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第三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第三季度)2015上半年,医务科先后次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督导,根据督导意见,为急诊科提供了相关改进措施,改进成效显著,但离二甲医院评审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二2甲评审在即,医务科本月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本年度第三季度医疗质量督察,评分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一图
二一、存在问题、急诊妇科、急诊儿科急诊门诊夜间无医师值班、缺少重大突发事件的抢救记录1未对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抢救工作进行评价
2、现场检查急诊绿色通道登记本,仍然存在患者漏登记以及未按急诊绿色通道流
3.程执行4检查二季度留观病历,有部分不合格,合格率为现场模拟急诊应急演练,部分医务人员反应能力不到位,呼叫个临床科室急
5.90%会诊,合格率为,现场跟随一急诊绿色通道患者进行检查,放射科未能
6.10在分钟内出具报告100%ct现场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呼吸机操作,有不合格现象30ct
二、原因分析
7.、急诊妇科、急诊儿科从相关临床科室抽调,我院妇产科、小儿科病患人数较多,医师在急诊值班排班困难
1、重大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救护车多将患者直接送入各相关专科,职能部门缺乏相关管理
2120、科室质控小组未能按要求真正开展质量监督与控制、评价工作急诊服务流程各相关部门人员未能真正学习相关规定要求3近期急诊人数激增,医师未按培训计划进行培训
4.
三、整改措施
5.、医务科督促妇科、儿科,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排急诊夜班、严格执行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规范急诊住院流程
1、科室质控小组履行职责,切实按照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行使监督管理,促2进质量与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3、继续对急诊服务流程各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对放射科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对急诊绿色通道患者严格按照要求分钟内4出具报告
530、急诊科加强对各种抢救设备以及技能的培训
四、总结6第三季度急诊科检查评分结果为分,急诊科经过整改后,成效较为明显,现阶段主要问题在于急诊科与院内各科室间的协调,以及多科室协调共同抢救危重患91者科室质量与控制小组已经开始在实际诊疗活动中发挥作用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和加强督查力度急诊科主管人员和医生继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急诊绿色通道的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医务科第二篇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2015-10-10检查总结2013(第一季度)为明确急诊科管理、急诊绿色通道质量与安全现状,按照医务科对重点部门管理的总体计划和要求,医务科本月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本年度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督察,检查评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一、存在问题、急诊科布局、设施设备部分不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未设置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工作未开展,无醒目的路标和标识,不方便和引导患者就诊;1抢救设备缺少呼吸机;抢救车部分急救药品放置不合理、科室重要抢救流程未上墙、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无主治医师主持,部分缺少抢救记录,现场提问医务人员院2内外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知晓率低,科室未真正培训
3、现场提问值班护士预检分诊制度知晓率低,科室未进行培训4急诊留观患者无超过小时患者,个别超过小时留观患者未执行分级查房制度
5.7224急诊科执行分区救治,黄区内设施不到位辅助科室对重点病种的服务时限知晓率低
6.“”现场模拟急会诊,呼叫个临床科室,合格率为,其中外一科会诊医师为
7.住院医师、外二科因手术未到场;
8.1080%现场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术,有不合格现象
二、原因分析
9.、急诊科处于老门诊楼,布局不合理,房屋不足医院对急诊科投入不足,缺少必要的抢救设备,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急诊预检分诊排班
1、急诊科自身管理不到位,缺少急诊管理经验,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不彻底、执行不到位
2、部分临床科室患者较多,医生忙于日常治疗工作,对急会诊不重视、个别医务人员作风懒散,不注重学习3
三、整改措施
4、医院增加对急诊科的投入,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重新布局,设置急诊留观病房、规范急诊流程,制作路标和标识,购买呼吸机、除颤仪等相关1抢救设备,全院调配护理人员经上级医院急诊急救培训后上岗、加强急诊科管理,组织急诊科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学习,加强全员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
2、科室危重患者管理应有专人管理,并作为重点事件在科周会上汇报,共同监督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
3、严格规范执行会诊制度,对违返制度的相关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四、总结4根据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急诊科所得分值较低,反映出我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十分薄弱,急诊科未能起到相应功能,科室主管人员对急诊科管理不到位,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科室主管人员和质控医生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不重视,其主要内容还是以召开会议形式为主,在实际诊疗活动中未能正真按程序执行,导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浮于形式我院目前处在积极准备二甲评审,急诊科现状与二甲要求相差甚远汇报院领导对急诊给予政策、人力、物力方面支持主管部门加大对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的动态监管和督查力度,继续实行每季度的专项抽查工作,急诊科主管人员和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不仅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医务科第三篇第二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2013-04-07检查总结2014(第二季度)为继续持续改进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与安全质量管理,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按照计划和要求,评审办组织专业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本年度第二季度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督察,检查结果如下所示
一、存在问题、急诊抢救工作检查发现急诊服务流程相关人员不熟悉;抢救记录部分记录不完整
1、急诊绿色通道已设置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人员不到位;抢救设备未全部在备用状态
2、科室重要抢救流程已上墙,科室医务人员未完全掌握、部分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记录有缺陷,记录不全、无上级医生签字等问题
3、未对急诊绿色通道患者进行流向情况分析
4、护理人员对预检分诊业务未能熟悉掌握
5、现场检查急诊绿色通道登记本,部分患者漏登记,未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执6行
7、检查留观病历,有部分不合格,合格率为现场模拟急诊应急演练,部分医务人员反应能力不到位,呼叫个临床科室急890%会诊,合格率为,到多数医师均在规定时限内到急诊科会诊,而且大多为主
9.10治医师,仅有普外科到场会诊医师为住院医师不符合规定;急诊会诊病历书写过于90%简单现场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电除颤操作,有不合格现象
二、原因分析
10.、急诊科医务人员对抢救工作认识不足,记录过于简单;对呼吸机等设备要求摆放在备用状态的意义认识不足
1、急诊科对相关制度、规范、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不到位、执行力不足
2、急诊患者较多,医生忙于日常治疗工作,对各项学习不重视,尤其是对相对较少用到的急救设备不是很熟练
3、急诊科室质控小组未能按要求真正开展质量监督与控制工作部分科室对急诊会诊制度未能真正领会4急诊服务流程各相关部门人员未能真正学习相关规定要求
5.
三、整改措施
6.、急诊科继续加强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各种急救设备务必摆放在备用状态,并且按时进行功能监测,定时开关机测试1并做好监测记录
2、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作为重点事件在科室会议上汇报,共同监督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管理工作
3、严格规范执行会诊制度,加强对相关科室培训教育,务必在规定时限内到诊、医院组织对急诊绿色通道急诊服务流程各相关部门人员培训,使急诊服务流程5体系相关责任部门人员知晓履职要求6
四、总结及持续改进结合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结果可以看出,急诊科经过多次整改后,成效较为明显,并且我院计划将新建门诊大楼及急诊科,到时急诊科建设将严格按照急诊建设指南的要求规范合理建设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医院领导重视,以及全科人员努力的结果但还是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各科室的协调机制,要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切实执行,预检分诊人员要尽快到位,严格执行分区救治急诊科主管人员和医生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科室质量与控制小组会议主要内容还是以召开会议形式为主,在实际诊疗活动中未能正真按程序执行,导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浮于形式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对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进行动态监管和加强督查力度,继续实行每季度的专项抽查工作医务科第四篇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巴州红十字医院2014-07-15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督导检查总结(第一季度)2015为明确急诊科管理、急诊绿色通道质量与安全现状,按照医务科对重点部门管理的总体计划和要求,医务科本月开始组织专业人员对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进行本年度第一季度医疗质量督察,检查评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一、存在问题、急诊科布局、设施设备部分不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设置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工作开展得不夠好,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抢救车部分急救药品1放置不合理、科室重要抢救流程上墙不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无固定主治医师主持,部分缺少抢救记录,现场提问医务人2员院内外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知晓率低,科室未真正培训
3、现场提问值班护士预检分诊制度知晓率低,科室未进行培训急诊留观患者无超过小时患者,个别超过小时留观患者未执行分级查房制4度
5.7224急诊科执行分区救治,黄区内设施不到位辅助科室对重点病种的服务时限知晓率低
6.“”现场考核急诊科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术,有不合格现象
7.
二、原因分析
8.、急诊科处于门诊楼,布局不合理,房屋不足医院对急诊科投入不足,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急诊预检分诊排班
1、急诊科自身管理不到位,缺少急诊管理经验,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不彻底、执行不到位
2、部分临床科室患者较多,医生忙于日常治疗工作,对急会诊不重视、个别医务人员作风懒散,不注重学习3
三、整改措施
4、医院增加对急诊科的投入,按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标准,重新布局,设置急诊留观病房、规范急诊流程,制作路标和标识,购买呼吸机、除颤仪等相关1抢救设备,全院调配护理人员经上级医院急诊急救培训后上岗、加强急诊科管理,组织急诊科主任、护士长、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学习,加强全员对制度、流程、诊疗常规、技术规范学习
2、科室危重患者管理应有专人管理,并作为重点事件在科周会上汇报,共同监督危重患者的管理工作
3、严格规范执行会诊制度,对违返制度的相关人员给予相应处罚
四、总结4根据第一季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评分结果可以看出,急诊科所得分值不高,反映出我院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十分薄弱,急诊科未能起到相应功能,科室主管人员对急诊科管理不到位,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科室主管人员和质控医生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不重视,其主要内容还是以召开会议形式为主,在实际诊疗活动中未能正真按程序执行,导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浮于形式我院目系二级医院,急诊科现状与二级要求相差甚远汇报院领导对急诊给予政策、人力、物力方面支持主管部门加大对急诊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开展情况的动态监管和督查力度,继续实行每季度的专项抽查工作,急诊科主管人员和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不仅要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更要注重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医务科第五篇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2015-04-10为了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各相关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昏迷患者;
1、休克患者;
2、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3、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
4、各种急性中毒患者;
5、急危重孕产妇;
6、其它急症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7无经费)病人8“”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对符合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本着以人为本,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急诊值班医生先电话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得到授权后开通绿色通道尽1“”可能留取患者有效证件抵押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急诊科值班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收费单原单均应保2管好,以作为催缴费用的依据确认五无病人,所有费用经审核后报医务科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不扣相关科室成本“”、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申请单、处方上由急诊值班医生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相关科室凭绿色通道专用3“”章优先办理(无需医务科或总值班在申请单或处方上签字)“”“”、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患者的任务
4、急诊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各种急诊抢救小组参加抢救
5、对需住院、紧急手术或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达,当面完成与下一个科室的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
6、对需做各种辅助检查确诊的危重患者,必须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边检查
7、对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有名以上伤病员的重大抢救时,应在紧急救治的同时,立即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83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绿色通道开启需通过医务科(或总值班)开启绿色通道后,医务科(或总值班)需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登记本》上签字确认,表明医院对该患者相关费1“”用负责“”、设绿色通道专用章,由急诊科保管绿色通道专用章使用权为急诊科当班医生急诊科各班次严格做好交接,严格按规定使用,对于印章丢失或不按规定使2“”“”用造成不良后果追究当事人责任,催缴费用由当班医护人员负责、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根据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标识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3“”、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登记本》,值班医生要尽可能详细登记通过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的接诊时间、详细住址、联系人、联系方式、患者最后的去向3“”(包括转诊科室和死亡)等资料、进行急诊绿色通道医疗质量评价,不定期举行急诊绿色通道实地演练,促使急诊绿色通道工作不断完善
4、对拒不执行或干扰急诊绿色通道运行的个人和科室,追究相关责任
(四)成立急诊绿色通道特别救治组5为加强对急性脑卒中、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致命性创伤、急性心肌梗塞和急危重孕产妇的紧急救治能力,成立特别救治组由医务科统一管理和调配,急诊科与相关科室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