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三节教师观
一、教师的概念及任务(单选).教师的概念1广义上,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都可以称之为教师狭义上,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教师的任务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具体任务如下⑴搞好教学,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要求教师明确教育的目的,全面完成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良好品德的任务⑵教师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这是教师经常性的工作之一教师通过日常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或指导课外活动、进行家访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⑶教师还要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要求学生,把握学生负担的合理性,过重的负担容易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⑷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更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1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通过自己的公正与无私、宽容与尊重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爱、扶助、引导去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从而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2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3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及其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丰富和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能力,因为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本土化和校本化课程的开发能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教师角色是开放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4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记忆口诀见(建设者和开发者)醋(引导者和促进者)放(社区型的开放教师)盐(研究者和实践者)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行为的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L.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还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2.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的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3能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新课程强调课程的综合,这种趋势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培养学生同时,4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合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尊重学生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再次,要在教育要求与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记忆口诀赞(赞赏)助(帮助)合(合作)反(反思)
四、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1教师劳动是复杂的脑力劳动⑴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⑵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学生,不仅有着先天素质的差异,还有后天环境造成的个性差异⑶教学任务的综合性教师要同时完成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和指导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协调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以指导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的运用教育教学规律⑴因材施教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充分的发展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及教材的理解,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其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选择最能奏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机智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的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劳动的主体性3教师劳动的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⑵1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教师所使用的教材、教具,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是示范型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型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型特点.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5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是指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也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相对稳定性决定的.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6教师劳动空间的广延性是指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这是由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的多样性决定的教师不能只在课内、校内发挥影响力,还要协调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影响,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教师劳动的长期性7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⑴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见效比较慢教师要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之后才能收到成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最好的写照⑵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教育的成效只能在学生未来发展的成就上得到体现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结束而消失,而是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教师劳动的间接性8教师劳动的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教师劳动的价值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的教师的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等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创造财富之后,教师的劳动价值才能得到体现.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9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1教0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由于学校教育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一阶段的教师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要融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教师劳动的个体和群体的统一性,要求教师既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素养⑴爱国守法一一基本要求L爱岗敬业——本质要求⑶关爱学生一一师德的灵魂2教书育人一一教师的天职⑸为人师表一一内在要求4⑹终身学习一一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知识素养2政治理论修养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领教育教学1⑵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为了搞好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必须精通该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师需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但要跨学科学习临近学科的知识,而且要跨领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3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科教材教法是教师首先要掌握的最为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4,能力素养3⑴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导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情况其次教师要具备分析和预测学生发展的能力再次,教师要具备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案,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指导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主要包括编制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运用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编写补充教材的能力,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能2力等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具备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体态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手段对教3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准确、简洁、有条理;二是流畅、明快、亲切;三是活泼、幽默、传神⑷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使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并具备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如绘制幻灯片、制作录音、录像带等组织管理能力首先,教师应具备计划能力,即根据学校安排和班级的实际,确定班级教育目标并指定实施计划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具有组织实施能力,即按既定的计划,组织人5力、物力、财力去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第三,教师应具有协调能力,即调节和处理集体内部、集体与集体之间各种矛盾的能力;第四,教师应具有常规管理能力,即对学生班级进行日常管理的能力;第五,教师应具有思想工作能力,即对学生的思想情况、特点、动机及其历史进行分析的能力,以及针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的能力⑹较高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突发性事件面前,在很短的时间内灵活、巧妙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学机智多发生在突发情况下,所以它所借助的出现机制是简捷跳跃式的直觉思维对于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教师要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判断发生问题行为的根源、目的和影响范围,并根据情况判断考虑、选择对策,尽力采用用于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自我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具有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7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教育科研能力研究者是新课改条件下形成的教师的新角色,为扮演好研究者角色,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科研能力
8.身体素养()心理素养教师心理素养是指一个优秀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4第一,高尚的师德高尚的师德应包括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团结协作等内容1第二,愉悦的情感教师情感的表达应具有时间上的一贯性和空间上的一致性,要求教师情感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气氛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人际交往包括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学校领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第四,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来自积极肯定的自我,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教师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协调一致的价值取向,融洽的师生关系⑵身体素质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的身体素质要全面发展,而重点应体现在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反应敏捷、精力充沛、耳聪目明、声音洪亮等方面健康的身体素质是教师诸多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思想政治、道德、科学文化、能力、心理等各种素质的物质基础
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专业理想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送教师发展的巨大动力.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耍的基本1知识
2.专业能力的提高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可分为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3,专业自我的形成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4
七、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师范教育(职前教育)师范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具有严格的组织和周密的计戈不仅可以帮助师范生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和教育学科知识基础,还可以帮助师范1生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另外还可通过提供教育实习机会帮助师范生提高教育实践能IJ,力.新教师入职指导(入职培训)新教师入职指导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安排有经验的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也可采用集中培训的方式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2.在职培训(在职教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为在I,职教师提供适应于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需要的继续教育,主要采取“理论学习、尝试实践、3反省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教师掌握不断涌现的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在职培训可以是业余进修,也可以是校本培训(如集体观摩、相互评课、相互研讨).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力图在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之间建立协作关系,以此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
4.同伴互助同伴互助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5多种手段开展的,旨在实现教师持续主动的自我提升、相互合作并共同进步的教学研究活动,以达到改善教学的目的同伴互助形式有沙龙会谈、同课异构、专业对话、教练型教师示范教学、微型教学、相互听课、彼此鼓励、彼此协助与反馈等•自我教育教师的自我教育就是专业化的自我建构,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6
八、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观摩可以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观摩,一般在观摩之前制定较详细的观察计划,确定观察的主要行
1.为对象、教育以及观察的大致程序,也可以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分析,需要培养、提高的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可以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洞察力.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微格教学可以使教师25-20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直接和深入,增强了改进教学的针对性,因而往往比正规课堂教学的经验更有效.进行专门训练要想促进教师的成长,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其中的关键程序包括每天进行回顾;有意义的呈现新材料;有效的指导课堂作业;布置家庭作业;每周、每月3都进行回顾.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意识水平来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手段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二4成长
九、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1.教师专业发展三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景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⑴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因而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想方设法控制学生,而不是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进步⑵关注情景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以及班级大小、时间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⑶关注学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教师专业发展五阶段理论美国的伯利纳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⑴新手教师阶段新手教师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理性化,在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处理问题;缺乏灵活性;刻板,处理问题时刻板的依靠特定的原则、规范和计划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需求是了解与教学有关的实际情况,熟悉具体的教学情境,积累教学经验3熟练新手教师阶段具有年的教学经验熟练新手教师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实践经验与课本知识逐渐整合,逐步掌握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知识与经2-3验有所提高,处理问题时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还缺乏一定的责任感⑶胜任型教师阶段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主要特征包括教学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表现出更多的责任心;教学行为还没有达到足够快捷、流畅和灵活的程度⑷业务精干型教师阶段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直觉判断能力;教学技能方面接近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已经达到了快捷、流程和灵活的程度⑸专家型教师阶段是教师发展的最终阶段主要特征包括处理问题的非理性倾向;对教学情境的观察与判断的直觉性;教学技能达到了完全自动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