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新农村建设方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如何按照中央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宁夏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加需要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合理目标,明确建设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在真抓实干中实现”发展进步明确建设思路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宁夏地域虽然不大,但各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既有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川区,也有十年九旱的中部干旱带,还有苦瘠甲天下的南部山区全区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宁夏农业和农村发展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县乡财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2005年,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50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3左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处于起步阶段,全区近一半的市县尚未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少农村群众存在着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喝不上安全洁净水等困难和问题因此,宁夏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区建设,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决不能通过加重农民负担和增加乡村负债搞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坚持以人为本,从农民群众需求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做起,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让农民群众得到实惠争取六个突破在形成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上实现突破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发展“”生产,就是要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近年来,宁夏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自身优势培育发展了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四大龙头产业和优质稻米、淡水渔业、蔬菜、牧草、玉米、葡萄、西甜瓜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产业提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后,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继续大力提升农业的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实施龙头产业带动工程,努力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经营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紧紧抓住特色和规模两个关键环节做文章,积极引导农民建立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围绕一个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一套工作班子、培育一个基地、建设一个专业市场、吸纳一批农民、带活一方经济在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努力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在这方面,宁夏应当着力抓好这样几项工作一是继续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实施好引黄灌区节水灌溉、中低产田改造、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中部干旱带草畜产业等工程,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和金融支农活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化水平,引导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创业,到
二、三产业就业,进一步减少农民、富裕农民;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组织农民异地就业、异地发展在促进村容村貌新变化上实现突破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切实搞好乡村建设规划通过开展村庄综合治理,实现乡村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建设规范、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使乡村面貌发生根本变化通过政府推动、典型带动,组织实施好川区塞上农民新居和山区危窑房改造工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发挥公共财政的带动作用,加大投入力度,使乡村软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川区要实“”“”现六通村村通电、通公路、通电话、通邮、通广播电视、通客车;山区要基本实现四通通电、通公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推动社会事业新发展上实现突破重点实施乡村卫生院所改造、文体场所建设、少生快富等工程,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基本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娱乐难的问题实现乡乡都有卫生院、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文体活动场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有条件的地方普及学前教育,每个县(乡)建立一所职教中心(站)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在树立乡风民俗新风尚上实现突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体现本地实际和时代特点的新的乡风民俗,实现干群关系融洽和谐、邻里友好和睦、社会安定有序、民风健康文明通过开展和谐乡村、平安乡村和文明乡村建设等活动,促进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在建立基层组织建设新机制上实现突破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要着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又要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一是选好党性强、有知识、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奉献精神的带头人;二是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能够团结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的领导班子;三是通过采取领导进村蹲点、干部进村挂职、大学毕业生进村锻炼等办法,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和村民自治,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切实抓好五动政策驱动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认真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继续对农民实行粮食“”生产和良种、化肥、农机具等直接补贴,对南部山区农民实行基本农田补贴,认真做好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补助资金和粮食的兑现工作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直补政策,使对农民的直补政策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发展现代农业延伸资金撬动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整合各类支农资金,集中财力支持一些具有带动新农村建设作用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示范效应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采取税收优惠、贴息等财税措施,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流动改革推动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包括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农业经营体制、科技服务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和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改革通过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农村内部的发展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风带动不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坚持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决不能急于求成,决不搞形式主义;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使各项工作措施符合客观实际,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要求和利益;坚持正确政绩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受益,决不能为了出政绩而损害群众的利益上下互动始终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和深入细致的工作,努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关心、支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