸运动影响,故而疼痛剧烈;阑尾、疝及四肢浅部手术,术后疼痛较轻
4.3疼痛的阈值,年轻人比老年人疼痛更敏感
5、术后疼痛的评估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有个体差异,由于各种状态和条件既复杂又相关,客观地判断疼痛的程度较难,重要的是具有早期发现疼痛,收集信息的能力,只有对其作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护士经常利用自己的判断力,依靠一些生理指征和行为作为评估标准,这样有时会造成误导或不准确,正确的评估工具可通过减少错误偏差的机会,使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评估
5.1自我评估
5.
1.1根据患者的主观描述对疼痛进行评估,简单的010〜级标准适用于6岁以上患者,其标准顺序依次为轻微疼痛14级〜(如不适、重物压迫感、钝性痛和炎性痛),中度疼痛56级(如〜跳痛和痉挛、烧灼感、挤压痛和刺痛、触痛和压痛),严重疼痛79级(如妨碍正常活动),剧烈疼痛为为级(无法控制)〜
5.
1.2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法
5.2行为评估
5.3生理变化测量
6、术后疼痛的缓解术后疼痛的患者不愿咳嗽、深嗖吸和翻身,易导致肺不张、血栓、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因而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克服上述并发症,对患者的顺利康复及缩短住院日期有显着意义
6.1体位变换术中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引起疼痛并不少见,术后保持舒适卧位,不仅可缓解疼痛,而且可促进嗯吸循环
6.2平衡镇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能由单一的药物达到,用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相配合,以改善镇痛效果,减少药量和不良反应,起到良好的平衡镇痛作用例如用阿片类药复合非南炎抗炎剂NSAIDS,能降低阿片类药量的30%50%,减少阿片类药抑制嗯吸〜的不良反应
6.3患者自控镇痛PCAPCA是用一种新型的注射泵将镇痛药物由患者按需注射而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一种方法PCA泵使用时机和剂量在麻醉医生设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避免疼痛和镇痛大幅度波动,患者有一种主动参与感,有利于全身情况的恢复
6.4非药物辅助治疗非药物的镇痛方法对机体无损伤性,更倾向于机体、思维、精神叁者的统一,适应患者的整体需要
6.
4.1周围环境不良可诱发或增加术后疼痛,应调整环境以缓解疼痛
6.
4.2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镇痛效果,可试用非传统的护理方法,将意象、音乐、松弛、体位保护等与常规的镇痛方法联合使用,增强常规方法的镇痛效果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一)病因水电解质的紊乱,麻醉口罩下加压呼吸时大量氧气灌入胃内,腹部术后持续性幽门痉挛,严重感染和休克等,均能诱发急性胃扩张发病后胃壁张力降低,静脉回流障碍,大量体液与电解质进入胃内,使胃容量迅速、急据增加,胃腔扩大
(二)临床表现病人觉上腹饱胀和重物感,呈进行性加重频繁、无力的呕吐,每次呕吐物的量很少,呕吐后自觉症状不减轻,呕吐物为棕绿色或褐色,潜血阳性严重者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迅速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调,甚至发生休克查体见上腹部或全腹部膨隆,伴压痛,振水音阳性胃管减压时,可吸出大量胃液,随后腹胀有所减轻
(三)防治措施腹部手术后应保持胃肠减压管的通畅,是预防急性胃扩张的主要措施治疗的方法立即更换口径较大的胃管,彻底减压,并持续3-4天,以保证胃壁张力的完全恢复同时应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必要时输入适量的全血或血浆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一)病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中以肺不张最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吸烟的病人,常伴有慢性气管炎,呼吸道内分泌物较多而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止痛药和镇静剂,又抑制了呼吸道的排痰功能切口疼痛、术后胃肠胀气和长期卧床,使肺的扩张受到影响过于粘稠的分泌物无力咳出时,可阻塞小支气管,所属肺泡内的空气被完全吸收后,肺组织萎陷轻者仅限于肺底部,严重者有大块肺组织萎陷,使纵隔拉向患侧,引起呼吸功能障碍肺不张常常伴有肺部的感染,使病情更加严重
(二)临床表现少数病人仅在胸片上显示有肺不张,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多数病人表现为术后2-3天开始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严重者伴有紫细、缺氧,甚至血压下降病人常有咳嗽,但粘稠痰液不易咳出合并感染时,出现体温升高,白细胞总数增加等患侧肺叩诊发实,呼吸音消失,有时呈管状呼吸音胸部透视或拍片,即可确诊
(三)防治措施预防的环节是术前「2周严格禁烟,并积极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术后强调早期活动,帮助病人咳嗽,排出粘痰;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肠胀气对呼吸的影响想尽一切办法清除支气管的粘痰是治疗的关键,口服祛痰剂,定时作雾化吸入可使粘痰变稀,容易咳出必要时经导管行气管内吸痰,或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吸出粘稠痰重危或昏迷病人,因无法咳嗽,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术合并肺部感染时,可适当应用抗菌素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一)病因深静脉血栓(deep veinthrombosis,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好发部位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胭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胭静脉以下肢近端DVT是肺栓塞栓子的主要来源下肢深静脉内血栓形成的关因素有术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手术创伤和组织的破坏后,大量凝血物质进入血流;盆腔和下腹部手术,可引起静脉壁的损伤,有利于血栓的形成;严重的脱水,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栓好发于下肢的深静脉内,尤其是多见于左侧腓肠肌静脉丛内,栓子可向上蔓延到股静脉和骼静脉内已经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可引起肺梗塞或致死性的肺动脉栓塞
(二)临床表现DVT主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征呈阳性(患肢仲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严重的下肢DVT患者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股白肿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胭窝、小腿后方均有压痛,皮肤苍白,伴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股青肿是下肢DVT最严重的情况,由于骼股静脉及其侧支全部被血栓堵塞,静脉回流严重受阻,组织张力极高,导致下肢动脉痉挛,肢体缺血;临床表现为患肢剧痛,皮肤发亮呈青紫色、皮温低伴有水疤,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全身反应强烈,体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体克和静脉性坏疽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PE的临床表现DVT慢性期可发生PTS主要症状是下肢肿胀、疼痛(严重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变化),体征包括下肢水肿、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严重者出现足靴区的脂性硬皮病和溃疡PTS发生率为20%~50%
(三)防治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早期症状;
2、做好健康宣教;
3、促进血液回流;
4、防止血液的高凝状态
(1)有高凝状态的倾向者:应进行必要的化验检查常用检查出凝血时间,D-二聚体
(2)静脉补液补充足够的液体,纠正脱水,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血液浓缩
(3)平衡膳食选择清淡低脂食品,低脂和新鲜蔬菜和水果均含有丰富的嗽嗪,它可使血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后,方可手术.对违反制度以及不按无菌技术进行操作的医务人员,护士长有权停止手术,并根据情节及造成的后果追究个人责任
(八).手术中,术者和助手应密切配合.参加手术人员在术中对患者应高度负责,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在患者紧张状态下更应严格执行医疗保护性制度.台上会诊时,有关人员应随请随到,如发生意外,台上和台下医务人员要积极采取措施,由主刀医师负责组织抢救,并酌情请示上级医师或报告有关领导协助处理.手术当中主刀或助手发生意外(如晕倒等情况),由在场的最高职称人员决定替代人员或启动人员紧急替代程序
(九).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缝合前,术者和助手应仔细检查术野内是否有活动出血和异物存留.手术结束,要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手术情况做一全面严格检查
(十).患者手术后如病情允许,由负责医师及麻醉医师一同送回病房,手术医师应开好术后医嘱,并向病房值班人员交待注意事项
(十一).若遇特殊情况(例如急诊,病情不允许等),医师可超范围开展与其职,级不相称的手术,但应及时报请上级医师,给予指导或协助诊治
七、医务科负责监督检查,发现违反以上规定者,有权停止其手术并按有关规定处理小板下降50%以下,有利于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改变血粘稠度;每日饮水量〉1500mL,保证足够的液体量,防止血液浓缩
(4)药物预防目前证明对于高危手术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它可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不增加术中出血倾向;常用的药物口服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右旋糖酎40和
70、低剂量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早期治疗抗凝
(1)普通肝素;
(2)低分子肝素
(3)直接Ha因子抑制剂;
(4)间接Xa因子抑制剂;
(5)维生素K拮抗剂;
(6)直接Xa因子抑制剂;溶栓治疗
(1)溶栓药物尿激酶、重组链激酶
(2)溶栓方法导管接触性溶栓、系统溶栓手术取栓常用Fogarty导管经股静脉取出骼静脉血栓,用挤压驱栓或顺行取栓清除股胭静脉血栓(若出现股青肿时,应立即手术取栓对于发病7d以内的中央型或混合型DVT患者,全身情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也可行手术取栓)合并骼静脉狭窄或闭塞的处理骼静脉狭窄或闭塞在DVT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导管溶栓或手术取栓后同时矫正器静脉狭窄或闭塞,可以提高通畅率,改善治疗效果,减少PTS的发生(成功行导管溶栓或切开取栓后,造影发现能静脉狭窄>50%,建议首选球囊扩张和(或)支架置入术,必要时采用外科手术解除骼静脉阻塞)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指征下腔静脉滤器可以预防和减少PE的发生,长期置入导致的下腔静脉阻塞和较高的深静脉血栓复发率等并发症亦逐渐引起关注(对多数DVT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下腔静脉滤器;对于有抗凝治疗禁忌证或有并发症,或在充分抗凝治疗的情况下仍发生PE者,建议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下列情况可以考虑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1)骼、股静脉或下腔静脉内有漂浮血栓;
(2)急性DVT,拟行导管溶栓或手术取栓等血栓清除术者其他治疗
(1)静脉血管活性药物如黄酮类、七叶皂或类等前者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从而改善症状后者具有抗炎、减少渗出、增加静脉血管张力、改善血液循环、保护血管壁等作用
(2)物理治疗包括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又称循环驱动治疗)两者均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淤血和水肿,是预防DVT发生和复发的重要措施对于慢性期患者,建议服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并长期使用弹力袜;有条件者,可使用肢体循环促进装置辅助治疗
八、术后肺栓塞
(一)病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其年发病率为100-200/10万,为第三大常见心血管疾病其中急性肺栓塞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其发病、死亡及住院的主要因素由于长时间卧床,下肢血流缓慢,故会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最常发生在患者卧床一段时间后初次下地活动时会使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从而发生肺栓塞
(二)临床表现PE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特异性不强,很可能漏诊患者临床表现提示PE时,须立即行进一步客观检查尽管PE的症状、临床表现和常规检查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综合临床判断和预测评分两个方面可帮助我们区分PE的疑似患者,并在行特殊检查前初步估计PE的可能性,这样可提高PE的确诊率在特殊检查后(如CT检查后)PE确诊的概率不仅取决于诊断性检查本身,还取决于特殊检查前的评估,后者已成为所有PE诊断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三)防治措施预防卧床休息急性期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10T4天,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和导致其他部位的栓塞;下腔静脉滤网置入能有效的避免肺栓塞的发生;病情观察观察病人是否出现肺梗死三联征(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胸闷、血压下降、心悸等症状治疗:急性肺栓塞
1、一般处理对高度可疑或确诊PTE的患者,应进行严密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压、静脉压、心电图及血气的变化,对大面积PTE可收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 o为防止栓子再次脱落,要求绝对卧床,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对于有焦虑和惊恐症状的患者应予安慰并可适当使用镇静剂;胸痛者可予止痛剂;对于发热、咳嗽等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2、呼吸循环支持治疗对有低氧血症的患者,采用经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当合并严重的呼吸衰竭时,可使用经鼻或面罩无创性机械通气、或经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应避免做气管切开,以免在抗凝或溶栓过程中局部大量出血应用机械通气中需注意尽量减少正压通气对循环的不利影响
3、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小肺动脉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室功能,减少严重PTE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大面积PTE病例,即出现因栓塞所致休克和或低血压的病例;对于次大面积PTE,即血压正常,但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室运动功能减退,或临床上出现右心功能不全表现的病例,若无禁忌证,可以进行溶栓;对于血压和右室运动均正常的病例不推荐进行溶栓溶栓治疗宜高度个体化溶栓的时间窗一般定为14天以内,但鉴于可能存在血栓的动态形成过程,对溶栓的时间窗不作严格规定溶栓应尽可能在PTE确诊的前提下慎重进行对有溶栓指征的病例宜尽早开始溶栓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1、严重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例,若阻塞部位处于手术可及的肺动脉近端,可考虑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
2、介入治疗球囊扩张肺动脉成形术已有报道,但经验尚少;
3、口服华法林可以防止肺动脉血栓再形成和抑制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使用方法为
3.
05.Omg/d,〜根据INR调整剂量,保持INR为
2.0~
3.0;
4、存在反复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者,可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5、使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心力衰竭
九、术后尿潴留
(一)病因尿潴留是指膀胱内积满尿液,患者不能自行排出的病症是手术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术后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也是造成术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影响了疾病的转归文献报道手术后患者尿潴留发生率在38%50%之间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因素
1、心理因素排尿姿势改变;术后伤口疼痛的恐惧,思想紧张等抑制副交感神经致膀胱逼尿肌松弛乏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高,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2、术前用药术前为了减少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体液分泌,运用松弛平滑肌的药物,同时也造成膀胱逼尿肌松弛,故引起术后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如阿托品作为术前用药,是引起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麻醉原因硬膜外麻醉,除浸润阴部神经引起会阴感觉丧失及肛门括约肌松弛外,还能同时阻滞盆腔内脏神经引起膀胱平滑肌无力和尿道括约肌痉挛,以致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导致尿潴留
4、手术因素下腹部手术过程中对邻近组织的过度牵拉,导致组织损伤、水肿,使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反射性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导致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
(二)临床表现常常表现为膀胱内充满尿液不能排出,胀痛难忍,辗转不安,甚至大汉淋漓,有时从尿道溢出部分尿液,但不能减轻下腹部胀痛(必须指出的是,病人没有排尿不等于就是尿潴留)
(三)防治措施
(1)患者应稳定情绪,增加自行排尿的信心,因为焦虑/紧张更会加重尿道括约肌痉挛,使排尿困难
(2)病情允许时,可协助患者坐于床沿或下床站立排尿
(3)热敷(泌尿系统手术者除外)/按摩下腹部以诱导排尿,促使自行排尿
(4)采用以上措施无效时,可酌情行导尿术,导出尿液超过500ml时应留置尿管
十、术后腹腔感染
(一)病因生命系统分级为术后腹腔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说明病人术前的全身情况,与术后感染密切相关疾病良恶性与年龄因素也主要反映病人的全身状况,与生命系统分级有着因素间相关性手术部位是另一危险因素,腹腔脓肿引流术后再发腹腔感染的比例最高,其余依次为肝、胃、脾、胆道、结肠、阑尾和探查手术在本研究中,脓肿引流术后再发腹腔感染病例多为胰腺炎后感染,继发于坏死性胰腺炎的脓肿引流后再次形成感染灶的发生率为
32.6%
[4]文献报告肝切除术后胆瘦的发生率为
5.O3%,腹腔感染的发生率为
6.4%
(二)临床表现手术后腹腔感染主要表现为术后腹膜炎和腹腔脓肿,其发生率在2%左右因此,术后腹腔感染病人常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感染性中毒、腹部体征等它是腹部手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腹部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腹腔感染,临床处理较为棘手,重症者极易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病死率高达24%
(三)防治措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严格的无菌外科技术以及精湛的外科操作技术是预防术后腹腔感染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生术后腹腔感染,治疗原则上是积极消除引起腹膜炎的病因,并彻底清洗吸尽腹腔内存在的脓液和渗出液,或促使渗出液尽快吸收、局限或通过引流而消失,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变阶段、病人体质,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腹膜炎的治疗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一)非手术治疗
1.体位在无休克时病人应取半卧位,便于引流处理半卧位时要经常活动两下肢,改换受压部位,以防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
2.禁食对胃肠道穿孔病人必须绝对禁食,以减少胃肠道内容物继续漏出
3.胃肠减压可以减轻胃肠道膨胀,改善胃肠壁血运,减少胃肠内容物通过破口漏入腹腔
4.静脉输入晶体胶体液腹膜炎禁食患者必须通过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调对严重衰竭病人应多输点血和血浆,白蛋白以补充因腹腔渗出而丢失后蛋白,防止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5.补充热量与营养腹膜炎需要大量的热量与营养以补其需要,需给予复方氨基酸液以减轻体内蛋白的消耗,对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考虑深静脉高营养治疗
6.抗生素的应用早期即应选用大量广谱抗生素,之后再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加以调整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如氯霉素、氯林可霉素、甲硝嗖、庆大霉素、氨基芾青霉素等对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者可选用第三代头抱菌素,如菌必治等
7.镇痛对于诊断已经明确、治疗方法已经确定的病人,用杜冷丁或吗啡止痛但如果诊断尚未确定,病人还需要观察时,不宜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二)手术治疗
1.病灶处理手术清除感染源越早,患者预后愈好,原则上手术切口应该愈靠近病灶的部位愈好,以直切口为宜便于上下延长、并适合于改变手术方式
2.清理腹腔在消除病因后,应尽可能的吸尽腹腔内脓汁、清除腹腔内之食物和残渣、粪便、异物等
3.引流目的是使腹腔内继续产生的渗液通过引流物排出体外,以便残存的炎症得到控制,局限和消失防止腹腔脓肿的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手术后只要清洗干净,一般不须引流但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放置腹腔引流
①坏死病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大量坏死物质无法清除;
②手术部位有较多的渗液或渗血;
③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病因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占粘连性肠梗阻的20%63%,且随择期手术的增加而增加,〜其病死率为8%~13%术后肠梗阻的发病机制包括
①神经反射抑制在手术应激下,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肠蠕动受到抑制移行性运动综合波可作为特殊运动形式出现在胃和小肠,但由于结肠平滑肌缺乏缝隙连接不能形成蠕动合胞体,因而其蠕动更加依赖于交感神经系统的张力,所以易出现肠梗阻
②神经递质和炎症因子梗阻的程度与肠炎症反应程度相关,但炎症因子的致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围术期管理要注意麻醉及镇痛因素对术后的影响,使用胸部硬膜外麻醉可减少肠梗阻发生,而使用阿片类药物则可使肠蠕动减弱
(二)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主要体征有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肠型,腹部包块,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肠鸣音正常,气过水音
(三)防治措施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严格的无菌外科技术以及精湛的外科操作技术是预防术后肠梗阻的重要手段
1.粘连性肠梗阻
(1)非手术疗法对于单纯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特别是广泛粘连者,一般选用非手术治疗;对于单纯性肠梗阻可观察24〜48小时,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一般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
7.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2019年9月10日基础疗法包括禁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防治感染及毒血症还可采用中药及针刺疗法2手术疗法粘连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特别是闭襟性肠梗阻;或粘连性肠梗阻反复频繁发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时,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①粘连带或小片粘连行简单切断分离
②小范围局限紧密粘连成团的肠襟无法分离,或肠管已坏死者,可行肠切除吻合术,如肠管水肿明显,一期吻合困难,或病人术中情况欠佳,可先行造痿术
③如病人情况极差,或术中血压难以维持,可先行肠外置术
④肠襟紧密粘连又不能切除和分离者,可行梗阻部位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术
⑤广泛粘连而反复引起肠梗阻者可行肠排列术
2.绞窄性肠梗阻1绞窄性小肠梗阻,一经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术中根据绞窄原因决定手术方法2如病人情况极严重,肠管已坏死,而术中血压不能维持,可行肠外置术方法,待病情好转再行二期吻合术
3.
2.
2.8C1手术审批权限制度
一、手术分类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二、手术医师分级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规定手术医师分级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3、主治医师担任责任医师者,等同于低年资副主任医师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经医务部门或分管院长批准后,独立进行部分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经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独立完成已批准的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规范和执行手术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正常手术
1、甲类手术指经医务部门批准的已开展的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单一专业组的由责任医师)审批,报医务科备案特殊手术,由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科长或分管院长审批
2、乙类手术由科主任(单一专业组的由责任医师)审批
3、丙类手术由责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审批
4、丁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
(二)特殊手术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疑难、复杂、诊断不明及高风险的手术
6、请外院医师参加的手术以上手术,须经科内(单一专业组的组内)讨论,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科备案
(三)值班期间的急症或紧急手术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作出决定,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事后补办审批手续
五、麻醉科实施麻醉前应查看手术审批的落实情况
1、非急症手术在麻醉前要检查术前小结,如发现没有按规定的审批手续时,应缓接病人或暂不实施麻醉,等手术审批手续完备后再实施麻醉
2、急症手术时如出现违反规定者,应向手术者提出警告,如无效时应向科主任或医务科报告,但不要影响手术或抢救的进行
六、新开展甲类手术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务部门同意后报卫生主管部门批准后进行紧急情况时,需邀请上级医院会诊进行,术毕一周内补办书面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