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古镇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古镇文化的历史内涵代表着朴实、传统、醇厚、清新的田野和乡村却散发出越来越迷人的魅力,乡村古镇建筑文化也得到了大家的青睐古镇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集中居住的建筑群古镇文化包括民居、宗庙、祠堂、服饰、头饰、歌舞、工艺、技艺、美食,以及生活习惯、风俗、礼仪等,它不但传承着数千年的乡村传统文化,还体现着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历史风貌,具有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建筑学等多个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古镇及古镇文化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完成的,在时间与空间上都具有唯一性古镇是历史的见证,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存在,也是我们现代人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鮮活载体古镇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拥有文物艺术等多方面的丰富价值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镇保护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古镇的民众生活及其生存环境是活着的社会生态博物馆;另一方面,人与自然、文化与自然、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之间浓厚和谐的交融关系也是古镇文化底蕴之所在古镇的物质形态文化古街区、古建筑以及其它物质遗存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物质形态文化的具体承载
1.物,包括古镇中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而成的整体文化风貌例如我国江南地区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迄今已有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县城慈城,在平方公里的古县城内,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著名的古建筑有孔庙、甲第世1200——家、福字门头、布政房、姚状元宅、符卿第、向宅、冯宅、俞宅等,都是保护得较
2.17好的物质形态文化宁海前童村以古祠、旧宅和老街为主体,留下了黛青瓦、粉白墙的四合院座,这些民居,在布局方面十分精巧别致,具有鲜明的江浙特色,整体上几乎完好无损地保留了明清建筑的风格,成为全国闻名的古村落石浦157老街,以全国罕见的明清渔村古建筑群而得名石浦老街始建于明代,又名中街,清代繁荣发展,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由碗行街、福建街、中街、后街、延昌街等组成,有绸布庄、鞋庄、铜店、药店等多家600古镇的非物质形态文化100非物质形态文化的载体从学理上讲并不是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因而,古镇文化与
2.书籍、字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以物质作为载体)不同,主要是指民俗、民间艺术、民情、民风等形式但不论是物质形态文化还是非物质形态文化,都是古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一起构成了古镇的历史环境与文化韵味例如慈城的稻米文化、慈孝文化、慈城庙会、吉带,宁海前童行会、龙舞、平调、祭孔舞、石浦鱼灯、石浦十四夜、海洋捕捞习俗以及元宵灯节、清明扫墓、端午龙舟赛、中秋赏月、重阳节登高等民俗节庆活动,都是典型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形态由于非物质文化形态的载体不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它们在历史漫长的岁月中容易流失,因而对于古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现实紧迫性古镇的生态文化
3.古镇的生态文化是古镇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样也是古镇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一个城镇的形成与发展既离不开所在的地理环境,包括城镇周围的山脉、植被、地形地势、河流湖泊以及气候等自然因素,也离不开与之相应的人文环境,如行政区划、土地资源、民族、人口及农牧副业状况等,城镇的生态文化其实是这两方面要素相互交叉组合的产物,决定或影响着城镇的兴衰,因此保护古镇的生态文化是极其重要的宁波自古为水乡泽国,东临大海,傍身于三江口平原,具有以水为主的和谐人聚空间,因而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价值,应给予大力保护
二、古镇建筑文化保护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国历史悠久,在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且数量众多,但由于受到频繁的自然灾害、风雨侵蚀、战争破坏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过度开发,如今真正能够原汁原味地完好保存至今的古镇早已是凤毛麟角宁波地区由于地处文化璀璨、经济发达、百姓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名镇云集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江南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江南的其它地方(例如周庄、乌镇等)一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水乡文化,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风貌独领风骚然而宁波与全国的其它地方相似,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发展迅速,住宅、交通、文化体育设施大量兴建,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一些古建筑、古街区甚至古镇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曾经遍布甬城南北的水乡城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真正完好无损保存下来的少之又少宁波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各级政府对古镇名村的保护也是十分重视的,如对慈城、前童、石浦等古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但无庸置疑,也有许多寄托着宁波人无限乡愁,凝结着历史、艺术、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古建筑也在城市改造中被破坏损毁了正如市人大副主任邬和民所说,当前宁波的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原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受损严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不够妥“当,保护资金不足,部门管理职责不够明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自然损毁或者自行改建现象较为严重,历史建筑的普查、确认、公布尚未实施宁波市人大城建环境资源委员会也认为宁波的鼓楼公园路、郡庙天封塔、天主堂外马路、郁”家巷、月湖、南塘河、永寿街伏跗室、秀水街八个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仅有二个半“保存完好同时,随着农村的城镇化改造,目前一些仅存的古村落和古建筑已经或正在被毁坏,古村镇的原始历史风貌也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宁波古镇文化保护规划有待完善,保护意识有待培养,保护资金有待增加,保护效果还差强人意”古镇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过度负重就生态环境而言,对生态资源的盲目开采和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难以承受虽然
1.还是小桥流水,由于旅游者众多和餐馆密布,古镇的河水不再清澈;由于古镇的经济发展,小作坊、小企业众多,废气废水乱排乱放,污染了宁波古镇生态环境“”古镇为发展旅游业,镇中住户乱搭乱建建筑物,影响了古镇风貌一些旅游者乱刻乱划、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也严重影响了古镇景观久而久之,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原始风貌和韵味难以依存“”古镇的空心化现象比较普遍水乡古镇神秘独特,到处都遗留着历史的沧桑味道,如果把古镇的生活风貌拍成一
2.“”部戏剧的话,那么古老的建筑就是戏剧里的背景和道具的话,而人就是其中的主角许多地方政府打着保护古镇的旗号,强行让原居民搬离出去认为保护古镇文化就是保护古镇的建筑物,导致古镇只有物的承载者,而没有精神的承载者,这种失去了居民的古镇空心化,就像一出古老的戏剧里没有了主角一幅完美的江南古镇画卷应该是人是主导者,物是陪衬者,而没有了人作为主角的历史画卷也是“”苍白无力的,难以感动人们的;同时,失去了原住民为古镇所营造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特有的风俗民情,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与深沉的历史感染力,变成了死气沉沉的景象另外,古镇民宅的空心化还表现在现古镇居民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人们来古镇旅游观赏,不仅看到的是物,也接触古镇居民,他们的一举一动,“”旅游者无不看在眼里作为一个现代人当然不能完全回复到古代生活,但他们应具有强烈的古文化保护意识,对本镇历史传统,风土人情,遗人趣事都应当略知一二,否则一问三不知,会给古镇的精神风韵带来负面影响古镇旧建筑物的翻新与复古一些古镇民居的设施落后,已不适应现代生活要求,原居民对建筑物的保护意识薄
3.弱,或者随意改造,或者任其腐朽倒塌镇上的许多古老建筑长期经受风雨剥蚀,且年久失修,面临着随时倾倒的危险如果说,建筑是古镇的外部特征,那么,新翻修的古建筑无法再现原有古韵,会显得突兀或不伦不类,隔处在古建筑之中显得十分不和谐协调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老宅翻新应该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运用原有的老材料,参考古时的建筑资料,老照片等,恢复原有的古朴的风貌作“”为古镇生活中的主角的居民所作所为,无时无刻不影响到古镇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因而,他们需要有较强的古文化保护意识,在古镇建筑物的改造中要以大局为重,不能为自己的居住方便而修建有碍瞻观建筑物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亟待加强古镇的灵魂在于蕴藏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古镇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
4.正在逐渐消失,特有的民俗风情正在日益淡化,一些传统工艺品和技艺不断失传,如何让它们得到较好地传承,这是当前地方政府和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除了给子孙后代留下青砖碧瓦,古道斜阳,小桥流水之外,还需展示和演绎祖先的一抹生活痕迹,民间的传统工艺、歌舞庙会等非物质遗产应与绿水蓝天,竞相辉映,使之世代相传,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方法的单一现在各地都瞄准了乡村文化旅游的这块大蛋糕,许多雷同的项目纷纷上马,东模仿
5.一点,西模仿一点,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后,搞成了千镇一面,千篇一律,不少独具特色的一流古镇,被建设成所谓的现代化城镇如何不流于世俗化和庸俗化,如何搞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需要深刻思考和挖掘的问题要挖掘当地与众“”“”不同的文化资源,既能吸引游人,又能独树一帜,既能好玩又要不流于俗套,并且要有后续资源和可持续项目,古镇旅游的强大动力来源于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对古镇的保护与开发应该尊重历史真相,坚守古镇的原有风格和特色,这是古镇魅力之所在
三、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原则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古镇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承继和发扬为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发展科学观,遵循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古镇文化发展应做到传承性保护与市场性开发相统一在古镇进行保护与开发中,应将传统的文化特色、淳朴民风、优美环境、历史韵
1.味、深层记忆等原真地保留下来,免受过度商业化的侵袭,因此,对于古镇的开发应该是以保护性为主的开发在古镇开发过程时,需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互惠效应,使古镇能够真正得以保护性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进行涸泽而渔式的过度或破坏性开发特别是要综合权衡文化传承与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要巧妙地设计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标志的旅游商品,旅游产品既要吸引眼球又要具有朴素鲜明的乡村文化标志,避免太浓和过度的商业化包装古镇文化发展应兼顾特色保护与整体开发相协调古镇是古建筑物、古文化形态与原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其独特景观具有
2.不可替代性例如,石铺老街不但有明清建筑的街区、纵横交错的河流、古树和形态各异的桥梁,还有独特的习俗等文化形态,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古镇的独特文化场景,其中的每一项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中,既要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和特色,又要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特色即是古镇文化底蕴之所在,失去特色就会失去古镇的真正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整体即是在古镇新的建设中产生的建筑物要与原有风貌相协调,这样才能使古镇在历史与现代的统一中既有良好保护又有开发创新,以形成浓郁的古镇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观赏品味古镇文化发展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古镇文化丰富多彩、涵盖百家,具有多样性特征例如,前童的行会、龙舞、平
3.调、祭孔舞,石浦的鱼灯,十四夜、海洋捕捞习俗等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古镇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但这些文化元素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与独特文化意蕴如“”龙舞作为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广泛流行于广东、浙江、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省,但浙江龙舞与广东的龙舞在表演形式方面有所不同,广东雷州半岛龙舞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浙江的宁波布龙舞小巧轻捷,动作套路变化丰富,舞蹈技巧精湛,舞龙速度很快,直接一气呵成;各地龙舞演出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有的在农历正月初一拜年,有的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的在农历二月初二的龙抬头时表演因此,在对古镇文化进行保护时,要在共性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展现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方面的多样性即既要保持古镇文化的共性,又要“”突出其个性古镇文化发展应注重现实性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古镇文化发展的现实性在于城镇化背景下,以市场机制促进古镇发展,就是说,在
4.古镇开发中要考虑人们的现实可行性和市场性,注重古镇开发的经济效益,提高古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古镇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开发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系统和文化资源的长久发展与利用,绝不能盲目跟风开发,不顾自身能力和自身特色,急功近利,吃子孙饭,合理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做到科学规划,循环发展在切实有效地保护古镇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既要满足古镇与群众当前利益诉求,又要符合长远发展目标,以保护古镇文化遗迹为重,使古镇能够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四、宁波古镇文化保护的方法与对策加强古镇文化保护的立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古镇文化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在城镇化建设中导致
1.一些古迹被人为毁损新的房屋可以不断地建造,但古代物质遗产一经损坏,难以复原因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共识,通过立法保护古镇文化如宁波市人大在年月通过了《宁波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草案)》,这是一个十分及时与必要的立法,将对宁波古镇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起重要作用20152《条例》虽然只是一个地方性的法规,效力不等同于法律,然而,我们毕竟可以对宁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法可依了提高古镇文化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对古镇的规划、管理与开发中应当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一是古镇
2.文化资源的调查由于宁波城镇化建设速度很快,有些历史古迹价值的鉴定存在争议,哪些需要保护的,哪些可以重建的,规划部门与文化保护人士有不同的看法,还有些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了使项目顺利进行,就不顾它的历史价值,随意损坏目前宁波到底有多少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不是很清楚,因而需要当对古镇文化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既要对每个古镇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其历史、特点和现状,又要对个别的古代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形态文化遗存等进行登记造册,为后期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重点古迹的特别保护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各地古镇的保护现状差异较大例如有的古建筑在历史上破坏十分严重,或者荡然无存,或者破败不堪,整体上已基本失去了保护价值,有的可以修复或仿造,有的历史工艺品、制作技巧可以通过找到传承人进行继承总之,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古镇文化要给予资金资助进行重点保护,不让它们在流失三是古建筑物的集中保护由于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一些因重大建设工程需要搬迁的古建筑等文物可以按原样搬迁到一个地方进行重建保护,被视为集中保护法宁波在未来的古镇保护方面完全可以借鉴这一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文物遗产保护方法加强全民古镇文化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古镇文化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使后代能够领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精髓,但历史
3.文化的保护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由于当前一些居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潜在性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充分,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需要通过媒体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等手段,加强市民群众对历史文物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共同以保护古镇文化遗产为荣的局面拓展古镇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古镇文化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宁波可以借鉴其它地方古镇保护的经
4.验和做法,建立一个既能保护历史遗产,又有合理收益的社会投资体系,实行谁出资,谁受益,谁管理,谁负责的多元化投资的模式,为古镇的开发利用奠定物质基础。