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小议信息系统审计探研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类型国外对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很多,国内的研究与应用在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信息系统审计方法、信息系统审计过程和信息系统审计建议的阐述使读者对信息系统审计有个基本的了解
一、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与财务报表审计有较大的不同以下通过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目标和类型来阐述信息系统审计的内涵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很快,因此对其始终没有一个通用的定义下面分别介绍
1.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日本通产省情报处理开发协会信息系统审计委员会年对信息系统审计定义为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1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客观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1996“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层,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系列活动该定义中强调独立性的问题()信息系统审计领域的著名专家威伯教授的定义()是信息系统审计是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2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1999“源()信息系统审计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的定义是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计算机系统是”3——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的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的实现isaca组织目标的过程该定义比威伯的更详细一些通过对相关信息系统审计定义的分析,本文认为,所谓的信息系统审计,是指通过”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组成部分的审查来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由此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信息系统能否经济的使用组织资源并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发表审计意见我们必须清楚的识别信息系统审计、审计、审计工程之间的区别一般而言,审计(计算机审计)包括信息系统审计和审计工程it信息系统审计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或信息资产,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传统的1t审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而审计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的电子财务和业务数据,研究方法采用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方法和数学理论等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审计本质上是根据审计目标对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评价并得出结论的过程一切的
2.审计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审计目标,并围绕审计目标来进行可以说,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的纲它贯穿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审计过程的始终()真实性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要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通过数字签名等一系“”1列技术手段和保留不可更改记录、定期审计等管理手段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完整性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的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2坏和丢失的特性完整性是一种面向信息的安全性,它要求保持信息的原样,即信息的正确生成、存储和传输()合法性系统在购买、使用、开发、更新、维护、转移等过程中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准则、行规以及企业内部的规定等3()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各种因素破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外部和内部两种外部主要是黑客的入4侵、病毒的攻击、线路的侦听等;内部主要是被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修改、删除等操作安全性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信息系统在遭受非人因素破坏或人为差错影响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威胁信息系统可靠性5的因素包括自然灾害对硬件和坏境的破坏以及误操作对软件和硬件的破坏等可靠性也是真实性的基础之一闭()效果和效率效果是指应用信息系统以后,企业在生产控制、管理质量、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面产生的变化效率是指信息系统6的应用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方面所起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的类型根据信息系统审计的定义和审计目标,我们可以将信息系统审计分为三个基本类
3.型()信息系统的真实性审计是对传统审计的补充,防止错账真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审计是对企业信息资产安全性的审核,防止由信息系统造成的经营l“”2风险()信息系统的绩效审计是对信息系统投入产出比的审核
二、信息系统审计的特点3信息系统审计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获取并评价证据,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有效率地利用组织的资源并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
1.标的过程,它贯穿于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它包含了除财务信息以外的其他与生产经营流程有关的所有信息系
2.统,其实质是审计对象及内容的拓展从纵向(生命周期)看,覆盖了信息系统从规划、分析、设计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的各种业务;从横向(信息系统构成)看,它包含对软硬件审计、应用程序审计、安全审计等从这个意义看,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内涵,将审计对象从财务范畴扩展到了同经营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拓展了传统审计的目标传统审计目标仅仅包括了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及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中国独立
3.“审计具体准则第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第四条也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执行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应当考虑其对审计的影响,20--“但不应改变审计目的和范围,由此可见审计、电算化审计和计算机审计都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但信息系统审计除了上述目标外,还包括信息资产的安全性、”edp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的结合体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财务报表审计往往是年度审计,属于事后审计而信息系统审计是事后、事前、事中审计兼
4.而有之如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由审计人员介入所进行的审计属于事中审计,此项审计相对于系统运行后而对其所进行的审计而言又可以看作是事前审计;信息系统运行后,对其在一定期间的运作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则为事后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更加宽泛信息系统审计包含了一切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审计,除了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及相关业务的审计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必将包
5.括联网审计、电子商务审计、网站审计、审计和审计等信息系统审计是一种基于风险基础审计的理论和方法很多组织都能意识到技术asp xbrl带来的潜在好处,然而成功的组织还能够理解和管理好与采用新技术相关的很多风
6.险信息系统有着与生俱来的风险,这些风险用不同方式冲击着信息系统,审计者面临着审计什么、何时审计以及如何帮助信息系统的管理者管理和控制风险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问题
三、信息系统审计的过程审计过程是审计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信息系统审计一般可以分为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由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对象和具体业务不同,每个阶段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与财务审计也不同计划阶段计划阶段是信息系统审计过程的起点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有
1.的放矢的去调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内部控制;初步评价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制定审计计划()调查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固有风险为了做好审计工作,审计人员首先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基本情况需要了解的基本情况包括1第一,被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生产经营情况第二,被审单位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水平第三,被审单位信息系统一般情况,即信息系统的结构,所使用的软硬件和网络设施以及运行环境第四,被审单位应用系统及其所处理的交易和事项的类型()调查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评价控制风险在计划阶段,审计人员应了解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特别是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进行2评估,初步确定控制风险的大小()评估审计风险,确定重要性水平为了合理使用审计资源,有效的实现审计目标,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人员应评估审计风3险,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指在审计事项中,能够容忍出现差错的程度和大小()编制审计计划在对被审单位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重要性水平后,审计人员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审计计划的内容应当包括被审单位的基本情4况、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审计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审计人员分工、运用的信息系统审计方法、审计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和其他内容等实施阶段
2.实施阶段是根据计划阶段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和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评价,并形成审计结论的过程主要由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个阶段构成()实施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检查内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计人员需要对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进行识别、测试和评价测试的性质、范围和程1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审从而确定后续的实质性控制系统识别审计人员通过与相关人员面谈、调查问卷以及查阅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说明文件等方,识别被审单位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环境,并将调查情况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实施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对信息系统控制进行的详细测试,以获得这些控制在审计2期间是否真实存在并合法有效的审计证据实质性测试主要通过测试必要的数据,对信息系统达到特定的控制目标的程度进行评价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应运用专业判断,综合所收集到的相关证据,已经过核实
3.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中除了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发表审计意见之外,还针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在正式发布审计报告之前,审计人员还应考虑其后事项的影响在现场审计工作结束日到发布审计报告日之间一般都会有一段时间,审计人员应考虑在此期间被审单位及其信息系统是否发生导致重大变化的事项审计报告阶段的具体过程如下,审计组在现场审计工作完成之后,应编制审计报告初稿征求被审单位意见被审单位反馈意见后,审计组应将审计报告初稿和被审单位的反馈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