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现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发展决策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多美元的条件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
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1000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变革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表现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1——系要具备时代的特色,反映一定时代科学文化的进步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内容21将由趋向分化、学科独立走向多学科内容的有机综合,向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21方向发展教育空间的拓展与开放国际化在空间维度上,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全球性、国际性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21通用人才;之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之三是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和学术会议等教育功能的拓宽与重塑大众化、社会化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教育大展宏图的最好时机,高等教育应努力去适3——应、去推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将成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教育将成为知识21经济的中心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宽功能,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由学校教育过渡到开放教育,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服务,促进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
三、高等学校必须准确定位、确立有特色的发展策略认清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宏观背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21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世纪我们将会面临的新挑战,做了透彻的分“”2010析《建议》指出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21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将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有优势的压力,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能否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决定我国在下个阶段的地位和前途《建议》尖锐指出的两大压力,就是我国世纪将会进一步面临的、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来自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
1.1世纪的国力强弱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所以,确立世纪中国高等a21教育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正视新世纪我国将要面临的世界经济挑战其次是国2121际化的挑战因为世纪的世界经济模式还将是一个国际化经济模式因此,“我们的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21“”)世纪中国面临的政治挑战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指出一定要讲政治,必须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我们建设b2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时,必须充分注意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政治挑战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21无论是经济挑战还是文化挑战,都是与政治挑战分不开的经济与文化,作为国际c21政治的两大手段,往往呈交替使用状态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世界竞争(或较量)的格局中清晰可见世纪,中国能不能有效地迎接上述来自国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关键在于人和教育所以,三大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对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21等教育的挑战“”21来自国内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挑战
1.2“”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乘胜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这就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新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必21须是第一生产力的孵化器和扩大器;必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依据国际、国内未来的挑战,确立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依据上述要求,我们确立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思2考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1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系统优化的发展战略
2.221“”世纪的信息革命将推动高等教育更加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同时,世纪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要求高等学校更好的拓展自身功能,更好地为2121社会服务这就势必要涉及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实验条件、资料信息等方面的全面改造与更新其中、许多东西重在创建,并无现成的章法可循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之路,正是实现以上重在创建的有“”效途径,也顺应了世纪经济、科技、教育进一步密切结合的必然趋势“”“”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